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神无敌-第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庄存业发现自己分出去的神魂并没有消失;最后通过本体将法力之类的中转过来。
但文昌神君这么一动;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庄存业这一次分出的神魂;本来就是来送死的;根本就没有带上多少的力量。
这一次能保存下这么些;完全就是运气;三位文昌神君这么一出手;不但没有抓住庄存业的神魂;反而将之打散了。
至于他们想要得到的联系方式;也在神魂消散的瞬间消失了;而在消失之前;这丝联系反而吞掉了文昌神君一部分的力量。
这部分力量正是文昌神君神魂的本源;也正是他的气运与部分感悟。
虽说只是少少的一部分;但是作为高阶神祗的感悟;对于低阶神祗来说;是相当难得的东西。
这部分的气运与感悟很快便送到了虚空之中;庄存业的本体那里;只是这一丝的感悟;就让庄存业本体的脸上多出了一线的文气。
同时也让在自己永恒神庙里等待消失的庄存业感悟到了一些东西。
有了这一丝的感悟;庄存业马上便从永恒神庙中走了出来;右手向外伸去;轻轻地对着湖面一抓;一个小光团便出现在他的手中。
跟在庄存业身后的巧言吃惊地说道;“这个光团里有字;那是‘文’字。”
………【第一章 文昌湖神庄存业】………
更新到位;、推荐、收藏、月票与各种支持、包养。
文昌湖;位于大楚王朝的西面;与大晋王朝接壤;但却已然完全不属于大晋王朝了。
自从三年前文昌湖六品水神庄存业突然出手;用法阵控制住整个文昌湖;大楚王朝的水神们便联合起来;在三个月内将大晋王朝的所有水神全部赶出了文昌湖。
之后的几个月时间里;大晋王朝那边也有组织将的神祗过来;想要抢回文昌湖的控制权。
但是在庄存业的法阵之中;这些神祗们的战斗力都无法发挥出来;更不用说想要抢回这个权利。
最重要的是;文昌湖中的文昌神君已经认同了庄存业对文昌湖的控制;而水族三妖也在第二年时;正式投靠了庄存业。
而庄存业也不是那种得了好处不分的人;水族三妖愿意投靠自己;所以庄存业也会给他们一定的好处。
在第二年开chūn;庄存业就奏请了大楚王朝那边;由大楚王朝出面;册封水族三妖为文昌湖六品正神。
而庄存业因为统一了文昌湖;再加上他又在文昌湖中建立了一个走私中转站;给大楚王朝带来了很大的好处;所以大楚王朝那边;就算无法将庄存业提升到五品的神位上去;也不会不给庄存业好处的。
在与庄存业面谈过一次之后。庄存业的神位就从原本的文昌湖六品水神;变成了六品文昌湖神。
虽说只是改了一个名字;但却从正统的地位上确认了庄存业的地位。
以前庄存业只是一位水神;哪里有空位;他就可以移到哪里去;而现在庄存业成为了六品文昌湖神;那么他就等于成了这个湖的最高神祗。
就算是以后庄存业转到了其他的神位上去。他也可以继续得到文昌湖中的气运支持。
这就好像文昌神君现在已经在天庭里成为重要的文神了;但他还是在文昌湖中留有自己的神庙;留有自己的族群。文昌湖中的事情;他都还可以过问。
当然大楚王朝之所以敢这样做;也是基于两个原因考虑的。一个是庄存业的身份;他是大楚开国从龙修行者转成的神祗;虽说不知道为什么转成神祗之后;会有这样的变化;但他从龙成功的身份是不会变的。
另一个则是因为庄存业已经在文昌湖中建立建起了永恒神庙;就算不给他这个位置;他转到其他神位上之后;也可以继续留下一部分的力量控制文昌湖。
反正庄存业已经做到了这一步;那么大楚王朝自然没有不顺水推舟的理由。
所以这件事很快便定了下来;当年夏祭之时。大楚王朝便重新对文昌湖进行了划分。
庄存业从文昌湖六品水神;转成六品文昌湖神;同时文昌湖水域被划分成五份;三妖中的银老与青姑娘各管一处;余下的三处中有一处归最早投靠庄存业的徐符也被提成了六品水神。代表着文昌湖原本的水神;管理着一个区域。
之后的两个位置;则是从别处调来的新六品水神管理;不过庄存业有注意到;这两位新来的水神实力有些弱;看起来是刚刚从七品水神强行提升六品位置上的。
同时文昌湖中还有两位巡检。一位是三妖中的朱先生;他没有固定的地盘;处理着整个文昌湖的巡逻工作。
另一位则是庄存业手下的属神郑思权;他只是八品巡检;管理着文鱼岛附近水域的巡逻工作。
对于大楚王朝这样的安排;庄存业自然不会有什么反对意见;大楚王朝在考虑什么;庄存业都看在眼里;这样的五个水域的划分;分明就是为了防止庄存业离开文昌湖而设定的。
虽说庄存业顶了一个文昌湖神的名字;但这绝对不会是庄存业的终点;当庄存业离开的时候;文昌湖神的位置自然是不会有神祗坐上去。
就好像文昌神君那样;就算他现在已经到了天庭;也没有人敢在文昌湖中自称文昌神君。
而大楚王朝又考虑到;如果只设一位水神的话;最后可能会像庄存业这样;强行设立一个永恒神庙;最后破坏了这文昌湖中的一切。
为此他们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将文昌水神的权利分成六份;并且设定了文昌湖中水神在位的时间。
除去庄存业这个文昌湖神的时间他们不管以外;所有的文昌湖六品水神最多只能在位三百年;三百年后要听从当时控制王朝的安排;或者自己想办法转世投胎去。
不过这一次是开始;所以要把时间拉开一些;根据大楚王朝的安排;从现在起每五十年就会有一位神祗离位。
最先离位的是三妖之中的银老;之后是强升到五品的徐符;接着是青姑娘;再就是一位刚设过来的六品水神。
这样交错的替换下去;可以让文昌湖的控制权一直掌握在控制文昌湖的王朝手中;就算是有所变化;也不会影响王朝的交替。
更不会发生像庄存业之前那样;得到了神位;却差点无法得到神庙的事情。
对于这样的安排;庄存业自然也不会怎么反对;而这一年时间里;庄存业也都在配合大楚王朝处理这件事情了。
也同样是因为这个安排;大楚王朝才能对整个文昌湖进行控制;让大晋王朝后面几次的攻击无功而返。
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也就是庄存业出手的第三年;文昌湖里的文昌神君也终于认同了庄存业文昌湖神的称号。
这等于说文昌神君已经放弃了部分文昌湖的权利;同时也说明庄存业的上位成功。
也正是借着这个机会;庄存业开始了对文昌湖的改造工作;庄存业并没有对文昌湖的生态圈进行什么改变;而是针对文昌湖的文化传承进行处理的。
在庄存业看来;文昌湖出了一位文昌神君;却一直名声不显;这根本就是一个浪费。
所以在正式得到了文昌湖神的称号之后;庄存业便开始了自己的文昌湖显名计划。
………【第二章 文计划】………
更新到位;、推荐、收藏、月票等各种支持。
文昌湖显名计划;又称文昌湖改造计划;简称文计划;是庄存业在算计了文昌湖的所有水神后想出来的一个计划。
而这个计划的开始;完全是因为他从自己远在虚空的本体里得到了一个光球说起。
那个光球正是文昌神君三尊金身所发出来的力量;被送到庄存业本体那里之后;又转到了庄存业这边来。
这里面有着文昌神君的一部分成神气运;还有他对于文之一道的了解与领悟。其中有许多甚至是天庭对于文神的安排。
这些对于庄存业来说;可以算是打开了一个大门;庄存业一开始把神系相的比较简单;最多就是五行yīn阳再加上一些宫廷里的官位而已。
在仔细研究过这光球里所记录的一切之后;庄存业才发现情况不是这样的;经过了这么几万年的发展;这个世界的神道体系已经相当的完善了;每一位神祗的转世走向;每一位神祗无意中的感悟;都会有一些新的职位出现。
像是庄存业这样先走水神路线的神祗就有着上千种的不同变化;就算是走五行路线也会因为先后有所不同。
而庄存业这样先是水神;之后得到了文之道的。也是有几个先例的。
甚至可以说得到了文之道;这也是从普通地祗;提升为天神的前题条件;在天庭或是其他神系的主庭那里;单独的五行神是不需要的;反而他们需要的是对于三千大道有所感悟的存在。
也只有这样的人;才可以支持起各大神系的运转。
而像庄存业从文昌神君那里不小心得到的文之道。也正是支持着天庭运转的三大道之一;余下的两道分别为武之道与帝之道。
在天庭神系里;只有掌握了这三道中的一种。才可以在天庭神系中登上高位。
而想要得到文之道;就需要大量的读书;从一开始的理解书中jīng意开始。之后将成自己的文气;最后将文气养成浩然正气;最后才能转化为文之道。
在庄存业所见过的神祗里面;也只有罗江水神汨公做到了这一步;他应该是接触到了文之道;但却因为他在罗江里面有一些事情没有处理好;所以最后也没能登上天庭体系。
而文昌神君在文学水平上是绝对比不过汨公的;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收获;完全是因为他在文昌湖的时候;得到了一个好处。那就是养文之法。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再加上他家族这么多年的支持;这才可以让他从普通的神祗;坐到天庭文道二把手的位置。
而庄存业得到的那个光球里面;就记录着如何用最快的方式收获大量的文之道的方式。
比起最少需要开国的帝之道。与最少需要杀死多少敌人的武之道来说;文之道这方面的事就简单许多。
文昌神君所提供的文之道就是一种用名声换取文之道力量提升的方式;而文昌神君也正是这么做的;在踏上文昌神君这个位置之前。
他先是在家学习;积累足够的学识;之后就出去游学。传播自己的名声。
最后他并不是以考试的方式上位的;而是他的名声实在太高了;传到了当时的王朝之中;最后被请去当官的。
而他这条路被当时的人称为终南捷径;在当官之后;他也没忘记养望。
虽说他当时的官位很高;事情很多;但他却一直都在各地建学;在他在位的时候;那个王朝的学风大盛。
而他也算是借着这个力量;一举上位成功;在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被定位天庭神系文道三把手的位置。
虽说不知道他是怎么从三把手上位到二把手的;但庄存业估计过去;肯定也是那种以声望转化文之道的方式;因为庄存业知道;这位文昌神君;其实真正的文学水平并不是超高那种。
如果与汨公比起来;他在文学上的地位还不如汨公呢。
文昌神君可以做到这一步;庄存业没有理由做不到;所以在得以了这个东西之后;庄存业就盘算着要如何应用这个;掌握自己的文之道。
而庄存业当时的一个想法;就是将这个文昌湖变成文之湖;让附近国度所有的文人一想到文化圣地;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