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人鬼强强)-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底还是冥冥之中有注定,怎么也没想第一桩不好的大事就是自个儿替书生招来的。
魏鬼,其实说真的,不知道为什么,我现在一点害怕都没有。
魏鬼微微一怔,真的?
书生在他怀里点了点头,我也觉得挺奇怪的。我在这之前就想过种种结果,最坏的都想到了,但是没想到发生的比我预想的还要坏,本来这样我不应该这么平静,可是偏偏就一点情绪都没有。
魏鬼无声一笑,忒自豪,那是,有我在怕什么。
书生笑道,脸皮真厚。
可是,这要万一影响到你应考,我岂不是罪过很大?
书生的脸色敛了敛,冷静道,怎么说那字据也的确是你本人写的,就算情况再怎么对我不利我也不至于太糟,而且房契地契的确是你自己藏的,你自己也说了没人知道你藏哪,所以除非你亲口告诉我,否则我也不可能拿得到,就这点我也能多多少少有些立场,再者,就算没有人证,他想告我图谋不轨,有这些由头在,顶多判个你我的房产交接不成立,只能算是私下勾当,我还是无权入住,应该。。。不会太严重。。。。。.
说道后边书生也是没底,声音愈说愈轻。
魏鬼有许多话想说,但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魏鬼不知道书生刚才的欲言又止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心情。
魏鬼想去找吴用,现身把事情说明白了,但是魏鬼明白那样做的话无异于是轩然□,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鬼怪一说真实存在了,多少人会人心惶惶,风言风语。
到那时候书生别说安稳度过两年,怕是一点平静日子都找不到了。
头一遭觉着自己一点出息都没有,什么都帮不上忙,什么都做不了,当年县官一纸秋后问斩的公文,也不曾像这样觉着走投无路。
原来自个儿仍停留在十多年前躺入棺材的大雪寒冬,十多年的飘荡和独自生存,一点长进都没有,这段日子发生的事情不多,却让自己感到生前无论如何都不会有的无可奈何。
就像从没在当年一腔怨气死去里走出来过。
也从没成长过。
……
四十九
四十九吴用不出书生所料地告了侵占他人财产。
但是吴用出示的证据却出乎书生的预料。
公堂之上,吴用站在清正廉明的匾下这么说的。
这位公子口口声声说字据乃魏少十多年前多立,可字据所用的纸却是前年才流于市面的苏纸,这种纸纸质厚实,不易散墨,比起普通纸样要好得多,多为文人书生取所用,加上价格实惠,所以自前年流入京城,短短两年时间便在京城有了多家分铺,生意红火,随处就可买到。而因产地来自苏州,寻常人家便由此简称。
我倒是想知道,十多年前立字据的魏少,可怎么拿到六七年后才出的纸?
书生哑然,边上陪着的魏鬼心想吴用太有用了点,这都能查出来。
吴用接着往下说道,姑且就算纸张一说没有,那这写字用的墨,又如何说来啊?
县官不明所以插道,墨也有问题?
吴用笑了笑,那当然,大人您有所不知,这公子拿出来的所谓字据,用来写出那些字的墨水,可还要比苏纸更为晚些。
哦?你倒是说与众人听听。
这墨乃是塞外所制,今年年初才流入中原,因干得快又不易掉色,也不易皱纸,且无墨味儿,在年初入土中原两个月之后便卖到了京城,风头可不比苏纸小。试问,一个十多年前立字据的人,到底是多大的本事,能在当年就拿到这几年才有的纸墨?
话一出,场外围着看热闹的一阵唏嘘,纷纷道起了猜测,说什么的都有,书生倒是面不改色,魏鬼听得想上去抽几个耳光。
书生觉着,硬着头皮也得撑到底了。
禀大人,草民有话说。
县官大老爷一拍惊堂木,示意周遭安静,你还有何可说?
大人,这纸墨之说,总不能听凭他一面之词,就定了吧?
吴用对此倍感新鲜,见过嘴硬的没见过这么嘴硬的,还嘴硬得没点水平,自个儿可是抬了手没打算全抖出来,他这番将他自己逼上绝路是为哪番呢?
县官大老爷也是个善见风使舵的主儿,原本案子一告上来的时候只打算做做面上功夫就得了,没想到衙役报上来的原告名字着实让大老爷震了一把。
吴用。
不知道的只当万千小老百姓里的一个,还是在爹娘心情都不顺坦时生下来所以得了这么个倒霉名字的小老百姓。
知道的呢,那就知道得多了去了。
京城公子哥儿,老爹是塞外的镇守元帅,亲娘是当年西域前来和亲的公主,谁都没瞧上眼,就看上吴用那跟木头似的亲爹了,说是战场上打过,有许多面之缘,到了和亲这份上可就是不解之缘了。
话说到这扯了有些远,除了顶头有俩威风的爹娘,吴用自个儿也是块栋梁,这话是太师夸的,于是就给传开了。
有个本国老爹,有个西域亲娘,吴用自小就会说两块地方的语言,皇帝曾想命他为使臣,专为西域的邦交做功夫,毕竟那地方的人有些难缠,可能现在很太平改明儿想清楚了又接着闹战,苦的还是黎明百姓江山社稷,多划不来。一番国家大论到头来给一句小材大用辞了。
皇帝就给吴用这么直来直去的性子惹毛了,也管不了吴用娘亲还是西域公主那么许多了,派了笔朝廷的生意给他,放话没做成自个儿剁了脑袋再回来。
其实皇帝是真冤枉吴用,吴用当时已经相当委婉了,他腹诽的内容才叫直白尖利,可惜搁皇帝那是欣赏不到这点的,皇帝管那叫大逆不道,所以吴用也没敢说,这也就不提了。
这也就是当初吴用把房子卖给的魏鬼的前因后果了,屋子也是吴用那时候新置的,置的时候也没想到会去西域,更别提去多久,他自个儿都没来得及住呢就卖了,窝火。
不然能怎办呢?皇帝老子给的差事能不接么?估计到时候就改口一家仨全剁了脑袋来见。
皇帝是草包,仗的是先皇就他这么个儿子。
这话是百姓传的。
只不过鉴于他个人的运气不错,登基以来大大小小一切顺坦,连先皇在时都时不时得闹腾一下才能舒坦的西域都来和亲,于是百姓就对这皇帝凑凑合合承认了。
话到这还是扯得有些多,但是提起吴用必定就能扯出一堆的东西,每个提起他的人都有这经历。
在他身上发生的事情实在有些多,而且相关联的人也不少,讲得少了人听不明白,说详细些人觉着这故事真长。
就像吴用这人,处得短了对这人的性子十分摸不透也不明白,处久了又觉得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吴用本人并不难处,为人也很热情,就是脾气刁钻了那么点,譬如前头魏鬼说的执着和钻牛角尖。
当初皇帝老子派的差事其实要交给别人还真没人能成,有大臣盘算过,当时要没有吴用估计皇帝剁的脑袋能摆一供桌,为什么呢?
这就又得从西域说起了。
当时的西域,不喜欢和中原打交道。
说根本点就是不喜欢中原人,这也就是为什么老惦记着入土中原一统天下,说好听点叫雄心壮志志在四方直白些就是看中原人不顺眼。
这说法要真给出来世人铁定觉着放屁,但说这话的是西域国主,那就又另当别论了。
原因是这样的,在开始交战之前,国主曾领着一家几口去京城玩儿,当时的天气不错,心情也佳,国主也还没有一统天下的想法。
到了京城之后,整巧逢上先皇大病,太子又不成气候,朝廷疏于管理,以至于天下有些糟糕。
国主当时为了玩儿更开心,只让贴身护卫远远跟着,和一块出游的家人通通乔装打扮成中原人士,作普通人那样游乐,好处在这,问题也出在这。
踏入京城的第三天,国主的荷包给偷了,在酒楼大吃一顿品尝了各种点心之后发现的。
踏入京城的第四天,王后给地痞猥亵了,在一抛绣球招亲的人流里边,护卫挤不进去。
踏入京城的第五天,王子买东西给坑了,在一所谓第一布庄花钱买了什么叫金玉其外。
吴用觉着自个儿名字再倒霉也没这一家三口倒霉。
其实事情说大也不大,放中原里人铁定说大惊小怪,出门在外不当点心怎么行,坏人是有错,但自个儿缺心眼也不能全赖人家。
这话没甚不对,只不过因为对方是万人之上的国主所以事情变大了,在国主愤恨回西域之后缠着国主近一个月无法释怀。
种种个人无法放开的原因让国主认为不能再和这样糟糕的国家交好下去,加上当时个别心怀鬼胎的小人煽风点火,国主也从一开始的委婉提建议转成了直接杀进中原。
说来事情也有点怪,当时还病得一塌糊涂的先皇一听西域进犯的消息立马好了一半,从病榻上跳起来勃然大怒,骂道几百年的邦交竟然说断就断,还断得不明不白。
这其实不怪先皇,国主当初没说为什么,先皇怎么知道呢。
这就算是干上了,势头都很激烈。
梁子结下之后,连续几年都不可开交,在西域国主眼里很糟糕的中原老能把他的兵马打退,折腾几次之后愈想愈不服气,君王最忌讳的意气用事也跟着冒出来了,停战俩月就闹上一次,如此循环。
到最后,军队不干了。
老这么没完没了折腾,铜造铁打的都扛不住,国主想不承认也不行,先皇有句狠话没说错,他就带病也一样能治得了西域!
于是就有了段较为长时间的归顺,但是国主还没想好以后怎么做。
先皇去了。
……
五十
五十明眼人也该看出来了,扯了这么些就是为了说明当时的情况多么揪心吴用多么有用,因为这角儿真让人有种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感受。
西域归顺的那段时间里边都挺风平浪静,只是可能国主上辈子也是个倒霉孩子,没倒霉够,这辈子继续。
那段时间俩地方之间都做过不少的生意,全崩了。
为甚呢?
答曰中原人多诈,以次充好,谋取暴利,欺负外族,表里不一,简直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为此不少西域人没少学些中原的成语。
问是和中原哪里做的生意。
答曰京城。
路人就闭嘴了。
西域和京城是死对头,雷打不动的事实,在当时大有死磕到底的劲头。
可后边为甚突然要和亲了呢?
这就得提吴用的老爹了,于太平他当真功不可没,西域公主在西域听多了关于中原的是是非非,开始觉着日子烦闷无趣了,想去会会子民所说的阴险狡诈黑暗之地。
二话不说乔装打扮一番,拎了几一等护卫跟上,这就到了中原。
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这才刚踏入京城呢,就跟吴用的爹遇上了。
公主是什么眼神啊,一眼认出这大块头就是当初战场上刺了自个儿一刀——没中的元帅。
接下去怎么发展的就不说了,上一代的事情多说费墨,接着扯吴用。
许是家境有些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