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意见领袖"是怎样炼成的-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还被送到了乡卫生院。有人说:“这个牛寡妇,真比赵本山还搞笑!”
眼看着新闻发布会也不会平息“谣言”,牛寡妇又想出了一个法子。她到乡派出所和司法所里请来了几个行家,对她家的那个瓮作了一个鉴定,结论是:一,这个瓮不太大,根本装不下一个壮汉;二,这个瓮封闭很严,人在里面会被闷死;三,这个瓮里没有发现人的毛发、粪便、足印等物,证明里面没有藏过人……
可人们还是不信。有人说,那些鉴定的人都是你牛寡妇自己花钱请来的,他们当然为你说话了。再说了,乡级鉴定水平,可信吗?
过了几天,牛寡妇的爹妈又从县里请来了几个人鉴定,结论与第一次基本一样。但还是没有人相信。有人质问:爹妈请人与牛寡妇请人有什么区别?哪个母牛不护犊?再说,县级鉴定也不权威呀!
牛寡妇一恼,把身上最贵重的饰物——戒指给当了。然后到国家鉴定中心请来了几个据说是最权威的专家,对她家的那个瓮作了第三次鉴定,结果与前两次依然是一样的。
第三次鉴定结果公布的当天晚上,村里的一个老汉与老婆一起做俯卧撑,老婆就问:“老头子,这全国最权威的鉴定都出来了,你相信吗?”
老汉答道:“我可不懂什么鉴定不鉴定的,我只知道那个瓮里肯定有鬼,不然,她怎么不掀开盖子让大家看看呢?”
“我也是这么想的。”顿了一下,老婆又问:“那你说瓮里到底有什么呢?”
“关我鸟事儿,我们还是做俯卧撑吧!”
“就是,一、二、三……”
写作心得
这是一篇杂文式的时评。可以视它为杂文,因为它通篇都是杂文的笔法;可以说它是一篇小小说,因为它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当然也可以说它是一篇新闻评论,因为它确实是在评论一起新闻事件。指桑骂槐、含沙射影……“牛寡妇”只是一个符号,虽然从头至尾都没有点出评论的对象,但几乎所有的读者都知道作者是在说什么。
“牛寡妇”的故事实际上是贵州省“瓮安事件”的重新编排:一个叫李树芬的女孩溺水而亡,民间传言她是被人*后扔到河里的,并引发了一起震惊全国的打砸事件。但官方称李树芬是自杀身亡的,并说当时在场的一名男青年在“做俯卧撑”(与*或*的基本姿势高度契合),这一说法迅速成为全国网民戏谑的对象,并成为网络“流行语”。贵州方面连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一边组织专家作出证实官方说法的结论,一边找当事人的亲友作证,但就是不允许外地的记者到瓮安采访。虽然没有直接的评说,但诙谐的故事中却蕴含着一个道理:“*”之中无“真相”,“捂盖子”的结果只能是谣言乱飞、徒增笑柄。
当然,本文有两处细节“借用”和“移植”了另外两起热点事件中的元素。比如,“打酱油”是在“*门”事件传播过程中爆发出来的一个“流行语”,而“毛发、粪便、足印”被当成证物则是“周老虎”事件中周正龙为了证明野生华南虎的存在而经常提及的概念。这些有“热度”概念的植入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此文被收入《2008中国杂文年选》(花城出版社,鄢烈山先生主编)。
我又多了一个网友——胡锦涛
*是你的网友?是的!
2008年6月20日上午,*总书记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的时候,我也在上网。虽然我没有机会与*网友直接对话,但我分明感觉到,他就坐在我的对面……
通过“两会”中总理与中外记者见面会,我知道了*总理是我的网友;今天,我又多了一个网友——他就是*。
当然,*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网友。他是属于所有网友的。
我的网友*只回答了几个问题,在线交流的时间可能还不到20分钟。但我仍然很高兴。因为,*上网的意义并不在于他能直接回答多少问题,而在于他学会了利用互联网这样一个现代化的沟通媒介——这一点,委实意义非凡。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深入群众,贴近群众。”……这些都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可是,群众都在想什么?怎么才能深入群众?对于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来说,这还真是一个问题。
在封建时代,“微服私访”是皇帝亲民的常用方式。但现在,这种方法显然行不通了。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传媒手段,使国人对国家领导人的形象太熟悉了。*即使是打扮成一个老农,人们也能把他认出来。
深入坊间地头考察,还是可以的。但大领导不论走到哪里,都必定是前呼后拥。这首先是出于安全的需要。官做到一定份上,就没有个人行动的自由了。对此,中央也是有明确规定的。再者,地方的官员也不太可能让中央领导独自一人到大街上遛弯儿,或者与群众促膝交谈……既然是前呼后拥、戒备森严,也就无法“与群众打成一片”了。更何况,领导去什么地方、跟哪些人交谈都是事先安排好的,这又怎么能察出实情呢?
至于听取汇报,那就更不靠谱了。
而一旦上了互联网,成为一名网友,上述种种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因为互联网这个现代信息平台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无障碍。在以前,如果想给*总书记写封信,你可能都不知道“收信人”的地址;即使写对了地址,也不知道能不能“转”到*总书记的手里。现在不同了——无论天南地北,无论男女老幼;不论网上论坛,还是即时通讯工具(QQ、MSN等)……每个网友都可以直接对话。因地域、层级、身份等等造成的一切技术的或人为的障碍都不复存在。即使不能直接对话,你在网上发布的信息,*总书记在上网时也可能看到。
二、少顾虑。胡总书记来考察了,可身边围着一大群人,这其中不仅有警卫,还有省市县的各级领导,你还能毫无顾忌地跟总书记“拉家常”吗?有什么困难或问题,你还“敢”向总书记反映吗?在网上,情况就不一样了。身边没有人盯着,中间没有人挡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反映什么问题就反映什么问题。只要说的是事实,管他县长高兴否!
三、原生态。看新闻报道,阅汇报材料,也能了解基层的情况,但报道或材料中的信息都是经过过滤或处理的。不管是不是有意,这些信息都有失真或偏颇的可能。但网上却有很多原生态的信息。虽然网上的信息浩如烟海,任何网民都不可能尽收眼底,但“大事”总是淹没不了的,只要经常上网,就能知道当时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瞒天过海”这一招肯定是不好使了。
总之,网络就是社会,就是一个民间。只要上了网,就等于深入了群众;只要聊起来,也就“打成了一片”。如果每一个领导干部都成为网友(最好像*网友这样不穿马甲),“脱离群众”、“浮在上面”等问题也就不会存在了。
写作心得
这是当天最火爆的博文,搜狐网和凤凰网都把此文推上了首页,点击量高达数十万,甚至有很多网友向我打听*总书记的QQ号。那么这篇文章成功在什么地方?
首先是时效。12点左右才发生的新闻,两个多小时后这篇文章就发表了。胡总书记与网友*在互联网上掀起的热浪正处于高潮之中,很多兴奋之中的网友正热切地期待着深入剖析这一历史性事件的文字,而这篇评论及时地满足了这方面的信息需求。也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我在看完直播后,马上动笔并一气呵成。作为新闻评论员,必须具有这种快速反应的能力。
再就是标题。我相信,只要是看到《我又多了一个网友——*》的网友,都会不由自主地点开它。这是个什么人物?他竟然是胡总书记的网友?……其实,“网友”这个概念有两种涵义:狭义的“网友”是指通过网络认识的朋友;而广义的“网友”是指所有参与网上互动的网民。本文的“网友”显然是广义上的,但人们在一般情况下都先从狭义的角度去理解。正是因为存在这样一种认知上的惯性,所以此文标题产生了特别的效果。当然,故意制造这种效果并不是“恶搞”,而是一种浪漫主义的手法——这不仅契合了作者及其众多网友当时的那种激动、欣慰的心情,而且反衬出了胡总书记“与民平等”的亲民形象。关于标题,后面还要专门谈到。
事到如今,怎么还能反对“救楼市”
继南京、西安等12个城市之后,长三角重镇上海、杭州日前不约而同地对楼市的低迷状态宣告“出手”,加入救市大军。住房建设部已向上层提交“放松”房产调控政策的方案,有消息称,中央政府有可能在2008年11月出台房贷新政,楼市调控政策或将终结。对此,经济学家易宪容发表文章认为《地方政府救房市是一种短视行为》,时寒冰先生也认为《地方政府救楼市是螳臂当车》。(据2008年10月16日《东方早报》)
自从2007年开始陷入危机开始,楼市该不该救就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争论中,“不该救”的声音一直占据着压倒性的优势,这种态势至今没有改变,以易宪容先生等人为代表的“反对派”也一直没有改变自己的立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论也是正常的,但事到如今还要坚持反对救市,委实让人难以接受。
“如今”怎么了?跟“以前”不一样了吗?是的。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并正在席卷全球。人们常说:“华尔街打一个喷嚏,全世界都会感冒。”更何况美国的金融市场早已不仅仅是“喷嚏”了。此次金融危机如此之烈,以至于人们觉得“风暴”已经不足以形容,而是破天荒地以“海啸”来称呼。为了挽救危机,几十年来一向坚持自由经济的美国政府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行政干预,欧洲及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也纷纷推出刺激性经济政策,一场全球性的“救市”已经展开。虽然中国的金融开放以及全球化程度还不高,受“海啸”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寒意”已经非常逼人——股市等虚拟经济且不说,实体经济所受到的侵袭也已经开始显现。
就在易宪容先生等人反对救市的文章见诸报端的时候,中国企业在“海啸”中倒下的新闻不断传来:据2008年10月16日《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之一——东莞合俊集团旗下的两家工厂日前宣布倒闭,6500名员工面临失业。据同日《21世纪经济报道》,浙江省知名地产公司——中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老板丁庆平举家逃到加拿大,留下了大片的烂尾楼。2亿多元的银行贷款没有了着落,大批业主拉着横幅聚集在金华市政府门前……可以预见:类似的事情很可能还会接连发生。
试想:假如东莞再倒闭几家企业,浙江再外逃几个老板,当地的银行将要遭受多大的损失?那么多失业的职工将来何处去?层出不穷的“烂尾楼”以及“烂尾事”如何解决?当地政府又如何能应付得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整个经济和社会能够承受“海啸”的冲击吗?
近些年来,房地产一直是中国经济的“发动机”,它牵动了上下几十个产业。虽然把这个产业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