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国殇纪事-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钡谰实畚实溃骸澳嵌问氯缃裎一够秀奔堑谩N壹堑媚愫孟袷瞧镆煌非嗯#乔嗯H缃衲亩チ耍俊绷樗鼗卮穑骸拔野阉哪猎谕夤耍痪镁突崂创恕!被实塾志窒玻坏懒俗约旱那笆溃拐业搅颂焐系南砂椋睦锔咝怂懒恕?銮抑挥欣献樱ǖ兰易鹌湮疤侠暇保┑淖锸乔嗯#至樗卮笫σ财锴嗯#蠢淳圆皇撬兹恕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 四 回 轻佻子赵佶继大统 喜风月道教世逞行(9)
林灵素大师既然第一步取得了皇帝的信任,就再也收不住了,他像现代心理治疗的催眠大师似的,唤醒了皇帝所有沉睡的前世记忆。他神神秘秘地告诉皇帝:天有九霄,神霄为最高,其办公场地叫府,上帝的大儿子是神霄府的玉清王,负责主持南方的工作,号称长生大帝君,这位神灵就是陛下您自己。
然后,林灵素非常不好意思地告诉皇帝,自己就是府中那个名叫褚慧的小跟班的,如今主子下凡为帝,自己当然也要降临凡世辅佐君王。林灵素指着蔡京问皇帝:您不记得了吗?这是左元仙伯呀。他讲得兴起,把满屋子的人一一指给皇帝:宰相王黼乃文华吏,而貌美如仙备受宠爱的刘贵妃正是九华玉真安妃。童贯等一干人等也名列仙班,人人在天上有职位,都在这里一锅烩了。如此一来,搞得大家欢天喜地:怪不得大家伙儿聚在一起如此开心快活,闹了半天,敢情上辈子在天上就是老朋友了。
徽宗皇帝弄清楚自己的前世今生后,相当感慨。他派人宣谕有关部门:自己是上帝的大儿子,只因为怜悯中华大地到处都是外来的佛教,因此恳求上帝父亲,愿意下凡为百姓之主,令天下归于正道。原来他是待在上级单位,为了帮助下级改进工作主动才要求下来锻炼的。
既然皇帝都这样的心怀天下百姓,道教的神仙们也很慷慨,反正官职有的是,要什么就给什么。于是,道教正式册封我们的徽宗皇帝为“教主道君皇帝”。
教主道君皇帝曾经亲自参加褚慧仙卿林灵素大师的讲经会。当时,在皇帝的倡导下,全国的道士都有官职级别,按资格享受工资俸禄和福利待遇,致使人们趋之若鹜。为扩大影响,每次讲经大会都设有大斋饭,就是一顿相当不错的饭局,而且听经者可以得到三百文钱的施舍。结果,很多贫民买块青布做一个道袍,把头发束起来打扮成道士模样前来听讲。据说,每次讲经大会的花费都相当于今天的百万元人民币左右。
而林灵素林大师的讲经格外好听。史书记载说,林大师讲经虽然没有什么殊绝之处,但时时杂以滑稽,语言生动而智慧,搞得听众一惊一乍亦喜亦悲,不时地爆发出哄堂大笑,气氛特别热闹而且热烈。每次都要吹牛表演什么“腾云驾雾”、“白日飞升”之类的绝活,但是最后都是不了了之,从来没有人能够看到这样的场景。
事实上,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特别是听过各类大师传法的中国人,对此应该并不陌生。而教主道君皇帝每逢此种时刻,也乐不可支,喜欢一起凑热闹。恍惚之间,皇帝可能已经真的把自己当成玉皇大帝的儿子了。
在此期间,道家的修行、典礼、仪式、经典与生活方式,成了我们帝国国家元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皇帝相当自觉地以此要求自己,陶醉其中而且乐此不疲。于是,中国道教的势力远远压倒佛教,佛门弟子很多改头换面做了道士,道教达到了自己发展的顶峰,道家弟子们实在是应该感谢这位教主皇帝。
据说,当时仅林灵素一人,就有弟子两万多人,锦衣玉食地在京城内外招摇。他的势焰极盛,甚至被人们称为“道家两府”,意思是此人的权势已经可以和宰相并列了。
在宋徽宗的领导下,本来就已经风雨飘摇的大宋王朝,慢慢地走向了不归之路。后世有人说,即使宋朝不亡于外族入侵,也要被农民起义的海洋所淹没,灭亡是迟早的事情。
小帅在此有诗叹曰:
宋皇性本爱奢华,
宫廷欢娱乐如葩;
白日嫌短醉歌舞,
明烛罗筵苦万家。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 五 回 宠六贼大宋埋祸根 贪享乐国势渐衰落 (1)
宋朝的国势如日薄西山,宋徽宗虽然是侥幸获得皇位,但在即位之初本质上还不是一个坏人,曾经打算要励精图治,把暮气沉沉的国家恢复为太平盛世,为此他也曾大刀阔斧地改革,广开言路,###冤狱,选贤任能,俨然一个中兴天子。假若他能够持之以恒,北宋还是有救的。
但是,这段清明的政治没有维持多久,宋徽宗就在一群奸佞宵小的包围之下,从年轻有为走上了荒淫腐朽。宋徽宗在位的二十六年中,蔡京担任宰相的时间长达十七八年。最后,蔡京年已八十,耳背目昏,步履蹒跚,徽宗还倚重他,直到自己退位。接替蔡京任宰相的主要是王黼,与他们相互勾结的是大宦官童贯、梁师成,而朱勔、李彦则是他们的主要爪牙,时人称其为“六贼”。这帮奸臣好像一群苍蝇围住了一块即将腐烂的肉,把宋朝一步步拖向了死亡。
蔡京为北宋末年第一号权奸,兴化群仙游(今属福建)人。熙宁三年(1070)进士及第,先为地方官,后任中书舍人,改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1086年,司马光任宰相,下令废罢王安石推行的新法。
蔡京是那种“墙头草,顺风倒”的人,本来蔡京是王安石新法的极力支持者,但是他一见到拥护旧法的力量得势,立即改变山头。蔡京按照限令于五日内在开封府所属各县全部改募役为差役,受到司马光的称赞。
绍圣元年(1094),宋哲宗亲政,蔡京任代理户部尚书,力助宰相章惇重行新法。宋徽宗赵佶即位,蔡京被弹劾夺职,闲居杭州。蔡京的书法自成一格,就连狂傲的米芾都曾表示,其书法不如蔡京。据说,一次蔡京问米芾:当今书法何人最好?米芾答:从唐柳公权(柳宗元)之后,就得算你和你的弟弟蔡卞了。蔡京问:其次呢?米芾说:当然是我。当时“苏黄米蔡”之蔡,原来就是指蔡京,后人厌恶他的为人,用蔡襄代替了他。
史书记载说,有一年夏天,两个下级官吏极为恭谨地侍奉蔡京,不停地用扇子为他扇风。蔡京心中喜悦,于是要过扇子,在上面为他们题了两句杜甫的诗。没想到,几天之后,这两个家伙忽然阔气起来,一问才知,他们的扇子被一位亲王花两万钱买走了。两万钱,大约相当于当时一户普通人家一年的花销。而这位亲王,就是登上皇位之前的宋徽宗。可以看出,这位本身就是书法大家的宋徽宗是何等喜爱蔡京的作品。
宋徽宗派宦官童贯到杭州访求书画奇巧,蔡京勾结童贯,童贯把蔡京的书画作品拿回宫给徽宗看。徽宗看后,觉得蔡京是个人才,得以重新起用。这个徽宗也是混蛋,治理国家不是写字作画,做得好不能代表有能力治理国家,也不能代表这个人品德高尚。
秦桧的字写得好,是南宋的头号奸臣,是现在所谓的“宋体”的创始人,本来应该起名叫做“秦体”,就是因为秦桧的名声太臭才叫宋体。明朝嘉靖年间的大奸臣严嵩字也写得很好,创立了“严体”,但是也改变不了大奸臣的恶名。
我以前认识的一个人,字也写得很好,经常给人家题字“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人至无求品自高”,大家觉得他很清高,最后查出来是个贪污犯,题的那些高尚的格言都是装出来的。所以这些事情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王羲之他们崇尚的字画精神,字品不等于人品,字画的风度不等于为人的风度。。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 五 回 宠六贼大宋埋祸根 贪享乐国势渐衰落 (2)
蔡京的阿谀圆滑是有据可查的。有一次,当上皇帝不久的宋徽宗,拿出一些玉制的盘碗杯盏来,小心翼翼地问大家:“我打算在国宴上用这些东西,又怕别人觉得太奢华,说三道四。你们认为怎么样,能用吗?”
蔡京关键时刻怎能退缩,马上回答说:“天子本来就应该享受天下的荣华富贵,区区几件玉器算什么?何况是在国宴上使用,完全合情合理。合乎情理的事情,别人说什么也就不必放在心上。”听到这样的话,本来有些畏首畏脚的宋徽宗这时就像“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一样,不再忌讳什么奢侈浪费,恣意妄为,这样的感觉相信老赵是相当舒服的。
既然皇帝在行动上这样喜欢享乐,在理论上蔡京也开始动脑筋。蔡京饱读诗书,而且极有才学。他引经据典的理论阐述,可能是最后帮助皇帝解除顾虑的重要原因。蔡京援引《易经》,发展出了一个“丰、亨、豫”大理论。
这个理论用今天的语言表述,其核心的意思大致是:在太平时节,君王要有天子的气派,要敢花钱,敢于纵情享乐,不必拘泥于世俗之礼。否则,反倒会发生变化,失去上天的眷顾,变得不吉利起来。
蔡京还援引了《周礼》中的一个说法,叫做“唯王不会”,这里的“会”是会计的会。蔡京告诉皇帝:《周礼》的意思就是说,自古以来,只要是君王,其花费都是不必计算、不受限制的。陛下过分节俭,苦了自己,就和那些土得掉渣的农民一样了。对于君王来说,这样做是对国家不利的,是可耻的。
这番理论实在是太善解人意了,已经不能用一般的“卑鄙”“无耻”来形容。不幸的是,这套理论如果呈献给一位像唐太宗一样的明君肯定没戏,谁递上来谁倒霉。但是宋徽宗就是一个混蛋,结果被他全盘接受,成为皇帝本人、他的宰相和整个徽宗一朝的基本施政纲领。
既然有了理论上的支撑,在实际行动上就要付诸实践,不然太对不起这个高尚的理论了。于是,在蔡京的主持下,设应奉局和造作局,大肆搜刮民田;为弥补财政亏空,尽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民怨沸腾,币制混乱不堪,给北宋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
蔡京在推进这些事情方面不遗余力,极力大兴土木,崇宁三年铸“九鼎”,次年铸成后建九殿以安置,随后修建工程浩大的“明堂”。又雕造八宝玉玺、修“方泽”。徽宗崇奉道教,于是又大修道观供奉道教圣人。政和三年(1113)春,蔡京又令童贯等以原皇宫不够宽敞之由,于是在宫城北门外,修造规模略小于皇宫的延福宫。政和七年,又在京城东北部修筑规模更大的“艮岳”,也称阳华宫。直至北宋灭亡的十年间不断修筑,国库财富耗费得似流水。
在这期间又大兴“花石纲”,东南的奇花异石用运粮的漕船以十船为一“纲”,由苏、杭运往都城,以供应皇家园林及达官贵人的府第,致使东南地区许多人户倾家荡产,加上其他的苛政,终于导致宣和二年(1120)十月以诛朱勔为号召的方腊起义爆发。
虽然蔡京早已在这年六月罢相致仕,但他当政时兴起的“花石纲”,是这次起义的导火线。尽管起义于次年即被###,但北宋在宋徽宗、蔡京集团的腐朽统治下已日趋衰落。
王黼,公元1079年生于开封祥符(今河南开封),原名王甫。因与东汉一个宦官同名,宋徽宗赐名为“黼”。王黼长得清逸俊秀,一表人材。他虽不懂学术,但足智多谋,善于逢迎。王黼于崇宁年间中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