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异域纵横记 >

第160部分

异域纵横记-第160部分

小说: 异域纵横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道夫迎难而上,身经百战,基本安定了神圣罗马帝国。1282年,鲁道夫平定奥地利,将嫡长子阿尔伯希特封为奥地利公爵。从此,奥地利一直处在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直到1918年奥匈帝国打输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遭到解体才结束。至于鲁道夫的庶子阿尔伯希特,也得到勒文斯泰因的封地,成为伯爵。
再说另一位伟大的君主。这位君主对于欧洲历史甚至全球的影响,可比鲁道夫一世还大!
……天啊!鲁道夫一世这么猛,竟还不如“另一位君主”?那么这位“另一位君主”,究竟又是什么人物?有着什么样的丰功伟绩?
且说……这一天,深秋的凉风吹遍英格兰王国的首都伦敦城。英格兰王国位于不列颠岛上,该岛由于有英格兰王国、苏格兰王国、威尔士亲王国(亲王是国家元首,基本相当于大公国)三个国家长期并力,因此又称为英伦三岛。英伦三岛属于海洋性气候,而且有着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比同维度地区温暖、湿润得多。
伦敦位于泰晤士河畔,水气更为丰富,经常起雾,号称“雾都”。天刚朦朦亮,一大群人便在浓雾之中,举着火把前进。他们情绪激昂,即使大雾也阻挡不了他们的脚步。
这是一场极为严肃、极有气势的请愿游行活动。在教会与虔诚信众的组织下,参与者沿路汇聚。教士、贵族、商人、手工业者、农民……甚至乞丐,纷纷汇集起来,为着一个共同的愿望,向王宫进发。他们同声诅咒着一个名字,叫嚷着要把他烧死。
这个人是谁?就是正在王宫接受国王爱德华一世款待的著名学者——罗哲尔?培根。
培根!十三世纪西方的伟大科学家,用实验方法进行科学探索的先驱者。对于终结中世纪的黑暗、促使全世界步入科学昌明、文化发达的近代,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力。后世哲学家马克思亦高度评价道:“培根是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这样一位杰出的学者,为什么会被那么多人视为眼中钉?就是因为他从事科学研究,探索“上帝的秘密”,引起了教会的恐慌。
培根今年都已经70岁了,他热爱科学研究,越老越执著。为了躲避教会的监视和迫害,他不得不打着宗教的幌子传播他的科学理念,将研究成果说成是“经验和上帝的启示使然”。不过,宗教人士可不会因此放弃对他的指控。他在巴黎大学站不住脚,回到英格兰,在母校牛津大学做教授,越发低调。但是,关于他的流言,依然不胫而走。
传说,他有巫术,做了一个铜头。那铜头能开口说话,你问它任何世上的疑难问题,它都能解答。
据说,他会魔法。有一位忠诚可信的教士作证,培根有一次来到多佛尔海峡边,信手划出一道彩虹大桥,他走了上去,不一会儿就消失无踪。
听说,他创立异端邪说,蛊惑学生,使得许多好端端的优良青年,走上了歪门邪道。
确切地说,他不断地进行所谓的“实验”,用这种可怕的途径,妄图发掘上帝的秘密。有一次,许多人包括好几位德高望重的神学教授都看到了!那一天,一声巨响,培根的屋子里冒出了可怕的浓烟!而这个可怕的老疯子不顾身上血迹斑斑,奔出来欢呼雀跃,高喊什么:“我发现了!我发现了!”
不能再容忍了!老疯子的行为,是对上帝的亵渎!我们忠实的信徒,怎么可以坐视?可是我们的国王陛下却犯了糊涂,不但不严厉处置反而包庇着这个老不死!让我们团结起来,一起请愿,一定要在这老白痴引得上帝大发雷霆之前,将他打死!砸死!踩死!绞死!烧死!总之他今天不能不死!
(待续本回下节)
第八十七回:培根玩火渎上帝,但丁赋曲咒教皇(下)
浩浩荡荡的队伍,怀着除恶务尽的激情,在几位德高望重的教士率领下,各路民众汇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奔向王宫。
王宫里,国王爱德华一世正饶有兴致地看着牛津大学教授罗哲尔?培根演示实验。几位大臣战战兢兢地在一旁陪同。只见培根将几种粉末混在一起拌匀,挑出小小的一点点,放在纸上用火点着——“唰”地一声,一道耀眼的亮光腾起!
大臣们吓坏了,都不禁倚着墙壁,恨不得能穿墙逃到外面去。可是国王镇定自若,眼睛里反而发出欣喜的亮光。
这时外面的呼声传来,几名骑士面色凝重地奔进来,向国王报告情况。一听民众云集,大臣们面如土色。这种情况可不好对付,搞不好就会变成动乱。
头戴王冠的爱德华一世端坐不动,神情刚严,冷静寻思,不发一言。
大臣们不敢吱声,焦急地等待。大量民众已经聚集在王宫外面,喧哗声震动宫廷。
在众臣焦急的眼光中,爱德华一世缓缓站起,先对卫士吩咐道:“你们帮教授先生把桌子上的东西收好。”说罢,爱德华一世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向外面。几名骑士跟随而出。
培根一大把年纪了,经历过无数风波,并不怎么吃惊,叹口气,将桌上红的、白的、黑的、靛蓝的、土黄的……好些碎块、粉末,以及瓶瓶罐罐装着的液体逐一收起。卫士虽有帮助收东西的君令,却对那些东西满怀敬畏,根本不敢动手,只好在旁边毕恭毕敬地哈着腰。
广场上,威严的国王拂袖而来。一碰见爱德华一世那刚严的神情与锐利的眼神,带头的几位教士马上停止了激昂的呼叫。请愿的民众气势大沮,心底由狂热变成了震惧。一大片人不再喧哗,好些人扑通扑通地跪倒了。
教士们先前已经准备好理直气壮质问国王的话,这个时候却没有谁能够说得出来。一位老教士带着哭腔,仰望爱德华的胡子,求恳道:“我们的英明的主上啊!请,请一定要制止那老疯子……”爱德华往下一瞪眼。老教士马上改口:“啊不,那、那老教授……的研究。命令他,停止亵渎上帝吧!”
民众随着一片哭腔。一位老贵族也恳求道:“陛下啊!请告诉他不要再冒犯上帝,以免给我们国家带来灾难啊!”
下面的人跟着央求,一片乱哄哄的声音。
爱德华一世没有耐心再听,大吼一声:“肃静!”
广场立时静了下来,鸦雀无声。
爱德华以威严而怜悯的眼光凝望了一阵他的臣民。然后,爱德华挥舞双手,激情沸腾地宣讲道:“你们知道吗?我们国家看起来安详宁静,但是,那是眼前!要再看远一些啊!我们国家非常危险!北非的、中东的异教徒,打败了我们的十字军!东正教跟我们的天主教决裂,拜占庭帝国吞并了我们十字军辛苦建立的拉丁王国!我们的圣地耶路撒冷,依然看不见收复的希望!基督的陵墓,还在异教徒的魔掌之中!我们的教廷,却没有气魄和力量!我们的盟友法兰西,目光短浅,与我们貌合神离!我们的近邻威尔士、苏格兰,屡屡和我们作对,桀骜难驯!”
一连串的慷慨陈词,撞击着臣民的心胸。广场之上,没有一个人再敢喧哗,都侧耳聆听着。
爱德华继续挥舞手臂,高声宣讲:“我们国家,并不富强,而且时刻处在战争边缘,十分危险!能够使我们摆脱这种危险处境的,就是一位伟大的学者!他能使我们的国家强大,能使我们的军队战无不胜!能让法兰西俯首贴耳,能使异教徒灰飞烟灭!能让圣地响起我们虔诚的赞美诗,能使圣墓不再群魔乱舞!他就是——我们国家的救星和骄傲,培根教授!”
演讲至此,听众低着头,侧着身,面面相觑。都不料事情会演变成这个样子,本来是要来讨伐上帝的敌人,没想到经过陛下这么一说,培根就变成了国民的救星、教廷的救星、圣墓的救星了。
爱德华的宏亮声音继续着,慷慨激昂,越发慷慨激昂……
这次请愿风波,终于不了了之。培根再度逃过一劫,保全了老命。
爱德华一世,史实上便是一位十分英明的名君,奠定了后世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基础。英国历代君主,以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和维多利亚女王最为有名,但实际上,伊丽莎白和维多利亚对英国的贡献都不能与爱德华相提并论,只不过是采摘果实之人罢了。爱德华才是种树之人!
汉昭帝、汉宣帝时期,是汉朝最为鼎盛的时期;可是如果没有汉高祖、汉武帝进行开拓,不会有汉朝的盛世。伊丽莎白和维多利亚,不过也就是汉昭帝、汉宣帝这样的普通英主,爱德华的统治才是英国崛起之根本。
爱德华一世对于英国有三大贡献:第一,统一英伦三岛。这个意义,毋庸置疑是英国崛起的必要前提。这个功绩可以与秦始皇统一七国相提并论。尽管秦始皇死后天下又乱,但中国的大一统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尽管爱德华死后苏格兰一度又脱离英国,但毕竟爱德华初次实现了英伦三岛的大一统,并在有生之年加以巩固。
第二,奠定英国议会制基础。政治制度的先进,是后世英国崛起的首要原因。封建王权过于强大,则使贵族与平民阶层的自由和创造能力受到压制(如中国);但是封建王权被过分削弱,则国家凝聚力散失(如波兰),爱德华一世恰恰实现了一个比较恰到好处的均衡。十三世纪初“无地王”约翰(“狮心王”理查的无能弟弟)在各地领主的迫使下,签署了《自由大宪章》,开全世界君主立宪制之先河。然而由于“无地王”及其继任者的孱弱,君权被过度压制。到了爱德华在位时,运用自己的强势,重新加强了王权,使得王权与议会的权力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点。这样,英国的君、臣、民能够达成利益上的一致,同心同德振兴国家。
第三,这也许不是爱德华有意所为,不过,英国的学术界远没有欧洲其它地方禁锢那么严密,因此爱德华在位时,英国的科学发展快于别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一批优良学府在科学与哲学领域的率先探索,亦是后世英国崛起的一大动力。
以上是现实世界的历史,而在这个世界呢,由于炎汉的缘故,爱德华更不得不快马加鞭!随着炎汉的商品向欧洲渗透,炎汉的故事亦随之流传。爱德华听说炎汉国王赵矜拼命在搞火药的研究,很快便想到鞑靼人用火炮攻城略地的事。正好培根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个搞出了火药的人,已经实验成功了。爱德华如获至宝,立即请这位天才科学家来王宫,将他的发明好好讲述,看看哪些可以应用在军事、哪些可以应用在民生。如此一来……大英帝国之崛起,大有提前之势!
由于爱德华给培根撑腰,伦敦的风波总算平息。
无独有偶,此时的南欧亚平宁半岛上,另一股风波在发展,在蔓延,很快遍及意大利各邦。从教皇国的首都罗马开始,那不勒斯、佛罗伦萨、比萨、博洛尼亚诸城先后掀起一股声势浩大的游行,同样也是群情激昂,同样也是喊着“打死”、“烧死”、“砸死”、“绞死”。
这却是因为一部作品,激怒了广大教士与善男信女们。在这个宗教具有强大控制力的黑暗时代,任何人对教会的挑战,都会惹起狂热信徒的强烈反响。为了反对科学以及其它不同的声音,善男信女们可以光明正大地干出残忍暴虐的事情——譬如史上有名的女数学家海帕西娅,因为触怒教会,被信徒们劫持凌辱,最后剥光衣服,拿锐利的蚌壳一块一块地剜下肉来,奄奄一息之时再斩断四肢,投入火中。
类似这样用火刑“净化”掉的异端分子,历来不知道有多少了,时至今日,还在不断重演。
与培根堪称难兄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