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黑客之都市英才 >

第11部分

黑客之都市英才-第11部分

小说: 黑客之都市英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午的训练依旧是从“简单”的开始。

    在教官们看来,两个原本没见过的人,在两分钟内比比划划猜出十几二十个词语应该只是小ks,很简单的事情。人是随机抽取的,每队一男一女;第一队,快狼队,程国锋和张璐;第二队,雄鹰队,孙茂月和张竹叶;第三队,英才队,许世昌和彭猛翀;第四队,陈默和林雨。

    猜字游戏的规则很简单,猜字者可以随意问,表演者可以随意做动作但只能回答“是”或者“否”,看似简单,没有足够默契的话,在两分钟里猜出零个词语的记录,历史上多得是!

    第一队,“鸡血哥”程国锋表演,张璐猜。程国锋表演天赋并不很高,但贵在思维特别开阔,表演特别搞笑,结果导致张璐一直在笑,只猜出了四个;第二队,孙茂月猜,张竹叶表演,女孩子放不开手脚,碰到“怀孕”、“kiss”这类词就趴下,浪费了不少时间,但最后还是猜出了六个;第三队称得上怪胎级,许世昌表演,彭猛翀以极高的智商飞快地领悟到许世昌那怪异的动作表达的意思——他们利用哑语,成功地猜出了13个词语,不到十秒钟一个!!

    第四队上场的时候,人们的目光都还停留在第三队的两个人身——当然,很快林雨就能成功地将所有人的目光吸引到自己身上,她几乎是不间断地报出身后切换的牌子上面的词语,没有任何停顿,仿佛背后长了一双眼睛!!这妖孽级的速度,得益于陈默那更有效率的沟通方式——后者两手悬空,手指精确地敲击在并不存在的键盘上!!

    陈默跟林雨的合作非常愉快,彼此已经默契到不需要先商量一下就直接使用这样的方式,陈默没有去问林雨能不能凭空看打字的手势就猜到字,林雨也不必去告诉他可以这么做。

    就仿佛他们之前就已经都说好了一样。

    两分钟在飞快流逝,教官们准备了在正常情况下已经“足够多”的词语,但这时居然不够用,只能将前面三个小队已经猜过的词打乱顺序继续猜,两分钟结束的时候,第四队一共“猜”出来了四十多个词语!

    几乎可以申请世界纪录了。

    敲完最后一个词,陈默看着面前的林雨,心中百感交集。只有他和她心里最清楚,这场令人目眩的表演并非事先说好的,只是他们要猜的第一个词是键盘,陈默便摆出一个敲键盘的姿势,顺便在上面以五笔输入法敲出“键盘”两个字,没想到林雨直接看懂了,他想试试她是不是真的能直接看懂输入手势,便把第二个词“快播”也敲了一遍,而她也直接报出来了!这样下去就没有任何悬念了,陈默只管输入,林雨只管输出。

    但这明显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轻松做到的。与凭空输入不同,看懂输出首先要把图像倒过来看,这需要极强大的图像思维能力,还需要记住前后几个操作步骤,这需要极强大的记忆力,最后要将步骤在脑海中重现,同时几乎同步报出结果,这需要极敏捷的思维速度。就此三项,陈默自认为自己都不可能再做得比林雨更好了,但陈默是从自闭症的偏执中发展起来的对计算机魔鬼一般的直觉,眼前这个不苟言笑的女生呢?!

    比赛结束,教官又在台上各种说教了,什么团队默契啦,什么配合啦,什么队员就是伙伴就是家人啦,等等等等。陈默完全听不进去,不时拿眼睛看看旁边安坐的林雨——后者倒是专心看着教官,只不知道那个小脑瓜子里在想的是啥。舒芷涵将陈默的神情看在眼里,转过头悄悄地叹口气。殊不知叹这口气又被陈泰名看在眼里,引出他玩味地一笑。

    陈默其实很熟悉这种揪心的感觉,他对某个人已经很在意很在意的时候,就会有这种感觉。在某个瞬间,林雨的脸侧了一下,陈默立刻注意到,那令人心悸的完消失了,眼前是一个普通的平凡人林雨!

    那一刻,他真的想跳起来,冲过去追问他的仙女去了哪里!

    由于心事重重,陈默感觉下午的时光过得特别漫长,随后进行的信任背摔、闭眼撕纸、吹哨传球、建绳房,他都完全提不起兴致来。倒是舒芷涵渐渐地越来越活跃,从一个集体数7,数到没有人数错为止的小项目开始,她慢慢站出来,充当那个孙茂月想当而没有当成的leader。她完美地解决了集体数7的问题,后面碰到的吹哨传球、建绳房则更进一步巩固了她的威信,每碰到集体项目,大多数实习生都已经习惯性想起这个沉着冷静的女生。

    陈默几乎可以肯定,舒芷涵要么是熟知所有的管理学团队游戏的规则,要么是熟知此次拓展训练的全部日程。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临近下午五点,一位教官还在台上煽情地讲述信任和团队之类的大道理,另外两个教官在稍远一点的地方窃窃私语。陈默不用看他们的口型也知道他们在讨论什么,拓展训练碰到舒芷涵这样的角色绝对是灾难,如果你的所有手段都不出乎训练对象的意料,让快播以后还怎么心甘情愿地付钱?!

    所以,为了对付舒芷涵,教官们可能要拿出一些真家伙来了。

    陈默收回目光,看向舒芷涵,正好看到舒芷涵也从教官那边收回目光看向他,两人很默契地再次相视一笑。其实这一笑的内容是什么,陈默自己也不清楚,算是打招呼,习惯性地一笑?貌似又没有那么简单。两个从北京千里迢迢跑来深圳的年轻人,在这个陌生的城市,看着陌生的人,他们也许没有共同的对于北京的认同感,但大概也是他乡遇故知的一种慰藉了吧。

    教官没有让陈默和舒芷涵久等,他们很快带来了一个很考究的项目——拍打纸牌。
第十八章 标准方案
    听教官宣读比赛规则的时候,陈默几乎能直接猜到比赛结束后教官会怎么说了。估计跟第一个游戏拼图游戏一样,教官会说,某某小队得分最高,赢了,但从一个整体来看,都输了。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拍打纸牌的规则还是不太一样的,以陈默对此规则的理解,教官最后估计会说,某队用的时间最少,是这次比赛的冠军,但不好意思,这个项目曾经有个老人组,弄出过几十秒的成绩,用的时间只是你们的几分之几,你们是刚刚毕业的年轻小伙,反应速度和体能都秒杀老人组,为什么成绩反而差那么多呢?那是因为你们还是没有重视团队的合作,都想当然地依靠几个人来进行这个项目。然后接着一堆说教。

    这样一来当然显得很专业很高深莫测的样子,最后把该项目的终极解决方案一说,哪怕这个方案再简单,只要没有事先想到,那也只能服了。

    可惜了陈默早已知晓这个方案,而且他几乎能肯定精的要死的舒芷涵也绝对知道这个方案。

    拍打纸牌是一个分队比赛,教官定下的规则是,在地上画一个半径不到两米的圈,里面摆上从1到50中的35个随机数,然后同时出现在圈里的队员只能有一个,需要对这35个随机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拍打,错误一个则给完成时间加一分钟。比赛开始前给每个队五分钟的时间熟悉纸牌的摆放位置,另外五分钟时间讨论对策,然后分别拍两次,取最好成绩作为结果。

    看完纸牌回来,舒芷涵和陈默却很默契地都没有开口提任何建议。彼此心知肚明的一个事实是,最佳方案就那么一个,过早做出来了,免不了要被人抄袭,反正两次机会,到最后才出杀手锏,杀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那才是王道!!

    其他小队都已经开始聚头商量,第四小队出奇地沉默。

    队长:“咱们是选一个人来拍完,还是……”

    陈泰名:“一个人的有效记忆范围是8个数,超过8个,就记不住了。”

    莫丽萍:“游戏规则里不能有多个人同时在场内,人太多会不会乱?”

    林伟璇:“人太多肯定不好,记不住的位置可以由其他人出声提示。”

    林雨:“出声提示……那我们其他人就围成一圈?”

    彭森强:“这法子可以,但都出声也不好,我们划分四个区域吧,”他伸出手指,在沙地上比划着,“这是一个圆,我们分为四部分,每部分指定一个人报数,轮到在自己区域内的就出声,一个区域就一个人出声。”

    队长:“区域边缘的没法精确,还是可能有两个人同时报数。”

    陈泰名:“这个问题不大,两个人报数正好提示在两个区域交界处,更好找。”

    队长:“这方案不错,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案?没有我们就开始研究细节吧,谁进去拍纸牌?谁在外围报数?”

    “……”

    研究很快结束,八仙过海,各种神通都出来了。

    第一队,快狼队长亲自出马,拍到一半的时候各种晕头转向,连踩几个地雷,最后成绩一算下来,惨不忍睹,用了5分钟多……

    第二队,贺亮与赵太顺相继入场,完美发挥,只用了3分钟,就完事了。

    第三队,英才所见略同,他们跟第四队一样划分了区域,而且是四个人分别负责四个区域,但配合不到位,出现了两次多人入场的情况,扣分稀里哗啦,用了4分钟多。

    第四队,分区加报数,陈泰名和彭森强入场,斩获三分钟,跻身前列。

    短暂的休息讨论时间,教官把所有的纸牌位置都挪动了一下,各队伍依次前往围观。围观完毕,陈泰名坐下就说:“要重新考虑一下战略!!”

    舒芷涵眯着眼,慢悠悠开口了:“如何考虑法?”

    “加人!”

    “加人?”舒芷涵向陈默望望,笑了,“加多少?”

    陈泰名环视一周:“我们有16个人,每个人记住两个纸牌,那就是32个,剩下两三个,随便就可以记住。”

    沉默,人们需要消化一下才能参透其中的玄机。

    陈默拍了下手:“妙计,但为什么?”

    陈泰名道:“我在场上拍纸牌的时候,发现拍前面四五个的时候头脑清晰,一点压力也没有,四五个以外,多多少少就都不一样了。”

    “所以,如果每个人都只拍那四五个,就都能保持最佳状态了,是么?”舒芷涵重新占据了话语权,开始分工了,“那这样一来用不着所有人都上场吧——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上场的。”

    这个折中的建议很容易得到各方认同,第四队很快选出来十个人,敲定了这个项目的终极方案。

    第二轮开始了。

    快狼队这把确实快了许多,他们坚持仍旧由队长黄胜单枪匹马,但借鉴了第四队的分区和报号战术,最后成功杀到了3分钟。

    雄鹰队还是贺亮与赵太顺,一样借鉴了分区和报号战术,只用2分半就完事,一如既往地利落。

    第三队,英才队给四个区域各加一个人,同样启用了报号战术,成绩相当惊人,不到2分钟。

    唯独第四队将自己发明的报号战术给放弃了,而他们那几乎一拥而上的人海战术,却创造了惊人的45秒成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