乱五代-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生活的少数民族。如今,这些少数民族都有心归顺于我晋国。我准备与他们里应外合,在秋天向契丹发动进攻。您大可放心,我所做的一切是天意,老天会帮我们的。另外,幽云十六州的中国将领们身处异邦,怀念中原之心苍天可鉴,只要您一下宣战诏书,他们必会相助。我的意思很明白,契丹可以攻取。
这是一封充满了浓浓爱国情感的信,不要说当时的人看,即使是今天的人看来,也会为其鼓掌叫好。
但石敬瑭却不为所动,他一看到这封信,就魂不附体地跑到离镇州不远的邺州,派人告诉安重荣:“你所在的朝代就跟契丹和亲,这都是为了天下考虑的。现在我带领全国百姓叫契丹为爹,你却靠一个藩镇打爹,大小不相称,不要自讨没趣!”
**********************
阅读‘何木风’的其他作品:
//vip。book。sina。/book/?book=47851皇陵全攻略:来龙去脉
//vip。book。sina。/book/?book=41911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一个伪爱国者(2)
941年的秋天转眼就来了,安重荣并没有向契丹发动进攻。他跟晋朝上下讲,自己正在联系幽州节度使刘曦,准备就绪后就开始他攻取契丹的计划。
如果事情到此立告结束,或者是安重荣真的如他自己所讲,联合契丹境内的少数民族进攻契丹。无论成败与否,我们的“民族英雄史”上肯定要再添一人。但是,安重荣这个家伙亲手把自己给毁了。
这年冬天,安重荣大集境内几万饥民在前,自己的军队在后,目的地却是邺州,名曰:去见皇帝。石敬瑭连忙命天平节度使杜重威为招讨使,率兵###安重荣。
941年十二月十三日,安重荣与杜重威在宗城一个叫破家堤的地方相遇,并且展开了决战。安重荣战败,只好逃跑。
战败的原因就是他的好朋友赵彦之因为长期对他不满和对自己的待遇不满而临阵倒戈,致使他所摆的偃月阵突然失去作用。
他的这位好朋友也没有因为“弃暗投明”而得到好处,由于出于偃月阵的需要,他的士兵的铠甲都装饰着白银,所以,杜重威的军队明知道他们已经投降了,但还是将他们杀掉——为了那些铠甲上的白银。
安重荣带着十多名骑兵跑回镇州,准备作最后抵抗。杜重威坚决不让,攻下了镇州,活捉了他,最后砍下了他的脑袋。
石敬瑭接过他的脑袋后,把它涂上漆,派人送给了契丹爹。
安重荣就这样死掉了,在后来的许多历史学家那里,安重荣都被冠以“爱国者”的称号。即使是他反正统后晋也被解释为是耻于石敬瑭向契丹称臣才做出的爱国举动。这当然就说不通了:如果爱国,他完全可以直接向契丹开战,为什么一定要向皇帝石敬瑭问罪呢?
事实上,就在他要造反时与幽州节度使刘曦的互相往来中,契丹人已经看出来,这个安武夫和他们所认识的中原人一样:喜欢窝里斗。所以,契丹人并不出面干涉,而是看热闹,也看形势。
就在这年秋天,安重荣在军府院子里,指着几十尺高的幡竿对手下人说:“我如果一箭射中竿上的龙头,就说明我有当天子的命。”
他那么神奇的箭法,指哪射哪,怎么可能不中?在手下将士们的鼓掌声中,他很满意地收弓,转身,进屋。
过了不久,他所主管地方的地方官进献给他一只五色水鸟。不知道他是真傻还是装傻,指着鸟就说,这是凤凰啊。
别人也只好把鸟当成凤凰。
又过了不久,他命人造了一条大铁鞭。然后,告诉镇州的百姓说:“铁鞭有神威,一指人,人便死。”大家因为害怕他,所以就极不情愿地相信铁鞭真有神威。
他刚到镇州时,就杀掉了指挥使贾章,并且很轻松地为尸体捏造了一个“反叛”的罪名。在镇州,他对百姓的恐怖统治并不亚于任何一个残暴的节度使。
我们仿佛看到的是两个人:一个是对契丹恨之入骨的“爱国者”,另一个却是一心想要做皇帝的野心家。
到底哪一个是真的安重荣,还真不好说。
在五代那个人人都想称帝的时代,大概“野心家”才是他真实的一面。因为五代这个时代的土壤,培育不出爱国者来。
当然,我们也不能说安重荣对契丹的痛恨是做给世人看的。他大概真的是发自肺腑地痛恨契丹人,这种痛恨源自耻于称臣。说到底,他还是有点民族自尊心在作祟的。可五代时期的民族自尊心与“皇帝”这个东西比起来,轻重立判。
——还是“皇帝”这个东西实惠得多。
历史记载了关于安重荣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一对夫妇控诉儿子不孝顺。安重荣把他们的儿子叫来,一家子在大堂上争论了好久。安重荣拔出剑来,扔到这对夫妇面前,命令那位父亲杀掉儿子。在那个时候,杀个人跟玩似的。但那位父亲却颤抖着手,拾不起剑来。那位母亲在一旁却忍不住了,痛骂老公是个窝囊废,还想去夺剑杀掉儿子。安重荣立即呵斥,经过询问,才知这位想要杀儿子的母亲是后妈。安重荣让她滚出大堂,她在临出门的那一刻被安重荣从背后射死,付出了她想杀人的代价。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个伪爱国者(3)
这一记载告诉了我们两件事和一个道理,第一件事:五代时期杀人是很平常的事;第二件事:安重荣很有头脑。一个道理:别想杀人,否则会被杀。
**********************
阅读‘何木风’的其他作品:
//vip。book。sina。/book/?book=47851皇陵全攻略:来龙去脉
//vip。book。sina。/book/?book=41911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让皇帝害怕的臣子(1)
915年三月,后梁天雄军节度使杨师厚在镇州病死。皇帝朱友贞追赠他为太师,并且废朝三日,在宫中大肆庆祝他的死。
杨师厚是后梁最优秀的武将,李存勗之所以不敢攻河北,就是因为杨师厚和他在912年创建的“银枪效节军”。后梁朝廷上下都知道这个道理,皇帝朱友贞自然也知道。但是,这样一位支撑半壁江山的大将死了,他非但不悲伤,为什么反而非常高兴呢?
一切问题,都出在杨师厚身上。
杨师厚是安徽人,年轻时在唐东南面副招讨使李罕之手下做事。李罕之并不是一个识货的人,所以,杨师厚虽然勇猛非常,也只能是个小兵。884年,李罕之归附李克用。李克用正好缺少肯为他送死的勇猛士兵,就向李罕之要人。李罕之就把一百多名士兵送给了李克用,这里面就有杨师厚。
不久,他逃到了朱温那里。朱温倒很识货,任命他为曹州刺史。
903年七月,杨师厚跟随朱温在歧下与李茂贞交战,杨师厚大败李茂贞。不久,平卢节度使王师范在青州反叛,唐昭宗命朱温###王师范,朱温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杨师厚。
王师范上辈子肯定欠杨师厚三吊钱,经过了三场战役,王师范就被打傻了,坚决投降。904年,杨师厚已被朱温授予诸军行营马步都指挥使之职。
这个时候的杨师厚已经成为五代时期最强大陆军的最高指挥官,他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唐末的政局。
接着就是905年八月的襄阳之战。杨师厚与另一位五代时期优秀的武将赵匡凝在襄阳附近的童山展开了一场决战,杨师厚打败了赵匡凝。
朱温让唐昭宗任命杨师厚为襄州节度使,将一大半主力交给他经营襄州,杨师厚在朱温称帝前修筑了南罗城。
907年,朱温称帝,将杨师厚提拔到了最显要的武将位置。而且,这个时候的朱温很需要像杨师厚这样的军事天才,因为他正在跟晋王李氏开战。杨师厚每每成为开战先锋,其所带领的军队是朱温最看重的精锐。
911年,朱温挥师###晋王李氏。杨师厚打赢了他一生中最值得自豪的战役——枣强之战。这场战役用了三个多月时间,攻进城后,杨师厚因为愤恨城内守军的顽强,进行了三天的屠城。
河北立即掌控在朱温手里,但这个时候,再想发起第二轮的进攻已不可能。朱温就回到东都,命杨师厚驻扎在魏州,防备晋王李氏。
唐时,镇守魏州的将领称为魏博节度使,由于其拥有强悍的天雄军,所以又称其节度使为天雄军节度使。杨师厚镇守魏州时,虽然拥有强大的后梁精锐部队,但他并不是魏州的军节度使。这缘于朱温对他的猜忌。
他处在那样一个位置,任何人都会对他猜忌。但值得庆幸的是,朱温还没有来得及对他下手,就被儿子朱友珪杀掉了。
杨师厚在魏州“积极响应”,杀掉了魏州牙将,把节度使罗周翰赶出了魏州。朱友珪只好封他为天雄军节度使。
就在这一年,杨师厚招募牙军数千人,加强军事训练,号“银枪效节军”。这是一支在五代时期最有战斗力的军队,正因为最有战斗力,又因为杨师厚掌握着后梁的整个陆军,皇帝朱友珪才怕杨师厚会造反。
他想干掉杨师厚。于是,他叫杨师厚来京城商量点事儿。杨师厚的幕僚劝他不要去,杨师厚冷冷一笑:“我二十多年来帮朱家打天下,没有对不起他们的地方。现在如果不去,不就是证明我有私心吗?皇上是什么样的人,我心里有数。他不会也不敢把我怎么样。”
别以为杨师厚是什么孤胆英雄,他是来见了朱友珪,但背后还跟着两万多陆军。
朱友珪吓得急忙给杨师厚钱财,然后又是酒又是肉地将他打发走。从这以后,朱友珪更加惧怕杨师厚,总是担心他要谋反。可这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杨师厚就是不谋反。
但这种恐惧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他的恶劣行径得到了后梁上下的咒骂。他的弟弟朱友贞准备把他踢下龙椅,自己坐上去。
让皇帝害怕的臣子(2)
密谋中,朱友贞的幕僚赵严向主子进言:“想要成为皇帝,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招抚魏州的杨师厚。他如果同意,此事必成;他如果不同意,即使你把皇帝干掉,你的皇帝之位也会转瞬即逝。”
朱友贞就派了人去找杨师厚,杨师厚跟他的部下装孙子:“当初朱友珪谋反,我就应该立即###他。如今,又有人谋反,我忠诚一生,该平叛才是。”
他的部下立即说道:“朱友珪是儿子,但却杀死了自己的父亲;他又是个臣子,又杀掉了皇帝。这样的人,人人都有理由诛了他。您想想,朱友贞是准备替天行道,此事必能成功。如果您现在不做点什么,到时候他们掌握了天下,您该怎么办?”
杨师厚下令:“王舜贤速去洛阳与朱友贞商量有关事宜!”
然后又派兵进京,在滑州驻守,以阻挡有可能帮助朱友珪的援军。朱友珪很顺利地就被兄弟朱友贞干掉了。
朱友贞一登基,就封杨师厚为邺王,并且,在诏书中都不提其大名。这是无比的尊重,但,朱友贞并不敬重他。虽然他遇到任何事都找杨师厚商量,但这并不是敬重,而是惧怕。
五代时期,想让一个人敬重另一个人,简直比登天还难。
杨师厚手握重兵,镇守魏州,一举一动关乎后梁命运。他在,李存勗便不敢进攻河北;他在,朱友贞只好提心吊胆。
一把悬在头上的剑给人的恐惧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