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前,日本曾发生过年仅19岁的少年惨杀一家四口的事件。由于罪行重大,尽管罪犯没有成年仍然被判死刑。该少年自解法律,自认为没有成年无论做什么都不会被判死刑。
关于此事,报道该事件的杂志记者写道:“如果少年了解法律,那么该事件也许就不会发生。”但是,少年的知晓法律之前更应该知道不能杀人这个根本的道德观和伦理观。因为不能杀人、不能伤人,这不是法律问题,而是人生态度,也就是道德观的范畴。
以道德为基础的人格教育刻不容缓
为什么我们失去了最根本的道德规范呢?为什么忘记了同情之心、利他之心呢?其实答案非常简单,主要是因为大人没有教导孩子。战后大约已经过去了60年,可以说现在的日本人没有受到任何道德方面的教育。我是战前接受了教育的人,所以,我非常清楚这些情况。
把尊重自主性扩大解释为放任自流,只是授予相当多的自由,而与之相对等的做人应该履行的义务却没作任何教育。作为人,理所当然应该具备的道德,甚至应该掌握的经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规则都被我们忽视了。从前,告诉我们每一个人人生指针的是以佛教和基督教为代表的宗教。这些宗教教诲成为我们经营生活时的道德规范。
即使暗中做坏事,也逃不掉神佛的慧眼,所以必遭报应。而默默无闻积累善行的人也不会被神佛视而不见的。这种观念来源于信仰,让人们不得不思考“什么是正确的做人准则”
但是,近代的日本,伴随科学文明的发展,这样的宗教被不当回事了。与此相伴的是,人应该具有的道德、伦理、哲学等等逐渐被忘却了。
哲学家梅原孟先生曾说“道德缺乏的根本在于宗教的缺失”。我也深有同感。特别是战后的日本社会,基本的道德伦理几乎从日常生活和教育中消失了,这与战前以国家神道为核心的专制思想统治形成了两个极端。
政府一方面强调综合教育,一方面却看不到以道德为基础的人格教育的人和实施措施。再加之重视“个性教育”之余,根本不好好教导做人最低限度应该掌握的道德规范。幼儿园也标榜“自由教育”,让身心没有发育的幼儿们放任自流。于是,在成人之前,连掌握必要的最低限度道德规范的机会都没有。
这样一来,处于身心成长期中的青少年更有必要学习、思考“人应该怎样活着”这个严肃的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应该给他们创造这种思考的氛围。
而且,我认为在学校教育中,应该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现在的日本,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和学习差的孩子被区分开来,形成优待前者、重视学历的社会环境,这样大大歪曲了年轻人的职业观。因为取得好成绩就可以顺利进入政府部门和大公司,而心灵手巧、善于接人待物等学业以外的特征都被抛弃了。
为了纠正现状、应该从小学生起,告诉他们开展教育,社会有365行,很多人都在各自的行业里勤奋工作,因此社会才得以成立,人们才得以生活。应该是实施职业教育,传授实用知识,比如,让希望当理发师的孩子知道要进什么样的学校学习、取得什么样的资格。
前面章节介绍了专门修建神庙的木匠,无论是木匠还是做家具的工匠、裁缝师、或者庄稼人、渔夫等,无论何种职业,在努力工作中能够磨砺心智、提高人格。教育的最大作用应该是教授劳动的意义以及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
构筑新日本,勿让历史重演
日本进入近代以后,在大约40年的周期里迎来一个个大转折:
1.1868年——脱离以往的封建社会,通过明治维新建立现代国家。以“坡上的云朵”为目标踏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
2.1905年——日俄战争胜利。假如世界列强的行列,国际地位飞跃提高。后来,又富国强兵,尤其向“强兵”的方向倾斜,在军事大国的道路上突飞猛进。
3.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从一片焦土中向“富国”的方向推进,经济奇迹般增长。
4.1985年——为刹住日本巨大的贸易黑字、诱导日元升值、促进进口,日本与其它四国签署广场协定。此时,日本迎来了作为经济大国的高峰期,在泡沫经济崩溃后,一直持续低迷至今。
看看每40年一次盛衰循环就会明白,日本总是一贯追求物质上的富裕,与其它国家保持竞争。特别是战后在经济增长至上主义的旗帜下,追求企业、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野心和欲望不断膨胀。
即使社会、经济基础停滞不前、要求转变观念的今天,情况也没有丝毫转变。为GDP的百分之零点几的变动而忽喜忽忧,把经济指数的增长作为唯一的“善事”。为此争先恐后,乐此不疲。
这是以欲望的烦恼为原动力,在优胜劣汰的竞争原理下,以物资的丰裕为最优先的霸道哲学。所谓“君子求财,不择手段”,我们仍然没有从这种建国模式和个人的生活态度中脱身出来。
很明显,我们已经不能只凭借这样的价值观继续下去了。像过去一样,从经济增长中寻找国家的定位,这只能使国家重复过去的每40年一次的盛衰,甚至衰落到堪与“败战”匹敌的“再一次大谷底”。这种下滑的速度将难以遏制。
国家与地方的财政赤字日益增大,行政、财政改革迟迟不能推行,因人口出生率低和人口老龄化而造成的社会活力下降,这些征兆已经明显凸现出来。如果继续任其发展的话,在下一个40年即2025年,别说展望美好的未来,国家本身恐怕都面临着毁灭的危机。
现在,我们需要确立取代经济增长至上主义的新的国家理念和个人生活哲学。这不仅是一个国家的经济问题,同时又是关系到国际社会和地球环境的极其重大的课题。只要不改变人类对经济增长和消费的永无止境的追求,有限的地球资源和能源中将枯竭,而且地球环境也会遭到破坏。
如此下去,不仅日本这个国家将毁灭,而且,人类也将用自己的双手毁掉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明知如此,或者在不知不觉中,在即将下沉的船舱中,穷奢极侈、贪图安乐——我们必须尽早觉察此类行为的空虚感和危险性,以新的哲学为基础规划新的航海图。
共存生物链中,人类应学会知足
那么,人类究竟应该追求什么样的新哲学呢?
作为今后日本和日本人人生观的根本哲学,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知足”。而且,还包括因知足之心产生的感恩、谦虚地态度,以及体谅他人的利他行为。
自然界中有知足生活方式的模型。食草类动物吃植物,食肉类动物吃食草类动物,食肉类动物的粪、尸体回归土地,滋养植物…长在宏观角度来看,弱肉强食的动植物世界也是出于“调和的”生物链中。
但是,与人类不同,动物不会自己破坏生物链。食草类动物如果被欲望驱使吃光植物,食物链被切断,别说自己的生存,后面的生物也将面临灭顶之灾。于是,它们本能地节制,没有超出自身需求的贪婪。
雄狮在抱饱腹时不掠取猎物。这既是本能,同时又是造物主给予的“知足”的生存方式。正因为掌握了知足的生存方式,自然界才得以长久保持协调和稳定。
难道人类不也应该学习自然界中的“节制”吗?人类原本也是居住在自然界中的,曾经理解自然界的摄理,把自己也作为生物链中的一环。后来,人类从食物链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摆脱了生物链循环法则的束缚的同时,也丢失了与其它生物共存的谦虚态度。
在自然界中,只有人类具有“高度的”智慧,能够大量生产粮食和工业制品,并拥有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但是,不久,人类的智慧就演变成傲慢,产生了意在支配自然界的欲望。同时,知足的节制崩溃,还想要更多,还想更富有,终于陷入威胁地球环境的恶性循环当中。
人类觉醒时,“利他”的文明之花就将盛开
为了不和地球这艘船一起下沉,我们必须重新恢复自然界的美好品行。应该把给予人类的智慧当作真正的睿智,掌握如何控制自私欲望的艺术。
也就是说,有必要实践“知足”精神及知足的生活方式。如果,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不知足的话,当更想要的也得到了的时候,你肯定也仍然不会满足。
过度追求的财富应该适可而止了。不应把国家和个人的目标放在追求物质上的富有,精神富有才是最终目标,这就是老子所提倡的“知足常乐”的“知足”生活方式。有句格言“无法得到渴望的东西时,就珍惜现在拥有”。“满足才是贤者之基”,如何才有人类的安定,这样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
人类应该控制自己的私欲,要有知足、与他人共享的宽容之心、或者给予他人、满足他人的体谅之心,尽管也许有人认为说得太好听,也许有人说这是不可能的事,但我相信这样的思维方式一定能够拯救日本,更广一点说能够拯救地球。
需要强调一点的是,知足的生活态度绝对不是满足现状、不进行任何新的尝试或停滞不前碌碌无为。那经济情况来做比喻,虽然GDP总值没有变化,而内涵或者产业结构本身不断发生改变。也就是陈旧的产业不断消亡,新的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这是因为人类的智慧使新生事物不断涌现,健全的新陈代谢不断交替进行,人与社会都充满活力和创造性。
如果能够达到这样的状态,那么我们不就能从成长走向成熟,从竞争走向共存,实现梦寐以求的愿景,走上协调发展之路吗?
甚至,也许利他之德将催生新的社会文明。今天人们的愿望是生活更轻松、食用更美味、赚钱更多的钱财。在新的时代,让对方过的更好,让他人更幸福,基于同情心或“爱”的利他文明之花一定能够盛开不败。这将是怎样一种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形态,我不得而知。也许这一切都好像海市蜃楼一般,只不过是我个人的主观愿望而已。
但是,我重复讲到,为实现这些所作的努力比实现本身更加重要。这样度过的每一天将砥砺我们的心智。如此这般,我们的心灵将更加高尚,到达“知足”“利他”社会的路程就不远了。
第五章 与宇宙和谐相处
支配人生的两股神秘力量
人生受“看不见的手”的驾驭。而且,“看不见的手”有两只。
第一只手是命运。人们带着各自的命运来到世上,而且在不知命运如何的情况下被命运牵引或催促着度过一生。也许有人持有不同观点,但我认为命运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人确实受某种力量支配着,它不受个人的意志或思想所左右。它不顾人类的喜怒哀乐,像奔流不息的大河,贯穿着我们的一生,一刻也不停地把我们带向大海。
那么,人类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吗?并非如此。因为,还有另一只手从根本上掌管人生的无形巨手,即“因果报应得法则”。
简而言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谓善因产生善果,恶因产生恶果,这是原因和结果直接相关的简单明快的“陈规”。
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一定有其必然的原因。它不是别的,就是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所有这些思想和行为成为原因,产生结果。你现在在想什么,在做什么,这些都是原因,必然导致某种结果。而且,对这个结果的反应又转变成为下一个结果的原因,因果定律无限的循环又是支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