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仙侠传-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这样一说,在场的诸下人等好不畏惧,当时就有人提议,不离开官道,仍顺着这条路往上走。但见那领军也是一脸踌躇不定,犹疑未决的模样。误了期限,要斩,近路如不能两全,丢了自家的前程和一家老小到也罢了,全当鞠躬尽瘁效忠皇上,但岂不是再要白白搭上这些人的性命么?这如何使得。
他正这里愁眉不展,小雨却哈哈乐了起来,一连手的拍着喜豹的肩头大叫:“好啊好啊,就走这条险径,我已好久没开杀戒了,能够杀杀这些大虫,也是为民除害嘛。就这么定了,立刻启程。”说着还将小手臂用力一挥,好似他是兵中的领军。
有了小雨这番话,众人才算转忧为喜,心神安定。行军赶路这段时间里,他们已知道小雨不是凡夫俗子,能上天入地,穿石走洞,看他似神仙一般,有了他在,还怕它几条蛇莽毒虫不成。刚才的人心惶惶多半是乍听喜豹那么一说,没转过味来,这回小雨大仙一开口,才顿然醒悟。
当下,领军高高兴兴地去传领,往梵仙山疾行军,以最快的度赶到那里。此刻,在他的眼里,不是草莽荆棘的险山崎路,而是一条正铺满鲜花的阳光大道展现于他面前。
有道是军在于士气,五百兵一个个斗志昂仰,信心百倍,怎能不似肋下生翼,足蹬火轮,不到一天半天的时间,就赶到了梵仙山脚下。而哪时,智云禅师和彩逸也正好刚刚将妖道灭迹,分头离开那里。
因此,战场所留下的残亘碎片,祭台破炉,自是被他们看得一清二楚,令众人好不触目惊心。幸尔智云禅师在去前将那三俱血尸用化骨水消融去,不然,虫蝎闻腥而来,盘于当地,真正要令他们好一番的肉跳了。
小雨见此情景,顿时明白刚才定有妖孽在洞前做法,不过他也看出,斩妖者非平常之辈,那频临于天际的一沬红影仍未褪尽,与幕色相契,只不知是哪位高人显圣。
月光如雪,仙山遭劫,所幸祸害已去,小雨与喜豹一阵咬耳,便随即唤来领军,带领几人将洞前打扫干净,除去障碍,当晚便于洞里过夜,由小雨在洞外值守望风,万无一失,待明早天一放亮急赶路。
而喜豹呢,是个性急喜事的主,他先时睡它不着,便干脆爬起来去洞外找小雨唠嗑,于是俩人便一问一答,坐在洞前的高台上,说得好不开心。不知是由于白天喜豹把梵仙山后的那条险径说得太神乎奇神,还是小雨已按捺不住这长夜的煎熬,想先过去一探个究竟,看看到底有多难走。
便向喜豹提出,让他带路,趁这月色皎洁,辉光吐珠的当空,去那险径查看查看。明早也好有所心理准备。喜豹听了知他是在找借口,明为去探路,实则是想打这长长的夏夜。欲若不答应,又怕小雨生气,明天真遇上危险他不卖力拼杀咋办?如要真带他去吧,无人看守这洞口,万一这里先来了险情更是了得。
他这一番思想斗争,哪里能逃出小雨的慧眼,一早被他看破,嘻嘻一笑:“放心,我有办法。”
说完,他起身将喜豹拉于一旁,对着洞口掐住指尖,一阵念念有词,似在诵诀,然后连着挥动手臂,转眼仙洞已不知了去向。
………【第四十六章 小雨探径 喜豹守夜】………
喜豹起初见小雨口舌并用,不知他要干吗,后却忽然不见了洞口,惊异之下猛地想起舅子钟离曾对他演讲过。说是但凡大仙修道者,会用一种法术移山动海,锁洞封石,他今见此情景,如出一辙,想必应该就是舅子所说的那种吧。
小雨将洞封锁之后,推了一下旁边仍呆望着的喜豹,说了声:好了,走吧。
于是,喜豹好似木头人一样跟在他后面,向梵仙山后走去,也不知他俩到底是谁给谁带路。
不大一会儿,便绕到山的后根下,借着皓洁的月光,果然在向东的方向,有一条隐入树丛的小径,被两边茂盛的青草、夏花等几乎遮起,只留一条细而长的白色路径,象小蛇一样在月光下蜿蜒爬行,如果不注意的话,很难找到它。
“在这里了,我就记得的,过了十几年了,不想它还是老样子,没什么变化。”喜豹一见那小路,仿佛是看到了阔别多年的好友,一下变得兴奋起来,直从小雨的身后了过去。
小雨连忙一把将他拉住,以食指竖于口间,对他轻轻嘘了一声,悄声道:“先别过去,里面好象有动静。”
被小雨这么一说,喜豹立刻停下了脚步,竖起耳朵,对着树林里细听,可听了足有五分钟的时间,也没听出啥特别的声音来,只有夜风吹动树叶出的飒飒声,如林海波涛般响着。
“没啥呀,那是风。”喜豹有点沉不住气了,又想往里去。
可小雨听得真切,那不是风,而是一种嘘嘘的声音,细若游丝,好似有人在轻微地叹息。那是只有功行道深的人才能够闻见的,喜豹这样平凡的耳目自是无法察觉。
小雨又一次将他拽了回来,他也知道,这不是喜豹力所能及的体察范围,便只向他打了个手示,意思让他原地待命,先由自己进去看看再说。
喜豹看到月色下小雨面色严肃,一张娃娃般的玉面透出一种杀气,原本总是弯弯的细眼,现在也变成凌厉的直线,想是他定听到林间有什么异动,不然一向随性的他怎会如此的兴师动重。
就在他沉思默想之即,小雨已脚不沾地,飘浮于地面,如魅般悄然进入了树林。他的这种轻功令喜豹见了真是叹服不已,不禁想起了柳石基,要是师尊在此又不知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
小雨原本打算放出剑光,飞入林中查看,但一想到在黑夜之中,光影有可能会把自己暴露在敌人的面前,那不是克敌不成先打草惊蛇了么。于是他这才决定,以自己最擅长的轻功擦于草皮飞行而至,毫无声息地深入敌圈,探看究竟,如若是妖,便将其斩除,为明晨赶路正好扫去障碍。
也幸亏他这星夜探访,不然那五百兵江都琼花没观成,到是去了阎王府一游。
再说这小雨,飘身进入林中小径,越向前走,那嘘嘘之声变得愈加清晰,还带着一阵阵刺耳的哨音,虽然不大,似被某种东西掩隔住,但在这无比静逸的荒山野径,还是显得尤为惊悸。
这是什么东西呢?小雨越接近那目标,越是有一种压迫之感,当他再次转过一棵巨大如树的古藤时,便觉一股呛人的毒气迎面而来。他赶紧闭住气息,拢眼神望毒气飘来的方向看去,这一看不禁大吃一惊。
只见前面百米处的崖口旁,有一低矮的山洞,看去是个蛇洞无疑。一股浓烟正由洞口向外直冒,色如稠墨,形似圆柱,直冲云霄,把个洁白的月色也给污染了,使周围丈亩方圆的山林,变得惨雾漾檬,阴气森森。
小雨看罢不禁点头,果然不出我之所料,这小径有恶蛇挡道,只不知这大蛇向外股股吐出毒气,怎不见它显身?却又能听得到嘘嘘声从洞里不断传出,难道此蛇尚未炼化成形?但看这情景也是差不多了,不在今夜便在明日,它定成精出洞,扰祸四邻。
想到此,他从怀里掏出一粒师尊在天池所炼的避邪丹含于口中,立觉神清气爽,百毒不侵。随即便把身子向那矮洞迅地靠将过去,贴于洞旁,将那柄青稞剑祭在手中,藏于身后,把头略伸出洞壁,注视着洞口的变化,但等那大蛇一出洞,便要了它的性命。
他想的到是挺好,但洞里嘘嘘的声音直响了一夜,洞口的黑烟也冒了一夜,尽没见到大蛇的一根汗毛。小雨侧头东望,天边的幕色渐明渐亮,露出了淡淡的晨曦,在此其间,洞里突然停止了声响,洞口里也不再向外冒出黑烟般的毒气。
正这时,远处似乎有人影在晃动,渐渐有脚步声传来。小雨不看就知道是喜豹,心里好生的过意不去,因怕大蛇成精随时出洞,再要去寻哪那么容易,而且出洞的蛇更是比那潜伏洞中的要凶狠百倍,万一出来伤人可不是好玩的,所以他不敢擅离洞口,只好让远在树林外的喜豹苦等一夜了。
不过危急似乎暂停,看这日交时分,洞中不再会有什么动静,他便将飞剑收起,离了洞旁,快步如飞的向喜豹迎上去。
而喜豹呢,在树林外总不见小雨出来,时间一长,难免焦虑,便忍不住在径口伸头伸脑向里东张西望,月光如银,被枝叶横亘,弄得碎星满地。他看不出里面有啥不对,和先时一样,并无半点的声息,有到是风贯树梢,只将那花瓣散了一地。
他就这样,一会儿伸头向里看看,一会儿又转身跑回洞口寻视,虽看不见已被封锁的山洞,但他知道洞口还是在那里,只是障眼法罢了。也知道里面的众人没事,可就是不由自主地惦念他们。
这下可好,他到是给自己找了份事情做。这来来回回地一折腾,就是大半夜,天色堪堪将要吐白,他终于受不了这种苦等的煎熬,主要是怕洞里众人醒来见出不了洞会起内轰,凡人可跟修道之人不同,脆弱的会自杀,而且小雨在林间呆了整整一夜未出,不会有事吧?
于是他做出了最后重大的决定,不管会生什么事,也要走进小径中把小雨找到。
………【第四十七章 等待时机 诛杀害虫】………
当喜豹走进那条捷径,穿过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便看到前面一座山崖,中间象被巨釜劈开一样,呈缺齿状分在左右两边,他知,过了这崖口,便有一条直通向东去的幽长捷径。
他这一路行来,并没有遇到什么不祥之物,心里暗笑小雨忒有点大惊小怪,还说听到这小径里有异样的响声,唉!可能越是功高道深的人,越是谨小慎微吧。得!他反觉寓人于天下,到更真实了。
还没等他走到那豁嘴的山崖口,便觉眼前一个人影一闪,吓了一跳,以为自己高兴过了头,终究还是遇上了强敌,赶忙定晴一看,立刻咧开大嘴笑了,原来正是自己要找的小雨大仙。
“雨师叔,你这一夜去了哪里啊,让我好等。”他急不可奈地问道,同时一把抓住小雨的红色衣衫,生怕他又要逃走似的。
“呵呵,放手啊喜豹,怪痒痒的。”小雨扭动了一下身体,趁机挣脱了对方拉住他的手:“没事没事,我只是在洞口旁守了一夜。”说着便将那蛇洞指给他看。
喜豹顺着小雨所指的方向看去,在离崖口旁不到五十米的地方,果然有一个低矮的石洞,状如一口翻倒过来的井,从“井口”朝里看去,深不见底,里面漆黑无一丝光亮。
“那山洞怎么了?”因为这时洞里已毫无声息,不似夜里那阵烟霾蔽空,蛇信嘘嘘,因此他如何能看出有什么异样。
小雨告诉他此洞中藏有大蛇,甚是厉害,随时都有成精欲出的可能。
喜豹听了不禁大惊,急忙寻问可有什么办法将其除去,因为此蛇不除,即便他们走过这山崖口,向东而去,走在路上也难免不被出洞的大蛇追上袭击,尚若此蛇再去别处为害,更是不妥。
小雨点头称是,说是要再等上一等,估计这蛇现在洞中褪皮换胎,不久便要出世:“我俩哪也别去,就先在这里守着,等那大蛇一出洞,便将它斩了。”
“那洞里的五百兵咋办,青儿也还在里面呢?”喜豹怛心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