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王旗-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安家费能更高一些,军职上能在提拔他们,王季就可以和那些老兄弟交代了。
“你还真把手下当私兵用了。”
何应听后满是赞赏的看了看王季,第一次发现这个出身贫寒的小兵似乎不简单,单是为手下争夺权益这点,就不是一般人能想到的。
“安家费就高一倍吧,任命权也没问题,现在出兵在外,我也不好约束你,随你意吧。”何应最终想了想,乱世里首重兵权,王季未来万一有点成就,就当是近日结下善缘了。
“多谢县尉,县尉英明。”王季没想到何应会答应的这么干脆。
何应一笑:“你现在会拍马屁了?呵呵,没事就下去吧,我给你三天时间准备。
三天以后出发,那时我会给你一张朝廷公文,这一路上不管到了哪个县,都会有人给你供应粮草。”
“诺。”
王季一抱拳,随后就转身出了军营。
不过当路过演武场时,他发现,杨震等人居然都还等在这里。
“队率,怎么样了。”
“就是,县尉收回命令没有?”
八十几号人很快围了上来,满脸希冀的追问。
面对众多兄弟,王季突然有些愧疚,自己是不是太自私了?只为了自己那一丝蠢蠢欲动的野心,就忽视了生死袍泽的想法?
“县尉还是让我们去?”
众人看王季低下了头,一时啥都明白了,痛恨、不舍、难过等情绪迅速在他们脸上浮现,相对于三国英雄,他们只是一群普通人,只想守好自己的家,过好自己的日子。
“算了,这也不怪你。”杨震拍拍王季的肩膀,安慰道。
张龙也道:“就是,这又不是你的错,县尉既然决定了,就算你求情也没有用啊。”
“众位兄弟,是我对不住大家。”
王季深吸一口气,面对众人,郑重而坚定的承诺道:“我王季在这里保证,保证将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带大家活下去。”
这句话是对众人说的,也是对他自己说的,他做不了圣人,他有野心,但他的心还没黑。
一众人见王季如此郑重,在想到上次杀何曼的手段,心里顿觉得稳不少,远去千里,未必没有活下来的机会。
“咱们都听王队率的,他一定能带着我们活下去。”
“不,应该听王司马的,哈哈。”
他们虽然都是目不识丁的粗鲁汉子,但基本道理还是懂的,王季一个军官,哪能违抗县尉的命令,出征本来就是定局,开始只是有些不甘心而已。
王季见此笑了,挥手道:“呵呵,大家现在都跟我走吧,去辎重营,我已经跟县尉说了,我们这些人,每人都能选一套皮甲和一柄上好的兵器,另外,大家的安家费也会高一倍,三天内,也就是出发前会发给大家。”
“什么,皮甲,还自选兵器?”
“安家费高一倍?得有近五千钱了吧。”
“哈哈,太好了,这下我放心了,家里有这点钱,省吃俭用点,足够用很久了。”
五千钱相当于半金,虽然看似很少,但在生活贫苦的汉末,足够一般家庭生活很久了。
“娘的,皮甲是戍边卒才能穿的,我早受够竹甲了。”张龙兴奋道,他本来就是边卒的精锐斥候,穿竹甲还真有点不习惯。
王季笑了笑没说话,引着众人一直到了军营的军械库,军械库是一个占地颇大的土木氏军房库,守库的是一个徐姓军侯,他早得了上面命令,对王季等人自然放行。
进了军械库,大家就犹如进入了宝库一样,看着一排排明亮的兵器,一堆堆整齐的盔甲,众人都痴了,最后不自觉的去用手抚摸,想尽快选出适合的兵器和盔甲,他们都是职业军人,没一个不爱兵器盔甲的。
“大家都尽量选最合身、最新的皮甲,盾牌也不要放过,兵器全都统一选环首刀。”
王季开口叫了一身,库房里除了环首刀,还有长矛等长兵器,但环首刀才是汉代兵器的巅峰代表,特别是那粗犷有余细致不足的直窄刀身蕴含了前所未见的凌厉杀气,厚实的刀背也将轻易承受住猛烈挥砍的应力,几乎是每个步战士卒的最爱。
到后来,唐、宋等朝步兵刀器,基本都是由它演变而来,一直到近现代,还可以看到大刀片砍杀鬼子的情景,由此可见环首刀的实用性。
众多士卒也不傻,听了王季的话后,很快就各自选了一件全新的环首刀,虽然不是百锻钢的,但都是十成十的精铁材质,比他们原来的破旧环首刀好太多了。
之后还有半身小盾,盾牌是采用厚实木制成,内有圆弧把手和数层布垫,可有效防止震伤,本来和环首刀最匹配的是钩攘铁盾,上下和中间都有利勾,可守可攻,更善对付枪兵,可惜这种重型兵器别说唐县没有,就是有,以郡县兵的能耐也玩不转,反而会拖累自己。
最后选的是皮甲,唐县的皮甲是采用数层皮革以扎甲方式,层层缝叠而成,不仅防御力比竹甲出色许多,而且更加轻便耐磨,适用性很高,众人每人都选了一套合身的,包括护腕、护肩、腰甲都很齐全。
王季也选了一套皮甲,那是最好的一套皮甲,单放在库房一角,上面落满了灰尘,它不仅有护腕、护肩和腰甲,而且还多了一顶铁胄(头盔),另外还有一领圆盘项顿,把脖子下方的领口,保护的严严实实。
这套皮甲质量远超其它皮甲,做工也很精细,是前任县尉穿的,后来何应上任,有了一副铁甲,就没管这副皮了,其他人也没敢拿,就一直空放在这里,现在倒是便宜了王季,反正大小都合适。
“环首刀就算了,估计这里的刀,也没有比我原来的刀更好的了。”
王季看了看不远处的环首刀,摇摇头,就准备拿了皮甲走人。
不过,他刚把皮甲拿开,下面忽然就露出了一柄黑黝黝的环首刀。
“咦?”
王季惊异了一下,这柄刀有个精致带花纹的铁质长鞘,长鞘上还一个圆环,可以挂在腰甲上,一看就不是凡品。
这刀比王季那柄还长一些,达到了五尺多,刀柄和环首也更宽阔。
‘呛!’
长刀出鞘,库房里顿时亮起一道银白色的光芒,最后在屈指一弹,居然发出‘嗡嗡’之声,而不是一般环首刀的闷响声。
王季细细打量一番,脸色越来越喜,最后情不自禁用手摸了摸。
“这柄刀不仅是三十炼的百炼环首刀,而且它的锻造方式,居然是把环首夹在折返的刀茎未端,太好了。”
此时王季喜不自胜,毫不犹豫的把刀拿在了手里,多了这样一柄利器,在战场上就等于多了一条命,这刀比他原来打造的那柄好的太多了,绝对是精品。
环首刀锻造的方式一般有五种,其中环首另造,并夹在折返刀茎未端的这种方式是非常少见的,对铁匠的技术要求很严格。
但同样的,这种方式打造出来的刀,刀身质量都非常出色,不论是坚固和韧性都远超同类,拥有其它普通环首刀难以企及的锋利度。
“这刀应该也是前任县尉留下的,今天算是得宝了。”几年的战场生涯让王季明白,一件优良的盔甲配上一件利器,实在是太重要了。
走到库房门外时,徐军侯看王季选得居然是这副盔甲和刀,顿时羡慕道:“司马真是好眼力,这副东西大伙都不敢碰,没想到被你拿了出来。”
“呵呵。”
王季笑了笑,并没说什么,而是和杨震等人一起走了,为了方便准备出征,县尉何应还为他们单划出了一片军帐。
“杨兄,王兄,县尉让我自己挑人,加上我们,这次到北方共有五百士卒,户籍官应该快过来了。”
王季把杨震和张龙叫来道:
“你们和下面的兄弟说一说,到军营中挨个排查挑选,要年轻体壮的,最好年龄不超过三十五,并且优先家里没老幼拖累,能吃苦耐劳的。
最后,就是不能要刺头、军痞和军官那些难管束的,我们只有三天时间,没那么多功夫调教他们,选好之后,就都集中到这边来,然后在带他们去挑上等的竹甲和环首刀。”
挑人方面,王季只能想到这些了,至于何应说的精锐什么的都是狗屁,郡县兵能有什么精锐,充其量就找点年轻体壮,又少病的。
杨震和张龙听了,对视一眼,然后齐齐道:“是,司马。”
八十几个老兄弟有了满意兵甲,在加上丰厚的安家费,对出征北方就不太抵触了,听说王季要挑人,就很配合的和二人去了。
众人都走了,王季独自留在了军帐里,他在琢磨麾下人的职务安排。
首先杨震和张龙肯定要委任为军侯的,一人统领两百二十五人,剩下的五十人就交给敖猛统领,做自己的亲卫,在有候三和皮五二人辅佐。
这样,就能对即将到来的四百多人造成一定优势,更方便自己掌控全军,免得镇压不住他们,毕竟自己年纪小,升的又太快,除了原本的八十几人,其他人不一定服自己。
至于原来的几个什长和伍长,如苏大胡子这些人,肯定要提拔为队率、什长的,其他小兵最低也要给个伍长做。
这样任命有点任人唯亲的嫌疑,但王季也是没办法,他没读过兵书,更没带兵经验,只能靠这些人来替自己打基础,维护自己的权威。
可以想象,挑出来的四百多人听到要远征,必然会心生不满,到路上不定跟自己生什么幺蛾子呢。
当了几年兵,王季可是对这些人太清楚了,如果自己掌握不了全军,别说去北方建功立业了。
就是能不能带着大伙安稳去到北方,然后活着回来就成问题。
ps:
汉朝军队官职:伍长--什长--队率--屯长--军侯--司马(别部司马)--校尉--骑都尉--中郎将。
校尉往上就算朝廷高级武将了,司马只是校尉的一个补充,不是军中常设官职,只不过在汉末因为豪强割据,地方军权混乱,所以采用的比较多。
当然,这只是王皇的一家之言,不可全信,因为从西汉到东汉,由于政治和时间原因,各个时期和地域的官职都不太一样,我查的资料不能说最准确,只能按最合理的方式采用。
 ;。。。 ; ; 时间又过去了两天,这两天王季哪也没去,就呆在家里磨砺武艺,熬炼筋骨,同时看守周仓。
至于那天宴会的事情,王季也不担心几个公子哥报复,反正自己是县尉的人,就算他们在唐县有些人脉关系,区区几个后辈子弟也找不到军营里去。
而他们背后的家族,也不用担忧,一个家族不可能为了一点争风吃醋的小事,就大动干戈,更不可能动用族力为一个后辈子弟做意气之争,这是一个家族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