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法兰西印象 >

第47部分

法兰西印象-第47部分

小说: 法兰西印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在巴黎时常常问自己,中法的交流在政府高层已心心相印,但为什么在高层频繁的接触和示好后,往往没有后续行动呢?从机制上看,原因就是中法交流存在着不对等。在法国方面,交流的主体是以几百万个人所组成的企业家队伍,或活跃在各个领域的民间社团,如各级法中友协,抑或类似上面提到的鲁特曼女士和劳奇这样的NGO,而我国一般是国家机构和各级地方政府。也就是说,作为个人的法国是在与作为政府的中国打交道。在中国经营颇有成就的法国企业家毛云龙(Claude Moreno)对我说,中法民营企业家之间缺乏一种交流的纽带。中国既没有类似遍布法国各地的工商会,个人也不能像在法国那样,自己去有关部门“毛遂自荐”,请求提供帮助。由于要面对各种政府部门的管辖,而不是直接与自己的合作伙伴打交道,中国市场交易成本相形较高。我想,正是由于缺乏毛云龙所说的那种机制,各省市的领导在法国招商引资的演讲结束后,交流活动也就随之结束。同样,从法国的角度看,企业家由于找不到直接的合作伙伴,往往过于依赖希拉克总统访华或我国领导人访法。因此,在中法经济交往中就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企业对政府的依赖,并由政府高层通过访问来获得大量订单和高层访结束后很难再有新订单,成为中法经济交往中的一大特点。据商务部统计,2003年中法贸易额为176亿欧元,法国为德国、英国、荷兰之后我在欧盟的第四大贸易伙伴。虽然法中贸易同比增长%,但仍为德中经贸的42%。法对华出口46亿欧元,仅占其出口的;进口130亿欧元,占法进口。法《回声报》认为,与德国的市场份额相比,法在华市场份额仅,差距4倍之多。商务部的资料同样显示,法对华投资存量仅占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法在华投资流量也从未超过我国年吸资水平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沟通的赤字——谁之错?(4)
面对如此大的经贸发展的潜力,有人说,一旦有了好的平台和人才,中法经贸关系肯定会更上一层楼。但我以为,关键还在交流平台,平台有了,人才自然也就脱颖而出。我们这里所说的平台是由企业家队伍组成的公民社会,我国的各级商会组织应该为中法企业家无障碍的交流提供帮助,从而通过经济纽带将中法合作带至新的阶段。在上海申博期间,当时的家乐福总裁达尼埃尔·贝尔纳先生(Daniel Bernard)发起了一个由家乐福、法电、阿尔卡特、米其林、阿尔斯通、苏伊士水务、达能、巴黎国民银行、安盛等十多家法国著名企业成立的支持上海申博法国企业家俱乐部,它既是一个对法国政府决策施加影响的院外集团,也在摩纳哥国际展览局第132次大会现场,此次会议决定由中国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2002年12月3日)是这些企业共商进入中国市场大计的信息交换平台。在上海申博的日日夜夜,我与贝尔纳的顾问、家乐福副总裁何毕飞(Philippe Rabit)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后来上海在2002年月12月3日国际展览局第132次大会上胜出,我在第一时间从摩纳哥给他和贝尔纳通报了喜讯,他们像我一样欢欣鼓舞,后来还专门在巴黎著名的客丽容(Crillon)饭店与我们这批从摩纳哥凯旋而归的外交官联欢。
  家乐福成立上海申博法国企业家后院团给我许多启示,这种俱乐部是中法经济合作的产物,也是催化剂。这种俱乐部多了,中法经济交流肯定会密切起来。但平心而论,这种俱乐部不是多了,而是太少,我想,原因大概有二。其一,企业不知如何利用外交资源。大使馆,包括商务处,服务的重点是法国政府或企业,对中国企业而言,如果不是国内知名企业或国营大企业,一般中小企业(往往级别不够)是很难能够有效利用外交资源的。但从企业国际化角度看,任何企业对大使馆的外交需求却是一样大的。TCL总裁李东升在与法国汤姆逊签署合作协议时就对我说过,中国企业非常感谢和需要大使馆的支持;其二,外交官不知如何帮助中国企业。囿于目前的体制,外交官与企业之间缺乏交流平台,他们不知企业在做什么?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加上外交官个人的经历和学历,未必对复杂的经济生活都有所了解,更不要说给企业当参谋。我在斯特拉斯堡当领事时,有几件事迄今还印象非常深刻。
  (1) 1999年12月,法国遭遇世纪风暴,大片大片的森林被吹倒,损失严重,而这些树木都是国内稀有的榉木。法国人向我们建议,邀请中国伐木工人来阿尔萨斯帮助恢复森林,所伐木材全部无偿送给中方,另外还给伐木工人每天适当的经济补助。
  (2) 我所在的领区洛林大区有一家韩国大宇投资的微波炉工厂,雇用了200多法国工人。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大宇高层对企业经营作出重要的战略调整,微波炉产业不幸属于“减负”部分。2001年,大宇总部决定关闭洛林大区的这家工厂。于是,围绕着企业关闭与否,洛林大区沸沸扬扬,甚至成为全法重要新闻。我当时就想到中国白色家电走向欧盟市场的问题。因为,中国家电已充分体现比较优势,深受法国和欧盟用户喜欢,只是由于欧盟白色家电企业的反对,欧盟对我家电动辄挥舞反倾销的大棒,使我蒙受不必要的损失。如果中国家电企业,如格兰氏来法收购大宇微波炉工厂,将至少获得三个方面的利益。第一,经济利益。由于大宇要甩掉包袱,资产廉价出售。此外,为保护就业,洛林大区政府还会予以政策支持和适当财政补助。从企业财务角度看,是一项很好的投资;第二,品牌效应。尽管格兰氏已是中国值得自豪的民族品牌,但离世界品牌尚有一段距离。利用大宇的知名度和营销渠道,将是中国微波炉企业得到新的发展;第三,也许是最重要的,就是绕过欧盟的反倾销壁垒,使产品接近消费者。通过接近消费和办厂,可以促进企业的研发,使产品升级换代更快。
  (3) 故事也与白色家电有关,但发生在2001年的法国诺曼底大区,企业叫Moulinex,是法国家喻户晓的品牌。由于经营不善和制造业成本过高,企业被迫被拍卖,其资产缩水高达90%,也就是说用10%的资金就能收购该企业。国内企业天天在讲参与国际化经营,我想,真要是在法国市场施展拳脚,这无疑是很好的平台,所获利益将如故事(2)所云,但不同的是Moulinex生产家电系列,包括微波炉、粉碎机、榨汁机等,且其营销渠道遍布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
  以上是我经历的三则故事,没有实现我的初衷是我在法工作最大的遗憾,如果当时能够与国内的企业建立联系,而不是向有关主管部门发个传真,故事的结尾可能就大不一样。记得后来调到巴黎工作,我就向大使建议,应该让中国在法企业联合起来,建立一个俱乐部,或一个中国商会,与外交官们信息共享,经验共享,从而促进中法经济往来。我想,随着时机成熟,这样的组织会建立起来的,且会越来越多。
  说到中法经贸交流,无论是斯特拉斯堡和巴黎商会的朋友,还是巴黎高商的同学都曾不止一次地与我探讨过此问题,大家对中法政治关系好,经济关系相对落后甚为不解。我想在此再费点笔墨与读者朋友再探讨一下。我认为,造成中法经济交往相对滞后的原因林林总总,除了合作机构不对等所引发的一番感慨外,至少还有以下6个原因: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沟通的赤字——谁之错?(5)
(1) 缺乏跨文化沟通人才。中法文化差异大,而法国了解中国的人太少,中国能讲法语者也微乎其微。法国有许多经济强项中国不知道,中国的市场需求法国人不清楚,缺乏中间环节。美国企业之所以成功进入中国市场,是因为启用了一大批美籍华人,而法国企业不具备这方面的人力资源优势。
  (2) 思维模式差异。法国人自称人人都是迪卡儿主义者,喜欢推理,“不见兔子不撒鹰”对中国的商业文化缺乏了解。中国人讲情面,靠关系,不拘泥合同文字,对法国式的斤斤计较不甚习惯,觉得与法国人办事难,甚至得出法国人高傲的结论。
  (3) 中小企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法中小企业占法外贸的六成,但在中法经贸关系中严重缺位,而德中贸易之所以成绩显著, 很大程度上也要归功于德国中小企业在华踊跃投资办厂。我曾在巴黎碰到过许多中小企业家,他们对赴华经营兴趣浓郁,但一遇到具体问题就举棋不定。他们一缺资金、二缺人才,害怕在中国市场翻船。
  (4) 对中国市场发展前景不够敏感。法企业远离中国现实,难以预见中国经济发展所创造的市场需要。与美国企业相比,法国企业总部一是不了解中国市场,二是不懂得“借脑”,从咨询公司处购买服务。这种情况使法国企业很难找到自己在中国市场上的位置,更不用说如何想方设法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顺风车。
  (5) 法经济强项与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不吻合。在我改革开放最初20年,市场急需轻工技术与产品,如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等,而法强项在于交通、航天航空、能源、环境等领域,优势未能互补。
  (6) 地理遥远。法经济活动重点是欧盟(法出口六成在欧盟地区,而德国只有五成)、北非国家和黑非洲。在亚洲的传统市场是印度*。中国从未成为其传统或战略市场。
  当然,这些仅是本人一孔之见。我想强调的是,中法经贸的深化必需要为之建立一个平台,有了它,许多问题才可以迎刃而解。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中法在航空航天、核能、铁路、汽车和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等方面加强合作,而法国作为外向型经济国家,25%产品依赖外销,扩大在中国市场份额也是法经济发展的自身需要。希拉克总统在2004年秋访华时明确要求在未来3年内,将法在华企业的数量从目前的3500家提升到7000家。我想,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中法双方都要努力,首先就是要为企业家建立交流的平台,而外交工作为此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不可或缺的外交工作(1)
外交官的职责
  普鲁斯宰相俾斯麦曾戏称外交官是一群诚实的人,为了国家利益,被派到国外去撒谎。当然,这句尖刻的话不过是俾斯麦拿他瞧不顺眼的外交官的一句调侃。人类社会进入全球化的今天,无论是外交的内容还是形式均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资讯大爆炸的今天,一名优秀的外交官(也应该是一名诚实的人),为了国家利益应该去讲真话,应该在他所派驻的国家和自己的祖国之间架起一座理解与对话的桥梁。
  为赢得法国政府对上海申博的支持,时任上海市长*在出席国展局131次大会前夕,在爱丽舍宫拜会希拉克总统的政治顾问莫诺德。(2002年7月1日)
  然而,在这座理解与对话的桥梁两侧是两个不同的文明、两个伟大的民族和伟大的人民。架桥的工作就是文化对话的过程,也是一种文明与另一种文明的磨合过程。有人说,人类已进入全球化时代,宽带因特网、全球漫游手机、可视电话等数字通讯手段,使国与国的交流更加便捷,外交官的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