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西游之妖神白龙 >

第461部分

西游之妖神白龙-第461部分

小说: 西游之妖神白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敖信不按照套路出牌,就是不去,任他强者再多,能奈我何?背后嘲讽是一点意义也没有的,毕竟道门一方也有信徒啊!想抹黑道门中人,这是妄想……

    不仅金狮仙诸多截教仙人,其实蛟魔王对法华会也是有些头皮发紧,这会儿真是……心头大石放下!

    “妙哉!果然是八弟!”牛魔王大笑,他就知道敖信有办法!

    “当然,不理会法华会的邀请,这不过是治标的办法,治本的办法,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避开佛教……如今佛教气运正盛,无法压制,这次不管那传国玉玺落入何人手中,道门和佛门都算是撕破脸了,他们一定会秋后算账的。所以此事之后,但凡是来助拳的道门中人,都必须暂避锋芒。特别是楼观道,此次佛道之争皆因楼观道而起,而如今道门诸强,以及各派散修,皆是因此原因才得以驻留洛阳,想必佛教诸人心中已经恨极了楼观道,虽然三战战平,楼观道有权留下……但依我之见,楼观道不如放弃洛阳,把洛阳让给佛教,然后再寻宝地另起炉灶。”

    敖信的想法很简单,虽然在洛阳城里传教,容易扩大教派影响力,但若是有另外更厉害的教派来制衡,那就没意义了,倒不如偷偷打枪。这洛阳城中可不是只有楼观道一脉,佛教要应付其余派系,然后再加强影响力,非一朝一夕可以办到,这段时间楼观道已经可以另起炉灶了。再者,敖信也不是让楼观道完全撤离,只要把九成力量撤走,估计佛教就不会有意见了,这事等于是楼观道卖了个面子给佛教,不仅可以化解掉矛盾,佛教还必定有报,楼观道可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从容发展。

    牛魔王沉默了一下,众人之前大张旗鼓,皆是为楼观道出头,如今明明可以留下来,敖信却提议要走……

    牛魔王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舍得舍得,能舍才能得,况且搬迁的是楼观道,又不是他的势力,他也不会太过纠结。当下便是笑道:“你这算计,倒是和人教青衣仙子半斤八两,看来智者的考虑,都是殊途同归的。”

    “青衣仙子?”敖信一怔,没想到牛魔王会突然提起此人。
正文 第七百三十五章 楼观道?蜀山剑派!
    “对!便是青衣仙子!青衣仙子早在数月以前便觉得,此次人教和佛教的对拼,不管输赢,最后人教肯定是要走的,于是她便早早出发,去寻找适合人教接下来发展之地。她已料到再怎么争都是白费力气,所以她才没有参与这三战,也没有借宝物给张果老……”

    牛魔王的话让敖信身子一震,竟有人和自己想到了一块,果然不能小看天下英雄!

    牛魔王又笑道:“我之前听人说起,那青衣仙子已在蜀中一带,寻到了传教之地。蜀道难行,易守难攻,倒是个建立势力的好地方。而且此地地利最大之处,不在于易守难攻,而在于气候宜人、土地肥沃,虽然现在人口稀少,但只怕将来会成天府之国……青衣仙子的意思是,人教只传金丹一脉,未免自保不足,哪怕门下人人jīng通炼丹,也不过是变成强人眼中的肥。她打算在重建人教人界根基之时,把太清一脉剑道也传下去,今后教派便是以剑修为主,丹修为辅了。”

    敖信呆呆的听着,整个人已经陷入了呆滞状态……

    人教入蜀,建立剑修剑派,这不就是后世神话故事中,大名鼎鼎的‘蜀山剑派’吗?哪怕后来佛教大兴,蜀山剑派依然能一枝独秀!甚至在长眉、老齐执掌教派的时候,这蜀山剑派还爆发过一段时间,几乎没有任何人界教派可以与之争锋……

    原来这蜀山剑派的建立,是在楼观道白马寺战败之后发生的!人教一脉一直让楼观道控制人界道统。张果老等人都是擅长丹道重于厮杀,历史上白马寺一战战败后,青衣仙子觉得人教太过谦让,导致被人欺负,于是青衣仙子重建教派,放弃‘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学习佛教在封神一战的做法,四处抢有资质的弟子、抢法器、抢洞府,让弟子拿极品法宝出去历练,打不过了就大家一起上……

    敖信嘴角抽搐。难怪后世关于蜀山剑修的传闻,全是抢东西、欺男霸女……原来是因为白马寺一战人教战败,换了首领,改了方针……张果老清静无为,若是放在盛世,他的确可以让教派兴旺发达,但如果是群雄并起的乱世,青衣仙子这种jīng通算计、心狠手辣的人,才可能如鱼得水!李老君虽然还在闭关中。但对局势却不是只能袖手旁观,把青衣仙子放下界。这一步妙棋,当真是让人惊叹!

    敖信正在思绪翻飞,此时牛魔王又道:“现在楼观道正在准备搬迁,这种几乎是举教搬迁的情况,是不能偷偷来的,更不能用神通来搬迁,必须光明正大、大张旗鼓的转移,这才能让民众接受。”

    对此,敖信倒是深有领悟。教派发展、转移这种事,都必须大张旗鼓,以堂堂正正之力行事,这就是正教。而偷偷摸摸发展的,不过是yín祀罢了,上不了台面。古代白莲教发展得够猛了吧?甚至几次参与了政权转变,但最后帝王想把它灭教。它立马就被扫掉**成的势力,这就是不够光明正大导致根基不足。到最后白莲教分离出了漕帮,甚至影响力大得连国父、蒋光头等人都曾拜过门,甚至入过会。但最后却还是被得远走国外才能发展……

    哪像佛教,哪怕被几次灭佛,照样混得繁荣兴旺,这便是光明正大传教的力量。

    “这次楼观道转移,人界的皇帝小儿也非常重视,派了一队人马,约莫一千人护送。说起护送的小将,这倒是个有趣的小家伙,和你一样,用的是共工戟法,不过却是删改了许多法门的缩减版,在人界叫做‘霸王戟法’还是什么的……”牛魔王如今不再为药师如来的事太烦心了,竟是和敖信闲聊了起来。

    “昔年共工一族大巫盘蛮不服那一代共工隐忍的做派,降世江东项氏,把共工戟法给流传了出来……他和巫十三一样,有心恢复‘巫族掌地’之制,这一举动倒是顺应了天道局势,让他快速发展了起来。只是盘蛮xìng格狂妄,不听人言,他连那一代的共工都不服,又岂会听谋士之言?最后众叛亲离、惨败自尽,落了个匹夫之勇、妇人之仁的评价,倒是可惜了。还好他没有把共工戟法的完全jīng义都传出去,否则天下就大乱了……那缩减版也不是什么难得一见的宝物,被人类学去,也不奇怪。”敖信笑道。

    “我记得之前听人说过那小将的名字……对了,他叫做张虎!听说还是个小鬼呢!才十五六岁,入洛阳后打遍dì ;dū无敌手,没有任何一人可以在他手中走过十回合,这才被皇帝小儿封了官,真是人杰!在人类里,算是顶尖的资质了吧!听说他已被很多人称为汉中小霸王……”牛魔王笑道。

    敖信一怔:“张虎?”

    时光如流水,潺潺而不舍昼夜。

    夏rì炎炎。

    在楼观道大本营朱雀阙外,停着一队约五十匹马的马车。

    牛魔王已经把敖信的话传达给了张果老,张果老也知道是不可为,再加上青衣仙子的意见,楼观道最终还是决定搬迁入蜀了。当然,楼观道不可能说自己是让出洛阳城给佛教而走的,他们对外的说法是……发展教派。

    道门仙界有黄巾力士,一个个神力无穷,而人界的道门也有黄巾力士,这些人也都是jīng挑细选的大力士。只看到烈rì之下,一个个光着上身的壮汉,正扛着一箱箱的经书,在往马车上装载。这些壮汉都晒得肌肤古铜,如今都是大汗淋漓,在阳光下就犹如一个个铜塑神人……

    那一箱箱的经书竹卷、兽皮孤本,似乎也在散发着淡淡的金光!这些经书虽说不是什么厉害宝物,但经过了数百年有德之士的念诵、加持,也已然算得上是法物了!如今神道旺盛,这些经书竟是被凡人这样成堆的搬运……放在两千年后的末法时代,只怕这里任意一本经书,都能当做门派至宝来传承!

    在朱雀阙远处的林荫小道,一面容俊逸的年轻道人,和一鹤发童颜的老道,正在徐徐朝朱雀阙走来。
正文 第七百三十六章 离陨丹!
    那鹤发童颜的老道,自然是驻颜有术的张果老了,说他驻颜有术,只怕还是说轻了,这老道亿万年来相貌就没什么变化过……

    能够和楼观道掌教并肩而走,不会是普通人,再看这年轻道人和老道一样,同样是气度凝练,隐隐有一种力量浮现在他身上……能够在气势上不弱于张果老的年轻老道,如今整个洛阳城便只有敖信一人了!

    看着众多黄巾力士在那里搬运经书,张果老神sè虽然是平静,但眼睛最深处的那一抹悲凉,却是无法逃出敖信的眼睛……

    没有人知道张果老对楼观道花费了多少jīng力,从李老君过函谷关开始,楼观道便建立了,张果老从中穿针引线,建立了极大势力。汉初三杰中的隐仙人张良,便是张果老的人……后来汉朝渐渐打击道门,到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张果老也曾经命令道门暂时退让。当时张果老心中并不灰心,以为儒门并不是修士门派,实际上就算人界被儒门占领,也不会影响大局,这块蛋糕始终是道门的,只不过是晚点吃罢了。

    果然,到大儒、大贤王莽作乱,之后儒门便被人们厌弃,眼看光武帝将要崛起,道门强者张果老便果断出山,辅佐光武……

    可以说这几百年来,张果老虽是看起来有些不务正业,但实际上却是把自己九成的jīng力,全都放到了楼观道上。此次楼观道被挤出洛阳城,只怕天底下没有任何一人比张果老更难受。

    楼观道转移。虽然今后改变了主旨,青衣仙子会坐镇蜀山,让楼观道转变成蜀山剑派,如此一来人教祭出其实并未折损……

    但楼观道改变成蜀山剑派,那还是楼观道吗?等若于说张果老的‘道’是错的,他已经失败了!

    张果老被李老君所救,得传大道,估计从巫妖那一战后,他便谋划着想要报答李老君了,如今却是一腔心血付诸流水。一切都是白费了……

    敖信也知张果老此时心中定不好受,所以并没有去打搅,要到朱雀阙的时候,张果老却是停下了步子,看向他,笑道:“此次多谢白龙妖帝出手援助,我楼观道才没有惨败,若是三战皆败,只怕后果难以设想。我也无颜面对恩师了……”

    历史上楼观道三战皆败,当场就有数百名道童转投佛教。此事因为敖信的原因没有出现,不然张果老还真的无颜面对李老君。

    敖信并不是挟恩索报的人,闻言也只是淡淡一笑:“道兄客气了,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就算没有我的出现,道门多有义气深重之辈,想必也不会面子上太难看的。”

    张果老顿时便是有些沉默,他当初求了很多人,包括那位隐居的道门大贤……所谓义气深重,没实力者倒是有一腔热血。能看得见未来的人,却都是选择顺天而行了……

    这话题不太好接口,毕竟敖信并非道门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