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茶酒共和国 >

第12部分

茶酒共和国-第12部分

小说: 茶酒共和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游戏酒令
  像刘章这样执法如山,“所以已乱而备酒祸”的“监史”,诚然教人不寒而憟;但是后来宴会时,以游戏方式,定饮酒次序,以一人为令官,众人皆听其号令的所谓“酒令”,就教人兴意盎然了。
  《诗经》“宾之初筵”有云:“发彼有的,以祈尔爵。”是说射箭中目标的人,可以叫不中的人喝酒。这和“射狭”、“投壶”、“藏鉤”、“赌棋”、“掷骰”、“猜枚”乃至于时下“划拳”一样,都含有赌赛为欢的性质。另外像“传花”、“拍七”、“筹令”等则纯为游戏作乐性质。譬如“筹令”所用的筹是一种特制的罚酒工具,举“水浒人名筹”为例,如系“武松”,则“力大者饮,行二者饮。”因为武松力大能打虎,排行老二,所以此筹一出,座中沾上这两点之一的人就要喝酒。但是,“酒令”到了文人手中,就逐渐成为逞机智斗才学的“风雅之事”了。
  (3)风雅酒令
  文人在酒席上逞机智斗才学,《左传》中屡见记载的列国间君臣参加朝享盟会时的所谓“赋诗明志”,应当已见其端。而“酒令”一词,宋代赵与时的《宾退录》说是始于东汉贾逵。其后文人有所制作的很多。譬如褚人获《坚瓠二集》记有“欧阳酒令”,说:欧阳修在筵席间行“酒令”,限定作诗两句,诗意须犯“徒刑”以上的罪。有人作:“持刀哄寡妇,下海劫商人。”又有人作:“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而欧阳公作的是:“酒粘衫袖重,花压帽簷偏。”有人问他,这怎能算是犯徒刑。他说:“在醉意浓重、美色当前的时候,‘徒以上’的罪也就做了。”。 最好的txt下载网

曾永义:酒史、酒话、酒文化(4)
欧阳修的“酒令”表面不合格,但实寓机趣、别出心裁,所以能博人一笑。文人“酒令”形式多端,有时简直极尽中国文字游戏之能事。譬如明朝郎瑛《七修类稿》所记的一个例子:陈询因忤逆权贵被贬官,同事为他送行,饮酒行令。陈循说:“字三个车,余斗字成斜;车车车,远上寒山石径斜。”高谷说:“品字三个口,水酉字成酒,口口口,劝君更尽一杯酒。”陈询则说:“矗字三个直,黑出字成黜,直直直,行焉往而不三黜。”
  从这个例子看来,可见陈询和他同僚的酒令是限用[离合格”,再以一诗句或古语作结,而结句末字必为“合文”之字,而叠用三字者必为“离形”之字,且离形之字必与合文之字同韵。约制之严,直是难上加难。更难得的,是陈询于此时此际也能借酒令抒发一己之牢骚。所谓“离合格”是“离形”和“合文”之格。“离形”即将一字拆开其结构,例中如“轰”字拆成“车车车”等是;“合文”即将两字以上之形体合成一字,例中如“余”和“斗”两字合成“斜”字等是。
  再就褚人获《坚瓠九集》,举其“四书陈二”如下:明代末年,苏州有位妓女名叫陈二,四书记得很熟,大家就称她“四书陈二”。有天,她和一群名士饮酒行令,规定说出来的要“有此语无此事者”。名士们都引用俗语谚语,陈二说:“缘木求鱼。”众人都很叹赏。座中有一少年故意要挫折她,说:“乡下人安置木栅在水中,又从栅上拉网以捕鱼,岂不有‘缘木求鱼’这样的事?”于是罚陈二饮酒,陈二满饮之后,又说:“挟泰山以超北海。”这一来,名士们竞相称赞,少年也心服口服了。
  由陈二之例,可见风气所及,即使妓女亦有才学,能将酒令应对巧妙。此外,我们在诸如《红楼梦》等小说里,也很容易看到有趣的酒令,只是民国新文###动以后,这种文人的酒席游戏好像就销声匿迹了,而今即使吾党之徒也只行“五拳宪法”,虽然豪迈畅快有余,但风雅韵味就不足了。
  四、曲水流觞
  文人饮酒的风雅之事,除“酒令”外,尚有“曲水流觞”。
  (1)修褉的风俗
  “曲水流觞”与“修禊”的风俗有密切的关系。修褉是古代一种清除污秽的祭祀。《周礼?春官》记载:“女巫掌岁时,袚除浴。”郑玄注:“岁时袚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浴谓以香熏草药沐浴。”看样子最初只是熏香洗澡祭神。晋书《束晳传》说:“昔周公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波’。又秦昭王以三日置酒河曲,见金人奉水心之剑曰:‘令君制有西夏,乃霸诸侯。’因此立为曲水。两汉直缘,皆为盛事。”虽然“金人奉剑”是有意造出来的神话,但由此可见,“流觞”的源头始自西周早期;而引水成曲使成“曲水”,人们列坐两旁,“流觞”以饮酒的所谓“曲水流觞”,则是秦昭王所建立的;而两汉以后,相沿成俗,逐渐发展为节令盛事,时间也因昭王“三日置酒”而定为三月三日。
  (2)兰亭雅集
  三月三日成为重要节令以后,人们反而重在赏玩景物,饮酒作诗,祭神洗澡的原意慢慢消失。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五三)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名流四十一人修禊事,在浙江绍兴兰亭聚会,引曲水以流觞,饮酒赋诗,因此作序,是极有名的掌故。当时作五言四言诗各一首的,有王羲之、谢安、孙绰等十一人;作诗一首的,有郗昙等十五人,作诗不成的,有谢瑰等十六人。唐人刘笃《上巳日》诗有云:“上巳曲江滨,喧于市朝路。相寻不见者,此地皆相遇。”杜甫《丽人行》有云:“三月三日天氣新,长安水边多丽人。”都可见唐代曲江禊游的盛况。唐代以后,这种风俗仍然流行在文人之间。民国初年,梁启超在北平农事试验场还举行过大规模的修禊。政府迁台,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庄严先生尚邀集先师台静农教授等友人在外双溪“风雅”过一番。据说大陆为发展观光,而今在兰亭故址犹有类似的举动。但无论如何,“曲水流觞”的风气其实早已不存
  ,因为当今之世,那有多少俊雅闲逸的人!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曾永义:酒史、酒话、酒文化(5)
五、浮以大白
  而无论酒席行令或流觞赋诗,如果犯令或作不出诗都要“罚酒”。但“罚酒”的情况不止于此,而且自古有之。
  《周礼》谓“觥其不敬者。”是说对无礼不敬的人要罚酒。《礼记?檀弓》说“杜篑扬觯而酌师旷、李调。”因为师旷、李调未能及时匡君之过,所以杜篑罚他们饮酒。《说苑》记魏文侯与大夫饮酒,命公乘不仁为“觞政”,监督饮酒的规矩,而且下令说,凡不满引干杯的,就“浮以大白”。“浮以大白”这句出于魏文侯的成语有好几种说法,鄙意以为即“满饮大白之巨杯作为处罚”。又史载陈后主命张贵妃等先作好五言诗,在宴会时令孔范等狎客唱和,如果一时作不出诗的就罚酒。又李廌《师友谈记》说,东坡有次和他的僚属宴会,东坡举起大白之杯罚欧阳叔弼、陈伯修二校理和常希古少尹
  ,道:“你们三位都喝这酒,喝干了,才告诉你们为什么受罚。”三人饮罢,东坡说:“你们三位担任主管,却没有举荐李方叔这样的人,即此就可以罚你们。”他们三位都感到惭愧,忙着道歉。那时张文潜也在席上,却也举起大白之杯,对东坡说:“先生也应当喝这杯酒。”东坡说:“为什么呢?”文潜说:“先生从前主持贡举,也错失了李方叔,岂不和他们犯了同样的错误。”举座不禁大笑。
  从以上这些例子,可见古人罚人饮酒,除魏文侯有点霸道外,都是很有道理很有意思的;尤其东坡以“遗贤”之过罚所属三人,没想张文潜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像这样的“罚酒”风雅俊逸,难怪宾主尽欢,举座大笑。
  罚人饮酒,自古多限以三杯。譬如韩安国作几赋不成,罚三升。兰亭之会,王子敬诗不成,罚三觥。景龙文馆记御诗序云:“人题四韵,后者罚三杯。”又郝隆不能诗,罚依金谷酒数,是三斗。所以吴谚说:“客来迟,罚三钟。”显然是有根据的。其中所云觥、杯、钟、斗升,只是容器大小之名而已,其为三则一也。至于杜甫所谓“百罚深杯亦不辞”,只是诗人夸大之辞而已。
  六、劝杯强饮
  上文说过古代有“尧舜千钟,孔子百觚,子路嗑嗑,尚饮百槪钡难栌铮靡运得魇ハ臀薏缓酪6源丝状宰釉缇图俳杵皆妥痈叩亩曰胺穸ㄕ庵执裕的遣还窍惨嗽斐隼匆浴熬∑淙袄毕分恰保醭洹堵酆狻犯酚薪槭碌丶右耘担担骸耙朴们е樱秒纫司“倥#话脔蛞耸颉!耐踔砣绶婪缰鬃又迦绯さ抑耍四芸爸!币馑际且晕耐酢⒖鬃尤绯H艘话愕纳聿氖亲安幌履敲炊嗑迫獾摹H绱艘焕矗ハ秃酪担匀徊还プ云啤5亲怨湃叭艘频摹捌婕济钫小蹦酥零鹑诵缘木僦梗虿灰欢恪
  (1)以恶道强酒
  譬如汉书《游侠传》说陈遵好摆大场面饮酒,等宾客满堂时,就关闭大门,命人把宾客的车辖丢到井里去,宾客虽有急事也无法离开。车辖是古代车辆使车轮不脱毂的关键,拿掉的车辖比现代人失去钥匙还严重,因为驾起车一定发生车祸。又如晋书《王敦传》说有次王恺请王敦、王导宴会,王恺命美人给宾客斟酒,客人如果没喝干,就杀美人。王导酒量不好,但恐怕斟酒的美人遭惨祸,勉强喝干了;可是王敦却故意不喝。连酒杯也不拿,还作出不屑一顾的样子,任凭美人恐懼悲啼、血溅樽前。相同的情况也发生在石崇的酒席上,王导“素不能饮,辄自勉强,至于沉醉。”王敦则“固不饮,以观其变。已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王导为此责备王敦,王敦却说:“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
  王恺、石崇斗富以豪侈相尚,古今所同恶;而王敦、王导虽是从堂兄弟,而肝肠性情判若天壤,也难怪王导早就料到王敦“若当世,心怀刚忍,非令终也。”
  (2)劝酒妙方
  但是像唐代殷文亮那样的“劝酒法”就很有趣。张《朝野佥载》谓殷文亮在做县令时,好饮酒,手工艺极为巧妙。他雕木为偶人,使偶人穿锦绣衣裳为宾客斟酒劝饮,举动有板有眼;又雕刻作妓女模样,使之唱歌吹笙,都能合乎节奏。如果宾客没把酒喝干,则木小儿不肯再斟酒,而木妓女则歌管连连催促。傀儡戏在唐代已经很发达,但殷文亮的技法实在神妙莫测。他以此劝人饮酒,料想座客必为其巧夺天工,拗不过木人殷勤,一饮而尽,而且尽兴到底吧!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曾永义:酒史、酒话、酒文化(6)
然而劝人饮酒,如果不论青红皂白勉强将事,往往好意也会变成恶意。因为酒量因人而异,随人之量以相劝,必可尽宾主之欢,否则就好像政府抽税不管百姓收入多少一般,就有人会不胜负荷不堪其苦。
  现在不喜饮酒或量浅的人,与人酬酢,常说“以茶代酒”;这原本也是从古礼衍生出来的,只是古人“以水代酒”罢了。《礼记?玉藻》说:“凡尊必上玄酒。”这里的“玄酒”指的就是水。因为上古没有酒,水又是酒之源,水色属玄,故祭祀行礼时以“玄酒”最为尊贵。如果好强人饮酒的人也能明白这个道理,那么当人“以茶代酒”时,也应当足以为欢了。
  七、妓女侑酒
  酒筵之间所以要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