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不能等待-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序言:真情有泪 孝心无疆——写在再版之际
真情有泪 孝心无疆
——写在再版之际
今年的母亲节(五月十一日),正在秀山调研的我接到了同事打来的电话,她在解放碑的新华书店买到了刚刚上架的新书——《孝心不能等待》。
这是我的期待,也是与责任编辑的约定:把这本写给天下儿女的日记献给母亲节。
孝心不能等待,如果说写下这本日记时,这是我的追悔;那么,出版这本日记时,这是我的呼唤。
追悔用泪水书写,呼唤用真情诉说。从第一本新书捧在读者的手中到责任编辑兴奋地通知我:马上开机第二次印刷。桌上的月历仅仅翻过了一页!
时光经历了阴晴圆缺,孝心感动着悲欢离合。
这一个多月中,真情时时打动着我,泪水一次又一次流淌在脸上,那是读者流泪的感言对作者真情的回馈。
每一天,手机上都有读者发来的让我热泪盈眶的读后感,其情之真,其意之切,让人深感孝心在涌流。深夜里,我经常接到亲朋至友的电话,那是掩卷之时不得不一吐为快的感言。孝心的诉说时常让读者与作者哽咽。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从字里行间汇入心田。
作者用泪水与真情写成日记,又还原为读者的真情与泪水。这真情与泪水的源泉,就是天下儿女心灵深处那片纯真的净土,就是人间永世不竭的孝心!
一位有着军旅生涯的重庆汉子在午夜时发来信息说:
“昨 晚读到凌晨五点,今晚处理好杂务赶紧回家,一气读完。数次流泪,心灵震撼,心情沉重,诸多感悟。谢谢你用真情和泪水,用你最真诚的心灵感受,为当今社会贡 献了一部最人性的精神食粮。它是教育我们这些子女们和我们教育我们的子女一部最好的教科书……父母为我们付出太多太多,而我们对他们的尽孝太少太少,这句 被人经常挂在嘴上的话,实际很少有人用心去体会。人老了都会去世的,但子女对父母尽孝几分?《孝心不能等待》真让人内心震撼,对世人有极大的教育意义。”
三十年前的一位大学同窗发来了信息:
“庆良,书刚收到,才看了前几页就看不下去了。泪水模糊了视线,书中描写医院的情景和当时的心情和我的经历太相似了。此时,我没有勇气再看下去,我已经受不了……这本书又把我带回那些悲伤的日子,简直就是我的心声啊!
随即又赋诗一首:
天堂人间两茫茫,痛失慈母已断肠。
初捧日记读孝心,潸然而下泪千行。”
我的一位朋友这样告诉我:
“家父辞世,老母仍在田地里劳作不辍,为儿甚担心。两番劝母来城里同住未果。《孝心不能等待》读后,遂携弟周末回乡,再三劝说,终接母来主城安享晚年。”
他在短信的结尾题了一首五言诗,以谢作者:
“严父溘然去,慈母何所依。
兄弟本孝顺,誓报三春晖。
拜读孝心书,感恩情更急。
回乡驱百里,接母伺殷勤。”
一位年轻的同事在半夜时分发来信息诉说:
“这么晚忍不住冒昧打扰,只因实在无法抑制自己心中的澎湃,希望没有对你造成困扰。刚刚在没有经你本人同意下拜读了《孝心不能等待》,一口气读完,甚至忘了吃晚饭!
谢谢,她让我改变了很多想法,在一切都还来得及的时候!”
一位女儿在读了作者送给她父亲的赠书后,发来了她的感言:
“一 天一夜拜读完新作,感谢之情油然心中。这不仅是赠送给父亲的佳作,更是给我们人生的丰厚礼物。有人曾云: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相信看过感受过后才知亘 古不变永世流传的就是与生俱来的亲情。很难想象宦海中还有如此真实的情感,还有如此感情深沉的笔触。人生的经历不同,但孝敬的情感类同,相信'她'应是献 给所有母亲的共同礼物!”
一位在异地挂职的交流干部读了此书后,毅然放弃了在端午节外出度假,不顾同事的盛情相邀,回到河南老家去看望他的老母亲。
央视一位曾荣获“金话筒”的著名主持人告诉我,她把书中的日记诵读给办公室的同事听……她还激动地说,她没让孝心等待,她让濒临死亡的母亲获得了新生!
让我难忘的是,今年的父亲节(六月十五日),恰逢在京开会,利用午后的间歇,我去探望九十三岁高龄的导师甘惜分教授。让我惊异不已的是,刚刚摔伤不久的老人家竟然拄着拐杖,在保姆的搀扶下站在马路边等候我。
师生相见,老先生依然用爽朗和嗔怪的口吻说:“你这么忙,打个电话就行了,何必跑这么远!”我告诉他说:“今天是父亲节,我专门来看望你,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是古训。”听到此话,老人慈祥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说:“你是我第一个下楼到马路边迎候的学生!”
那一刻,我更加感悟到何谓“孝”与“敬”!
说起父亲节,甘老师告诉我:“你寄的书,我现在都没有看到,儿子、媳妇看了,都说感人泪下,到现在还在媳妇的同事那里传着看。”
我告诉老人再送他们一本给你换回来。老人高兴地拿出他刚刚出版的书与我交换。捧着导师签名赠送的厚厚一本自选文集,心中涌起的是一种无言的感动,就像父子间难以启齿的亲情。
无情未必真豪杰。让我感动的还有一位从军四十多年的将军,在众目睽睽之下抱着我的双肩说:“老弟,你的《孝心不能等待》让我老泪纵横。我已经让办公室给机关的干部每人送上一本,好好地读一读。”望着将军那一脸的动容,听着他复述书中的细节,心中涌起的感动却说不出来……
值 得铭记的是,《孝心不能等待》刚刚问世一天,举世震惊的“五一二”汶川大地震发生了。在前往四川灾区一线慰问的那些永生难忘的日子里,在汶川、漩口、映 秀,在郫县、彭州、都江堰,在什邡、绵竹、德阳,在安县、江油、平武、北川、绵阳……面对那一堆堆的断壁残垣,聆听着那些罹难家庭的悲情,看到那些痛失父 母的儿女和孩童,感伤的泪水在我的心底深处涌流……
凝望着那一幢又一幢支离破碎的楼房,一处又一处被滑坡的砾石吞噬的院落,一个又一个让堰塞湖水淹没的村庄……
我噙着满眼的热泪,向着大地,向着群山,向着苍天发问:
“走在黄泉路上的母亲,昨天,您的儿女为您过上最后一个母亲节了吗?
……假若不曾有过,那就以我这本用泪水和真情凝成的日记去祭奠这些九泉之下的灵魂,以告慰天堂里所有的母亲!”
真情有泪,孝心无疆。
国之难、家之殇,当此际,孝心与爱心尤为可贵。
孝与爱,不分性别,不论年龄,不分族群,不论地域。它是人类共同拥有、亘古不变的圣洁情感。
孝心的真谛是爱,孝心的本质是爱,孝心的源泉还是爱。让孝心永存,让孝心常在,让孝心无价,让孝心无疆。
友爱、至爱、慈爱、仁爱、博爱……为了不再有爱的沙漠与荒原——孝与爱,岂能等待!
二○○八年六月二十三日
子夜于重庆
序言:孝心为何不能等待
孝心为何不能等待
这是一本用真情和泪水写出的日记。
它是一个儿子为怀念母亲写下的心路历程,却道出了天下已经失去了母亲的儿女们的心声。
我坚信,许多失去了母亲的儿女都有这样的愿望——为恩重如山、情深似海的母亲留下一点什么。
我深知,作为儿女,谁都不能忘记那段生死离别的日子,谁都想把母亲的养育之恩记录在人生的记忆里。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想做的人太多太多,而践行这个愿望的人却极为鲜见。迄今为止,在我的印象中似乎没有人出过一本日记来表达对母亲的追忆。
坚持把这本日记写完,既是对毅力的考验,也是对孝心的检验。由于工作的原因只要稍有放松,就可能因为疲劳和繁忙而放弃,但那将是让自己永远不能解脱的自责。
“孝心不能等待”已是一种追悔,放弃对追悔的补偿,情何以堪?!
用一种追悔的心情去反思遗憾,不仅是我个人的心理感受,而且也是许多人的同感。在我熟识的友人中每当提及未能尽孝的话题,失去了母亲的人都会有共同的遗憾:因为工作劳碌,因为抚养孩子,忘了去关爱孤寂的母亲,没有抽出时间去孝顺老妈妈。含辛茹苦的母亲走得太早,我们的尽孝来得太迟!
每个有孝心的儿女都有一个心愿:当我们功成名就,当我们拥有汽车别墅的时候,我们会给老妈妈更多的金钱和物质上的享受,让老人好好享受一把,颐养天年!
然而,垂垂老矣的双亲的生命是有限的。孝心不能等待。一位友人告诉我,多少年来,他梦想给父亲买一套房子,装修好,然后接老人与自己住在同一个城市。当梦想实现的时候,他兴致勃勃地赶回老家接父亲,恰好就在这一天,父亲溘然长逝。他追悔不已,因为这份孝心他努力了十多年,父亲却没有享用一天!那扇孝敬的大门被永远地关闭了,留给他的是永远的悲思与遗憾。
据说,比尔·盖茨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曾说过,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孝顺。这句话出自于一个美国的首富,这不能不让我们感慨和深思。
“孝”为何也?我没有去考证《说文解字》上的权威解释。但是,汉字的结构组成有会意字。按照个人望字生义的理解,“孝”字是“老”与“子”的结合。君不见,“孝”字的上半部为“老”字的半边,下半部为“子”字,两者结合即为“孝”!从意形上看,又恰好解释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上而下看为老子抱儿子,由下而上看乃儿子背老子。由是观之,我们不得不惊叹先贤的聪慧与睿智。
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智慧宝库中;《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经典。这部伦理学著作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特别是在西汉“以孝治天下”之后。在唐朝,它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它对维护封建社会的纲常宗法等级和道德秩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原点。《孝经》集中阐释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对“孝”的要求和方法做了系统而烦琐的规定。如对父母的生老病死的过程,提出了“孝”的标准:“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孝经》·纪孝行章第十)。《孝经》把“孝”推崇到极高的地位,认为: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三才章第七)。因此,“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圣治章第九)。“孝”成为人的道德之本(“夫孝,德之本也”《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在《孝经》中的伦理思想中甚至把“忠”与“孝”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与扩大,把“孝”的社会作用神秘化和绝对化。尽管如此,《孝经》所推崇的孝顺不失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基石。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孝顺尊老的传统被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