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妖孽病王娶哑妃 >

第174部分

妖孽病王娶哑妃-第174部分

小说: 妖孽病王娶哑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宣帝脚下一个踉跄,温老爹也没好到哪里去,君臣二人相互扶着,一时间都觉得宓妃是不是魔怔了,有钱也不是这么个花法呀!

    他们欲哭无泪,谁家玉石能买这么贵?

    “妃儿你…”

    抱着玉石,宓妃打断温老爹的话,双眼直勾勾的望着宣帝,咬着牙嚷嚷道:“皇上你到底卖还是不卖给我,钱要少了我再加。”

    还加?宣帝顿时一个头两个大,努力的组织着语言就想问问清楚。

    “哼,你要不卖给我的话,哪怕是抢我也抢回家去。”

    “妃儿不许胡说。”不就一块玉石么,也至于让她说出这么大逆不道的话来。

    “咳咳,宓妃丫头啊,朕能问问你要这玉石干什么吗?”

    宓妃垂眸摆弄着玉石,上上下下仔仔细细的打量着,越看越满意,不甚在意的道:“不干什么啊,我一直都在寻找较为完整的美玉,就是想亲手为大哥制一架古琴送他做礼物,上次大哥在琴郡……”

    后面宓妃说的话,宣帝跟温相两个听得不甚清楚,君臣两个靠在一起面面相觑,皆是无语的抽着嘴角,风中凌乱了。

    敢情这丫头看中这块玉石,甚至出那么高的价,不过只是为了送自家大哥一架玉制的古琴?

    害得他们以为那块玉石有什么古怪,才让她那么执着的非要不可,这可真是一个天大的乌龙,说出去都嫌丢人。

    “要不我请我师傅替寒王看病,皇上就把这块羊脂白玉给我呗。”

    幸福来得太快太突然,砸得宣帝有些晕,只觉自己如坠云里雾里,颤着音道:“宓妃丫头你说的是真的?”

    自己给她玉石,她请她师傅替寒王看病。

    “什么真的假的?”

    “咳咳…”宣帝被宓妃一本正经,理所当然的反问呛得直咳嗽,一旁的温老爹暗骂自家闺女小狐狸,这不逗着皇帝在玩么。

    不过他是老狐狸,乐得退居一旁看皇上的笑话,这可不是天天都能看到的,不看白不看。

    “你你你…你这丫头快给朕说清楚,不然…不然朕就立马毁了这块玉石。”

    “皇上的意思你同意把这块玉石给我。”

    “对对对,朕同意,但你必须请你师傅替寒王解毒。”玉石什么的不重要,没了可以再找,重要的是寒王的身体不能再拖了。

    “看在这块玉石的份上,成交。”宓妃咬咬牙,表情立马就变了,扭着又嘟囔道:“师傅要是知道我拿块玉石就把他给卖了,大概应该不会拿刀追杀我的吧!”

    闻言,宣帝一头黑线,他这个皇帝竟然比不上一块玉石。

    温老爹不但嘴角在抽搐,就连眼角都开始抽搐了,闺女这么黑,往后还能再愉快的相处么?

    “朕知道宓妃丫头是个一言九鼎的人,不会说话不算话的,朕现在就去安排人把这些东西送往相府。”宣帝急着把事情都安排下来,似乎生怕宓妃会反悔,“这块玉石丫头是想自己带着走,还是朕将它和那些黄金一起运送。”

    抬眸看看宣帝,又垂眸看看玉石,宓妃抽了抽嘴角,难道要她从宫里大摇大摆的将玉石抗回去?想想就不靠谱,她可没打算让她家大哥提前知道这块玉石的存在。

    “玉石和那些黄金一起送,皇上觉得宓妃一个弱女子,能抗得动?”

    “行,那咱们先出去,晚膳前朕保证你能看到这些东西出现在你的府里。”

    “宓妃谢过皇上。”

    半个时辰之后,回相府的马车上,宓妃毫无形象可言的躺在马车里,抱着温老爹的胳膊撒娇,软声道:“爹爹,你可得替女儿保密知道不知道。”

    送礼物嘛,当然得有惊喜。

    “嗯,爹会替你保密的。”温老爹点点头,语气很郑重欣慰,但又满是酸味。

    闺女儿都知道要送大哥礼物,怎么就不送他这个爹礼物呢?

    难道大儿子比较疼她?

    “大哥是咱们家第一个要过生日的人,女儿当然要先准备送大哥的礼物嘛,爹娘的礼物还有二哥和三哥的礼物,妃儿也早就想好了,不过现在妃儿是不会告诉爹爹的。”

    知道自家老爹这是吃醋了,宓妃赶紧安抚安抚,千万可别气坏了身子。

    “真的,爹爹也有礼物?”

    “当然是真的。”看着秒变讨要礼物小孩儿模样的亲爹,宓妃抹了抹额上的汗,心里却是暖融融的。

    “呵呵,还是生女儿好,妃儿可真是爹爹贴心的小棉袄……”

    ------题外话------

    章节中出现的国宝神马的,来自于百度搜索,切勿较真,只因剧情需要。
【V084】封号封地沧海归来
    “王公公,朕命你亲自去相府宣旨,并且朕要你特别提醒一下相府中人,那些金银珠宝只有宓妃丫头才有支配权和使用权,其他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干涉她的决定。”

    “奴才遵旨。”王公公低着头,心思活络开来,不免暗自猜测,皇上这是在替温小姐提前存下嫁妆么?

    可温小姐这么‘丰厚’的嫁妆,上门求娶她的世家公子估算会哭的吧,谁能拿得出与之比肩的聘礼,这可真是一个大问题。

    宣帝站在高高的宫楼之上,看着一箱又一箱的黄金井然有序的被搬上马车装好,然后浩浩荡荡的驶出宫门,又因得了宓妃的准信,有药王亲自出手,想来寒王所中之毒必能解除,积压在他心里数十年之久的心事一挪开,只觉整个人仿佛重获新生一般,通体别提有多么的畅快了。

    俗语有云:破财免灾。

    只要能解了墨寒羽体内的火毒跟寒毒,哪怕付出的代价将是国库一半的财宝,宣帝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无论是他还是先帝爷,他们都欠墨寒羽这个孩子太多太多,若能弥补于他,又怎会舍不得这些身外之物。

    更何况,宓妃明面上提出来的诊金,仅仅只是那块玉石而已。

    羊脂白玉价再高,再难求,在宣帝的眼里那也比不过寒王的一根头发丝儿,别说一块就算要十块,他也不会拒绝。

    初闻这个好消息的时候,宣帝整个脑子都是晕晕乎乎的,连思考的能力都没有了,满脑子浮现的就是寒王有救了,真的有救了,待他百年之后到了地下也不会无颜面对先皇,更不会对不起他心爱的发妻韩皇后。

    以至于让他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直到宓妃和温相出了宫,宣帝这才回过味来。

    宓妃那丫头,只怕是早就知晓了他的心意,也是有心想要替寒王解毒的,她不过只是换了一个方式让他变得被动,自己变得主动罢了。

    不然她若是无心的话,也不会主动开出请药王替寒王解毒的这个条件,毕竟在御书房的时候,是宣帝自己主动放弃了向宓妃提这个要求的。

    一场赏梅宴过后,别说是宫里宫外,就是放眼整个星殒城,都不知有多少人觉得是宓妃捡了占了天大的便宜,一下子就拥有了一千多万两黄金,活脱脱一跃成为女富豪,可又有谁想过她为了得到这笔财富究竟付出过什么。

    三国的赔偿款数额巨大,乃近两百年来之最,可想而知会引来各方各界多少的猜测与关注,又有多少双眼睛盯着他,盯着相府。

    也许换作其他的帝王,会将这批金银财宝扣在宫中,会惧怕相府拥有这些财富,担心相府会图谋不轨,但其实宣帝并不眼馋那一千多万黄金,更不可能去做自断双翼的决策。

    他不过只是搭了一把手,便得了九件镇国之宝,五百万两黄金的好处,不仅面子有了,里子也是有了,另外的那一部分是宓妃应得的,在宣帝看来谁也没有资格去强夺。

    即便是他这个皇帝,也断然做不出那么不要脸的事情。

    如若此番寒王的毒能解,除了那九件镇国之宝之外,宣帝也并没有打算留下那五百万两黄金,他愿用那笔钱作为诊金答谢药王。

    事实上,宣帝此举是冒着很大风险的,极有可能因过度信任而引发国内动荡,一旦温相有不臣之心,谋反之意,那么便会动摇金凤国的根本,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爆发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无疑宣帝走的是一步险棋,是一步绝了自己生路的险棋,然,就凭借着他十多年来对温相的了解与信任,这步棋他是走得毫不犹豫,几乎没有半点的迟疑。

    如果说宣帝从未曾质疑过温相的忠心,那是不可能的,但凡坐上那个位置的人,都逃不过帝王多疑的通病。

    饶是宣帝也不能免俗,不过好在他眼界宽,目光远,心胸开阔,是个有容人之量的帝王,切身感受到温相的一片赤诚之心后,他便始终坚持着用人不疑的原则与态度,对温相是十分的信任,未曾再有试探之心。

    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身为一国之君,宣帝有宣帝的无奈,哪怕就是他最为亲近的人,也绝没有十分的信任,至少保留着几分的防备。

    宣帝对温相若能有七分信任,三分防备,便已是最好。

    也正因为如此,温相对宣帝越发的忠心,莫不处处都在为宣帝考虑,为整个金凤国考虑。

    新月皇朝尚未灭亡之时,温氏一族便是当时有名有望的大家族,世世代代积攒下来的财富只多不少,其底蕴之深厚远非表面上所能看到的这般,放眼整个浩瀚大陆能与温氏一族齐名的家族不超过四家,这才是真真正正的超级世家。

    那些仅存在了两三百年的家族,站在温氏一族的面前,其实也就跟小孩子差不多,没有任何的资格可言,更无法与其比肩。

    至今新月皇朝已灭亡七百余年,而温氏一族仍然荣华依旧,声名显赫。倘若温家的男人有心想要夺权称帝,金凤国早就已经易了主,不会等到今时今日。

    纵观金凤国的历代史册资料记载,数百年的历史洪河之中,温氏一族不是没有出过长反骨的,但那又能说明什么,哪个家族敢说自己族中没有那样的人存在,没有虽说是好,可有那也是正常的。

    假如数百年来都没有一个或者几个那样的人,那才叫做不正常。

    一代又一代的温家人里面,但凡被证实有不忠不孝,不臣之心的族人,无论嫡出与庶出,无一例外都将会被当代的温家掌权人亲自关入祠堂,然后亲手了结他们的性命,最后在族谱之上划去他们的名字。

    故而,家族中嫡系一脉的子孙,即便没有大才大智,但也绝对品性正直纯善,忠君爱国,不管众皇子如何争相拉拢,讨好,他们都保持中立,守得住本心,只忠于皇上。

    庶出旁支纵有生了旁心的,却也不曾犯大错,即便是不择手段欲要力争上游,但也谨守着一条底线。

    那便是要忠君,要爱国,要时刻谨记温氏一族的荣辱,切记不能叛乱谋反,否则必要杀之。

    流传在外可供人翻阅的金凤国史册,对于这一部分的记载不是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