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偏不倚的处世哲理:中庸智慧心得-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言
南宋大儒朱熹曾如此高度赞誉《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说,只要按照《中庸》的精义治国、修身,必定能达到天地万物各得其所的太平和合境界。可见,在古人的社会和政治生活中,《中庸》有着多么巨大的作用。
可是,这部治国经典,对于早已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还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现在的人们一谈起《中庸》,总觉得它要么高深莫测,要么不合时宜。
其实,《中庸》所谈的道理,既是朴素的,也是永恒的,就是人们日常吃穿住行用之中最基本的规矩和道理。
翻开这部两千多年前的经典,一句句的妙语连珠映入眼帘。它实际就是孔子及其高徒日常教学生活点点滴滴的记录。
因此,《中庸》并非什么有着“严格逻辑体系”的论著。它就像一位年老的贤人,断断续续地向学生唠叨那么一些人生的道理,教他们如何获得快乐、幸福的生活。
所以,今天我们再去重温这部经典,便要像听长者唠家常一样,去体会其中朴素、温暖而不乏睿智的生活态度。
那么,蕴涵在《中庸》里的这种生活态度究竟是什么呢?
一言以蔽之,就是“中”。所谓中庸之道,持中而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可是,什么才是“中”?又如何才能做到“持中而立”呢?
回答了这两个问题,也就能明白《中庸》这部经典,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有着何等重要的意义了。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人们的喜悦、愤怒、哀愁和快乐情感还没有表现出来,就是“中”;而表现出来但都合乎时宜和礼节,就是“和”。“中”是天下人的根本;“和”是天下人遵从的原则。达到了“中和”的境界,天地也就各在其位了,万物也就生长发育了。
由此可见,《中庸》所谓的“中”,就是教人如何处理好内心的各种情感,让内心保持一种平静和平衡。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宁静、幸福的生活。
这种内心的平静和平衡最好的体现,便是孔子对《诗经·关雎》的评价。
在《论语·八佾》中有这样一句话:“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意思是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淫秽,哀愁而不伤怀。这可以说是对“中”的境界绝佳的阐释。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是难免喜怒哀乐的。然而,倘若想要活得平静、幸福,最重要的便是人的情感控制能力。不然,一旦乐而忘我、悲而忘形,就不仅容易伤身,更容易损情。
因而,要做到《中庸》所谓的“中”,简单地说,就是“喜怒不行于色”,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详。
由此,我们便可以见到《中庸》的“中”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是意义非凡的了。
现代社会的我们,生活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氛围里,急功近利使得期望满足后狂喜、自满、虚骄,目的落空后沮丧、恐惧、空虚,都在损害着我们的身心。在这种心态下,成功者难以守成,位低者欲速不达。此时,我们缺乏的正是《中庸》持中而立的智慧。
现代社会的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愈发遥远,猜疑、不信任、没安全感,让人际关系更加难以处理。面对不公平待遇,面对亲近的人,我们需要的也是《中庸》的持中而立,把握过与不及的度,让自己内心平和、安宁。
曾有一则寓言说,有一群浑身长满锐刺的豪猪,在天寒地冻时想要挤在一起取暖。可是,它们那一身尖利的刺,让这个美好愿景无法实现。它们要不就是凑得太近,彼此相互伤害;要不就是离得太远,感觉异常冰冷。
最终,它们在很多次的磨合下,才找到了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温暖了自己,也暖和了他人。
其实,这个不远不近的距离,就是《中庸》的“中”。
记得孔子的高徒子游曾经说过:“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倘若有事没事总爱跟领导套近乎,那么他就离羞辱不远了;倘若有事没事总跟朋友亲密无间,那么他就离与朋友疏远不远了。
之所以有这样的结局,就是这个人太不懂得《中庸》“中”的智慧。
实际上,《中庸》持中而立,就是教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把握好距离和分寸,既不过分疏离,也不过分亲近。
这就很像禅宗所欣赏的一种人生境界,即所谓的“花未全开月未圆”。
什么是“花未全开月未圆”的境界?说简单点,其实就是“中”的境界。
你想,一朵美丽的鲜花,一旦全部开放,那就意味着很快就要凋谢;而一轮皎洁的月亮,一旦全圆,那就离缺损不远了。
因此,最美丽的瞬间,便是那花未全开、月未全圆的时刻,因为在那时,我们还能够有所期待和梦想。这也就是“中”的境界,人间最好的境界。
因此,当我们与人交往怒火中烧时、狂喜不已时、极度悲伤时、乐而忘形时,不妨想一想这个“中”字,想一想生活的幸福其实更多是在于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如此一来,自然便能“心远地自偏”,远离了人世的嘈杂和喧嚣。在钢铁城市,同样能获得倦鸟归林的自在和逍遥。这便是《中庸》这部经典亘古弥新的永恒魅力所在!
1。妙在恰到好处(1)
《中庸》蕴涵着无数人生的智慧,它十分讲究凡事妙就妙在恰到好处。
这种恰到好处,就是所谓的为人处世过犹不及。
那么,什么是过犹不及呢?
我们可以通过孔子和他的高徒子夏的一段对话,来加以理解。
据说,有一天,子夏跑来向孔子求教道:“老师,您觉得颜回这个人怎么样啊?”
孔子回答说:“颜回呀,他在为人的诚信上要高于我。”
子夏又问道:“那么,子贡这个人,您觉得怎么样呢?”
孔子回答说:“子贡嘛,他在思维的敏捷度上要超过我。”
子夏再问道:“老师您觉得子路这个人怎么样啊?”
孔子耐心地回答说:“子路,他的勇气,是绝对超过我的。”
子夏追着问道:“那么,老师,您觉得子张这个人怎么样呢?”
孔子回答说:“子张这个人,在态度和举止的庄重上,是远超过我的。”
听完老师的回答,似乎早就按耐不住的子夏,说出了他内心真正想要问的问题:
“既然这四个人,在各项德行上,都要超过老师您,那么他们四位为什么全都要拜您做老师呢?”
孔子看子夏说出了内心真实的疑惑,微笑道:“子夏啊,你坐下吧,让我来告诉你原因是什么。”
等子夏跪坐下来之后,孔子缓缓地向他解释道:
“在众多弟子之中,颜回是最讲诚信的。可是,他虽然为人十分诚信,却不知道在有些时候,还不能过于讲诚信;
而子贡,是所有弟子之中,头脑的思维最敏捷的,因此,他才能做成大生意。但是,他却不知道,一个人在世上,有些时候,还不能过于伶牙俐齿;
至于子路,他肯定是当世最英勇的猛士,可是,他最大的毛病,就在于不知道还应该有害怕的时候;
所有学生之中,子张在言行举止上,是最庄重的。可是,他却过于严肃了,严肃到忘记了还应该在与人交往时,保持一种诙谐亲近的关系。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他们四个人才认我做了老师!”
从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之所以能让四位高徒心甘情愿地追随,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孔子在为人处世上的恰到好处。
换句话说,无论是孔子的哪个高徒,颜回、子贡也好,子路、子张也罢,都犯了过犹不及的错误。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讲究诚信是可以的,但是过了头,就成了迂腐;
一个人在世上没有敏捷的头脑,自然吃不开,可是过了头,思维敏捷、口齿伶俐就变成了狡猾、奸诈;
一个人肯定是需要勇敢一些的,可是过了头,勇敢就只是匹夫之勇,那就成了鲁莽;
一个人是要将就一点行为举止的庄重,这样才会显出气魄来。可是,一旦过了头,庄重得太严肃了,就失去了亲和力和幽默感,那还有什么人愿意跟他交往呢?
因此,在《中庸》看来,真正有智慧的为人处世之道,就是凡事恰到好处。这就是《中庸》的“中”的智慧。
所谓的“中”,实际上就是恰到好处,凡事不做过头,也不会做得不够。而凡事恰到好处,就是孔子所说的“过犹不及”。
一次,像子夏询问孔子关于其他几位同门的看法一样,子贡也来向老师请教。
子贡见到孔子之后,就问道:“老师,在您眼中,子张和子夏这两个人,哪一个要更好一些呢?”
孔子不假思索地答道:“师也过,商也不及。”
这句话里面的“师”不是老师的意思,而是指的子张,师是他的名字,因为子张全名颛孙师。同样的,“商”则是子夏的名字,子夏叫做卜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妙在恰到好处(2)
孔子的这句“师也过,商也不及”,意思就是说,子张这个人呢,做事情总是做过了头;而子夏呢,则又总是做不到火候。
听老师这么回答,子贡追着问道:“那您的意思就是子张要好一些了?”
孔子答道:“过犹不及。”
这就是这句千古名言的出处。
过犹不及,表面上是说,做事情做过头,还不如做得不够火候。而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是做事过头,还是做事不够火候,都不是好现象。
因此,子张和子夏,谁也不比对方好到哪里去。那么,怎样才算是最好的为人处世方式呢?
很显然,就是《中庸》所讲的“中”,也就是为人处世的恰到好处。可是,这个道理虽然明白易懂,却并不那么容易做得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大多是一些做过了头的事情。
比如,在一个政府管理部门,这几天来了一个刚顺利通过公务员考试的小伙子。
要说这个小伙子,也确实是十分的懂礼貌。见同事十分热情,抢先打招呼,一脸笑容,客气得不得了。
不仅如此,来单位不久,这个小伙子就开始请客吃饭,甚至还买了一堆小礼物,分送给各位同事。
对于领导,小伙子更是尊敬有加,不仅常常送礼,而且还经常去领导家帮助干家务。那叫一个厚道和热情!
然而,很快,领导和同事都对他的热情起了疑心:小伙子这是要干什么呢?怎么热情得十分外道?
没过几天,领导开始找他谈话了。
小伙子刚坐下,领导就说出了心中的疑惑:“你是不是对现在的位置有什么想法?”
小伙子听领导这么说,大吃一惊,觉得自己原本就是想混个好人缘,没想到却让领导起了疑心,以为自己想快点往上爬呢!
这下子,小伙子可说是难以辩解了,后悔得不是一般。可是,谁叫他一来新单位,在待人接物上,就热情得过了头呢?
我们经常说,“礼多人不怪”,这话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