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汉情缘:云中歌 >

第101部分

大汉情缘:云中歌-第101部分

小说: 大汉情缘:云中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贺沉默,很久后,跪下说:“既有明君,臣愿做闲王。”

    当年杏树下的小儿虽然早慧,懂得言语中设圈套,却不知道人与人之间,有些距离是无法跨越的。

    刘弗陵似乎没有听懂刘贺的彼“闲”非此“贤”,他拂了拂衣袖,转身离去,“望你在长安的这段日子,让朕能看到你当日在杏树上所说的济世安邦之才。对了,因为这里无人居住,朕爱其清静,后来常到这里玩,听此殿的老宦官说,昭阳殿曾是李夫人所居。”

    云歌和红衣她们笑挽着手进来时,看见只刘贺一人坐在杏树下,全然没有平日的风流不羁,神情怔怔,竟有几分凄楚的样子。

    四月略带敌意地盯了眼云歌,又打量着刘贺,刚想上前叫“王上”,红衣却拽了拽她的衣袖,示意她噤声。

    红衣凝视着刘贺,眼中有了然,似乎完全明白刘贺此时在想什么。她的眼中慢慢地浮起一层泪光,就在眼泪掉下的刹那,她借着低头揉眼,将眼泪拭去。再抬头时,脸上已只是一个温柔的笑。

    她轻轻走到刘贺身侧跪下,握住了刘贺的手。刘贺看到她,伸手轻轻抚过她的笑颜,像是在她干净的笑颜中寻觅着温暖,半晌后,他露了笑意,那个笑意慢慢地带上了不羁和毫不在乎,最后变成了云歌熟悉的样子。

    云歌转身想悄悄离开,却听到刘贺叫她:“云歌,你回来,我有话问你。”

    刘贺让四月和红衣都退下,请云歌坐到他对面,“我下面问的话对我很重要,你一定要对我说实话。”说着“重要”,却依旧笑得吊儿郎当。

    云歌却凝视着他清亮的眼睛,郑重地点了点头。

    “你小时候是不是认识陛下你们是不是在西域认识的”

    云歌愣住,她虽然告诉过许平君她和刘弗陵小时候认识,却从没有提过和刘弗陵何地认识,一会儿后,她答道:“是的。”

    刘贺摇着头苦笑,喃喃自语,“原来我全弄错了一直以为是三弟难怪难怪现在终于明白了”

    “你弄错了什么”

    刘贺笑道:“我弄错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也许会铸成大错。云歌,你还记得陛下和你一起救过的一个少年吗”

    云歌侧着头,笑着嘟囔:“陵哥哥都和你说了些什么怎么连月生的事情也和你讲了。”

    刘贺心中最后一点的不确定也完全消失,他凝视着云歌说:“这么多年过去,你竟然还记得他的名字,如果月生知道,一定会很开心。”

    云歌道:“陵哥哥记得比我还牢他一直觉得自己对不起月生,他一直很努力地想做一个好皇帝,就是为了不要再出现像月生的人。”

    刘贺笑容僵了一僵,云歌问:“你愿意留在长安帮陵哥哥吗”

    刘贺长吁了口气,心意已定,笑嘻嘻地说:“我会住到你们赶我出长安城。”

    云歌喜得一下跳了起来,“我就知道你这人虽然看着像个坏蛋,实际心眼应该挺好。”

    刘贺苦笑。

 ;。。。 ; ;
第107章 馨香盈室花不语(1)
    长安城从来不缺传奇。

    在这座世上最宏伟繁华的都城里面,有异国做人质的王子,有歌女当皇后,有马奴做大将军,有金屋藏娇,有倾国倾城,当然,也还有君王忽丧命,太子成庶民,皇后草席葬。

    长安城的人不会随便惊讶兴奋,在听惯传奇的他们看来,能让他们惊讶兴奋的传奇一定得是真正的传奇。什么某人做了将军,谁家姑娘麻雀变凤凰嫁了藩王,这些都不是传奇,顶多算可供一谈的消息。

    可在这个春天,长安城又有一个传奇诞生,即使见惯传奇的长安百姓也知道这是一条真正的传奇,会和其他传奇一样,流传百年、千年。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巫蛊之祸牵涉众多,祸延多年,朕常寝食难安。先帝嫡长曾孙刘询,流落民间十余载。秉先帝遗命,特赦其罪,封阳武侯。”

    刘询,卫太子的长孙,刚出生,就带着盛极的荣耀,他的满月礼,先皇曾下诏普天同庆。可还未解人事,卫太子一脉就全被诛杀,小刘询被打入天牢。

    其后他所在的天牢就祸事不断。先是武帝身体不适,传有妖孽侵害帝星,司天监观天象后说有来自天牢的妖气冲犯帝星,武帝下令诛杀牢犯。再接着天牢失火,烧死了无数囚犯。还有天牢恶徒暴乱,屠杀狱卒和犯人。

    小刘询在无数次的“意外”中,生死渐成谜。有传闻已死,也有传闻他还活着。但更多人明白,所谓活着,那不过是善良人的美好希望而已。

    随着武帝驾崩,新皇登基,属于卫太子的一页彻底翻了过去。卫太子的德行功绩还会偶尔被谈起,但那个没有在世间留下任何印记的刘询已经彻底被人遗忘。

    却不料,十余载后,刘询又出现在长安城,还是不少长安人熟悉的一个人:游侠之首刘病已。

    从皇孙到狱囚,从狱囚到游侠,从游侠到王侯。怎样的一个传奇有关刘询的一切都被人拿出来谈论,似乎过去的一切,今日看来都别有一番深意。

    “游手好闲”成了“忍辱负重”,“不务正业”成了“大志在胸”,“好勇斗狠”成了“侠骨柔肠”。

    还有他与许平君的良缘,从许平君“鬼迷心窍、瞎了双眼”变成了“慧眼识英雄”,成了人们口中的又一个传奇女子。

    朝中文武大臣也对卫皇孙的突然现身议论纷纷。

    霍光细心观察着一切,可他怎么都猜不透刘弗陵究竟想做什么。

    皇帝一贯忌惮宗亲胜过忌惮大臣,因为宗亲篡位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臣子。

    可是刘弗陵却一步一步地替刘询铺路,先让刘询在朝堂上绽放光芒,博得朝臣赏识,再让刘询获得民间的认可。本来一些大臣还对皇帝提拔刘询不服,可知道了刘询的身份后,那点不服也变成了心悦诚服。

    刘弗陵封刘询为侯后,任命刘询为尚书令,录尚书事,负责皇帝诏命、谕旨的出纳。官职虽不大,却是个能很快熟悉政事的好位置。还有刘贺。

    霍光也一直看不透此人。若说他的荒唐是假,可刘贺并非近些年为了韬光养晦,才开始荒唐,而是先帝在位时,霍光看到的就是一个荒唐皇孙,那时刘贺不过十一二岁,霍光完全想不出来刘贺为什么要故作荒唐。可若说他的荒唐是真,霍光又总觉得不能完全相信。他现在完全猜不明白刘弗陵为什么要把刘贺召进长安。

    犹如下棋,现在虽然能看见对方手中的棋子,却不知道对手会把棋子落在哪里,所以只能相机而动。

    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霍氏女子诞下第一个皇子,一旦有皇子依靠,别的什么都会好办许多。

    霍光为了送霍成君进宫,先去见小妹,与小妹商量。

    一则,不管刘弗陵喜不喜女色,为了皇位,他当然会愿意选纳妃嫔。如选了各个大臣的女儿入宫,将臣子的家族利益和皇帝的权力紧密联合起来,刘弗陵就会得到有力的帮助,可以大大削弱霍氏在朝堂上的力量。可这绝不是霍光想要看到的局面,如何阻挡身居要位大臣的女儿入宫,只选几个无关紧要的女子充数,明处就要全力依靠小妹。二则,他不想小妹从别人那里,听闻他打算送霍成君入宫的消息,那会让小妹感觉自己和霍氏不够亲密,他想让小妹觉得她也是霍家的一员。

    小妹还是一贯的温顺听话,对他所吩咐的事情一一点头,对霍成君进宫的事情,拍手欢呼,喜笑颜开,直呼:“终于有亲人在宫里陪我了。”

    上官皇后十四岁的生辰宴。

    在霍光主持下,宴席是前所未有的隆重。

    朝廷百官、诰命夫人齐聚建章宫,恭贺皇后寿辰。

    刘弗陵也赐了重礼,为小妹祝寿。

    小妹坐在刘弗陵侧下方,听到刘弗陵真心的恭贺,虽然不无寥落,却还是很欣喜。

    她大着胆子和他说话,他微笑着一一回答。他和她说话时,身体会微微前倾,神情专注。小妹在他的眼睛里,只看见两个小小的自己,她心里的那点寥落也就全散了,至少,现在他只能看见她。

    小妹忽地对霍光生了几分难言的感觉。他毕竟还是自己的外祖父,也只有他能记挂着给自己举办盛大的寿筵,也只有他才能让皇帝坐在她身边,陪她喝酒说话。

    酒酣耳热之际,礼部官员献上民间绣坊为恭贺小妹寿辰特意准备的绣品。

    八个宫女抬着一卷织品进来,只看宽度就有一两丈。

    小妹十分好奇,笑着问:“什么东西要绣这么大”

    八个宫女将绣品缓缓展开。

    只看大红绸缎上,绣了千个孩童,神态各异,有的娇憨可爱,有的顽皮喜人,有的生气噘嘴,有的狡慧灵动,不一而足。

    送礼的官员磕头恭贺:“恭贺陛下、皇后百子千孙。”

    小妹的心,刹那就跌入了万丈深渊。原来这才是霍光给她举办寿筵的目的这可是她的生日呀

    袖中的手要狠狠掐着自己,才能让自己还微笑着。

    丞相田千秋站起,向刘弗陵奏道:“陛下,现在东西六宫大都空置,为了江山社稷,还请陛下、皇后早做打算。”

    霍光看向小妹,目中有示意。

    小妹的掌心已全是青紫的掐痕,脸上却笑意盈盈地说:“丞相说得有理,都是本宫考虑不周,是应该替陛下选妃,以充后宫了。”

    有了皇后的话,霍光才站起,向刘弗陵建议选妃,百官也纷纷劝谏。

    刘弗陵膝下犹空,让所有朝臣忧虑不安,即使政见上与霍光不一致的大臣,也拼命劝刘弗陵纳妃嫔,一则是真心为了江山社稷,二则却是希望皇子能不带霍氏血脉。

    刘弗陵淡淡说:“今日是皇后寿筵,此事容后再议。”

    田千秋立即洋洋洒洒开始进言,从高祖刘邦直讲到先帝刘彻,没有一个皇帝如刘弗陵一般,二十一岁仍后宫空置。

    情势愈演愈烈,在田千秋带领下,竟然百官一同跪求刘弗陵同意,起先还动作有先后。后来,偌大的建章宫前殿,黑压压一殿的人动作一致,齐刷刷地跪下,磕头,再高声同呼:“为了大汉江山社稷,请陛下三思”声音震得殿梁都在颤。

    再跪下,再磕头,再高声同呼:“为了大汉江山社稷,请陛下三思 ;”

    跪下

    磕头

    高呼

    起来

    上百个官员一遍又一遍,声音响彻建章宫内外。

    众人貌似尊敬,实际却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逼迫,刘弗陵只要不点头,众人就会一直要他“三思”。

    连站在角落里的云歌都感觉到那迫人的压力滚滚而来,何况直面众人跪拜的刘弗陵

    刘弗陵凝视着他脚下一遍遍跪拜的文臣武官,袖中的拳头越握越紧,青筋直跳,却没有任何办法能让他们停止。

    鸾座上的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