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唐朝好男人 >

第147部分

唐朝好男人-第147部分

小说: 唐朝好男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兄今日,哪个…有何见教?”

    “不敢,不敢。”郑弘礼数周到的让人讨厌,三句话就拱四次手,害地我一个劲还礼。“小弟今日拜见王兄,确有事相求……”

    “但说无妨。”我端了茶碗喝了口先拿在手里,他要再拱手我也不用还礼了。

    这郑弘是找门路来了。虽是东突厥王族,受降后朝廷也给了爵位,但日子过的终究不踏实,处处小心在意,就怕让人拿了短处于家族不利。

    当年郑弘爷爷‘頡利可汗榖欲’与‘处罗可汗’分别统治铁勒,迴紇,同羅等部落,都属于东突厥的大势力。

    ‘处罗可汗’二王子阿史那杜尔汆属于归顺较早,适逢李世民收复东突厥的用人之际,在征伐‘薛延陀多弥可汗’时立下大功一举成名,成为深得太宗器重的外裔将领。后又随李世民屡战高丽,危难时有救驾之功,得李世民宠信。唐太宗去世,阿史那社尔出于对恩主的感谢和深厚的情谊,请求以身殉葬。以侍卫陵寝。李治派人向他宣读太宗遗嘱,不许殉葬。为表彰其忠心,永微四年(公元634年)加封镇军大将军。

    郑弘与阿史那杜尔汆同为归降地突厥大族,但归顺的时间不同,错过了表忠心立战功的好机会,晚了十来年。前后待遇天壤之别。王族姓氏改了不说。如今在京城里如丧家之犬,惶恐无依,日子过辛苦。

    郑弘今日听闻朝廷任命程老爷子为‘聪山道行军大总管’,揣摩着朝廷可能展开新一轮拓土开疆运动。想趁这个机会学习老乡阿史那杜尔汆的英勇事迹,报效国家。以正其名。他知道我属于京城里的万金油,谁家都能拉上话,又和程家交好,想托我说个关系,见见程老爷子。郑弘毕竟也是马上长大,常年游弋于域外的望族,阵伏上颇有心得。如果能获程老爷子青睐,保举他一同出塞,不管立功还是战死。自己地家族算是翻了身,再也不用过窝囊日子。

    “好,小弟去给郑兄当牵引,但成与不成,不是小弟这晚辈能说了算地。尽力而为。”看样子这郑弘准备去拼命,任凭谁到了这个地步,也职能顾身家,不能顾性命了。虽说是突厥人,我还是佩服的,男人到了这个时候再不出头,家里老小就没活路。带个话而已,不费事,能帮就帮。“别谢,”见他起身要拜,我用了全力才扶住,“是举手之劳,郑兄不必如此。老爷子上任还早,等过些时日再上门不迟。”这几天程老爷子闹脾气是肯定的,我可不想撞了枪口上。

    “大恩不言谢,王兄您……”郑弘没想到我答应的这么顺当,带来地礼物堆了一桌子都没用,一时有点结巴。

    “礼品嘛,嘿嘿,郑兄既然送来,小弟就笑纳了。”这到不是起了贪心,要揣摩送礼人的心理。我本就没清高地钟头,答应人家办事却不收礼物,郑弘终究不能安心,若大方的收下,他心里就踏实了,还显得我直爽。

    郑弘临走说了好些个歌颂我的话,我本来就虚荣,今天当了好人还得了礼品,临了还被颂扬一顿,心情好的不得了。都是贵重物品啊,域外民族就是实在,礼送的扎实。大块的玛瑙,半拉砖头一样规模,猫眼十来颗,就一个字:大!这才对胃口,颖一天把她那猫眼镯子来回的显摆,没点品位。明我就让人拿了这些去打首饰,就一个簪子,上面镶满猫眼,十来颗;戴上后你敢一摇脑袋就能把对面人的人眼睛晃瞎,那才叫气派。

    “二娘子,找俩人跟着,咱去看看谢宝。”心情好,兴致就高,云家庄子去过几次,除了救火那次外都走路过,从来没好好的看过,“不拿伞,大老爷们出门挑个伞不够丢人钱,去,山楂水罐子给我抱着。”

    现在也就三四点地光景,正热的厉害。一出门我就后悔了,热浪滚滚袭来,跟我的旺才舌头吐了老长,二娘子伸手崴了根带叶子的树权举我头顶,“小侯爷,要不等了后晌再去,小心中暑。”

    “中不了,是。”还么那么娇气,后世的夏天比这会可热多了,“云家庄子现在修好了吧?”

    “好了,没咱家地援翻蛹k云家这会得打饥荒。”二娘子附近熟悉,尽量带我朝阴凉处走,“夫人真是菩萨心肠,钱了粮了没少给云家拉,光小的经手的都三趟了。”

    “哦?那远近都知道这个事情了?”颖这个菩萨啊,嘿嘿。次次送东西都是大张旗鼓,只怕人家不知道,只怕知道的人少了,宁愿绕点路从云家庄子里直插过去,让佃户们都知道这个事。

    “那还有不知道的?远近的人,只要提起咱王家人,不管是侯爷您还是夫人,都得挑了大拇指说话。连我们这些作下人的都沾光。前日里,云家庄子上还有给小的提亲,嘿嘿,听说那闺女可好看。”二娘子说到这里,一脸委琐,笑的恶心,“俺二话不说,回绝了。”

    “哦?为啥?长的好看都回绝?”这二娘子属于大龄青年,居委会重点帮难对象。虽然工钱涨了又涨,但这人江湖义气的大手大脚习惯了,老是没点积蓄。再又不是关中人,找老婆难。“你不是着急吗?”

    “嘿嘿,俺指望着在自家庄子上找个闺女。好不好看不要紧,能生养就成。咱庄子的闺女都不愿意外嫁,就在庄子里找婆家,这就好办,小地不愁了。”二娘子说到自家庄子闺女。胖瘦高矮。如数家珍。

    真没看出来,这猛男还有这个本事。要不是相处久了知根知底,我真怀疑他依仗武艺四处偷窥姑娘家阴私。到了云家庄子口上,我让二娘子进去找谢宝出来。庄口有棵大槐树,我正好纳凉。

    二娘子跑回来汇报。谢宝现在是忙人,不在留宿的人家,每天一早就吊了胳膊跑云家院子里帮忙去了。至于帮啥忙,佃户也说不清楚。“去,到云家院子里找他来,我不进去,就这里等他。”奇怪,残疾人不好好养伤,有空多休息下。帮忙?一只手也能干活?要是碰了伤处难保不落个独臂大侠,秦钰回来我怎么给交代。

    没一会,二娘子就领了谢宝过来,没等他站稳,劈头道:“不养伤乱跑个啥?看吊胳膊的带子。脏嘛咕咚,今就和我回去,出了事谁担待。”

    “王兄误会。胳膊这些天都能动了,带子扎的紧不自在,才松开些。”说着赶紧让二娘子给他扎紧,生怕我拽他回去一般。

    “出来小半月了,多少也该回来报个信。去人家院子干啥?”看谢宝面色红润,也到放心了,只要身体恢复就行,毕竟这个事是颖一手造成的。取过两盒药材递过去,“长骨头的,按二娘子开的处方,定时定量,别敷衍了。”

    “谢谢王兄。”谢宝单手接了药盒,胡乱往怀里一揣,“院子里还给人家打帮手呢,要不小弟先过去了?”

    “打什么帮手?他们不知道你有伤?”云家着急地给人接走,伤没好利索就当了帮工用,太不像话。“再胡闹就让二娘子背了你回去,出个事嗣业那边我可没个交代。”

    “误会,误会。”谢宝手臂被二娘子缠地紧了,胡乱晃了几下,“小弟也是无意过去的。才过来时,庄子还有几家佃户房子没起来,云小姐常来督工,和小弟说了几次话,也就扯到鸡了,非让去她家看看。一去才知道,和王兄家里差远了,好些天了,我正帮忙归置呢。”

    “养鸡?”我想起数月前云家庄子里送鸡的人,现在谢宝又去帮忙,有意思。拍拍谢宝肩膀,示意他站远了说话,走了几步估计二娘子听不见,才问道:“怎么帮忙?咋养的不对?”

    “看起来和王兄家里地养法差不多,也用蛆,可情形是不能比,差太远了。她没摸清办法,蛆都不干净,生蛆生的……”摇摇手,一脸难受地样子,“不说了,一说就没饭量。”

    我笑眯眯问道:“然后呢?”

    “然后还能咋办?家里没个老人,虽说云家小姐是个要强的,但娇生惯养常了,毕竟没这些个经历,鸡都养不好。”谢宝说到这,一副慈悲模样,“小弟是个热心人,不忍看她瞎弄,好端端的鸡今死明死的,就按在王兄家见到的样子指点她了一番。小弟也奇怪,怎么你们京城里都是用蛆喂鸡?我们那可不这样。”谢宝松了松带子,“小弟也是前些日子才知道,这云家可怜,先闹了火灾又闹了水祸,要不是大嫂帮衬,这会估计就倒了。也是见两家关系这么好,小弟再见死不救,要遭天谴的。云家小姐也是不离口的赞颂王兄和大嫂仗义呢”

    “哦,你还真是热心人啊。”我用力拍拍他肩膀,“不错,就要这样子,慈悲为怀,与人为善。好,要赞扬。”王兄仗义我不反对,至于大嫂仗不仗义,嘿嘿。心说:京城里都用蛆喂鸡?就两家还都让你给遇见了,还学一家教一家,有当技术员的潜质。别叫颖知道了,要不,你娃别说胳膊,全身骨头都得上夹板。

    “啊,”我故意拍他有伤一侧,谢宝吃疼叫唤一声。“王兄家里的办法管用,又干净又省事,自从换了养法,前后不到十天,她家鸡就没死地了,瞧了就高兴。小弟觉得这养鸡也不少赚钱,按这个办法,省了粮食不说,鸡蛋模样大,划算。若顺利的话,云家三五年能有个盼头了。嘿嘿,要没事小弟帮忙去了。“见我不反对,朝二娘子几人打了指呼,急匆匆走了。

    哈哈,这家贼难防,咱还是热心贼,先不给颖说,反正往后她能知道。想想颖的反应,哎,大家自求多福吧。

    谢宝,名字好。云家丫头真是检了宝贝,忘记问她家养鸡的规模了,今年里养鸡的少,鸡蛋价钱高,若是规模大地话,可是不小的一笔收入。











    正文 第一百二十八章 鸡生蛋,蛋生鸡

    小说巴士 更新时间:2010…7…7 16:37:56 本章字数:7411



    这个事不能埋怨谢宝,他本就不知道这个养鸡的法子是独一份,还以为关中用蛆养鸡是传统,又是嫌不住的人,在我家养伤的时候对这个用蛆养鸡很希罕,常常去养鸡的院子里帮忙,大家没拿他当外人,自然不刻意的去防备,方法又简单,技术含量底,任谁一两天都能学会。

    绝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有点同情心。云家左右的闹灾,一个未出阁的大姑娘身无长技,毫无涉世经历,火灾前还是闺中娇生惯养的大小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活在蜜罐里;只一晚的灾变,就得带俩不到十岁的弟弟过话,独力撑起负债累累的家业。别说满腔热血的谢宝,就算我这号的都不免生出同情,稍微的援手难免的。

    这人呢,或许有不操心自个,世间听天由命的人多了。可底下还有俩年幼的弟弟就另当别论,生死关头上,搁谁身上都得博一把,是本能。我最早养鸡想法,本就是和兰陵俩没事闲谈的产物,没存了避人的心思,若不是颖独门专断的大包大揽,现在我庄子里家家户户都会这个养法了。

    一开始时候,拿捏不住分量,鸡少蛆多,为了避免浪费在庄子里送过几次蛆虫,当时颖还没插手,都是我亲自过问,只要有心的就多少能打听点来由。云家丫头存了这门心思,学个皮毛回去正常,要不是颖中间夺权。断了技术来源,现在云家估计都量产了。

    云丫头想法不错,如果上了规模也有翻身地机会。按颖说一只鸡蛋已经涨到两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