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布托-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贝·布托的父亲阿里?布托执政后于1973年修改宪法,将总统制改为两院议会制,总理成为握有实权的政府首脑。贝·布托如今事实上成为巴基斯坦这个穆斯林国家第一位女性首脑。这一重大事件除少数头脑顽固的男性持反对意见外,绝大多数巴基斯坦人已经接受。而她在两个月前刚生下第一个孩子这一事实也帮了她的忙,因为作为母亲以及妻子的贝·布托,在穆斯林世界的男性看来,是可信赖与受尊重的,能够维护传统价值。
人们纷纷拥上街头,载歌载舞,庆祝在11年军法管制以后的巴基斯坦再度恢复了民主制度。一位年老的妇女深有感触地说:“感谢真主,贝·布托被任命了,她已受完了磨难。”
1988年12月2日,巴基斯坦首都###堡金碧辉煌的总统府内举行了新总理宣誓仪式。宣誓台矗立在接见大厅的中央,巴基斯坦国旗高悬在两边,后面挂着国父真纳的巨幅画像,身着宫廷装束的卫兵分立两旁,新当选的国会议员和各国外交使节在宣誓台两边正襟危坐。下午3时30分,伊沙克?汗总统和新任总理贝?布托并排步入大厅。伴随着镁光灯的闪烁,大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贝·布托身着绿色沙瓦尔卡蜜丝,头戴洁白的杜帕塔,容光焕发,微笑着向两旁的贵宾席点头致意。
庄严的巴基斯坦国歌响起,全体来宾肃立致敬。随后一位阿訇诵吟《古兰经》。73岁高龄的总统伊沙克?汗和年轻漂亮的总理贝·布托手捧誓词同时起立。在嗓音浑厚的总统带领下,贝·布托以清脆、坚定而略带兴奋的语调逐句宣读誓词。然后贝·布托在誓词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庄严而隆重的宣誓仪式在掌声和欢呼声中结束。从此,贝·布托正式成为巴基斯坦以及穆斯林世界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总理,她也是世界近代史上通过民选而产生的最年轻的女性政府首脑。这位年仅35岁的年轻女子成为一个拥有亿人口的穆斯林国家的政府首脑,过去可能是天方夜谭,如今却成了岩石一般的现实。正如伊沙克?汗所说:“在巴基斯坦这样一个穆斯林国家选出一位女总理,将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
布托家族的命运传奇(1)
1980年,贝·布托最小的弟弟沙?纳瓦兹?布托在法国神秘死去,她的另一个弟弟穆尔塔扎?布托则于1996年在家门口遭到暗杀。阿里?布托本人则早在1979年即被当时的军政权绞死。至此,布托家族两代四口人,就如此兴于政治,而又终于政治。
在巴基斯坦,和其他南亚国家一样,名门望族总是与政治结下不解之缘。在经济落后,饱受外国欺凌的南亚国家,出身名门虽然意味着可以拥有优厚的物质条件,但同时,名门之后也往往身不由己地被卷入国家的政治旋涡而不能自拔。这是布托家族人的宿命,更是巴基斯坦这个南亚国家的政治特点。
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原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英国人从18世纪中叶开始侵入印度,但直到19世纪中叶才征服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地区。与在印度的其他地方不同,英国殖民者在这里没有推行英国式的民主改革,而是通过扶植当地的封建大地主或是部落首领来维持其统治。而布托的爷爷,就是当地这样一个与英国人维持着传统关系的大地主。
布托的家族有多富裕?在巴基斯坦,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位英国的旅游者在布托的老家信德省旅游。英国人坐进汽车里问司机:“这是哪儿?”司机回答说:“布托家的土地。”过了一会儿,英国人又问:“这是哪儿?”司机还回答说:“还是布托家的土地。”英国人打了个哈欠,说:“那么等出了布托家的土地叫醒我吧。”英国人一觉醒来,埋怨司机说:“你怎么不叫醒我啊?”司机说:“我们还没出布托家的土地呢。”
虽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在巴基斯坦地区推行了一些行政改革,但是巴基斯坦社会的地主势力一直十分强大,他们本身就主宰着当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巴基斯坦在独立之初,有约90%的人生活在农村,即使到上世纪90年代初,仍有3/4的人生活在农村。地主阶层要维护自己的统治、保证家族的兴盛,就不可能置身政治之外。在印英统治时期,布托家族一直与英国殖民统治当局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在巴基斯坦独立之后,老布托也像当时其他许多地主阶层的人一样,进入了巴基斯坦政界。
当年的布托老爷带着满足离开了人世:他为后代们留下了偌大的家产,他的孩子们在英国伦敦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可以预见,他们将过着富裕、自由而体面的生活。但是,他可能做梦也没有想到,也许正是这偌大的家业,这来自“自由世界”、与巴基斯坦传统格格不入的英国的教育,让他的子女在日后要承担巨大的牺牲和痛苦。
布托家族的血雨腥风,始于1977年7月5日。那天早晨,巴基斯坦军方在陆军参谋长齐亚?哈克的带领下发动军事政变。凌晨2时,阿里?布托被捕,巴基斯坦进入齐亚?哈克的军事统治时期。1979年4月4日清晨,阿里?布托在拉瓦尔品第监狱外被秘密执行了绞刑。
有人说,可能连阿里?布托自己都没有想到,齐亚?哈克会在将近两年之后,将他送上绞架。因为在当时,国际上营救阿里?布托的呼声很高。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通过正式的外交途径,要求齐亚?哈克释放阿里?布托。布托的支持者也在通过种种途径,谋求布托的获释。
但阿里?布托似乎早有预感,早已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在被处死的前两个月,他的支持者通过秘密渠道运出了老布托在监狱中的日记手稿。这些手稿后来被一位印度记者整理出版,题目叫做“布托死牢中的笔记”。在日记里,阿里?布托写道:“我不是个乞丐:我不打算乞求什么施舍;我也不打算像狗一样蹲着,举起两只前爪,合十求乞。……假如我活的日子不长了,人们是没有能力留住我的。我不怕死。”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布托家族的命运传奇(2)
阿里?布托最终被绞死,从此也结下了布托家族与齐亚家族的世仇。阿里?布托被绞死后,贝·布托和母亲也被齐亚?哈克投入大牢,开始了长达5年的监禁生活。阿里?布托的长子米尔?穆尔塔扎?布托和次子沙?纳瓦兹?布托发誓要血债血偿。他们潜入阿富汗,组织了一支叫做“佐勒菲卡尔运动”的武装,这个组织以阿富汗为基地,多次在巴基斯坦策划恐怖袭击活动,试图用这种方式动摇齐亚?哈克的统治。
1984年1月,贝·布托自由了。她回到了求学之地伦敦,继续策动反对齐亚?哈克的政治势力。在她了解了两个弟弟在她被监禁期间的行动时,与他们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一年半后的1985年7月,27岁的纳瓦兹在法国戛纳自己的住处神秘死亡。
1985年7月17日,布托一家去法国戛纳度假。18日晚,贝·布托和母亲以及两个弟弟和他们的家人在海边烧烤,直到深夜大家才回家休息。第二天清晨,纳瓦兹竟然神秘地在自己的住所身亡。
贝·布托在自传里详细记叙了纳瓦兹死亡现场的情况:
“纳瓦兹躺在起居室咖啡桌旁的地毯上。他仍然穿着昨夜穿的白裤子。他的一双好看的棕色的手,向外伸展着,像熟睡的阿多尼斯。……他的鼻子像白垩一样刷白,与他被晒得黝黑的皮肤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雷哈娜的穿着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白色亚麻布上衣上连一点皱褶都没有:发型完好,没有一绺乱发。
……
“我环视屋里的一切。咖啡桌斜倒着;一个盛着带棕色液体的浅碟子放在旁边的小桌子上;沙发上的靠垫一半搭在沙发上,一半悬空着;那瓶鲜花也掉在了地上。
……
“在炉子上的长柄锅里,还放着削成一瓣一瓣的西红柿和已经煎好的鸡蛋。这些是谁做的?给谁吃的?柜子上还放着一瓶牛奶。天很热,为什么牛奶留在了冰箱外面了呢?
……
“当米尔把擦手纸扔进厨房的垃圾桶时,他看见桶里有发亮的东西。那是装毒药的小空瓶。”
纳瓦兹是阿里?布托的小儿子。1979年阿里?布托被齐亚?哈克军政府绞死时,纳瓦兹还在英国牛津大学读书。当时,纳瓦兹和哥哥穆尔塔扎曾广泛游说国际社会,请求其他国家的政治领导人帮助营救他们的父亲。阿里?布托被绞死后,纳瓦兹与二哥穆尔塔扎一起前往阿富汗,组织了“佐勒菲卡尔”。在“佐勒菲卡尔”内部,穆尔塔扎主要负责政治事务,纳瓦兹则负责军事方面的事务。纳瓦兹还在喀布尔的一个秘密地点,训练自愿加入这个组织的人员。兄弟俩甚至计划对齐亚?哈克实施暗杀行动。
1981年,一架载有美国乘客的国际航班从卡拉奇起飞之后,被迫飞往喀布尔。劫机者杀死了机上一个年轻军官并要求齐亚?哈克政府释放在押###。1984年,兄弟俩曾被巴基斯坦法庭缺席审判,认定他们参与了1981年巴基斯坦国际航班的劫持行动。
据说,在他死前的一年半时间里,纳瓦兹已经完全脱离了此前的地下活动,成了一家时尚的日内瓦餐馆的合伙人之一。他和妻子雷哈娜以及他们3岁的女儿一起居住在戛纳。但是,在纳瓦兹死后,法国警方称,他们在他的房间里发现了两把左轮手枪和几本假护照。警方还发现了一些纳瓦兹的手稿,当时他正在写一本关于巴基斯坦的书。由此可以肯定的一点至少是,纳瓦兹自杀的可能性极小。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布托家族的命运传奇(3)
在纳瓦兹死后,法国媒体曾报道说,纳瓦兹一直心情抑郁,他是酗酒过量而亡。布托一家当然根本无法接受这样的说法。他们要求法国警方就纳瓦兹的死因展开调查,并提出了不针对任何具体人士的谋杀指控。贝?布托同时还决定要扶灵返乡,送纳瓦兹回国安葬。为此,法国警方将纳瓦兹的遗体整整扣留了三周,得出来的结论却莫衷一是。尸体解剖的结果排除了纳瓦兹饮酒过量导致死亡的可能性。
作为“佐勒菲卡尔”组织的成员,穆尔塔扎和纳瓦兹一直随身携带毒药,以备在万一的情况下自杀。据说,“佐勒菲卡尔”组织的高级人员,他们所携带的毒药还各不相同。在纳瓦兹死后,穆尔塔扎发现纳瓦兹随身携带的那个毒药瓶被倒空了,瓶子则扔在他家厨房的垃圾桶里。纳瓦兹是吃了自己随身携带的这种毒药身亡的吗?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吃下的毒药?谁是投毒者?
据说,纳瓦兹身上带的这种毒药,如果直接服下,可以在瞬间致人死命;但如果是混在水里服下的话,那么中毒者要经历种种痛苦,几个小时后才会死亡。后来从纳瓦兹妻子雷哈娜的叙述中,人们知道了纳瓦兹并不是瞬时死亡的,这更加深了贝托一家人的痛苦。他们想象着纳瓦兹在吃下毒药后遭受的百般苦楚,心里更加悲痛万分。但是,至少从法国警方公开的报告中,警方宣称,并没有在纳瓦兹的遗体里发现一丝一毫毒药的踪迹。是纳瓦兹随身携带的毒药过于神奇以至连警方都没办法找到?还是在这神秘死亡的背后另有隐情?
唯一值得布托家族安慰的是,法国警方同时确认了,纳瓦兹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