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仙界医生在都市 >

第331部分

仙界医生在都市-第331部分

小说: 仙界医生在都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个人刚吃完饭,刘大路就如约到来了。陆长信和。丁雅丽今天还要去忙布展的事情,就不跟张扬他们去中药材市场了,于是张扬和周丽殷他们便跟着刘大路出了宾馆。

    “唉,大路,看来**这行不错嘛!”韩克看到刘大路开。来的丰田越野就叫道:“这车不错啊!”

    韩克也是喜欢玩车的人,本来还想组建个业余。越野车队的,后来发生了张扬和周娅妮坠落地下河的事情把那几个年轻人给吓住了,不得不重新估量这件事的危险性。而这时候韩克的兴趣又被张扬带到中医上来了,因此车队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不过喜好却是依然在的。

    “嘿嘿,”刘大路有。些不好意思地干笑一声道:“我那不过是混口饭吃!能不饿着就不错了。这车嘛是我朋友借的,就是为今天出去方便点。”

    车是刘大路弄来的,自然还是他开,张扬毫不客气地坐了副驾驶坐。不过韩克对这个安排也是毫无怨言,他是不介意跟两位美女一起挤在后座的。

    相对来说,中药材市场的位置要稍稍偏些,这可能也和中药的特性有关。西药通常都是经过提炼的片剂、针剂之类,体积有限。但是中药材就不同了,大多是各式各样的植物或者动物。其体积就显得大得多,通常一帖药都是不小的一包,一个人要是卖上两周的药量难免就要一大袋子了。

    当初张扬同意带队前去南美医疗援助就提出过保证药材供应的要求,若不是当时中国维和部队有自己的运输队,这个事情还真不好保证。

    也许是因为中药材的体积问题,考虑到运输、储藏占地等因素,这个市场没有放在市中心。

    “你还说市场萎缩了,我看这个地方规模不比市区的医药市场规模小嘛!”车子开到中药材市场,韩克便对刘大路道。

    “你别看这里占地不小,但是大多是药商用来堆货的仓库。实际商家要比市区少多了。这中药占地方啊!”刘大路说着又道:“早几年这里的市场还要大一倍呢,说现在萎缩了一点不夸张。”

    “这样啊?”韩克说着,车子已经挺稳,于是大家下车进了市场。

    张扬进了市场便慢慢地逛着,仔细地看着各摊位上的药材。不时地还向韩克介绍一些药材的辨别知识以及起形状、效用。

    韩克也听得很认真,他早知道今天来这里会有不少收获,不但听得仔细,而且他早有准备,一进市场就打开了随身带来的录音笔。却惹得萧红直抱怨:“我怎么没想到?”然后就跟韩克商量下回借给自己录一份。

    几个人逛了不久就引起了市场里的那些卖家的注意。对于大多数卖家来说都有一些固定客户的。凡是大批量采购药材的一般都有几个相熟的卖家。虽然他们也会逛市场,但是一般差不多的情况下都会选择相熟的买家进货,毕竟来说长期合作的生意对双方都有利。

    不过这几个人看起来面生得很,似乎从来没见过。刘大路虽然是在胜丘的药品市场混的,不过他更多的是在市区的那些买西药的地方,所以这里认识他的人也不多。

    这几个人的样子也比较让人疑惑,因为中药材品种繁多,而且特别考人眼力,中药材是天然动植物之类。不像西药那样是工业产品,质量都是严格控制的。只要选择品牌、药名就可以了。这些天然动植物组成的药材除了真假之外还有质量问题。不同地方、不同年份产的药材质量可能就不一样。

    这些东西没有些经验那是弄不清的,因此这个行业的采购多半也是有些年纪的人,他们在这一行了时间久了,对货物的真假、成色都比较有经验了,通常那些刚从学校毕业的所谓中药专业的学生是应付不了的,即便入行也多数要跟着师傅学个三五年。

    可是这几个都很年轻不说,那个头头是道地指点大家的似乎看起来更年轻。于是那些卖家就都注意到了这一伙,猜测着这是何方神圣?

    张扬一伙一路逛来,却没有要买药的意思,只是张扬在不停地指点大家各种药物。不过听过张扬评论的商家一听便知道这个年轻人不简单,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这些商家也多是人老成精的人物,自然明白张扬的厉害之处。只是不明白哪里来得这么一个年轻高手?

    “这是田七粉。”张扬指着一袋粉状物对韩克道:“田七又叫三七,功能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各种内、外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不过对于药性你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张扬道:“就像这三七,世人仅知功能止血止痛。殊不知痛因血瘀而疼作,血因敷散而血止。其实三期止血还是其次,补血才是它的主要功效。向来有‘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的说法。”

    “哦?这么好?”韩克仔细看了看那田七粉,又问:“师傅,这都磨成粉末了,怎么判断真假呢?”

    “这个其实也不难,”张扬道:“每样药材性状都是不同的,即便磨成粉了也是有各自特性的,如果你一下子不能辨别田七粉的真假,我教你个简单的办法。”

    “什么办法?”

    “将三七粉末放入新鲜的动物血中,几分钟可见动物血化成水状,不会凝结。”张扬道:“假的就没有这种特点了。”

    “这位老弟是个行家啊!”那店主听到他们的谈论,便过来道:“你说的不错,三七原粉中含有的皂苷成分使红细胞发生溶血,所以血液不会凝结。我这田七粉可是绝对正宗的。都是自己种植的优质田七磨出来的。”

    “哦?自己种的?”张扬的医书上提及的药物是不少,不过李时珍在凡间那会儿药物多为天然的,种植的并不多见,因此书里对种植药材没有叙述。不过如今对药材的需求日大,完全靠野生肯定难以满足需求,因此中药种植就成了重要的途径。张扬对此也是比较感兴趣的。

    听说这三七是自己种植的,张扬便道:“这三七主要产地是云南吧?”

    “是啊,我们的种植基地就在云南啊!”那老板道:“你刚才说的不错,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虽说这是种植的,但是我们都是精心培育,绝不用话费,而且三七的成熟需要三年,所以这东西还是很金贵啊。”


【第410章】 权威鉴定

    【第410章】 权威鉴定

    听说这田七是花了三年时间人工种出来的,张扬似乎更加有了兴趣,便让老板拿了一些没有磨粉的田七出来看。对于中药的种植,张扬还是很有兴趣了解。毕竟很多药材野生得来不宜,而人工的就要容易多了。

    然而有些品种,大量种植了,产量是高了,价格也低了,可疗效似乎也相差甚远了,比如人参。培育参比起野山参,价格是一个天一个地,这固然是因为物以稀为贵,可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药用价值也是天壤之别。

    看起来这些种植的田七却似乎比人参的情况好得多,其性状与野生的极为相似。在张扬看来,其要用价值应该也是类似。

    张扬有向老板了解了一些种植情况,才让韩克买些田七。要真正了解其药性自然还要亲自实验为好。

    告别了老板,张扬忍不住叹了口起道:“如果种植的人参也能有野山参的性状就好了。”不过很快张扬自己也摇了摇头道:“这好像也不太可能,野山参的药用价值固然高,但是通常都是年份久远的,就算真能种出同样品质的人参恐怕种植者也等不起啊。”

    刘大路听张扬这么说便道:“。有些东西确实不是简单的种植就能解决的。要不然也没有那么多所谓珍贵药材了。这个市场有个参茸专区,老大你要不要去看看啊?”

    其实若论年龄,刘大路比张扬只。大不小,不过他因为佩服张扬自愿喊他老大,张扬也懒得去纠正,由得他去了。

    “去看看吧!人参鹿茸终归是珍。贵药材,用来治病救人很多时候都有奇效!”张扬说着就向刘大路指的那个方向去了。

    人参市场现在也是种植参唱主角了。张扬转了一。会儿却有些皱眉,指着一支包装漂亮的人参问药商:“这人参什么价钱?”

    “二十元!”那老板说着看了张扬一眼,又道:“我看你也。是个懂行的,给你个实价,十五元你拿走!”

    “十五元?”一旁的韩克似乎有些不明白,这个包装。精美的人参竟然只要十五元,韩克本来还以为这么包装怎么也要百八十元,否则花那么大力气包装干什么?。

    “我是看你们是。识货的人!”那老板语气很坦诚地道:“我实话说吧,这价钱我也就赚你两块,你要是懂行就能看出来这盒子里装的就是种植圆参,就值一块钱!”

    韩克听了也愕然,萧红却叫道:“那你还说十五?”

    “这人参一块钱是不错啊!”那老板道:“可你看看我这盒子,我这盒子买来批发价十二元。我可不就赚你两块钱?”

    周丽殷听了却觉得有些哭笑不得,问道:“你用十二元的盒子装价值一元的人参,你这是卖人参还是卖盒子啊?”

    那老板听了似乎有些不乐意了,说道:“我这是看你们像懂行的才跟你们说的。你买人参自己吃自然可以不要包装盒,但是你送人的话就得讲体面,没个盒子自然不像话,盒子差了脸上也没光。说白了,又有多少人真的看得懂人参的价值?你这盒子高级,人家自然认为值钱,谁会怀疑这人参只值一元钱?”

    这老板这么说,就连张扬也有些无语了 ,听起来好像是个实在的人,可这话听着怎么就有些不对味儿呢?

    倒是刘大路反应了过来,说道:“合着你是没骗我们,可你这是让我们去蒙其它人啊。”

    “话不能这么说!”那老板道:“蒙不蒙人在你,我可没骗人!”

    “我跟你说,这是在我这儿,我要你十五远根本就不算赚你钱。”那老板说着似乎也有些恼怒于对方对自己的不信任,随手甩出一个记事本道:“你自己瞅瞅,我这参平时都是买到这些药房去的,这十五元一盒的人参到了药房可就身价百倍,怎么也能卖上个一两百元。”

    张扬拿起那本子,那上面果然有很多药房的联系方式。这让张扬也有些无语,药房卖药,正常的商业利润无可厚非,可是一支进价一元的人参,包装一下转了转手,就成了一两百元,这个利润也太惊人了吧?即便贩卖毒品怕也未必有这利润率吧?

    韩克听了便问:“那你有这里有没有高档些的参?可以送的出手的那种!”

    那老板听了笑道:“我就知道你们是识货的人,你等着,我给你拿!”

    那老板说着跑进身后的小屋,不一会儿取出几只更加精美的盒子,盒子上都印着“山参”的字样。

    “你们看看这些中意不?”那老板说着又道:“这可都是经过国家权威部门检验过的,每个参盒里都有对应的照片、物价局的定价标签。”

    张扬看了看,微微一笑,问老板道:“你这标签怎么五花八门的,你看这是‘国家参茸检验中心’,那是 ‘吉林药检’,还有什么‘吉林物价’。到底那个才是国家权威部门啊?”

    老板似乎被问的有些不好意思,便讪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