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的快乐我做主-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我过去常在那里混呗,陈竹在心里翻了个白眼,现在的师范大学还属于郊区那一块的,那地价是说有多便宜就有多便宜,为了搞活经济,区政府就开发了个学生街创收,结果还真搞出了名堂。成了有名的美食街和小商品市场,每到周末那简直是人山人海,红旗招展啊。人流量大,生意好,后来的学生街店面的租金也高得惊人,一点都不逊于市中心的店面,二三十平米的小店面一个月租金就要一万五,而现在买一间店面都不需要那么多钱。
“暑假的时候去师范大学玩的时候看到在建,听住在附近的人说的,听说店面也不贵呢。”
陈琪有些心动,对没有什么手艺。但是踏实肯干的妹妹来说,开个小店做饮食是个不错的选择。
“可是如果阿丽带着孩子到城里来了,小海怎么办?那个女人还不趁虚而入啊?”李明清作为女人,更多的是从感性的角度出发,想法也更接近于陈丽。
陈琪和陈竹都无语,对陈丽那样贤惠的女人来说,家庭重于一切,老公和孩子就是她的天,就算接她到城里来,没住几天肯定想回家。
据陈竹的了解,这时候的二姑姑还年轻气盛,才会如此刚烈,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变得越来越柔顺,她的家比她的生命还重要,才会一次又一次地宽容二姑夫。
“不如让二姑夫把厂子关了,和二姑姑一起来吧,这样不就彻底离开那个女人了吗?”
“现在厂子的效益那么好,他怎么可能关掉?”陈琪失笑。
“男人有钱就变坏,我觉得干脆就把厂子关了,他们两个踏踏实实地过日子,到城里来开个小店也挺好的,你看现在小海的工厂虽然钱赚了不少,可是我过年的时候回去问阿丽,她说小海不让她管厂里的事,对他厂子里的情况都一概不知,而厂子的会计和出纳都是一个人,就是那个女人,这厂子留着对阿丽是百害而无一利啊。”李明清也不避讳陈竹在场,很犀利地说。
陈琪也陷入沉思,刚刚出了这档事,苏家对他们歉意满满,提出什么要求他们都会接受,就算要苏小海关掉厂子,他们再心不甘情不愿,也会乖乖照办,可作为男人也为苏小海可惜。毕竟是自己的事业啊,但一想到妹妹的惨状,他眼神一寒,还是下了决心。
陈丽一向对大哥言听计从,刚刚被这个自己的男人伤透了心,也不想回家看到他,又不好意思回娘家让父母担心,于是很听话地收拾行李到福海来。
“我今天托人问了,最小的店面是三十平米的两万块钱,五十平米的三万,……”因为妹妹刚来,还不是很适应,陈琪减少了很多应酬,晚上都尽量回来吃饭。
陈竹挠挠脑袋,好像那些买麻辣烫、烧烤什么的店面都只有十平米左右嘛,估计这三十平米还能再隔成三间小店面出租,可见做个包租婆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想好做什么生意了吗?打算做快餐店吗?”李明清觉得既然是开在学校旁边,自然是做快餐店最好。
“大学里都有食堂的,做快餐店不一定能吸引到什么人。”陈竹摇摇头,“我有两个想法,一是开个小炒店,需要大一点的店面,请几个厨师,平时学生们请客聚会,需要一个经济实惠的地方,这种小炒店肯定会赚钱。还有一个就是开间小吃店,卖些麻辣烫、烧烤什么的,只要一间很小的店面,也不需要请人,没什么技术含量,成本非常低,学生们嘴馋对这种吃食最没有控制力,这种小吃价格低廉,薄利多销,也肯定能赚钱。”
陈竹读大学的时候最爱光顾的就是小炒店和麻辣烫了,那些店的生意好得都要排队了,做过学生的人最是知道学生的心理,住校的人长期没有油水的滋润,哪里抵抗得了这些小吃的香气。
正文 二姑姑(三)
二姑姑(三)
“麻辣烫和烧烤?我们这里哪儿有人吃这个啊?又上火又不健康。”陈琪第一个反对。
“那种小吃也不卫生。”李明清也附和到,她一直都是健康饮食的倡导者,最反对路边摊了。
“年轻人都爱吃这个,真的!又不是每一个人都不爱吃辣的,何况师范大学还有外地的学生啊,人家吃不到辣还苦恼呢,再说别说小吃了,你去五星级酒店的厨房看看,能卫生到哪里去?”陈竹不以为然地反驳。
“你这孩子是不是背着我们偷偷去吃了路边摊?”李明清狐疑地看着她。
“怎么可能?摊子都是晚上很迟了才摆出来的,我每天晚上都乖乖地回家哪有机会吃啊。”陈竹哀怨地说,她是很想吃来着,每次午夜梦回想起麻辣烫和烧烤,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阿丽,你说呢?”陈琪转头问陈丽,毕竟是她开的店。
“我想还是开一家小吃店好了。”陈丽温顺地笑笑,主要是因为小吃店成本低,她手头的确没什么钱。
“你还是和小海商量一下,毕竟是你们俩夫妻开的,总要一起商量商量,这么僵着也不是个事儿。”李明清也开口劝道。
陈丽默然,还是乖顺地点了点头。
“这乡下地方都没什么人气,店面还这么贵,值得么?”苏小海拎着行李上来的那个周末,陈琪派了车带着他们到师范大学看店面,李明清打量着四周的环境摇摇头。
“好像买的人的确不是很多啊。”陈琪也是个保守的人,总觉得这里太过荒凉,没多大发展前途。
“你们不知道了吧,虽然都说是穷学生,但学生的钱也是最好赚的,特别是饮食店,在学校边上就不怕没生意,你们尽管放心好了。”陈竹信心满满地说。
陈丽一向相信大哥,见陈琪这么说,也十分犹豫,“我看还是算了,我和小海回老家去吧,反正还有地在,日子也能过得挺安稳。”
“姑姑,你看这样好不好,我写书赚了一些钱,我准备自己开家小吃店,可哪有时间啊,你就当做帮我看店好吗?店面我买,还有所有材料我也都包了,就当我雇你和姑夫两人帮忙,一个月给你们一人七百块钱可好?”陈竹拉住陈丽笑靥如花,好吧,她承认她就是嘴馋麻辣烫和铁板鱿鱼。
陈丽显然是心动了,出去打工一个月也就是五百块钱最多了,陈竹开出的价钱也的确很诱人,何况又没花什么本钱,做一段时间觉得不行大不了就回老家好了。
苏小海听了可不乐意了,他也是做过老板的人,心不甘情不愿地卖了赚钱的厂子,跑到福海来给这么屁大点的小孩打工,赚的钱自然比不上过去,更重要的是他的面子往哪儿放啊。
“不行,我卖了厂子也拿了几万块钱回来,店面我们还是买得起的,要做就做得像样点。”苏小海指着一间一百平米左右的店面,“我们就买这间。”
现在还没什么建筑面积公摊什么的说法,一百平米可是实打实的,还多送了几个平方,精明点的还能再搭盖几个平方出来,一百多平米做个小饭馆可是绰绰有余了。
陈竹嘻嘻一笑,也不搭话,反正她心里还真没指望雇姑姑他们,人家好歹是长辈呢,又是这么一间小店铺,可不像小姨那个服装公司有发展前途,搞什么股份制也没意思的。
不过她是知道苏小海性子的,死要面子的人,哪里经得住她小小一激,立马就上钩了。
见陈丽还有些犹豫,她又赶紧对着苏小海大拍马屁,把未来描绘得无限美好,说得原来有些不爽的苏小海眉开眼笑的,更加坚定了要在学生街的开小饭馆的决心。
“姑夫,我以后要叫你苏老板了,咱老家能在福海开饭店的人可不多啊,以后赚了钱,咱就在省城里买房子,把表姐表弟们全接过来上学,村里人还不羡慕死啊。”陈竹笑着怂恿,把苏小海说得更加热血澎湃了,仿佛看到了自己衣锦还乡的场面。
苏小海脑子灵活,也善于交际,也算踏实肯干,可惜太经不起别人的怂恿诱惑了,要不后来也不会生意失败,陈丽也是个没主意的人,见苏小海坚持也就不敢多说了。
陈琪和李明清对做生意也不是很了解,一来觉得陈竹说的有道理,二来见妹夫坚持,也就没多说些什么了,只是帮忙装修店铺,办各种执照什么的,好在房子已经基本装修好了,再通风两三个月就能入住了,不然什么事都堆在一块儿,可要把他们累坏了。
眼见着又要到年底了,翁新像黄世仁一样苦苦追着陈竹要稿,小姑娘见实在逃不过只得心不甘情不愿地把哈利波特的第三部交了出来,《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虽然已经完稿了好一阵,可她就是想着多拖一段时间能多赚些稿费,谁叫这年头的稿费太低了呢。
不过毕竟“哈利波特”在海外都出版了,在国内也是红的很,陈竹还授权出版了几部儿童插画版的书,甚至有动画制作公司找上她准备制作动画片,这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第三部稿费自然是前两部所不能比拟的。
看着存折里蹭蹭往上窜的数字,陈竹满意地砸吧着嘴,钱虽不是万能的,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她死乞白赖地要在师范大学那里买一间三十平米的店面,谁让她想当包租婆的愿望太强烈了呢。
“买那里的店铺有什么用?”李明清忍不住数落她,“还不定能不能租出去呢,实在要买不如买在市中心的清泰街,地段还好呢。”
“那价格不是贵得很么?”陈竹咬着手指说,记得清泰街的一间小店面可是比别墅还贵很多呢。
正文 第八十六章 校庆(一)
第八十六章 校庆(一)
“学生街的也不便宜啊,还不如加点钱买清泰街的算了,你不是打算开间‘淑女主义’的分店吗?”
陈竹眼前一亮,现在的地价便宜得不可思议,就算再贵也比十几年后便宜啊,此时不囤房还待何时?
李明清缠不过她,帮忙打听了一下,三十平米的店面要八万多块钱,可比学生街的贵了很多,这地段不明摆着嘛。
她到现场看了一下,也难怪,新盖的清泰楼嘛,至少在她重生的时候还没有被拆迁的威胁,又是临街店面,三十平米左右做一间服装店是足够了,除了价格以外,各方面的条件都很符合要求。
又转念一想,以后四个月的租金就要这么多了,现在的投资是为了以后更好的生活嘛,心一狠也就买了下来。
看到存折里的数字又迅速缩水,她说不出的心疼,前不久才刚在大姨夫的老家新建了厂房,还欠着银行的贷款呢,这钱还真是不禁花,无论是软硬件都得投入。
唯一让她欣慰的是终于招了个小姑娘设计师,她的工作量大大减少了,你道这个小姑娘是谁?
就是那个胖寡妇的女儿梁薇,小女孩不仅机灵还很有悟性,在店里做了一段时间之后,翻看了不少做时装的书,竟也学会自己画设计图,虽然很多细节方面还不是很清楚,但是至少陈竹是看懂了。
少女们的心中谁没有公主梦呢,“淑女主义”就是实现女孩子们公主梦的地方,梁薇画的就是她心中的公主裙,和陈竹的理念和审美观很相近,她一见便如获至宝,连忙嘱咐小姨把她聘为设计师,不过店里人手紧张,她这个设计师还要兼职服务员,说起来真是剥削劳动力。
但是梁薇毕竟还是个小姑娘,单纯得很,知道自己的设计被采纳了,高兴得很,又被提拔为设计师加了工资,做起事情来就更起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