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御医 完-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思邈的笃定。让卫螭稍稍安心,虽然还没有全部放心,不过,总算不在傻傻的自己给自己增加压力。
生孩子,就算是在现代医学技术发展比较成熟的年头,那也是很危险地一件事情,稍不注意,出现点儿啥情况,对孩子、大人都不好。
或许很多人以为孩子生出来就没事,其实坐月子的时候才更要注意,很多产妇,就是坐月子的时候,没照顾好,或是家里发生了点儿情况,心情郁结,都可能会落下病根儿。这种病根儿,就是陈年旧疾,说不清楚原因,也不算病症,可就是让人痛苦,药石无效。
卫螭的娘,就是生小妹坐月子的时候,落下病根儿,天一热,头就痛,吃什么药,打什么针都不管用,去检查又说不出个名堂来,一到夏天,日子很难熬。
在大唐,生孩子也是个挣命的大事件,妇婴死亡率很高,人口增长率不高。卫螭担心也不是没道理的。
在痛并快乐中,卫螭继续做他的农科员和皇家保姆,几位正太、萝莉的画技提高不少,就连小兕子,也开始画的像模像样了。对大家地进步,卫螭和谢不吝给出赞扬。这仨小孩儿,最近一直跟着卫螭,除了下地做玉米的观察记录,就是蹲在水沟边儿上,记录一下是怎么长成青蛙的。
从长成青蛙,因为品种或是气温等地影响,有些需要二十来天,有些则需要一个月左右。那天高阳小萝莉对变青蛙产生兴趣后,卫螭就给抓了一些,带回宫去给他们养,做记录。养了三十来天,小终于长成了一只碧绿青翠地小青蛙。仨小地观察记录,忠实的记录下了这一过程,不过,卫螭不是第一个看到这份记录地人,第一个看到这份记录的,是人家的老爸老妈——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卫螭再度被召进宫里。
“卫螭,你又做稀奇古怪的事!”
卫螭刚一进立政殿,就被人家的老爸李二陛下一阵吹胡子瞪眼睛,卫螭一愣,扭头看了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仨小孩儿平时天天和他呆一块儿,他没觉得,和天天呆宫里的兄弟姐妹站一起,立马就看出区别来了。仨小比他们的兄弟姐妹,黑了不少。
卫螭大汗,嘿嘿傻笑,道:“陛下,那啥,晋王、晋阳公主、高阳公主很健康,嘿嘿。”
李二陛下不说话,长孙皇后把晋阳小公主兕子和高阳公主搂怀里,笑道:“可怜的孩子,都成小黑人了,怕是再出去晒几日,就和卫夫人说的那个非洲人差不多了。”
卫螭赶紧接一句:“不会的,娘娘,就算晒到我家老义父和程知节老国公的程度,那也比非洲人白多了,我家夫人没说过吗?那非洲人,扔碳堆里,不张嘴基本看不出来区别。三位殿下晒的,还没我黑呢,距离非洲人还很遥远呢。”
这话,让李二陛下脸孔再也板不住,看看卫螭晒得古铜的脸膛,莞尔一笑,道:“本来模样儿就不周正了,再晒得这么黑,幸好你成亲,不然,可没哪家闺女愿意嫁给你。你这小子就是瞎折腾,这变青蛙的戏法儿,也就你能变出来。”
他可不是造物之神,没那神通把变青蛙,人家那是自然规律,是人家自己生长的,丫可不敢居功。卫螭大汗,忽略人身攻击的部分,重点关照违反科学的部分。这厮道:“陛下,那可不叫戏法,叫自然规律。就拿三位殿下的晒黑来说吧,那也是有自然规律的。”
“哦,这有何规律在里面,说来听听。”
李二陛下显然对卫螭时不时整出来的小知识很感兴趣,追问道。卫螭道:“这晒太阳吧,注意适量,是有好处的。作物晒了太阳,就能生长,人适量的晒晒太阳,对身体也有好处。太阳光里,含有一种叫紫外线的东西,这个东西,肉眼看不到,能杀菌、消毒、治疗皮肤病和软骨病等。不能过量了,过度暴晒,会伤害皮肤,皮肤会产生红斑、炎症、皮肤老化等问题,严重的还有会得致命的绝症。”
“照卫大人你这么说,夏天在田里劳作的人,是晒太阳最多的,为何他们没有你说的这种症状产生呢?”
豫章公主好奇的问道。卫螭道:“公主殿下发现经常劳作的人与旁人的区别没?”
豫章公主仔细回想一下,道:“经常下地劳作的人,比较黑,嗯,卫大人再出去晒几日,估计就和他们差不多了。”
豫章公主捂着小嘴,一阵笑。卫螭抹抹脸,擦去额头的汗水,道:“为啥经常晒太阳的人比较黑呢?那是因为,经常在太阳光下劳作,受紫外线辐射就多,为了保护生命安全,皮肤会产生一种叫黑色素的东西,使身体免于受到紫外线的伤害,算是皮肤的保护层。像三位小殿下这样的,就是皮肤为了避免上受到紫外线的伤害,而自动产生黑色素保护肌肤的缘故,只要在家里将养几日,不要继续长时间呆在日头下,就会恢复过来的。”
“所以说,这皮肤黑,也是勤劳的证据,只有勤劳的人,才能天天不畏日头炎热,盯着烈日辛勤劳作,才有一身漆黑的皮肤,微臣现在黑黑的脸膛,就是我这一段时间辛勤的证据。”
卫螭光明正大的自我标榜和赞扬,让殿内的人,从长孙皇后,各位妃嫔,到公主、王子们,只要懂事点儿的,都是一阵笑。李二陛下却是苦笑,这小子,怎么又自己夸上了?!这会儿怎么就不见他的谦虚呢?
第五卷 生活像花儿一样 第十章黑白色的抽象画
这什么观察记录,是你教给雉奴他们的?”
李二陛下指指桌上的纸张,问卫螭。卫螭很诚实的摇头又点头,道:“回陛下,应该是臣夫妻一起教的。画画是我夫人教的,其他是我教的。”
长孙皇后笑道:“这画是卫夫人的手笔?这技法,尚是首次见到,倒也新奇。”
卫螭道:“回娘娘,我家谢说她在画画没什么天分,画不好。好在这个观察记录只要忠实的记录观察物的形状就行,不要求画技,所以才教给三位殿下。”
卫螭言下之意,如果李治、高阳、兕子将来画不好画,可别怪他家谢,谢可没收徒。长孙皇后捂着嘴笑了起来,看卫螭的眼神很古怪,卫螭自个儿倒心安理得。
李二陛下点点头,没说话,翻看着那些观察记录,有玉米苗的,有小变青蛙的,全都按照卫螭教导的格式,做的很认真。
看了良久,李二陛下才道:“朕从未想过青蛙是怎么来的,也未想过长大会是何物,想当然的以为,这是两种不同的东西,从未把它们联系到一起过。子悦,这些东西,你又是从何学来的?”
卫螭挠挠头,道:“陛下,这些都是启蒙教育里的,有两门课,自然、生物,专门教导这些知识,臣懂的只是粗浅的东西,这小变青蛙,是很有名的故事。”
“故事?”
“是啊。陛下,要不,臣给您讲一遍试试?当年,我可喜欢听这个故事了!”
于是。在立政殿上。卫螭绘声绘色地讲起那个《小找妈妈》的故事,口吻、语气,那是充满感情的,尽量向动画片上的那位解说阿姨靠拢,权当怀念,不过,貌似卫螭地功夫没人家深。没那么声情并茂,看在场除了小兕子,还有尚未学会说话地新城公主,俩小给予了他热烈的掌声之外,别人都是一脸古怪表情,这个……算代沟吧?!
“嗯……且不说故事讲得如何,内容还是不错的,寓教于乐,不错,不错。”
估计是卫螭一脸受到打击的表情。让人家长孙皇后看着不忍心,女人家,心比较软。容易动怜悯。这不。说话表示支持了。不过,前半句那是啥感慨。如果没有那就好了。这夸奖,比批评更打击人。
卫螭决定再次施展转移话题大法。那厮满脸正色,诚恳的道:“以前上学的时候,上自然、生物课,老师经常让我们做观察记录,亲眼见证事物生长的同时,还能学到不少知识,陛下和娘娘把三位殿下交给我,我又比较笨,没学问,也教不了什么有学问地东西,也就把小时候学过的,觉得可能有用的东西讲出来,总不能辜负了陛下和娘娘。”
一直拿着观察记录,做沉吟思考状的李二陛下点点头,开口问道:“子悦,你所说的自然、生物,学的就是关于这些青蛙、之类的学问?”
说到这个,卫螭心中一动,赶紧点头,道:“回陛下,基本上,都是类似的。比如臣刚刚说的那个人为什么晒太阳会变黑,还有小变青蛙的过程等等,就是研究观察这些。世上地物种千千万万,地上爬的,天上飞的,水里游地,甚至是一棵树,都是生物学地研究范畴,生物学,只是自然学地一个分类。”
卫螭又详细讲解了一下啥叫自然学,啥叫生物学。李二陛下点点头,道:“那即是说,自然研究的就是天地万物,生物只是天地万物中地一种?”
卫螭猛点头。李二陛下又摸着胡须,状似出神,思索了一阵,突然站起身,在卫螭身旁不停踱步,晃得卫螭眼晕,很想抓着他肩膀让他停下,不过胆色不足作罢。
“你说的自然、生物,能应用到农事中吗?”转悠了半天,李二陛下突然抛出这么一个问题,表情凝重。
卫螭呆了一下,佩服得五体投地,很想抱着李二陛下的大腿吼一下,赶紧道:“可以可以!陛下,其实在海外,生物学的起源,有一种比较普遍认同的说法,就是从农事中观察总结而来的。一个经验丰富的农民,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耕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收割,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施肥,这是一种经验的积累,但用生物学的说法来说,从某个角度来说,这也是因为对田里作物的了解,才能准确判断时机!”
“作物种植的观察,或许,从老祖宗开始就已经再做,一代代传下来,这些,可以说都是老祖宗们关于生物学的研究成果。例如,稻谷的种植需要什么条件,在什么样的地方能种植成活,什么样的种植方式,收成会更好等等,这些都是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在海外,专门有一群学者在研究生物学。在多年的研究下,他们能够让只能在北方种出来的作物,适应南方种植,让作物的产量越来越多等等。”
卫螭还没说完,就被李二陛下炯炯有神的目光给吓了一跳,下意识的看看自己,没发现有啥不对的,呃……他不会一个不小心,把人家李二陛下给勾引激动了吧?!
“真能做到让粮食增产?”
李二陛下略带激动,卫螭从未见过他这样子,镇定下心神,道:“真的能!不过,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需要很多生物知识的积累,臣又不是专业的生物学人士,只懂点儿皮毛,如果我大唐要做,只能从基本的,一步步发展。”
李二陛下略带失望的点头,望卫螭的目光,很是热烈,又很复杂,看得卫螭心中一阵发毛,才叹道:“真不知你说的那个中国是一个什么样地国家。让人惊奇之余,又有些惊慌,如果有一天,像你一般。飞跃了大海。来到我大唐,我大唐恐怕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卫螭吓了一跳,貌似把人家李二陛下的危机感给逼的严重了点儿。赶紧道:“陛下,您多虑了,飞越大海,走这么远的路来到我大唐,岂是那么容易地。我和谢之所以能回来。大概是上天地眷顾吧。从中国到我大唐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