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国幼儿教育之父:陈鹤琴传 >

第8部分

中国幼儿教育之父:陈鹤琴传-第8部分

小说: 中国幼儿教育之父:陈鹤琴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陈鹤琴即将离开清华赴美前,有一个曾在校役补习学校学习过的理发匠对他说:“陈先生,你要离开我们了,我们很难过。你待我们实在好,我们不能忘记你。”这位理发匠向陈鹤琴索要了一张照片,要把它挂在墙上,作为纪念。然后,理发匠将一把旧式剃头刀送给陈鹤琴并说道:“这把刀剃起胡子来比外国刀来得快,每次你用它的时候,也可以想到我们呢!”这番朴实的话语一直萦绕在陈鹤琴的记忆里。23年后,陈鹤琴已成为大名鼎鼎的教育家,有一次来清华开会,在饭堂里,一个厨房里的老师傅居然认出了他:“你不是陈先生吗?”
  陈鹤琴的同学邱椿回忆当年的情形:“仿佛是民国三年春季的一个星期日,笔者同几位朋友到清华园南约二里路的成府村蹓跶,猛然看见街头许多村民,男女老幼,挤成一团,其中有个口齿清楚的小孩子,讲什么‘雷声的起源’,博得如雷的掌声。仔细打听,才知道讲演者是成府小学的学生,而这个小学是陈鹤琴先生创办的。‘陈鹤琴将来必定是一个大教育家。’有个朋友这样说。”《我的半生》序八,江西教育用品厂,1941年。后来,这所小学继续办了下去,新建了校舍,招了几百名学生,有了相当规模。
  这是陈鹤琴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的开始,也是他最初的教育实践。
  六十多年后,陈鹤琴写下了这样的文字:一切为儿童,一切为教育。
  我今年虚度90岁,适逢吾校清华七旬大庆,何幸如之。
  我回忆当年离吾校不远的地方海甸成府,我专为附近穷苦失学儿童办了一个义务小学,每天下午4时回来还为清华校役办一个补习夜校。这是我一切为儿童,一切为教育,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的开端。《陈鹤琴全集》,第六卷,第494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1月。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三 憧憬与向往(1)
早年清华的学生,都有一种挥抹不掉的情结,所谓庚款之痛。清华创办的历史与国难、国耻相连,深深地印刻在这些来自各地的莘莘学子的内心,隐隐作痛。陈鹤琴写道:在童年时代,我的人生观无非是显亲扬名。在中学时代,我的人生观在济世爱众。在大学时代,我的人生观除济世爱众外还能注意到救国呢。这种救国的观念是在清华养成的。清华创办的历史我很明白。清华的经费是美国退还的庚款。庚款是什么呢?无非民脂民膏而已。所以我觉得我所吃的是民脂民膏,我所用的也是民脂民膏,将来游学美国所有的一切费用,也都是民脂民膏,现在政府既然以人民的脂膏来栽培我,我如何不感激呢?我如何不思报答呢?爱国爱民的观点从此油然而生了。《陈鹤琴全集》,第六卷,第573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1月。1914年7月,在周诒春校长的带领下,来自清华的毕业生从北京南下来到上海,24岁的陈鹤琴是其中之一。这一批留学生,除清华以外,圣约翰和各省都派遣了学生,共100人左右。环球学生会的朱少屏负责办理出国护照、订舱位和筹备欢送会等事宜。欢送会是在某花园里举行的,担任过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的唐绍仪先生致欢送词,谆谆地勉励这些即将远行的学子。陈鹤琴与众多学子认真聆听,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使这些年轻人几乎不能平静。这些来自于中国各地、刚剪掉辫子不久、还穿着长袍马褂的学生们,对于大洋彼岸的国度——美国,除了向往,怯生与惶恐常常令他们感到隐忧和不安。临从北京出发前,有一天晚上,陈鹤琴与吴宓谈起出国留学的事情。陈鹤琴告诉吴宓,他在美国的朋友来信,说到美国人轻视中国人的种种难堪之状。吴宓对此十分感慨,他不明白,像美国这样的文明国度,怎么会有这般“顽味无情”的人。从蕙兰到圣约翰到清华,陈鹤琴所接触的外国师长个个令人尊敬,他原以为来自文明国度的人也应该很文明。但一次经历使他改变了这个看法。有一天下午,陈鹤琴走在上海街头一条狭窄的马路上,忽然后面冲过来一辆黄包车,他正欲向右躲闪,不料前面也有一辆黄包车快速而来,于是他站住脚等在马路中间。这时,从其中一辆黄包车上下来一个碧眼红发的外国人,不由分说,伸出拳头猛击陈鹤琴的胸口。当时,陈鹤琴生怕惹上麻烦,因小失大,耽误了船期,忍气吞声咽下了这口恶气,回到住宿的房间,便关上房门,倒在床上,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在中国的土地上,尚且受外国人的欺侮,如果出了国后,说不定更会如此。中国因为落后、贫穷、政府孱弱才会受列强侵略欺侮。在租界里发生这样的外国人打中国人的事情,巡捕房肯定会判是中国人的错,弄不好,还会把被打的中国人关进牢房里。
  然而,在陈鹤琴的心目中,美国,这个大洋彼岸的遥远国度,仍然是一个梦,一个充满光明、充满活力、充满勇敢和传奇的美丽国度。在清华,他的美国老师们曾教过有关美国历史的课程。他听说,美国人的生活程度很高。普通人的工资每天都能挣到三四块钱,吃的是大餐,穿的是西装,住的是洋房,比中国的富人还要阔绰许多。更为重要的是,美国人普遍受教育,几乎没有人不读书、不识字的。美国人对文化非常重视,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美术馆、图书馆、体育场几乎国内所有城市皆有。他还听说,全世界最大、最高、最多的东西大都在美国。当时,最大的大学是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学生超过3万人;最高的房子是57层高的伍尔沃斯大厦;图书收藏最丰富的图书馆是华盛顿国会图书馆;最雄伟壮观的瀑布是尼亚加拉大瀑布等等。人们说,要发财到美国去,要读书也到美国去,要看奇闻壮观到美国去,要吸自由空气也要到美国去。听上去,美国就像是神话。陈鹤琴几乎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他的理想就要实现!他的热情正在蒸腾!他感觉自己真的要飞翔了!他要到美国亲身体验与感受这些神话。。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三 憧憬与向往(2)
此时,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当过南京临时政府外交秘书,讲得一口流利英文并深谙外国生活方式的周诒春校长却沉下心来,向这些即将留洋的学生们讲授国外的礼仪、风俗习惯和与外国人交往时要注意的仪表、仪容、言谈举止。他讲课时的神情很专注、很认真,生怕这些年轻人不适应国外生活。周校长先教学生们在国外吃饭时的礼仪,不仅讲课,还亲自做示范。学生们在青年会住了一个月,周校长的“吃饭课”也讲了一个月。这些留学生戏称自己为“吃饭学生”,称周校长为“吃饭先生”。
  周校长教的“吃饭课”,包括了以下几个内容。第一,坐席。中国人让左,外国人让右;美国人通常男女隔坐;入席时,从客厅走到饭厅,女主人要走在前面;入座前,也是女主人先坐下,其他来宾才能坐下。第二,坐的姿势。入座后要保持腰背挺直。第三,喝汤。喝汤有###注意事项:其一,喝汤时头不要下垂,要将汤用汤勺舀起来,放进口里;其二,喝汤时不要作声,尤其不要发出嗤嗤的声音;其三,当汤要喝完时,应将汤盘往外侧,以免洒到衣服上。第四,吃面包。吃面包时,不能把面包一大块填进口里,而应用餐刀将面包切成小块,然后涂些牛油,放在左手,一点点吃下去;同时,吃一小块面包,要吃点菜。第五,用刀叉,也有三项原则。其一,刀不能放进嘴里,以免割破舌头;其二,要用右手拿刀;其三,吃菜要用叉。吃牛排时,要讲究方法,讲究体面。第六,与中国传统“食不语”(孔子语)不同,外国人将吃饭视为一种社交活动,席间总有人说笑话、讲故事,但千万注意,此时不要把刀叉捏在手里,以免得意忘形时自伤;此外,席间不要谈论悲伤的事情,以免破坏就餐时的气氛和情绪。经过周校长的教授与示范,学生们专心练习,终于取得了这张特殊的“文凭”。
  陈鹤琴在上海等待办理留美手续期间,曾回过一次家乡,奉母之命,订下了自己的终生大事。他的未婚妻俞雅琴比他小五岁,是典型的淑女,清雅俊秀,知书达理,贤惠善良,颇具大家闺秀之风范。她的父亲俞京周在招商局跑航运,家境很好,据说曾拥有三条货船。她曾就读于湖州著名教会学校——湖郡女校,与曾任北洋政府总理熊希龄后来的夫人毛彦文同窗,学过家政,会讲英文,弹钢琴、针线绣工样样精通,还在话剧《威尼斯商人》中饰演过角色。在上虞百官镇的茅家弄,陈俞两家毗邻而居,俞家的街门对着陈家的后门,当中隔着一条狭窄小街。此时的陈家家道已经中落,杂货店早已关张,日子过得很拮据。俞家老爷见对门院里的陈鹤琴平日里很用功,待人谦逊,也很孝顺,对这个品学兼优,又在圣约翰和清华上学,即将留洋的年轻人很有好感,也觉得牢靠,将来肯定能出人头地,于是就回绝了其他有钱人家的提亲,将钟爱的独生女许配给了陈鹤琴,并允其学业结束后完婚。陈鹤琴的母亲对这位未过门的儿媳妇也很中意。两家老人坐在一起商量,将这门婚事订了下来。17岁的俞雅琴去照像馆拍了一张照片,嵌入一个盘子大小的椭圆形镜框,赠予22岁的陈鹤琴。从此,陈鹤琴便将未婚妻的照片随身带着。在国外读书期间,他将照片悬于寝室墙上,示之以人,免男女情爱之事打扰学业,戏称为“挡箭牌”,拒绝别人对他的追求。他曾风趣地告诉子女,在留学期间,曾有好几位很漂亮、很有学问的女留学生向他表示爱慕,都被他的这个“挡箭牌”挡住了。当时,在留洋的中国学生中,有许多人在出国前都曾有过婚约,有的甚至出国前就结过婚,在留洋见了世面后却生出悔意而见异思迁、另觅新欢。陈鹤琴的情爱观是“有始有终”、“白头偕老”。在长达六十多年的风雨岁月中,俞雅琴一直陪伴在陈鹤琴身边,做他的贤内助,同甘共苦,风雨同舟。两人相濡以沫,情感甚笃,被传为佳话。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 远渡重洋(1)
1914年8月15日,上海招商局码头热闹非凡,到处人头攒动。陈鹤琴的亲朋好友共十多人也来送行,其中有他的未婚妻、岳父和姐夫陆锦川、小哥陈鹤云等,他们都是专程从杭州赶来的。码头上停泊的“中国号”邮轮将要起航。船上的烟囱呼呼冒着白色蒸汽,准备开船的第一遍汽笛拉响。船上和船下的人们彼此高举着胳膊,摇动双手,激动地跳跃、喊叫。人们将红红绿绿的纸圈和彩条抛向天空,如五彩雨霖,在阳光的炫耀下,色彩缤纷,热烈的情绪像电流一般在人们的目光之间传递、交流。当开船的第二遍汽笛又一次拉响,船头的铁锚缓缓升起,船上和船下的人们将许许多多彩条连接在一起,又是一片欢呼,又是一片激动。当第三遍汽笛拉响,甲板上的水手收起缆绳,船身渐渐离开码头,这些彩条被越拉越紧直至断开。“再见!”“再见!”人们又掏出白毛巾挥舞起来,几百条白毛巾如同几百面旗帜,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随着轰轰作响的涛声与海鸥啾啾的鸣叫声,这些黄皮肤黑头发的青年学子开始了新的人生。
  这条搭载满怀美丽梦想和远大志向年轻学子的“中国号”邮轮,是当年中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