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女刑警马莎破案系列小说 >

第25部分

女刑警马莎破案系列小说-第25部分

小说: 女刑警马莎破案系列小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徊埂逼笠等匀淮罅看嬖冢也等哉糋DP比重的一大块,使政府像手握一块烫手香芋,扔了,对经济数据有影响;不扔,对城市名声有影响。这类企业多为外商开办,在市政府暧昧的态度中,靠着强大的海外订单活得生气勃勃,有的工厂甚至强大到成为众多世界著名品牌的代工工厂,借壳跻身于“高新技术企业”行列,不但躲过了市政府将低技术行业企业淘汰出市的政策,而且还堂而皇之地享受起“高新技术企业”在税收、用地、人事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这类工厂基本上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动辄几万人,这样,市政府企图通过产业转移控制人口的政策基本上流产了。深海最早的工厂区之一,小小的富吉镇就聚集了近200万人口。马莎中队接触的案件中已有不少就发生在这里。

  区分局的刑警借地主之便去找派出所和工厂管理部门调查去了。马莎一行开着车沿着工业区外围慢慢地转着圈。马莎看到,工业区的周围已经形成了一个“服务产业”包围圈,分工明确,层次分明地表明了人类从低到高的各种需要,美国那位享誉世界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8226;马斯洛先生见了只怕也要拍手称奇:

  工业区出口的正面,一字儿排开的是各种小餐馆,已近午饭时分,每家餐馆都在门前摆好了摊子,一盆盆廉价熟菜就这么露天放着,在南来北往的滚滚车声中,袅袅地冒着热气,等待着食客;离门口远一些的地方是一片片的小*,这个时间还不是营业高峰,但已有不少穿得十分凉快的女郎打着哈欠坐在门前闲聊打闹;再远一点多是小服装店,大多数店里的服装都没有挂在架子上,而是在摊子上堆成了小山,偶有女工打扮的顾客在挑挑拣拣;与工业区相对的马路对面,则是一个个所谓“高尚住宅区”,近年来深海也时兴“住宿郊区化”,不少白领阶层的人把市区的旧房小房卖了,在郊区买好房大房,再买辆车代步上班,美其名曰“生活质量转型”。要不是向昆仑有那个实力在市区购房,马莎可能也会把家安在这种地方,追求舒适的生活永远是勤奋工作的动力嘛。这类小区一律占地广大,容积率奇高,风格多是欧式的,里面花园、街市、水榭、会所什么的应有尽有,里面的居民基本不必与小区围墙外发生什么联系,就像一块时尚城市的“飞地”,与走廊上晾晒着密不透风衣服的工厂宿舍形成巨大的反差。

  马莎感叹,自己这样的条件,尚对这种反差感触良多,那些抱着改善生活的愿望到深海来打工的年轻人,怎么能对贫富如此悬殊的景象视而不见?只要受到这个触动,各种故事就会接二连三地发生。

  这时下班时间到了,成千上万的工人从工厂里涌出来,其中大部分是女性,她们其中一部分人奔向各工厂的食堂,仍有约一半人出了厂区,像潮水一样包围了那些小食摊。摊上饭菜很便宜,有五毛的,有一块的,这样一个人花二、三块钱份量就不少了。买了饭菜的女工们,三三两两找个路边的角落蹲着边午饭边交流各种信息。远远望去,那一片片的厂服像是各种颜色的草皮暂时覆盖了厂区内外。

  马莎被这种真实工厂生活景象震撼了。这绝不可能是美好快乐的生活,刚才她亲眼看见不少摊子上落满了苍蝇,而且她也清楚饭菜上汪着的那层油,多数都是“地沟油”炼制的,但那些饭菜现在正美美地落进劳累了一上午的女工的嘴里。

  马莎的心有点刺痛,她甚至有点产生了一点因为自己住在别墅区而羞愧的感觉。中学时她就读过西奥多&;#8226;德莱塞的《嘉莉妹妹》,那一百多前的美国打工妹,不就是眼前工厂女工们的前身吗?谁敢说如果面临脱离这种生活的诱惑时,决不动心呢?刘嫂的两个侄女,是真的被拐卖了,还是像嘉莉一样,抓住或者说自以为抓住了命运抛来的另一根绳,荡到别的路上去了呢?

  出于这些考虑,她给刘嫂打了电话,让她召集一下两个侄女同宿舍的女工以及与她们关系比较密切的老乡,到附近一个看起来还算干净的快餐厅,她请她们吃午饭。

  也不知刘嫂用什么方式召集的,不一会儿,她就带着十几个女工走进了那家快餐厅。马莎让刘嫂招呼,一人点一份快餐,等她们吃完后她过去买单。

  二十分钟后,马莎走进餐厅,女工们竟然已经都吃完饭了,捧着餐厅免费的茶水在聊天呢。刘嫂向马莎解释说,这没什么,活紧的时候,很多工厂规定只有十分钟午饭时间,她们早就练出来了。

  马莎请女工们回忆一下,两位侄女平时有什么爱好,与什么人接触过,特别是有没什么男子来找过她们。

  女工们叽叽喳喳,有的说俩女孩都爱美,她们是宿舍里最早烫头发的;姐姐性子比较强,为了护着妹妹跟另一个宿舍的女工打过架;一个年长一些的老乡是俩女孩的拉长,她反映说,她们工作时要双手放在台上,电子产品都很精细,很费眼神的,因此厂里规定手上不能戴饰物。但俩侄女收到姑姑的礼物后经常偷偷带进厂,她发现了好几次了。

  至于有没有男人来找过她们,她们都说没什么印象,厂里大多是女工,很多车间只有维修师傅是男的,而且年纪都比较大,都有家室的。有个女工说,最近好像姐妹俩提到过交男朋友的事,但两人不知因为什么争了起来,双方都闹得不太高兴。因为她们是姐妹俩,其他人也就不好过问。

  说着话上班时间就到了,马莎谢了她们,放她们走了。又请刘嫂转告她们,刑警来调查的事先不要跟别人说,否则可能会对那两个女孩不利。马莎也知道要她们保守秘密是不可能的,但她真的担心那个造成姐妹俩离开工厂的人还在厂区附近转悠。

  马莎拿出刘嫂提供的姐妹俩的几张照片仔细地看,照片上的女孩长得不算漂亮,但是身材匀称,脸色红润,十分健康活泼。看得出她们爱美的天性,姐妹俩都穿着那种紧绷绷的T恤和七分裤,她们学着电影明星摆出各种造型,青春的活力似乎下一秒钟就会从衣服里迸射出来。谁会喜欢她们呢?显然大多数不挑剔的人会喜欢至少不讨厌这样的女孩。那她们会喜欢谁呢?姐妹俩都高中毕业,在工厂已经算是不错的学历了,工厂里少数的男工有可能不被她们看上,姐妹俩说着知心话时一定涉及过找什么样的男朋友的话题,她们还为此争吵过,有没有可能她们同时喜欢上了一个男子呢?

  据女工们反映,俩女孩是在那个傍晚以后就不见了踪影。一般的工厂晚上都要加班,工人们只有傍晚5点到7点之间是自由的。马莎决定这个时间她到厂区附近,亲眼看看女工们会接触到些什么人。

  她借了身厂服,傍晚时分从小餐馆、小*和成衣店一家家逛过去,来来回回逛了几次,最后觉得只有在成衣店逗留时间长一些是合理的。她走近一家衣服摊,把那些衣服一件件翻上来又翻下去。那些衣服已经被无数双手翻过,隐隐地有些油腻,马莎顾不得这些,用第六感观察着周围。

  “喂,你买不买啊,不买不要乱翻了,好衣服都给你翻坏了。”店主见她已翻了一刻钟了,还没有拿起任何一件来试试,不耐烦冲她喊起来。

  马莎一楞,觉得店主说得有理,就丢下衣服准备走。

  “哎呀,这样说就不对了,衣服又不是蛋糕,怎么会翻坏呢。”一旁突然有人帮腔。马莎扭头去看,是一个半跨在摩托车上的“摩的”司机。与一般摩的司机不一样的是,他皮肤没那么黑,而且身上衣服衬衣是衬衣,裤子是裤子,挺干净整洁的。他那个半跨在车上的姿势,与其他摩的司机懒懒散散松松垮垮不同,有点香港影星谢霆锋在某部电影里的样子,就是说,有点酷。马莎以为他是过路客,刚才没注意他。

  听他这么一说,马莎也装作生气了,丢下衣服向另一家走去。

  那个摩的司机跟了上来说:“你想买衣服啊,我知道有家店又便宜又时髦,要不要我送你去?”

  马莎的目光“唰”地条件反射般地投向他,他楞了一下,连声说:“不去就算了,不去就算了。”车子一阵怪叫,呼啸着走远了。

  三

  当晚回到中队,马莎和全探组队员一起分析最近几天的侦查情况,都认为这个靓仔很可疑。当时他跑掉后马莎安排老牛去走访了附近的摩的司机,没人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哪里人,他也不是每天来,有时隔了好久才会来。好多司机都对他有印象,因为他从来不抢客,有时候还帮着其他司机和客人讲价。

  当天负责警卫的小丁带了个录像机,录下了那靓仔和马莎搭讪的情景。小丁把录像打到墙上,小毛看了第一个说:“咦,还挺帅的哦。”小丁白了她一眼,不屑地说:“你什么眼光!这叫帅?真正的帅哥天天在你身边出出入入你视而不见,竟然欣赏一个准犯罪分子,看来真的是‘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啊。”

  马莎敲敲桌子让大家安静,点着那个靓仔的影像说:“大家都来看看,这家伙是不是有点像谢霆锋?”大家有的说眼睛像,有的说下巴像,有的说身材像,马莎最后说:“其实他的五官都不像,哪里像呢?是做派像。”马莎朝小毛微微一笑:“我们小毛这么正派的女警察,看第一眼时都对这家伙有好感,大伙儿说,他对处在青春期的打工妹是不是也会有吸引力呢?”

  小丁首先嚷出来:“我知道了,犯罪集团一定是使了美男计,让他去引诱工厂小女工。”

  马莎点点头:“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看,有这种可能。所以我们现在能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就是在厂区附近布控,从这个靓仔身上也许能找到突破口。”马莎中队的分析得到了大队和支队的支持。

  当天晚上回到家,马莎远远就见到刘嫂在院门口张望,一见她的车开过来,赶紧把院门打开。“马科长,”刘嫂神色慌张地刚要说什么,马莎见老爸抱着儿子走出来,就赶紧给刘嫂使了个眼色,她事先交待过她,不要对家里人再说起这个案件的任何事情,以免他们担心。

  “妈妈抱抱,噢噢,妈妈抱抱。”老爸试图把外孙子递给女儿。马莎躲闪着说:“爸您先带他遛遛,我去洗个手换身衣服。”说完又对刘嫂使个眼色,刘嫂会意,悄不声地跟随马莎来到书房。

  刘嫂张口还未说话眼泪又流了出来,她哑着声音说:“马科长,今天我哥接到一个电话,说给5万块钱他们就放侄女儿回家。还说不许报警,一旦发现报警家里人就再见不到侄女了。”

  马莎问:“什么时候打的电话?”

  “大概5点多钟的时候。”马莎算了一下,那个时候靓仔还在现场,是什么惊动了他们呢?后来才知道有家报社不知从哪里得到了消息,在报上登了一个《工厂姊妹花同时失踪,家人急盼亲人回家》的报道,还留了刘嫂哥哥家里的电话。

  马莎立刻将这个情况向大队和支队领导作了汇报。领导们分析认为破获这个案子有可能会把背后的犯罪集团带出来,指示一不要打草惊蛇,二赶紧调集人马,准备大规模行动,三根据以往案件的惯例,要马莎他们做好化妆侦察的准备。

  马莎接到指示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