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娟瑜的幼儿养育学-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健儿门诊的候诊室、在森林公园的游乐场、在幼儿园的校门口,常可见到年轻爸爸妈妈焦急的表情、开心的面容、期待的眼神……每个宝宝都是爸爸妈妈心目中的小可爱,谁不希望子女得到最好的照顾?谁不希望自己每天精力充沛,随时接受挑战?
小朋友要急救!
“让路!让路!这里有小朋友要急救!”
二○○四年一月七日,黄昏时刻,我抱着皮皮坐在出租车里,由于他发烧(我以为是感冒),刚看过医生,所以神情略显疲惫,但不减调皮本性,坐在我怀里钻来钻去。
正当皮皮指着鞋子,要我帮他脱掉时,才数秒之间,发生了令我终生难忘的一刻。他突然两眼翻白、口吐白沫,全身不停地抖动……我吓坏了,我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会拼命呼唤皮皮的名字,又大叫司机先生:“快!快!到台大医院急诊室。”
出租车正陷在车阵里,下班的车辆四处蜂拥而出,好不容易冲过了新生南路口,出租车仍在仁爱路上动弹不得,怀里的皮皮抖动一会儿后,变得全身软绵绵,这时我顾不了许多,头部探出车窗外,对着摩托车骑士、对着轿车大喊:“让路!让路!这里有小朋友要急救!”
只见车阵里各种车辆发出恼人的引擎声,没有人让路。不,应该说没有人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也没有人见义勇为出来排开车道,只见分分秒秒的时间漫长地度过,而红灯依然还亮在那里。
好心的司机按了按喇叭,还是不见前面的车辆让开,好不容易绿灯亮了,出租车快速地向台大医院急诊室奔窜。
平时我是镇定自若的人,可是在不明情况、护孙心切的紧急情况下,我也变得六神无主、紧张冲动。就当我抱着皮皮快速跑进急诊室时,一位有经验的护士立刻大声地对我说:“这是热痉挛,马上就会好。”
这位护士小姐看来年轻,见怪不怪的她很肯定地对我说:“这是良性发作,你可以放心。”
全家一起来关心
当我把皮皮放到床上,已得到通知的皮爸、皮妈、皮爷都在赶来的路上,医师也来检查,这时皮皮逐渐苏醒,我才安了心。
安心归安心,但看到护士小姐在皮皮细小的手掌上,重复地找静脉打点滴,惹得他泪眼直流;又看到他呕吐,弄脏了妈妈全身,我心里非常疼惜。
之后,皮皮逐渐稳定。但是紧接着在反省的过程,也在和皮爸、皮妈、皮爷讨论事情发生的前后经过,我不免有着自责的情绪,怎么让皮皮发生这种事?
不过自责于事无补,我以自己教导EQ的经验,尽快调回正面思考,我开始积极寻找什么是热痉挛的数据,以后应如何避免才是。
皮妈从网络上找到相关信息,我才更明白,热性痉挛一般发生在六个月到五岁的孩童,高峰期约在一岁半,是发烧时合并出现的抽搐现象,而发烧的因素又有许多种……
在急诊室待上十二个小时的观察后,皮皮可以回到家休息了,这时还不知道发烧的真正原因,直到一月九日在换尿布时看到了小红疹,请教医师后,才明白原来是得了“玫瑰疹”,小红疹慢慢出现在腹部、手脚,直到过了两天,小红疹渐渐消失踪影了。
为了真正放心,医院还安排皮皮做脑波检查,当检验报告出来,医师说“放心!一切正常”时,我心里直呼感谢,也回家分享这个好消息。
带养小宝宝是多么不容易的事,稍微一点疏忽就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后遗症,从那天开始,皮爸、皮妈、皮爷、我,还有皮伯,大家互相提醒,用轻松愉快的心情和皮皮共同成长,但是生活起居的规律和卫生等各方面,大家需要更加强注意和管理。
以我为例,我先做好自我健康管理,例如:
一、因为四处演说,经常需要接触人群,所以注意和感冒的人保持距离,有时明说致歉,也就不失礼。
二、回到家,我多半用免洗餐具,以确保宝宝不受感染,家中餐具也有固定消毒过程。
三、我若有打喷嚏、喉咙痛,立刻注意休息、多喝水,避开面对面太靠近皮皮。
四、我每天注重充分的休息和运动。养生不为个人,也为全家,尤其是年幼的小宝宝。
宝宝的生活规律
至于皮皮,从那次之后,全家就谨守让“宝宝生活规律”的重要原则。除了饮食均衡、晚上睡眠充足、适度补充水分,还有就是午睡的好习惯,我们相信当宝宝生活起居有了好习惯时,身体的抵抗力自然就会增强了。
皮皮的这次生病,给了我们最好的警讯:小孩虽然很可爱,但也很脆弱,会考验他们的疾病很多,如肠病毒啦、肺炎啦……需要大人全神贯注地照顾,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一时的疏忽,有时会造成无可弥补的遗憾。这是要谨记在心、预防在先的。
【吴娟瑜老师的温馨叮咛】
照顾孩子健康的3项黄金定律
? 抓对黄金时刻的照顾
孩子的身体有异样到真正发病,是有它的潜伏期、有它的前期征兆的。大人要提前注意,例如发现孩子有点咳嗽,就注意让孩子有足够的休息,多喝温开水,或补充一些蔬果汁,增强抵抗力。由于孩子体内有自身的免疫力,有些状况
是可以不药而愈的。若需要医治,至少也掌握了黄金时刻。
? 确立黄金心态的成长
小孩生病时,大人要避免过度焦虑紧张,尽快配合医师指示来照顾孩子,同时确立黄金心态:“孩子难免生个病,这是为了建立他体内更好的免疫系统。”“生病,是为了让身体更健康。”“大人平日有责任把自己身体保持健康,孩子的身体才能得到更好的照顾。”
? 维持黄金信息的学习
大人除了注意孩子是否打好预防针、是否有均衡的饮食、运动、休息照顾,平日,也需要从请教亲朋好友、上网查询、多阅读书报杂志上的医疗信息和出席医疗保健讲座等,多方充实正确的、如黄金般历久不变的儿童保健常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孩子的哭
不管什么类型的哭,大人一定要容许他们可以哭出来,千万不可以用威胁的口吻要他们停止哭,否则哭声虽然停止,饮泣却依然存在,对解决他们的问题并没有帮助。需知哭泣也是一种治疗的方式,人在哭过以后,心灵可以慢慢沉淀,情绪也可以慢慢抚平。重要的是适时拉拔他们一下。
小孩子都会哭。人呱呱落地,第一件事情就是哭。
小婴儿不会用语言来表达需求,只会用哭声、用表情、用动作来显示。因此哭是很正常的。
小婴儿的哭,有多种意涵:有肚子饿的哭,有不舒服的哭,有生病的哭,有害怕的哭……
一般而言,婴儿如果刚喝过奶、也刚换过尿片,却发出哭声,大人通常会认为:千万不要去抱他,以免把孩子宠坏了。
不要放任不管
然而,有研究显示,当婴儿哭泣时,如果爸妈完全放任不管,婴儿将逐渐对外界的互动失去信心,认为哭也没用,结果在成长过程中会变得比较退缩不安。
所以,当婴儿发出哭声时,如果爸妈带着笑容靠过去,发出轻声细语,或者再玩勾勾小指头游戏等,婴儿会在和爸妈良好的互动中得到安全感,成长过程中会变得比较积极乐观。
孩子慢慢长大,他们的哭声会越来越多变化:
有受委屈的哭。
比如说:兄弟姊妹间起争执,弱势的一方常认为受到欺凌;父母亲处理事情不公平,又不愿听他说解;被同伴欺负,不敢跟老师说,或跟老师说,老师误会他……
有勒索式的哭。
二○○八年三月的某一天早晨,皮弟在出租车上说:“我超喜欢我爸爸,因为他会买大玩具给我。阿公、阿妈都是买小玩具。昨天我妈妈没有买变形金刚,所以我一直哭,一直哭……”
“为什么要用哭的呢?”我问。
“因为用哭的比较快有玩具!”他露出慧黠的表情。
有不想做某事的哭。
小朋友正在兴高采烈地玩,或专注神情于荧光幕前,而大人催促着出去或做某事,小朋友不想被打断,因此哭。
有伤心的哭。
如生离死别。
…………
了解哭声代表的意义
不管是哪一类的哭,都不要等闲视之,一定要通过了解,他们是为何而哭?这些哭声代表何种意义?然后适切而有效地作出响应。
如果是委屈的哭,最好要小朋友暂时停止哭,让他把委屈与不平讲出来,然后大人去分辨,想办法一起把问题解决。这中间一定要公平,不可让另一位小朋友又感到委屈。
如果是勒索式的哭,大人要先自我检讨,不要再被小朋友的泪水勒索,同时明确地告知买与不买、送与不送、送的预算等处理原则。
很多家长把送礼物当成一种义务,不送变成不守信用,而忘了送礼应该是一种意外之喜。小孩如果对礼物期待过高,往往失望会很大;如果他没有期待,好像天上掉下来的礼物一般,一个简单的玩具,他就可以很雀跃了。
如果是小孩不想做某事的哭,我建议大人要他们做某事时,应该要先提醒,等会儿他们要停下手边的游戏,改做某事,并且给予时间的界限,并且在时限快到时,再提醒一次。有了这般提醒和心理准备,他们应该比较可以接受。
不管什么形式、类型的哭,大人一定要容许他们可以哭出来,千万不可以用威胁的口吻要他们停止哭,否则哭声虽然停止,饮泣却依然存在,对解决他们的问题并没有帮助。
需知哭泣也是一种治疗的方式,人在哭过以后,心灵可以慢慢沉淀,情绪也可以慢慢抚平。重要的是适时拉拔他们一下。
【吴娟瑜老师的温馨叮咛】
当孩子哭个不停时,大人的 “两句话”对策
? “你可以慢慢地哭”
当爸爸妈妈练习用心平气和的方式如此说,通常孩子会有情绪舒缓、渴望表达的意愿了。
切忌用“你再哭哭看,你看我要不要揍你。”“哭,有什么好哭的,男生还这样哭,多丢脸啊!”“你就是爱哭,你烦不烦啊?”之类的话语,以免刺激了孩子内心的怒气或不安。'JP+3'
“你可以慢慢地哭”,代表了爸爸妈妈准备多了解孩子的心情,孩子可以有机会从容地自由表达。
? “想想看,除了哭,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这是快速引导孩子进入下一个阶段成长的好方法。
因为孩子年纪小,从小习惯以“哭”来解决问题,通常大人若以喝止的方式,或不理不睬的态度处理,往往让不明就里的孩子越哭越大声。
如果爸妈以积极思考的方式来启发孩子,甚至接着以“选择性问句”来询问,例如:“他把你的玩具抢走,那你现在一直在这里哭比较好,还是去跟他好好地讲,请他还给你比较好?”
缺乏人生历练的孩子,有时候在大人理性和善意的引导下,就会减少不当的哭泣,而找到解决挫折感的好方法。
。。
孩子为什么疏离了?
对一个学前的儿童来说,爸爸妈妈,特别是妈妈,往往是他的生活重心,也是他最想讨好的人,爸爸妈妈对他们疏离,自然造成他很大的遗憾,于是从生气、反抗、不合作里反射回来。
很多年长的父母,都有这样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