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医师-第4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算治疗了一段时间,母亲的情况似乎好上一些。可隔上一段时间,这种情况又会出现。将她送到医院请专家会诊,到头来又是无疾而终。
总之一句话,找了这么多专家。最终都查不到。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位不犯病看起来,只是有些体弱的母亲动不动晕厥。
查不出病根,自然就没法断根。以至于祝新明,不得不专门找人,在这家里陪着老母亲。为的就是,照顾老人的一切,让她不会出现这种突发疾病。
坐在院子里的祝母,看着祝新明不时凝望着外面,显得很好奇的道:“新明。今天你不用上班吗?以往这个时候。你应该早就去上班了吧?这转来转去,看什么呢?”
听着老母亲的询问,祝新明也笑着道:“妈,等下家里会来两个客人。是从京城来的。他跟吴老关系不错。路过江南特意过来串串门。看望一下你老人家呢!”
不敢将请了医师替她看病的事情说出来,祝新明只好找了这么个托词。毕竟,他能有今天。很大程度上还是缘于他父亲,当年跟吴兴也算是老战友。
只是现在他身居江南一号高位,唯一的母亲自然带在身边。而吴兴对于这位弟妹,多少也有些牵挂。偶尔也会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她的身体状况。
听到是吴家的朋友,祝母果然很高兴的道:“哦,老连长派人过来了。那你怎么不去门口等着呢?对了,另外让人多买点菜,等下客人来了,也好在家吃饭啊!”
对于吴兴这位老连长,祝母也是非常感激的。当年她的老公,就是在吴兴手下担任排长。并随着吴兴的职务提升,她老公的职务也不断提升。
只是很可惜,当吴兴身居高位不久,她老公就因病过世。可就算如此,吴兴也一直很关注,她这种老部下遗孀的情况,也栽培祝新明身居这个省一号的高位之上。
感恩的老人,听到是吴家的朋友上门,自然想着好好招待一番。对她而言,那怕儿子职务再高,也不能忘了吴家的恩情。这客人上门,自然需要出门迎接啊!
觉得老母亲说的对,另外刚好需要跟韩安康交待一下,祝新明觉得时间差不多。就真的走到一号院门口,等待着韩安康一行人的到来。
负责一号院警卫的武警们,看着这堂堂的省一号,竟然站在门口迎客。多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也想着这即将到来的客人,到底是何方神圣啊!
在这种观望之中,前去接韩安康的车队,也缓缓进入了这片高官居住区。等到同行的副书记,跟韩安康介绍,站在门口那个中年人就是祝新明时,韩安康也觉得有些奇怪。
不管怎么说,做为一省大员,韩安康从不觉得,他有这样的派头,让对方亲自出门等候。可这份厚意,他不想受也只能接受下来。
让韩兵停车后,韩安康第一时间下车。带着韩忠义跟韩家最小的孙子韩定山,来到了祝新明的面前。得知这位是省一号,韩忠义祖孙俩都显得有些震惊。
尽管知道韩安康的身份贵不可言,却也没想到,会贵到让一省一号亲自出门迎接的地步。这让祖孙俩多少觉得,他们对韩安康的影响力,多少还是想象的低了啊!
两人握手之后,祝新明也很客气,跟韩忠义祖孙俩一一握手。甚至在跟韩忠义握手时,还对昨天发生的事情,以省一号的名义道了声歉,这待遇令韩忠义都有些惶恐。
反倒是韩安康,显得很平静。既然事以至此,再去多说什么客套话,也没什么意思。跟着祝新明,就慢步的往祝新明居住的院子走去。
在路上祝新明才笑着道:“韩医师,我母亲正在家里等候。只是等下,能不能稍稍委婉一点。我母亲这人,不喜欢我替她请医生看病,说是犯忌讳。
她的病情,不犯病的时候一切都正常。可犯病的时候,总是让人心惊胆战。这次你过来,我稍稍撒了个小谎,说你是吴老的朋友,她很敬重吴老。
这些年,因为我工作的关系,她一直都跟我居住在江南。这京城也很少回去,以至她很想念京中的那些老人。尤其吴老,非常照顾我母子俩,所以你这次算路过串门。”
尽管这些话说的很简单,可韩安康也听出,祝新明的至孝之心。笑着道:“放心,我跟吴老也算忘年交,这朋友一说倒也不算谎话。没事,这事我会尽力!”
有了这句话,祝新明多少放心了一些。至于韩忠义祖孙俩,他也没怎么冷落。只是祝新明并不知道,眼前的这位医生,还是李家的嫡系曾孙。
从第一眼看到祝母,韩安康就查觉出一点问题。医术到了他这个境界,很多时候观察一下患者的气色,他也就能看出个七七八八来。
望着老人一脸热情的样子,韩安康也清楚。就以老人现在的状况,谁敢说她有病。也难怪祝新明会说,她母亲得了种怪病,根本就查不出什么根底来。
借用握手的机会,韩安康显得很热情,握着老人的手道:“老奶奶,你好啊!这次冒昧来访,打扰你的静修了。可来的时候,老爷子交待,让我无论如何过来一趟。
来的匆忙,东西我也没带什么,希望你老别介意啊!看到你身体健康,我想老爷子也肯定开心。让你站在这里等着,是我的不对啊!老奶奶,咱们进屋坐吧!”
趁着说话的时机,韩安康探出元气给老人把脉了一番。等到说完话,情况他也探查的差不多。可这种情况,多少让他觉得有些意外。
只是这种情况下,他还是不好多说什么。最终在老人也显得很高兴的情况下,将叔爷祖孙给介绍了一番。这让好久家里没来客人的祝母,显得心情非常高兴。
相比对韩忠义祖孙的热情,祝母对韩安康无疑很喜爱。趁着众人落下的时候,也询问了一番吴老爷子的情况,这也算是简单的试探一下韩安康的真假。
面对老人的询问,韩安康笑着道:“老爷子身体不错,每餐都能喝上二两小酒。平时没事,就打理他院子里那两块菜地。这次来江南的时候,他种的甜瓜都快熟了!”
从这些对话中,老人终于知道,这个年青人对吴兴真的很了解。以前在京城的时候,她也会时不时,到吴兴居住的院子坐上一会,知道吴兴的这些习惯。
确认了韩安康的身份,老人也显得很高兴,又询问了一番韩安康此次来江南的事情。对此,韩安康也没隐瞒,直接告知老人,他这次是代爷爷寻亲而来。
等到老人听到韩安康的名字,突然道:“小伙子,当年老连长的病,应该是你治好的吧?那这次你来我家做客,不是简单的做客吧?是老连长特意让你来的?”
呃!这话一出,韩安康跟祝新明都有些意外。没想到,祝母竟然知道,当年韩安康替吴兴治病的事情。顺着这茬,就联想到了她的情况。
面对老人的询问,韩安康却很镇定的道:“老奶奶,我知道你不喜欢别人说你身体不好。可今天我来了,即有老爷子的关心,也有你儿子的孝心。
况且,我进门看到你的第一眼,就大概看出你的一些问题。我想,你平时常犯的老毛病,真要说起来,也不算什么大毛病,可不断根也是会出大问题的。
既然你知道,当年是我替老爷子治好他的病,那你就听听我的诊断。想必你老也不希望,让你儿子天天为你的病情担惊受怕吧?身体好了,你有时间也可去京城转转啊!”
这番话讲出来,祝母没怎么说话,祝新明却一脸惊喜道:“小韩,我母亲的情况,你知道是什么原因了?”
尽管有些不相信,可祝新明却清楚。韩安康如此年青,能在军地两级的最高医疗机构,成为专家组的成员,必然也是有一番真本事的!(未完待续。。)
第四十九章 怪病的根源所在
民间有句俗话‘有什么都行;就是别有病。’不管是高官权贵,还是普通百姓,在对待疾病的问题上,其实都一个心态,希望家人健康,能够永远不被疾病所缠住。
尽管同样一种病,落到普通百姓家,可能会直接拖垮一个家。可富贵人家,真摊上什么疑难杂症,同样也会觉得束手无策。就算有钱,往往也找不到医治好怪病的医生。
眼下祝家的情况就是如此,尽管祝新明位高权重。可对母亲的怪病,同样觉得无可奈何。能请的专家都请了,可就是查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这次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将韩安康这个年青却医术高超的医师给请来。那怕韩安康查不出什么问题来,他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失望。
从母亲摊上这个怪病,至令也有四五年的时间,每年似乎都至少有那么几次,令他心惊胆战的时刻。也许是习惯成自然,他现在担心,自家母亲反倒很想的开。
对于祝母而言,她如今年纪已过八旬。用句老人的话,她也算是高寿了。如果老天真要收走她这条命,那她也阻止不了。心态放宽了,自然就不希望别人觉得她有病。
听到韩安康这个名字,跟吴兴的关系又那么好。吴兴当年病重,祝母也是非常担心。后来听闻吴兴逃过一劫,她自然询问过医生的情况。
虽说知道的不多,可吴兴是被一个姓韩的年青医师治好的事。她多少还是知道的。既然知道韩安康肯定不是特意上门做客,那么他的来意想想就清楚了。
现在听到韩安康说查出一点怪病的端倪,身为人子的祝新明,自然显得非常激动。那怕已经有点认命的祝母,也显得有些惊讶,觉得这年青人的医术真如此之高?
面对祝家母子的期待,韩安康笑着道:“祝叔叔,如果我判断不错,老奶奶晕厥的季节,多发于冬季气温骤降的时节。偶尔受到惊吓。也会导致突然性的晕厥。
另外到了冬季。老奶奶就会觉得身体四肢无力。只有阳光充沛的时候,在外面晒晒太阳,就会觉得精神好上许多。不知,我这个判断可否正确?”
呃!听完韩安康的分析。祝新明想了想道:“听你这么一说。好象还真是这么回事。相比在京城。我妈妈犯病的次数比较多。到了江南,这种情况似乎真的有所缓和。
难道说,这个病真是什么气温导致的病症?妈。你觉得小韩说的对不对?你到了江南后,还真的越来越喜欢晒太阳。是不是觉得,晒晒太阳身体会舒服不少呢?”
得到祝母的点头承认,祝新明也觉得,这倒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说法。请过不少专家给母亲看病,说这病是天气造成的,倒还真是头一次听说。
看出祝新明母子的困惑,韩安康略显温和的解释道:“祝叔,相信你应该听过,天地气息分阴阳五行之说。老奶奶所受气息之困扰,更多是阴气过剩所致。
据我先前把脉得出的结论,这种阴气是接触外物所导致。如果祝叔不介意,我想去老奶奶平常活动的地方看看。想必应该会有一些收获!”
阴气过剩?
对于韩安康的说法,祝新明母子都觉得有些新鲜。可看着韩安康这样自信十足的话,母子俩也没多说,领着韩安康往后面祝母居住的地方走去。
在行进到后院之时,韩安康也没去祝母居住的卧室,而是来到一个相对比较阴沉的房间前。指着房间道:“这里是什么地方?我感觉,这房间气息有点不对!”
听着韩安康的询问,祝新明立刻道:“我母亲信佛,不管在京城还是这里,都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