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汉情缘:云中歌 >

第122部分

大汉情缘:云中歌-第122部分

小说: 大汉情缘:云中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未置一语,可一举一动,似已将一切说明。一个未见颓丧,一个也未见哀凄,只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力共享着世间的美丽。

    刘询来之前,不是没想过刘弗陵和云歌现在的情形,可怎么都没想到竟是这样。死亡并不见得痛苦,等待死亡却一定很痛苦,如果不是肯定刘弗陵的病况,一定不会相信这两人是日日生活在死亡的阴影下。

    刘弗陵命殿内所有人都下去。

    刘询恭敬地垂目静坐,似乎等着随时听候刘弗陵吩咐。

    刘弗陵淡淡目视着他,无甚喜怒,“朕还记得第一次见你时,你正在看史记,说近来喜读先帝年轻时的事情,你和朕说说你的心得。”

    刘询有点怔,记得也是个天寒地冻的日子,当年还是一介寒衣,今日已是皇家贵胄,中间发生了太多事情,好似十分久远,仔细一想不过才一年。

    刘询想了会儿后,谨慎地说: ;“其实也就四个字 ;隐忍 ;谋划。”

    当年,窦太后把持朝政,刘彻日日沉迷于打猎游玩,又召了一帮年轻人陪他胡闹,窦太后看他如此,杀心才稍减,不料就是这帮胡闹的年轻人成了后来威名震天下的羽林军。

    刘弗陵微笑:“你谋划做得还算过得去,隐忍的功夫却实在太差。心太急,太害怕失去,手段太毒辣,连谋定、后动都算不上。刘贺行事比你周全稳妥许多,法理人情兼顾。”

    刘询袖中的手不自禁地拳到了一起,力持镇定地说:“田千秋的事情,是臣办事经验不足,是臣的错。王叔自幼在天家长大,见识气度都非臣所能及,臣在市井中长大,有时候行事不免偏激,臣日后会改,会好好跟着王叔办事。”说着就向刘弗陵重重磕头。

    刘弗陵想起身,身子一软,没坐起来,轻叹了口气,“询儿,你过来。”

    刘询听到刘弗陵的“询儿”,心头竟是莫名一酸,他这一生,几曾真正做过孩子

    他扶刘弗陵从榻上起来,行到大殿一侧,只看整个墙上挂着一幅硕大的羊皮地图,绘制着汉家江山。山峦、河流、大地、城池都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出来,各地的人口也在一旁有注明,让看者陡然生出俯瞰天下的感觉。

    刘弗陵问:“江山为何多娇”

    刘询回答得很快:“因为人。很多人喜欢看崇山峻岭,黄河咆哮,臣却自小就喜欢看河道上的船来船往。艄公的号子,渔女的歌声,还有河岸两边的叫卖声,都让我觉得欢喜。没有人的河流太安静,没有人的城池是死城,没有人,就没有秀丽江山。”

    刘弗陵点头,“因为百姓,才有江山,所以治理江山一定要有一颗仁心。善待百姓,让百姓安居乐业,江山才能秀丽壮美。”

    “仁”字上,他已经全然输给了刘贺,刘询不敢多说,只道:“臣谨记。”

    刘弗陵语声忽然转硬,隐有寒意,“但光有仁心还不够。如果是太平之世,如果只需要守江山,仁治天下,好事一件像文帝和景帝,二位先帝让天下百姓享了三十多年的太平富裕。可现在内有权臣弄权,外有夷族进犯,还需要狠心,才可保社稷安稳、江山太平。”

    刘询猛地侧头看向刘弗陵,与刘弗陵眼光一触,只觉得他眼内锋芒刺人,竟生畏惧,立即又低下了头。

    刘弗陵道:“朕自八岁登基,自问行事,无愧天下百姓。”

    刘询说:“陛下是罕见的仁君。”

    刘弗陵却没什么欢喜:“可朕不是个好皇帝朕有仁心,却无狠心,行事果断狠辣不及先帝万一。”

    刘询无语。若刘弗陵是先帝,当年三大权臣的争斗也许就是另外一个局面,先帝根本不会顾忌百姓死活,卫太子之乱时,长安城血流成河,无数无辜百姓被杀。先帝连对自己的亲儿子、亲孙子都是宁可错杀,不可放过,若刘弗陵是先帝,根本不会容他活到现在,那么也就不会有现在的局面。

    刘弗陵指着波澜壮阔的汉家江山,肃容对刘询说:“朕就将这江 ;山交给你了,只望你,心存仁念、手握利剑,治江山,稳社稷,造福天下苍生。”

    刘询身躯剧震,不能置信地瞪着刘弗陵,半晌后,他近乎自言自语地问:“陛陛下是一直都想挑一个果决刚毅的人吗”

    刘弗陵微笑着说:“不错若选朋友,朕一定会选贺奴,可江山社稷不容朕用个人偏爱做主。怎么了你不想要吗”

    刘询忙跪下磕头,人却依旧有点怔怔,“臣臣谢陛下”又立即反应过来,称呼不妥,改口道:“询儿叩谢皇爷爷大恩。”

    刘弗陵站得时间有点久,已经力尽,回身向榻旁行去,脚步虚浮,刘询忙站起,扶着刘弗陵坐回榻上。

    刘弗陵说:“你去告诉于安,命他们都进来。”

    刘询起身到帘外,依言转述。

    一会儿后,几个人从外面鱼贯而入。

    刘询一看来人,忙站了起来。

    手握西北兵权的赵充国将军、负责京城治安的隽不疑,还有太仆右曹杜延年。赵充国是刘弗陵的人,满朝都知。杜延年有点令刘询意外,隽不疑则令他震惊。

    三人齐齐跪到刘弗陵榻前听吩咐,刘弗陵指了指刘询,“从今日起,你们一切行事全听刘询吩咐。霍光若同意让刘询登基,很好霍光若不同意”

    赵充国定声说:“臣等也会让他同意。”

 ;。。。 ; ;
第133章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3)
    刘弗陵问刘询:“你可听到了你可有信心”

    刘询跪下,给刘弗陵重重磕头,“臣叩谢陛下大恩,有三位大人相助,臣定不会辜负陛下厚望。”

    刘弗陵让他站起来,命赵充国、隽不疑、杜延年向刘询磕头。当三人当着刘弗陵的面发誓效忠时,刘询突然有些不敢面对刘弗陵的目光。

    三人退下后,刘弗陵说:“朕的布置,就不一一和你说了,他们三人,还有于安,会全部告诉你。杨敞是你举荐的丞相,你应该有法 ;子对付他,朕就不操心了。张安世手握燕北兵权,毗邻广陵国的驻兵统领是他的亲信,朕能将张安世算作你的人吗”

    刘询胸有成竹地说:“陛下放心,张氏家族的长兄张贺是臣的恩人,有张贺在,张安世即使不帮臣,也绝对不会帮霍光。”

    刘弗陵点头,“朕能为你做的事情,到此为止,以后的事情,朕不想再管。”

    刘询忙跪下磕头,“臣接触朝事的日子还很短,万有不妥之处,还需要陛下提点。”

    刘弗陵道:“朕的行事风格与你不同,从今日起,你按照你的方式办事。只不过,一定要记住我先头和你说的话,你的隐忍功夫还太差。”

    “臣明白,霍光在朝堂内根深脉广,绝非短日内能解决的,若太急,即使把臣的性命搭进去,也解决不了,臣日后,一定谨记隐忍二字,再不敢贪功冒进。”

    刘弗陵让他起来,坐到榻前,“你答应朕几件事情。”

    刘询道:“听凭皇爷爷吩咐。”

    “第一,不管将来发生什么,不许你杀刘贺。”

    刘询立即应道:“臣遵旨。”

    “第二,不许为难上官小妹。”

    “皇后娘娘是皇爷爷的发妻,是臣的长辈,臣日后会向皇后行孙辈之礼,绝不敢轻慢。”

    刘弗陵微愣了下,一字字说道:“她只是朕的皇后。”

    刘询不解,对呀上官小妹是皇后,是皇帝的发妻,有何不对却不敢问,只能恭敬地应“是”。

    “朕会问过她的意思后做安排,不管她走与留,你都要遂她心愿。”

    “臣遵旨。”

    “在你登基之前,于安能给你不少帮助,等你登基后,恐怕不愿意再看见他,对你而言,他知道得太多,用,不放心,不用,更不放心”

    刘询急急想说话,刘弗陵做了个手势,让他不必多说,“放他出宫,不许你动他分毫。”

    “臣遵旨。”

    刘弗陵想了一瞬后,淡淡说:“也就这点事情了。你把这些东西都写下来。”

    刘询提笔,将应承的事情,都在白帛上一一记下,署名、盖好印鉴后,又印了个手印上去。

    刘询将书写好的东西拿给刘弗陵看,刘弗陵点了点头。

    刘询将白帛卷好,放在了案上,迟疑了一下问:“云歌呢”

    刘弗陵一直的平静淡然终于被打破,眼中转过了不舍,“她只是个山野女子,以后和你们都不会再有关系。”

    刘询默默点了点头,“臣有一事拿不定主意,想求教皇爷爷。”

    “你问吧”

    “孟珏此人,究竟可用,不可用”

    刘弗陵不答,反问:“放眼天下,你能找到更好的人去制衡霍光吗”

    刘询摇头,“没有。”

    “朕一直未真正用他,就是想把他留给你。你将来只是一人,臣子却有成百上千,如何让臣子彼此牵制,是一门极深的学问,你慢慢学吧霍光在一日,你可以放心大胆地用他,霍光若不在了”刘弗陵淡淡地说,“你比朕更知道该如何办。”

    刘询点头,“陛下还有什么要叮嘱臣的吗”

    刘弗陵想了一瞬后说:“据于安事后给朕讲,在和羌族勇士的打斗中,你表现得毫无弱点,直到比试结束,众人依旧看不透你武功高低。孟珏的功夫却是有弱点可寻的,所以当克尔嗒嗒以为可以斩杀孟珏时,却不料孟珏的弱点根本不是他的弱点。”

    刘询以为他当日已经做到最好,不料听到刘弗陵这样的评语,思索了一下,好似有所悟,心里却很不服气,想着结果可是他赢、孟珏输。他向刘弗陵磕头,恭敬地说:“臣懂了。”

    刘弗陵道:“你比朕更适合做皇帝,朕已没什么可教你的了,你 ;回去吧”

    刘询磕头,连着磕了三个,却仍然未起来,僵跪了一会儿,又“咚咚”地连磕了九个头,一个比一个重,到最后好似要磕出血来。

    他的举动有些莫名其妙,刘弗陵却丝毫未阻止,只微笑着说:“把你的这份心留给天下百姓,你将这江山治理好,把朕未能做到的事情都做了,就可以了。”说着,人歪靠在了榻上,闭上了眼睛,挥了挥手让他走。

    刘询站起,走了几步,忽有些迟疑,犹豫了一瞬,终是不甘心,一咬牙,反身回去又跪下。

    “陛下,臣斗胆了,但这次不问,臣怕臣心中已经困惑了很久,陛下第一次召见臣时,问臣这一生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最想做的事情又是什么臣斗胆想知道陛下的答案。”

    刘弗陵没有立即回答,闭着眼睛,似在思索。刘询心中稍慰,刘弗陵和他当年一样,这个问题也无法给出答案。

    可慢慢地,刘弗陵的眉宇间溢出了笑意。“快乐的事情太多,一时想不出来哪件最快乐。”刘询心中剧震,说不清楚是惊讶羡慕还是嫉妒。一瞬后,刘弗陵笑着说:“最快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