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我的快乐我做主 >

第139部分

重生之我的快乐我做主-第139部分

小说: 重生之我的快乐我做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竹抱歉地摇了摇头正准备离开,却被那个波西米亚的学姐叫住了。
  “这位学妹,对,就是叫你,真的没有兴趣加入我们话剧社吗?”带着几分吉普赛风情另类学姐款款上前,陈竹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她黑色的指甲上了,真个性!
  不过咱还是要坚持原则,贪多嚼不烂啊!
  见陈竹还是摇头,学姐悄声在她耳边补充道,“或许可以到人艺的小剧场看内部排演的话剧哦?”
  这么简短的几个字让陈竹的心思活络开了,此刻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她的纠结,虽然今后的目标是从商,可是在内心深处她可是个文艺小青年,对艺术还是有那么几分狂热的,就算不能作为工作,但总可以作为兴趣吧?
  瞧她这次报的社团,哪一个不是为了自己的将来筹谋,不如为了自己的兴趣任性一次?
  人艺啊!那可是国内话剧的最高殿堂!
  陈竹两辈子都喜欢话剧,而人艺在国内话剧史上,创造了许许多多的辉煌,无愧于国家级艺术殿堂的称号,是“国宝”级的明珠,是国内话剧的希望所在。
  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人艺就以演出郭沫若、老舍、曹禺、田汉的作品闻名于世,《龙须沟》、《雷雨》、《日出》、《蔡文姬》、《骆驼祥子》、《茶馆》……哪部不是响当当的名剧?
  相比电影和电视剧,话剧对演员的要求更高,正式演出哪里容许一遍一遍的NG?而相对于浮躁的快餐文化,话剧和歌剧更能让人静下心来在剧院里欣赏。
  是内部演出诶,虽然她可以随时买票去剧院欣赏话剧,可那正襟危坐在观众席看演出的感觉,和在台边看他们激情四射的飙戏的感觉肯定不一样。
  而且演话剧嘛,真的从来没有尝试过,似乎很有意思啊……
  陈竹的小心肝越来越纠结,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学妹,可以尝试看看哦,不满意的话可以退社嘛。”学姐就像一个坏心的巫师诱惑着她。
  “好的,我报名。”陈竹脑袋发热,牙一咬就报了名。
  “这才对嘛!”学姐笑得很邪恶,趁陈竹低头填表的时候,示意一边的“背后灵”学长举起相机拍照。
  一下子报了三个社团,实在是有些多了,她叹着气,无心多看,生怕自己又经受不住诱惑,匆匆步出人群。
  正遇到匆匆忙忙的黄龄,连忙招呼道,“你这么风风火火的是去哪儿啊?”
  “校学生会也招新呢,我赶着去递简历,要不要一块儿去?”黄龄急得满头大汗。
  学生会?陈竹撇撇嘴,那可是个混资历的好地方啊,可惜她不需要,也没兴趣,“我不去了,报了三个社团够多了,你赶快去吧。”
  看了看时间还早,她决定去趟图书馆,最近忙着公司的事情,对学业却有所疏忽了,李洁她们成天在图书馆里勤奋,看得她心里也有些危机感,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尤其在这所高手如云的大学里,可不能落下太多。
  借了几本和专业相关的书后,正准备回宿舍就接到陆连娜的电话。
  “陆姑姑,你回来了?”她有些意外地接起电话,陆连娜这段时间一直都在南非谈生意。
  “小丫头,今天中午一起吃饭吧,不许拒绝,这可是老爷子老太太让我打的电话。”陆连娜爽朗地笑道,“你这个小丫头果然行啊,才见一次面,就把这俩老给拿下了。”
  陈竹有些不好意思地讪笑。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半个小时候在你们学校门口见。”
  “陆姑姑,你又换车了?”陈竹目瞪口呆地看着长发飘逸,戴着墨镜,风韵犹存的陆连娜倚在一辆凶狠的悍马H1旁,那另类,那落差,不知道吸引了多少回头率。
  “怎么样?这辆车帅吧?”
  悍马H1的外观凶悍十足,它不是为民间设计,而是为美军的严酷要求而设计出来的。军队要求汽车在几乎满负荷的使用情况下,其使用寿命长达12年。前所未有的动力性能、操纵性能及耐久性能,能够适用于各种特殊的路面,能够行驶许多运动型车辆无法行驶的道路,被业界誉为“越野车王”。而悍马的车型外表,在城市行驶特别的另类。
  不过它在城市车流中也和在野外丛林中一样敏捷,不论是在交通高峰时的公路上还是在拥挤的停车场里,驾驭起来一点也不比别的车费劲,操控起来不像卡车,更像跑车。
  心里虽然羡慕,陈竹还是故意撇撇嘴,“油耗太大,不环保。”
  “你这小孩子,看来果然是被陆彦传染了,就是故意来气我的是不是。”陆连娜敲了她一记。
  “本来就是嘛,九十年代的老款了,估计过几年就会停产了,你怎么会突然想买这款车?”她不是一向偏爱跑车吗?
  “这款车多帅气啊,开着它就像开在丛林中一般自在。”陆连娜得意地吹着口哨。
  看来是在南非那鸟不生蛋的地方呆傻了,陈竹同情地看了她一眼。
  “你这孩子,这是什么眼神呐?别以为我没看见。”陆连娜瞥了她一眼。
  陈竹吐吐舌头,她从小就认识陆连娜了,两人熟得很,相处起来就和朋友一般,可以互相吐槽,毫无距离感。
  “陆姑姑,你这次去南非回来有没给我带礼物呀?”
  “有啊,不过要等你嫁进我们陆家的时候给你做见面礼。”陆连娜帅气地转着方向盘,挑眉笑道。
  “真小气,南非那么多钻石也不随手捡两颗回来。”
  “你以为南非遍地都是黄金钻石啊。”陆连娜白了她一眼。
  “本来就是嘛,我都有送礼物给你哦。”陈竹拿出包装精美的爱马仕大方巾。
  “受不了你,要没带礼物,还真过不了你这关,”陆连娜笑着摇头,扔了两个小盒子给她,“那对耳钉是你的,袖扣是陆彦的。”
  “他的你就直接给他啊,给我做什么?”陈竹的脸一下子红了,她也不知道自己在脸红个什么劲儿。
  “哟,还害羞啦?”陆连娜斜着眼打趣,“他的不就是你的,反正你十月就要去看他了,顺便带给他呗。”
  “你怎么知道的?”陈竹惊跳起来,“肯定是莫兰姐姐说的。”
  “放心吧,陆彦还不知道这事儿。”
  “大概全世界就他不知道了,”陈竹懊恼得要命,“没想到莫兰姐姐也是个大嘴巴。”
  正文 第二百零七章 社团招新(二)
  第二百零七章 社团招新(二)
  “这倒不能怪她,你以为就凭她能有那么大的能耐,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你办好签证?”陆连娜停好车,“你这小丫头还不够有创意,你应该把自己装到快递箱子里,送到他跟前,然后你‘哗’的一下从箱子里跳出来,多浪漫!”
  陈竹的脸上三条黑线,您老人家也一把年纪了,竟然还这么不靠谱。
  “要不要我把他公寓的钥匙骗来?你就把自己打个蝴蝶结出现在他房间里,哇,那可就刺激了!”
  陆连娜相当自HIGH地幻想着,陈竹在旁边一脸囧相,陆连娜不去拍电影电视剧还真是可惜了。
  “娜娜,你又在胡说些什么。”唐平走了出来,虽然没听清女儿在说什么,但看两人的表情就猜到,这个跳脱的女儿又在捉弄人家小姑娘了。
  “奶奶好。”陈竹笑眯眯地问好。
  “你这孩子在学校可吃苦了吧,才几个礼拜不见就瘦了一圈。”唐平爱怜地拉着她的手。
  “妈,你这是老花眼吧,看谁都是瘦一圈,按你这样计算过几周她就成木乃伊了。”
  “娜娜,你怎么说话的。”陆成筹从楼上下来正听到这句话,老人家最忌讳什么木乃伊骷髅之类的说法。
  陈竹连忙问好,陆成筹摆摆手,“一家人还那么客气做什么。”
  她再次被囧到,好像目前还不是一家人吧……
  午饭还是以清淡健康为主,很合陈竹的口味,知道两位老人都是极好相处的,陈竹也不拘束,将自己的大学生活娓娓道来,又有陆连娜插科打诨的,逗得两位老人都开心不已。
  若是过去他们还会讲究些食不言寝不语的,但老人家年纪越大就越喜欢热闹,可孩子们一个个都不在身边,平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难免觉得冷清寂寞。
  陈竹在老人身边长大,对老人的脾性都很了解,说笑得体幽默很让老人喜欢,不做作又贴心得很,很多话都说到老人的心坎上去了。
  “怪不得人家都说女儿是贴心的小棉袄,你爸妈有你这样的女儿真是让人羡慕啊。”唐平感慨着。
  “我这棉袄怎么就不贴心啦?”陆连娜不满地嘀咕。
  “你是让人操心的旧棉袄。”难得陆成筹也幽默了一把。
  “可不是,”唐平重重地叹了口气,“我现在最放不下心的就是你这孩子了,一把年纪了,还和个孩子似的,怎么就长不大呢。”
  “在你们面前我无论多大都和孩子似的,长不大才好呢,青春永驻。”陆连娜满不在乎。
  “就知道贫嘴,”唐平白了她一眼,“小竹,明晚在歌剧院有《费加罗的婚礼》,你陪我去看吧。”喜欢音乐的陈竹很对唐平的脾性。
  “好的呀!”陈竹满口答应,“是我们国内自己排的吗?”
  “是啊,是音乐学院自己排的。”
  午饭后,陆连娜无意在家中多待,而陆成筹夫妇也要午睡,陈竹便起身告辞了,唐平对这个小姑娘又爱又怜,一直拉着她的手。
  “小竹,以后每周六没什么事的话就到家里来吃饭,家里的饭菜总比食堂的好一些,你来了我们也能热闹点。”陆成筹在一边发话了。
  陈竹心里又是感动又是同情,两位老人和她不过就是第二次见面而已,对她却是好得没话说,此刻的陆成筹哪里是个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不过是个和蔼慈祥的老爷爷罢了。
  英雄一生,迟暮之年也只有老伴陪在身边,其实老人家是最渴望亲情的,虽说子女个个争气有出息,但那种寂寞还是一直围绕着他们。
  生活中突然出现陈竹这么个充满朝气的小姑娘,和他们叨念着最平凡的大学生活,迎新晚会,社团招新,食堂打饭排队……这一切都是他们不曾接触到的,陆彦这个闷葫芦也从来不会和他们沟通这些,而平凡生活中是市井细节却是最打动他们这些人的。
  高处不胜寒,有几人能够了解体会呢?
  陈竹知道两位老人也的确是平日太寂寞了,虽然也各有各的交际圈,但和年轻孩子们的接触却是很少,现在有几个年轻人喜欢成日陪着老人家闲聊呢?心里想到自己的外公外婆也是一阵泛酸。
  因为对外公外婆的爱,让她格外能体谅别的老人,不能在外公外婆身边尽孝,也将这份感情转移到了别的老人身上,何况眼前这对老人是陆彦的爷爷奶奶,于是便笑着答应了。
  陈竹本来想回学校的,后来一想自己买了车却不会开,实在太不方便了,干脆把莫兰叫出来,陪她好好练几圈车。
  晚上回到学校吃完晚饭,三位舍友还是不见踪影,一向不喜欢去教室和图书馆那种人多的地方自习,一个人在安静的宿舍里看书也是很惬意的事情。
  开学没多久她就明显得感到一股压力,因为北方大学的学风太好了,同学们也都是各个学校的精英,每一天大家都在卯足了劲儿苦学,智商高、学识广博的同学更是有如过江之鲫,在这样的地方想要像过去读中学那样优哉游哉地混日子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