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改变人类命运的50场战争 >

第18部分

改变人类命运的50场战争-第18部分

小说: 改变人类命运的50场战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好的飞行方法 美军〃眼镜蛇行动〃的范围在圣洛以西地区。盟军尽情享受完全由空中控制的便利,布拉德利决定利用这一空中霸权来削弱东面的德军。他从侦察照片上得知自己的士兵人数和补给物资数量都更占优势,德军防线后方 的道路将是援军的真空地带,而美国第1军团后方是巴顿将军的第3军团, 随时准备进行军事突破。但布拉德利显然无法用步兵团师来压制德军的装甲师,因为从圣洛到皮利亚斯的道路被盟军战机观察得一清二楚…… 正因如此,布拉德利后来决定用这个来作为对德军据点进行密集空袭的标记。
  关于空军离圣洛的地面该有多大距离,曾引发一场争论。布拉德利希望他们能离地面800米,这样就能直接利用轰炸优势;但空军对目标并不像布拉德利那么有信心,他们希望至少有3公里(2英里)的缓冲区。布拉德利于是勉强同意折中为1200米,这意味着他的步兵必须放弃好不容易才攻占的土地,然后退回来。7月24日,雨过天晴,大家都认为这是盟军轰炸机起飞的好时机。
  战机在B…17空中堡垒起飞时命令被取消,当时已有1/3的飞机离开地面,从垂直角度飞近指定的目标道路,而不是按照布拉德利所指示的从水平角度飞近。空军认为这是最安全的方法,因为他们的飞行队列可以展示得更宽广,而不必沿着道路排成狭长的漏洞形。但部分炸弹误中目标,造成美军第30师的人员伤亡。布拉德利雷霆大发,而空军部队却仍坚称这是最好的飞行方法。
  地毯式轰炸 7月25日,天空晴朗无云,550架P…47霹雳战斗轰炸机飞到德军防线上空发射火箭,并投下227公斤(500磅)炸弹。他们瞄得很准,在离美国步兵团仅300米远的一条德军战线上发生爆炸。飞机上接着投下1800枚B…17炸弹,这一幕令人惊骇异常。战机连续一小时空投炸弹,给德军造成的后果显然是灾难性的:拜耶尔兰将军失去70%的士兵。
  另一场悲剧同时发生。从3660米的高空投下炸弹以及利用烟雾的路向作为标记,意味着炸弹的瞄准并不精确。当风把烟雾吹到盟军据点上空时,炸弹开始落在盟军部队头上,随之引起恐慌,111名美国士兵被炸死,另有490人受伤,当时的奈尔将军是死者中级别最高的将士。盟军炮火把德军的防空炮作为靶子,支援轰炸机的行动。P…47s再次出现,进行最后一击,在德军战线上空投掷凝固汽油弹,共投下16250公吨(16000吨)炸弹,是美国军事历史上一次最密集地使用炸药的战例。
  当掩护炮火停止时,美军第30师的步兵和坦克开始前进。他们希望德军完全没有抵抗,但没死的德国士兵继续挖工事,放好枪炮,进行小型的激烈抵抗。美军感到极为失望,到傍晚为止,轰炸仍将继续下去。陆军元帅克鲁格坚持德军应该死守防线,但拜耶尔兰将军则深知这只不过是象征性的努力,于是宣布〃所有人不得留守据点。那些静静地躺在散兵坑里的人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已经死去〃。他的师被摧毁,空袭后的第二天,即7月27日,德军的拼死抵抗最终被击破,美军胜利冲过防线。
  〃眼镜蛇行动〃大获全胜,德军从法国境内撤退时,盟军毫不留情地进行强烈打击。美军第3军团坚持战斗,完全机动化的纵队赶在用马拉的、憔悴不堪的德军前面,最终用钳形布局包围德军。德军在阿夫朗什进行激烈反击,而主体行动早已转移到东边。8月25日,盟军抵达法国巴黎,这个城市随即解放。
  

海上〃立体战〃:雷伊泰海战(1944)
Full…scale Marine Attack: Leyte Gulf
  雷伊泰海战波及的海域广达130多万平方公里。这场海战不但涉及海面上的舰艇,连水底下的潜水艇和空中飞行的飞机都一应派上用场,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立体战争。
  〃我一定会回去!〃 雷伊泰海战是二战所进行的最大规模的海战,为美国夺回菲律宾开辟了新的道路;同时也是历史上最复杂的海战之一,分成几个阶段的进攻和反攻。事实再次证明,虽然双方都遭到毁灭性空中打击,但航空母舰仍是作战的决定性要素。
  1942年,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被迫从菲律宾溃逃,当时的美国军队支持他向日本征服者投降。在澳大利亚,他曾对记者宣誓:〃我一定会回去!〃于是,他花了两年半的时间来进行激烈战斗,为了实现承诺,他与菲律宾总统在1944年10月一起趟水登陆雷伊泰岛。
  有关麦克阿瑟承诺要解放菲律宾一事,尽管从战略角度来看,尼米兹上将希望把战线推至台湾或中国,这样美军便可以从那里把日本轰炸至屈服。而当时的日军则希望跟美军打一场决定性战役,以中止他们对太平洋地区的争夺行动,因而希望将注意力转移到菲律宾上。当美国军队在雷伊泰湾靠岸时,日军决定即刻打响一场压倒性的海战。
  〃立体战争〃 美国两栖军队在雷伊泰湾的集结令人瞩目,其中包括大约700艘船和20万士兵。负责支援的是6艘在珍珠港战役中幸存下来的战舰,以及5艘重型巡洋舰、4艘轻型巡洋舰和66艘驱逐舰,此刻全都处于奥顿道夫海军少将一人的指挥之下;另一支由9艘驱逐舰、16艘护航航空母舰和11艘护航驱逐舰组成的支援舰队则由斯普雷格海军少将指挥。美军第3舰队在海湾附近游弋,4艘美国潜艇则在大海下面进行巡航。
  登陆雷伊泰岛开始于10月20日,之前是一场大规模的海上炮轰。
  日军制定的Sho( 或称〃必胜计划〃),包括用部分日军船只来转移美国航空母舰的注意力,而日本舰队主体则袭击两栖支援船队,从而把美国士兵孤立在岸上。
  这样的袭击需要依靠强大的空军力量,而这正是日军所欠缺的。尽管如此,日军把军舰集中在3支主要舰队上, 然后驶向菲律宾。由4艘余下的航空母舰、2艘战舰和3艘巡洋舰组成的日本北部军则用来威胁吕宋岛,它是日军欺骗美军第3舰队的一个圈套,目的旨在吸引美军前来跟它相遇;而由2艘战舰、1艘重型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组成的南部军则通过苏里高海峡,意图在两支舰队之间的雷伊泰湾摧毁美国两栖登陆部队。
  10月23日,两艘美军巡洋舰〃镖鲈号〃和〃雅罗鱼号〃途经台湾岛驶向菲律宾中部和圣伯纳迪罗海峡时,半路把日中央军拦截住。他们的鱼雷击沉两艘日军重型巡洋舰,其中一艘无可挽回地遭遇损毁。警报拉响,美军第3舰队开始警觉,日军则继续在锡布沿海上航行。美军飞机从航空母舰上起飞,连续两天对日本舰队进行轰炸,最后击沉日军主要战舰〃武藏号〃。日本舰队随后掉转航向,使得美军第3舰队误以为他们是在撤退,但日军以地面为基地的飞机很快进行回击,击沉、损毁美军航空母舰各一艘。日本中央军在晚上穿过圣伯纳迪罗海峡,继续前行。
  拼死一击 南部军前面只有一条航线,就是在10月24日驶进苏里高海峡。奥顿道夫海军上将带着驱逐舰与这支日本海军相遇,击沉战舰〃扶桑号〃和4艘驱逐舰。他接着调动舰队以〃丁〃字形在日本海军前横行,用军舰炮和鱼雷摧毁日本舰队,日本海军除了一艘驱逐舰外,其他船只皆被击沉,西村上将亦随着旗舰一起沉入海底。在来自斯普雷格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协助下,奥顿道夫穿过苏里高海峡追击日军,后来击沉另一艘巡洋舰。
  尽管南部的钳形运动已被破坏,但栗田中将指挥的中央军穿过圣伯纳迪罗海峡,继续按照原计划进攻。日本海军的部分计划表面看来是起了作用,尽管美国海军第3舰队已经凶猛地攻击中央军,但现在它又转向北面对付北部军……这跟日本海军原先的计划相吻合。10月25日,当斯普雷格少将看到中央军的出现时,显然大为吃惊…… 日本海军在武器装备上比美国海军强:更重型的日本舰船重击美国两栖支援艇;更要命的是,美军飞机上的装备只是用于陆地进攻的杀伤性炸弹,而不是用来对付装甲战舰的重型炮弹(这与日本海军飞机在中途岛战役的遭遇有惊人相似,当时日本海军飞机配备错误类型的炸弹)。美国海军1艘航空母舰和2艘驱 逐舰被击沉,但斯普雷格的船队仍奋勇抗战,一直坚守战斗防线,直到来自另一艘美军航空母舰的飞机蜂拥而至。栗田的勇气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他惧怕美军第3舰队重新开始进攻;与此同时,他也接到南部军战败的消息。
  日军转入防御战争 中央军从圣伯纳迪罗海峡撤退,沿途不断遭受美军飞机袭击。然而战斗还没有结束,日本海军以地面为基地的飞机在苏里高海峡袭击从战场归来的奥顿道夫舰队,击沉〃圣洛号〃。日本空军敢死队(〃神风突击队〃)的自杀飞行员首次露面,驾着飞机撞进美国船舰的甲板。美军第3舰队在吕宋岛北部赶上诱捕的日本北部军,用空中袭击对它进行彻底重击。来自日本海军航空母舰的大多数飞机被派到岸上,因此舰上几乎没什么飞机可以还击。诱捕舰队为它的圈套付出沉重代价,4艘航空母舰全部被击沉,另加3艘其他船只。
  日本海军的战术起到部分作用,中央军在雷伊泰岛重创美国海军两栖支援舰队,但在空中力量方面的劣势加上南翼钳形运动被彻底击败,造成日本海军力量的决定性挫败。实际上,联合舰队的每一艘船都被破坏,很多重要船舰被击沉;飞机也大约损失500架,超过1万名日本水兵和飞行员死亡。日本随即转入战争防御。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固执的赌徒:阿登高地之战(1944)
Stubborn Gambler: Ardennes
  阿登之战是二战结束前西线最后、也是最大规模的一场战役。希特勒错估形势,决心在阿登地区的美军薄弱防线上进行反攻,最终计划破产,严重削弱了德西线的防御力量和东线的机动兵力,加速了德国的失败。
  〃亡命之赌〃 在薄雾和大雪的隐蔽下,德军坦克和部队在阿登的森林地带时有出没,令盟军防不胜防。但美军从打击中恢复过来,死守巴斯通尼的据点。到1944年秋,希特勒同时在两个战场激战,这是德国军事规划者最害怕的事情,因为他们在一战前便拟定好〃史蒂芬计划〃。西方盟军已经从诺曼底成功突围,径直向莱茵河进发;在东边,红军也为以前的挫败进行报复,正势不可挡地穿过欧洲直奔柏林。希特勒必须在其中一个战场保持中立,才能集中精力应付另一个战场。现在要与斯大林达成和平协议显然已为时太晚……要这么做的话,1943年应是最好的时机。苏联军队现在捷报频传,战士们极度渴望复仇。
  西方盟军是希特勒达成协议的唯一希望,但也可能完全失败,德国继续维持第三帝国的状况。为了达到目的,希特勒必须向西方列强证明:一直打到莱茵河是不值得的,德军仍然拥有足够的战斗力,如果盟军继续前进将要付出高昂代价。这是1944年底德军在阿登高地攻势背后的逻辑。
  虎式坦克 阿登高地森林位于比利时和德国边境,树木繁茂的地貌和狭窄的乡间小路并不是袭击摩托化部队的好地形,这也是德军选择这个地方向西面发动奇袭的原因。1940年,就在这一地区,德军曾经出奇制胜地向法军发动类似的装甲袭击,德军这次又故伎重施。12月16日,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