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刘绪义诗经 心得 >

第32部分

刘绪义诗经 心得-第32部分

小说: 刘绪义诗经 心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思是:敌方已经明确,而盟友的态度还未明朗,要诱使盟友去消灭敌人,不必自己付出代价,这是根据《损》卦推演出来的。《易经·损》卦说,“彖曰:损上益下,其道上行。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意思是讲“损”与“益”的转化关系。
  作为兵法,其意本来是想借盟友之力去消灭敌人,保全自己。但在###中,这种“借刀杀人”计,常常被歪曲使用,借敌人之刀消灭自己潜在的威胁,这潜在的威胁往往是自己人。“兵法”自此被推广为一种权术。这样一来,所谓借刀杀人者,不需自己赤膊上阵,不需消耗自己的实力,更不会招致杀人凶手的罪名,真可谓绝顶聪明。在历史和现实中,不仅阴险小人借刀杀人,即使是心怀坦荡的君子,在很多的情况下,也会借刀杀人。无论是绝顶聪明的曹操与周瑜,还是聪明绝顶的雄才王充与诸葛亮,借刀杀人之计都被他们玩弄于股掌之中。其实根本不需赖上《易经》,而实实在在源自于现实生活。
  《郑风》中的这首《清人》便可能是最早的一出“借刀杀人”计。
  从诗意自然看不出半点痕迹,不就是一场大规模的车战嘛。然而这车战背后却有一个居心叵测的阴谋。
  《毛诗序》说,“清人,刺文公也。高克好利而不顾其君,文公恶而欲远之,不能,使高克将兵,而御狄于竟。陈师其旅,翱翔河上,久而不召,众散而归,高克奔陈。公子素恶高克进之不以礼,文公退之不以道,危国亡师之本,故作是诗也。”《毛诗序》说的很清楚,但很多人不相信这首诗是公子素所作,而《毛诗序》真正点明诗的作者的情况并不多,我以为,《毛诗序》没有必要在此捏造出一个作者姓名来。
  诗序所述的本事,好在有史为证。《左传·闵公二年》载:“郑人恶高克,使帅师以次于河上,久而弗召,师溃而归,高克奔陈,郑人为之赋《清人》。”
  这里所说的“郑人”无疑是春秋笔法,实指郑文公。高克这个人,只知道他是郑国大夫,《毛诗序》说他“好利而不顾其君”,在史上已找不到痕迹,这也是后人不相信毛诗的理由之一。不管这个高克是个什么样的人,作为国君的郑文公,讨厌他,杀他又无名,想不出更好的办法,竟出此下策,想借狄人之手除掉自己不喜欢的人,却不惜拿士兵的性命作陪葬。
  诗写得很含蓄,没有一语涉及此中的玄机,看上去就是一场很壮美的车战。地点,是在卫国之河上,郑国之远郊彭地。人物,是参加车战的健儿“清人”。中军主帅是谁,诗中也未点明,却对他的精神状态作了描写:“左旋右抽,中军作好。”《诗经》时代的战争,以车战、步战居多,而战车往往只在大规模作战中才派上用场,在接敌过程中,战车的左右两边,各站一人,离自己远的敌人就用弓箭,近旁的敌人就用矛戟。战车左旋时,就为车右的战士提供从侧面攻击的有利条件,同时保护了驾车的御者;右抽便是抽弓箭射敌。在这种“左旋右抽”的车战中,再看我们的中军主帅,“作好”,即为“为容好”,也就是精神饱满,斗志昂扬之意。
  诗三章,从场面上来看,是写一个大车战场面,但最后却落在中军主帅身上。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古代作战,全看主帅,不仅士气看主帅,而且指挥有方无方也得靠主帅,故而有“擒贼先擒王”一说。看起来,诗的大部分篇幅都是车呀、马呀、戈、戟之类的描写,先写人,次写马,再写武器。人是虚写,重点却在马和武器。或者说,我们看不到人的动作,只看到马和兵器,“驷介旁旁”、“驷介麃麃”、“驷介陶陶”把战马的那种气势昂扬的精神状态写得很传神;“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把戈戟之类武器在河上战争的往复冲突场面写得很是激烈和壮观。这种写法是以虚写实,以场面来写人,而且都是为了衬托中军主帅。由此可见,高克所率领的军队正是一支可用之师。
  

清人:大历史中的小细节(2)
联想到这支可用之师的最终结局,不能不令感慨作为国君的文公的私心。牛运震一语道破此诗的关键,“妙在就全师未溃时描写,正是无限危机。”当代学者扬之水也说:“《清人》之好,正在于它是诗,而‘有绘水绘风手段’,且因此写出了‘大历史’中几个真实的细节。至于郑文公之心,似可不必问诗也。”
  类似的借刀杀人之计,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没有断过,就是春秋时期都在频繁使用。其中,最可感叹的就是著名的“二桃杀三士”了。
  齐景公养了三个大力士,因为他们不懂得君臣大义和朝廷礼仪,以致众大臣及景公对他们产生了反感,所以齐景公想除掉他们,但是他们力大无比,而且武艺高强,有万夫不挡之勇,没有人能够近他们的身,所以一直也没有好办法。
  晏子给齐景公出了个计策,赐给三个大力士两个鲜桃,让他们比功劳。谁的功劳大,谁吃,晏子的意思就是想让他们自相残杀。
  于是,景公把他们三个宣上来,然后叫奴役用盘子端出两个鲜桃给他们,并对他们说:“三位爱卿,你们都是寡人深爱的大力士,寡人想奖赏你们,可是今日奴役们在后花园里摘桃子,只有两颗,是你们三个中功劳最大的两个人吃呢,还是你们三个人共同分享呢?寡人拿不定主意,你们商量商量吧。”
  大力士公孙接说:“当年主公在狩猎时遇到两只猛虎,我一一将它们擒杀,才救得主公一命,像我这样的功劳,完全可以独自吃一个鲜桃,不与别人分吃一个!”说着抓起一个鲜桃,站起身来就要吃。
  大力士田开疆说:“当年主公被敌军围困,我一人手持兵器两次打退敌军,才救出主公。像我这样的功劳,也可以独自吃一个鲜桃,不与别人分吃一个!”说完,他也抓起一个鲜桃站起身来就要吃。
  两个鲜桃都被人抓走了,另外一个大力士古冶子说:“我曾经跟随君王渡过黄河,一只鼋鱼咬住左骖马,把它拖进砥柱山下的漩涡里,我就潜入河水下面,逆流追出百步远,又顺流追赶了几里远,擒获鼋鱼而杀死它。左手抓住左骖马的尾巴,右手提着鼋鱼头,像仙鹤一样跃出水面。渡口的船夫都说:‘黄河水神出来了!’他们仔细一看,原来是我举起的鼋鱼头。像我这样中流砥柱的功劳,也可以单独吃一个鲜桃,不与别人分吃一个!你们两个人为何不把鲜桃放回到原处!”古冶子说着抽出剑来,拉开决斗的架式。
  大力士公孙接、田开疆说:“我们的勇武不如你,功劳赶不上你。我们毫不谦让地抓起鲜桃,是贪婪的表现。既然都这样了,如果我们还不死,是太不知羞耻了!”
  于是公孙接、田开疆就把两个鲜桃放回原处,然后拔剑自刎了。
  看到这种惨烈的场面,最后一位大力士古冶子说:“你们两位都死了,惟独我还活着,这是不仁爱;用语言羞辱人家而夸耀自己,这是不道义;悔恨自己的行为而不去死,这是没有勇气。你们两位都送回鲜桃,为保持气节而自杀了,难道我会单独享受两个鲜桃吗?”
  于是,古冶子也自杀了。
  这个故事,无疑也是大历史中的小细节了。
  

羔裘:好官自古就是新闻(1)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郑风·羔裘
  好官难做。
  正因为难做,故而好官难寻。好官自古以来就是新闻。
  什么样的官才是好官呢?人们马上会联想到清官、忠臣。
  如今清官和忠臣的称谓似乎都没有了,只有公仆。应该说公仆的名称更富有内涵,但在人们心目中其实仍然是以清官、忠臣的标准来作为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好公仆。
  清官,意味着一个好官首先要清正廉洁。一个爱钱的官员并不一定就不是好官,但一个清官肯定是不爱钱的。不贪不占,本来就是作为一个官员的最基本的要求。可历史上符合这样一个简单的要求的官员并不多。所以清官不仅被时人所称赞所佩服,而且历来就是能传之百世的。
  忠臣,意味着一个好官首先是要忠于职守的。忠臣并不一定要忠于皇帝,而是要忠于皇帝的事业。在古代,国家社稷就是皇帝的事业。那些一味听从皇帝命令的官不一定就是忠臣,那些敢于逆颜犯上的官往往还是忠臣。这样的官也是好官。
  好官的标准不是哪一个说了算的,而是历史形成的。三千年前第一位直接赞美好官的诗就是《羔裘》。
  你看他,穿着严肃的朝服,这朝服是油亮的黑色羊皮裘衣,与五常中的智慧相对应,又与五行中代表生命之源的水相对应,犳皮制成的袖子十分夺目;他神情庄重,他步履从容,他身板挺直,仪表威严,有不怒而威之势。他一出现在朝堂的门口,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他一在朝堂中站定,大堂里就迅速静了下来。
  历史上这样的好官,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就是这么无比高大的。
  他是谁呀?
  他呀,不仅非常仁厚,而且十分善良。
  他呀,不仅是个君子,而且是个志士。在国家危难、国君蒙尘之际,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挺身而出,忠贞不渝。
  历史上这样的好官,在人们的口碑中就是这么伟大。
  很有意思的是,《诗经》中这样的好官也似乎不多见。可见,在当时也是新闻。
  很有意思的是,如今要是想听到人们对某个官员的称赞的话,那只有去看新闻联播了。
  他是谁啊?这么幸运?
  若是问他的姓名,可诗歌毕竟不是史书,他的名字在史书里是这么写的:古之君子。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精英。
  他呀,站起来顶天立地,诱之以财他不屑;诱之以色他不顾。从不在财色面前屈节折腰。
  他呀,在百姓利益面前,力主正义,奸佞之人都害怕他一身勇力。他正直无私,有口皆碑。他呀,在百官眼里是擎天的柱子,在国君心里是左右的膀臂。
  有意思的是,你越这样说,我越觉得是在借古讽今哪。
  举目四望,朝野上下,到哪里去找这样一个好官、君子?
  你看我们的邻国齐国吧。齐国是个大国,人才还不济济吗?可你看看人家的相国管仲吧。管仲登坛拜相,使齐国称霸于诸侯,不可不谓齐国的君子吧。然而他小时候与鲍叔牙合伙做生意,经常多吃多占,这是君子的所为吗?后来给鲍叔牙做事,越做鲍叔牙越穷,这算是尽善其事吗?他三次参军入伍,三次逃跑回家,搁到现在,就是逃兵。即便是在民主的美国,即便是美国的总统,人们都在追查他当年逃避兵役的故事呢?这样的人怎么还称得上君子、好官呢,还怎么能够让他赫赫然立于庙堂之上呢?
  世上哪有你说的好官、君子?你所说的都不过是一种理想。
  是的,好官、君子或许只是一种理想。
  但我猛然想起《笑傲江湖》中岳不群说过的一句话:“自君子的眼中看出来,天下滔滔,皆是君子。自小人的眼中看来,世上无一而非小人。”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羔裘:好官自古就是新闻(2)
这番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