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点评李小龙 >

第5部分

点评李小龙-第5部分

小说: 点评李小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影片的筹拍工作进展得很顺利,李小龙的好友,菲律宾棍王伊诺山度也正好在此期间来到香港进行交流访问。李小龙立刻找到了这位当年在美国结识的老朋友,盛情邀请他加入到影片的拍摄中来。伊诺山度爽快地答应了李小龙的邀请,两人商定,在《死亡的游戏》中安排一段精彩的双节棍对打,即李小龙和伊诺山度使用同样的武器,却采用完全不同的打法,最大限度地展现双节棍的魅力和威力。
  为了配合《死亡的游戏》的拍摄,伊诺山度重新安排了在香港的日程,并且专门抽出一个星期来与李小龙对影片进行讨论,然后紧锣密鼓地拍摄了一些最为刺激的精彩打斗场面。拍摄完这些镜头后,伊诺山度便离开了香港。临行前,他与李小龙约定,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赶回来补拍其他的细节,然而让伊诺山度没有想到的是,这竟是他与李小龙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影片中的合作。

三、一场死亡的游戏(2)
为了让影片的拍摄场景更加逼真,李小龙亲自为片中的五层高塔绘制了一张草图,并对高塔的每一层情况做了详细说明:塔外,也就是第一道防线,由一群功夫武士把守;第一层,由韩国合气道金带宗师池汉载的弟子黄仁植把守(黄植仁曾在《猛龙过江》中扮演日本空手道高手);第二层“豹殿”,由螳螂派高手把守;第三层“虎殿”,由菲律宾棍王伊诺山度把守;第四层“龙殿”,由池汉载亲自把守;第五层无名殿,由NBA巨星、“天勾”贾巴尔坐镇,也是最困难的一关。
  从当时的功夫片水准来看,李小龙的构思可谓独具匠心——夺宝行动,高手把关,层层挑战,既能保证大量精彩而又各不相同的打斗场面,又能吊足观众的胃口。而这当中,分量最重、名气最大的当属NBA湖人队的当家中锋、号称“天勾”的篮球巨星贾巴尔。
  贾巴尔是美国篮球职业联盟NBA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之一,从高中时代直到NBA时代,他一直都是当时最为出色的中锋球员,至今仍然保持着NBA历史总得分第一的纪录。曾获得1969…1970赛季NBA最佳新秀,前后六次获得NBA最有价值球员MVP,两次总决赛MVP,还位居NBA历史上的50大巨星之列,并且在1995年入选NBA名人堂。在进攻中,贾巴尔最擅长勾手投篮,Skyhook——“天勾”也成了他的象征。退役后,贾巴尔还成为一名出色作家和兼职演员。
  戏外,贾巴尔是李小龙的徒弟;戏内,贾巴尔是李小龙的对手——来自美国的NBA巨星与来自东方的功夫巨星的联袂出演,无疑是《死亡的游戏》的最大卖点之一。李小龙之所以选择身高米的贾巴尔来担当终极“Boss”一角,主要是出于三点考虑:第一,贾巴尔比李小龙高了足足半米,两人只需往镜头前一站,就能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第二,李小龙很清楚贾巴尔的“实力”,“天勾”能够纵横NBA,靠的就是敏捷的身手和极佳的弹跳力,此外,贾巴尔还是一位西洋拳高手。第三,向全世界展示他的截拳道如何对抗并击败身材高大的强者也是李小龙设计这一情节的初衷之一,贾巴尔无疑是终极“Boss”的最佳人选。
  《死亡的游戏》开拍之际,NBA常规赛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贾巴尔也在上个赛季的总决赛中率领现在中国球星易建联效力的密尔沃基雄鹿队以4:0横扫巴尔蒂摩子弹队(即今NBA华盛顿奇才队的前身),并荣膺总决赛MVP(最有价值球员)。在美国,人人都知道“天勾”贾巴尔的大名,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有一个中国师父,贾巴尔在雄鹿队得到的薪水也比李小龙开出的片酬要高得多。但是在接到李小龙发来的电报后,贾巴尔立刻向球队请假,以错过几场重要比赛的代价前往香港。一周后,贾巴尔赶到香港与李小龙会面,商讨拍摄的细节。很快,李小龙靠着个人魅力从韩国请来了合气道金带宗师池汉载,再加上当时香港著名的武打影星田俊、陈元,组成了空前强大的拍摄阵容。
  紧接着,李小龙就带着一众高手开始拍摄影片高潮部分的几场打戏,即勇闯五层高塔中上面三层的打斗场面。李小龙这样安排并不完全是出于个人的拍摄习惯,要知道,他邀请来的都是当时影视、体育、武术界一等一的名人,按北京话说,都是“角”。他们每个人都很忙,能够在短时间内一起赶到香港,完全是出于对李小龙的友谊,如果按照常规一个分镜一个分镜地拍摄,不但会让拍摄成本急剧增加,“角”们的档期时间也难以照顾周全。因此,先拍重要的打斗场面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在影片中,李小龙、田俊、陈元三人分别扮演受命联手攻塔夺取宝物的三位高手。其中,李小龙扮演的卢比利功夫最高,往往最后出手。田、陈二人对李小龙高超的武功既妒忌又不服气,却又不得不仰仗他来闯关。当三人联手攻到第四层“龙殿”后,田、陈二人竟趁李小龙与池汉载激战时先后开溜,丢下李小龙潜入顶层,企图捷足先登抢先夺得宝物。
  闯关三人亦敌亦友的关系可以说是李小龙在《死亡的游戏》一片中另一处独具匠心的安排。在当时,李小龙虽然是中国人,却因耿直的作风和接近于美国化的格斗方式而为传统武术界所排挤。李小龙一边要应付美国、东南亚、日本、韩国高手的“明枪”,也要防范传统武术界的“暗箭”。三位闯关高手互相仰仗、互相算计、互不服气的特殊“合作”关系,正是李小龙影射当时武术界那些为了一己私利名望而彼此拆台暗算、睚眦必报之人。李小龙一生行事光明磊落,从不掩盖自己的情绪,闯关这一情节设计,也是在明确地告诉世人:功夫是用来团结一致对抗外敌的,勾心斗角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自取灭亡!

三、一场死亡的游戏(3)
然而恶有恶报,当李小龙击败池汉载登上顶层时,才发现田、陈二人都已被贾巴尔扮演的终极“Boss”格杀,一场决战就此拉开。最后,英勇顽强的“卢比利”终于凭借高超的截拳道击败了强大的对手,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卢比利”迫切而激动地打开了存放宝物的匣子,然而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匣子里根本没有什么宝物,唯有一张写有字的纸条:“生是一个等待死亡的历程。”
  这些精彩片断就是四年后嘉禾补拍的《死亡游戏》电影中后半部分的打斗镜头,然而真正让人深思的,却是“卢比利”在纸条上看到的那句箴言:“生是一个等待死亡的历程。”
  当“卢比利”带着满身伤痕步履蹒跚的走下高塔时,人们不禁要问,这究竟是死亡游戏的设计者的跟所有人开的一个玩笑,还是他送给“卢比利”的一份礼物?这句冰冷而富含哲理的箴言,是李小龙想要告诉人们的话,还是他在历经人生起伏坎坷后的心声?
  我们不知道李小龙在设计这句过于经典的台词时究竟是怎么想的,但是从“卢比利”疲惫而复杂的神情中,我们似乎能够看出一些端倪——在打开匣子的那一刻,“卢比利”就是李小龙,李小龙就是“卢比利”,两人的经历、情绪在一瞬间完全重合,“卢比利”历经艰辛闯关而上的过程,不正是李小龙生命不息、奋斗不息的最好写照吗?
  也许在那个时候,33岁的李小龙已经看透了人生的真谛,他很清楚二十年来过度练功、过度依赖药物给自己身体带来的伤害,也清楚在美国检查时发现的脑部异常意味着什么。但是他不能退,甚至连片刻的放松都不能,因为他是李小龙,他是所有中国人的偶像,他必须以一个坚强勇敢的形象来示人。
  正如很多名人经常感慨的,一旦站在镜头前,我就不再是我自己,而必须为自己所扮演的这个戏里戏外的角色承担一切,不论所说所做是不是出自本心,都必须把这个角色扮演好。而李小龙扮演的,也不仅仅是属于他自己的李小龙,而是大众需要的,不容玷污的那个英雄李小龙。
  对大多数明星来说,真实的自己和镜头前的自己往往是两个人,而对李小龙来说,两者已经合二为一。为了扮演好“那个”角色,李小龙付出了很多,也牺牲了很多(尤其是潜在的健康),但是这些付出和牺牲,却是他心甘情愿的,甚至已经成了他生活的本能。即便知道最后的结果,他也无怨无悔。
  因此,当纸条上的这句话在李小龙身上得到验证时,请不要感到意外,你可以把它看成是命运的魔咒,看在李小龙看来,它却是必然的结局。当一个人将生死看透,生,也就是一个等待死亡的历程;死亡,无非是命运的一场游戏。
  拍摄完《死亡的游戏》高潮部分的打斗戏后,李小龙陆续送走了他的朋友们。没过几天,好莱坞华纳电影公司的副总裁温特杜尔就从大洋彼岸给李小龙打了一个电话:“我们想拍一部中国功夫电影,剧本已经写好,缺一个主角,我们觉得这个主角非你莫属!”
  温特杜尔的电话当即就打动了李小龙。李小龙对香港的感情是复杂的,没有香港,没有嘉禾,就没有现在的李小龙;可在他看来,不论香港的事业有多么红火,好莱坞才是真正能够让他大展拳脚的地方。李小龙的性格中不允许失败的存在,当初,正是因为在好莱坞发展不顺,李小龙才会回到香港,一边提升演技,一边积累名气,为重新杀回好莱坞做准备。
  李小龙在返回香港前曾许下三个愿望:一是弘扬截拳道,让中国功夫传遍世界;二是让中国电影打进国际市场,让全世界观众都认识中国电影;三是在好莱坞影片中饰演主角,奠定中国演员的国际地位。从《唐山大兄》到《精武门》,再到《猛龙过江》,他的前两个愿望已经实现:通过这些影片,李小龙不仅成为美国武术界传奇式的英雄,截拳道也被全世界的武术爱好者所熟知。而且由此带动的中国功夫也由美国西部向东部突进,逐渐成为热潮。继美国的功夫热之后,欧洲、拉美、澳洲也开始掀起功夫热的高潮。这种世界性的中国功夫热,又反馈到东南亚的华人世界,使得华人再度对古老的中国功夫热衷起来。中国的功夫片也一度成为中国电影的代表。

三、一场死亡的游戏(4)
现在,时机已经成熟,自己不但已是国际知名的功夫巨星,也拥有了不输于任何好莱坞当红明星的实力,决不能放过这个弥补心中最大遗憾的机会。于是,李小龙毅然决定将《死亡的游戏》暂时搁置,立刻飞往好莱坞与温特杜尔会面。
  会面进行得十分顺利,会面的产物《龙争虎斗》,也让李小龙的第三个愿望得到了实现,整个好莱坞都开始关注李小龙,关注中国功夫,一股轰轰烈烈的中国功夫热,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欧美。关于李小龙返回美国拍摄《龙争虎斗》的经过,我们将会在之后的章节中讲述。
  李小龙没有满足于现状,他是个完美主义者,对自己的目标也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必须回香港,必须把《死亡的游戏》拍完。《死亡的游戏》承载了他太多的思考和感悟,是他三十多年人生经历的集大成者,极有可能成为李小龙电影中最具划时代意义的一部。
  高强度的工作曾让李小龙晕倒在《龙争虎斗》的录音室,出院后,有人劝他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但是李小龙没有答应,他不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