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一只虎-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不是,现在生意捋顺了,也不用我亲自跑来跑去的了,来的次数也少了。”钱多多回答。
“对了,那个山西八大家之首的梁永栋还是没有消息是吧?”善琦问。
钱多多叹了口气“没有音讯,梁大小姐四处寻找,也没发回消息。这一大摊子就只好由我支撑着了。”
“哦!你现在主掌梁家的生意,身份地位也高了,接触的都是王公贝勒,还是一直这样待我,我真的感激不尽。”善琦只不过是个牛录,多如江鲫之人,对钱多多倒是真的感激。
钱多多一摆手“兄弟,可别说这话,咱老哥们还能不念旧?啥也别说了,今天好好的喝上一顿!小二,点菜!”
“好,好,承扰老哥了。”善琦心中高兴。
“点一些可口的菜,来个猪肉炖粉条子,再来个铁锅焖大鹅,鱼要酱焖的,再弄些大葱蘸酱!”
不多时,小二端着酒菜来了。
两个人谦让了一番,正要吃菜,却见酒馆走进两个人来。
当先的一个年纪轻轻,眉清目朗,大约有二十几岁的模样。身后跟着的却是个儒生,三十多岁,手里拿着一只野兔和一只野鸡走了进来。
“这不是钱掌柜么?”当先的那个年轻人向钱多多施礼。(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一章 燧发枪
崇祯拿着镜子、望着玻璃,连摸带看,看举动甚是喜欢,但崇祯却连连的摇头,说道“此物虽好却太过奢靡,算了吧!”
崇祯不是不想卖,实在是买不起!
堂堂的一国之君,连镜子和玻璃都买不起么?确实如此。
崇祯的性格偏狭,做事犹豫不定,除了跟他本人的性格有关外,朝政的窘迫也使得他的性格更加的不定。
其实,最主要困扰崇祯的就是财政。崇祯上位之初,经济上便已经陷入了困境。有人说崇祯极其节俭,不节俭行吗!真的没有钱。
自明朝万历朝中后期后,万历皇帝便整日在深宫中不理政事,沉浸在花天酒地之中。每年还进行选美,还好营建,经常大兴土木,导致多处民变发生。由于万历不理朝政,缺官现象非常严重。万历三十年,南北两京共缺尚书三名,侍郎十名;各地缺巡抚三名,布政使、按察使等六十六名,知府二十五名。神宗委顿于上,百官党争于下,政府完全陷入空转之中。这就是明末孱弱的开始。
而万历朝包括援助朝鲜王朝抵抗日本侵略的壬辰倭乱、平定宁夏啺葜摇⑵蕉ü笾菅钣α业耐蚶笳鞫既〉昧耸だ不ǚ丫尥颉M蚶笃冢蠼疳绕穑鞒拥氖轿ⅰ�
后来天启皇帝继位,这个高级的木匠当然管不了朝政。阉党魏忠贤趁势而起。结党乱政,明朝社会更加黑暗,国库更加的空虚了。
崇祯即位后。锐意改革朝政。只不过江南以北处处是灾情,到处都是造反的,正常的税收都没有,哪里有钱赈灾,结果就造成了恶性循环。财政愈加的恶劣。
加上关外后金女真人经常入关劫掠,崇祯朝的收支更加不平衡了。
此时的崇祯倒不至于一点钱没有,但是却并不充裕。要崇祯拿出几十上百万两银子买玻璃和镜子,是不可能的。
所以。崇祯一边啧啧称赞,一边愁闷的摇头。
负责采办的太监心中奇怪,难道崇祯连一百万两也不肯花么?后来,才在大太监王德化的口中得知。崇祯的内帑银子真的不是很多了。
李过本来还想着大赚崇祯一把,听了陶世成给他的汇报,不由的叹息,心中一软,命令陶世成“不是还有一套大中小号的镜子吗?以你的名义给崇祯送去吧,他这个皇帝也不容易。”
陶世成尊令,以自己的名义托人献到宫中。崇祯大喜之下,欲要封赏,被陶世成婉拒。自是不提。
李过也没有时间来多同情崇祯,而是对明军现在的实力进行考察。大多数的明军依然士气低下,自不用说。只不过李过听说了京城兵仗局的一项发明却吓了一跳。
燧发枪!
什么是燧发枪?燧发枪其实说白了就是击打燧石引燃火药发射的枪。
这个时候就有燧发枪了?李过很是怀疑。
但此时确实有了燧发枪。是京城兵仗局的毕懋康制作出来的。
它的构造和性能与以前的鸟铳无大差异,主要是改进了发火装置。自生火铳的出现,将我国使用了两百多年的火绳点火法,改进为燧石发火。这是我国火器史上一个大革新。
因为使用火绳点火,有很多缺点,遇到风雨的天气。火门里的火药不是被风吹走,就是被雨打湿。以致不能发射;有时还没有瞄准好,就过早地误放了。
毕懋康发明的撞击式燧发枪,扣板机龙头下压,因弹簧的作用与火石磨擦发火。这样,不但克服了风雨对射击造成的困难,而且不须用手按龙头,使瞄准较为准确,随时都可发射。燧发枪配有火石自动打火装置,不怕风雨并不须事先火绳点火,发射速度与精确度大为提升。在火器史上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变革
我靠!李过气的大骂,奶奶的,自己还琢磨着怎么样发明燧发枪呢?人家竟然造了出来,这古人也太了不得了。
不行,自己队伍里还没有燧发枪呢,这发明可不能传播出去。
于是,李过便托人找来了京城兵仗局的一名姓王的太监,询问燧发枪的情况。
“最近怎么老是有人打听这玩意?这可有什么稀奇的?”王太监随口说道。
李过一惊,问道“怎么还有人问么?”
“啊,可不是,已经有几个造枪的工匠失踪了,连兵仗局的毕懋康都差点被绑走。”王太监回答。
李过面色冷峻“都是些什么人前来询问呢?”
王太监说道“有关外的,大约是女真建奴,奇怪的是竟然有南边的人来问。”
李过点了点头,关外的一定是后金皇太极的人,可是南边的会是什么人呢?李过猛然一惊,郑芝龙!
要知道郑芝龙可是号称统领着二十万的人马啊!海上的实力甚至连李过也不敢触其锋芒。李过打败葡萄牙的海军凭借的是诡计,可郑芝龙打败葡萄牙人却凭借的是实力。不会有错,一定是他!
李过的心情有些沉重。
“那么你打听燧发枪是何意啊?你不是做生意的么?”王太监有些疑惑。
李过脸色恢复了正常,笑着说“没什么,我也在南方经商,有时候打猎又弓马不熟,点火绳枪又很不方便,听说了有燧发枪,便想着买几支回去。”
“哦,是这样,搞几支枪还是容易的很,只是价钱却。。。。。。。”
李过连忙一挥手,手下立刻拿出了一个小包裹。
王太监用手掂了掂,连声道“好说,好说。”
俗话说,有钱好办事,不两天,王太监送来了几支燧发枪。
李过一看,大为惊叹,奶奶的,总想着超越明末当时的科技,没想到让明末的科技给超越了,真他娘的怂!
李过将燧发枪递给了陶世成,“世成,记住,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把那个毕懋康给老子抓起来,运到广西去,给咱们造燧发枪。我会派郑铣、曹正他们全力配合你!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虎爷,您放心,您就在这里听好消息吧,我一定会办妥的!”陶世成尊令。
李过摇摇头“不行,我得赶快出关,我要打探打探,后金有没有造出燧发枪来,要是他们开始造了,可就麻烦了。”
陶世成笑道“虎爷,有那么重要?”
李过瞪着眼睛“很重要,非常重要!希望他们不能造出来。”
李过转向钱多多“老钱,赶快安排离京,准备出关!”(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章 京城
李过离开了南京府,是要去北方,除了要将玻璃和镜子在京城卖掉,他还想要到关外去看一看。
据闻,关外的皇太极现在也极其重视火器。李过知道,女真人在头两年就铸成了红衣大炮,现在听情报说,他们火器的发展超乎寻常了。要知道,明末八旗入关,凭借的是强弓怒马,并不是火器。难道情报有误?这不得不引起李过的重视。
所以,李过向北方进发。
其实,聂心和罗虎等人是反对这样做的。
自从广西出发,李过的部下都纷纷劝阻李过,甚至连南京都不想让李过来,更别提京城和关外了。现在聂心也是这个意思。
“虎爷,京城和关外,我自己带上些人去就成,难道您还不相信我么?要知道您的目标太大,朝廷对您心怀忌惮,关外的女真人对咱们痛恨无比,倘若一着不慎,危险太大。”聂心语气诚恳。
李过摇摇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次我决定要好好的考察一番,将女真、朝廷的真正实力彻底摸清,看看咱们是不是真的有机会早日造反!不亲自去看一看心中总是不太放心。”
众人见劝不住,也只得随顺李过。
梁诗音对李过说“不如把郝千斤带上,他对北方很熟,特别是关外,当年派到关外的潜伏起来的人大多他都知道。”
李过点头同意。郝千斤更是喜之不尽。
柳如是和塔琳娜像是甩不掉的小尾巴,说什么也要跟着李过走,而不是留在南京府。李过也犟不过他们,便一起带着走了。
郑铣和曹正的船队护送杨么的宝藏还没回来,李过不顾众人的劝导带着三百卫队出发了。用李过的话讲,搞那么张扬干什么?本来是想低调出行的,要不是聂心他们死命不从,李过只带上十个八个人就走了。
话不多说,一行人风尘仆仆。赶到了京城。京城原有陶世成驻守,节制北方商业的张家口的钱多多。听到李过要来的消息,不放心陶世成年轻,也从张家口赶到京城来。
房子是在东城私密购下的,整个东城的范围内以李过住处的四周。有相当的一些民居有的也被买了下来,充作联络站。为了不被怀疑,每个房子里都住着人。
所以,李过一行人三百人也都装扮成各色人等,陆续的进城,悄悄的入住,倒也不被怀疑。
玻璃和镜子早已经被钱多多接手,是以李过更不需出面,而镜子和玻璃一露面。便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和关注。达官贵人纷纷来到陶世成的商铺,以购买玻璃和镜子为荣。
陶世成现在也算老练,对朝廷里的诸如曹化淳等人加力结交。倒也在京城站得住脚。所以,很短的时间,陶世成把玻璃和镜子卖的一干二净。这次卖了二十余万两,要比南京多上几万,加上点钱是正常的,有运输费呢。
那内廷的采办也购买了很少的一点。并不是给并给崇祯皇帝用,而是给崇祯的宠妃田贵妃。买办的意思是先给田贵妃用上。这样,如果崇祯喜欢,整个皇宫都会安上玻璃和镜子的。
所以,采办对着陶世成一说,陶世成二话没说,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