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投机者-第1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介石摆摆手,他现在脑子很乱,冯诡有些着急,他张口就说:“当断不断,反受其害,校长!”
蒋介石知道冯诡地意思,想通之后他第一反应就是调兵,但随即他有否定了这个想法,一军的主力在潮汕,虽然二师虽然在广州,石龙还有新成立的二十师,但李济深的部队也有两个团在广州,谭延恺朱培德的部队近在咫尺,真要打起来他不一定能赢,更主要的是,他一直宣扬革命,因此一军上下深受革命思想影响,如果不能站住法理,部队思想必定陷入混乱,其中明的暗的共产党员必定起来作乱。
蒋介石左思右想感到还是不能动手,他长叹一声,痛苦之极地说:“我们去汕头。阿凤,你留在广州,他们还不至于对付立个妇道人家。”
冯诡大惊:“校长绝对不能去汕头,躲是躲不过去的!”
蒋介石又犹豫一下,最终还是说:“我先过去,立夫跟我一起走。”
蒋介石不想陈立夫留在广州,他担心陈立夫会受到牵连,冯诡气得直跺脚,他冲着蒋介石大叫道:“你去了汕头,还能回来吗?”
当这时蒋介石心神已乱,顾不上细想:“我虽然发现他们地阴谋,但别人不知道,我若调兵形同造反,他们就由更有理由了。”
“与其躲到汕头不如就待在这里等他们来,汕头决不是避风港。”冯诡坚决不让他走,他没想到蒋介石居然如此软弱,刀架在脖子上了也不敢反抗。
陈立夫也说到:“我们为什么要走,三叔,你革命这么多年,他们为什么要对付你,北伐有错吗?坚持总理的思想有错吗?就算对付他们,也是他们有错,难道官大就正确?”
陈立夫的话触动了蒋介石,他停下来,反复思考,冯诡和陈立夫没再说话,他们坐在一旁静静的等待蒋介石的决策。
()免费电子书下载
夜幕咽下最后一丝夕阳后,蒋介石站起来说:“把刘峙叫来。”
冯诡心中狂喜,他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蒋介石绝不会是叫刘峙来喝茶。他急忙走到电话机面前,拿起电话,他地手在轻微地发抖。
一个多小时后刘峙赶到东山蒋介石家中,他一进门蒋介石就对他说:“共产党阴谋发动叛乱,我要平叛,你愿不愿意跟我走?”
刘峙震惊之余不及细想立刻答道:“二师官兵永远追随校长,忠于校长,我刘峙愿为校长肝脑涂地。”
“好!”蒋介石冷静的说:“你现在回部队,立刻戒严,把部队里地共产党员全抓起来,在夜里十点把部队调进城,先把工人纠察队包围缴械,派部队接管中山舰,包围苏俄顾问驻地,他们的卫兵全部缴械,文德楼,…。,包围文德楼,…………,用一个团占领观音山,并建立阵地。指挥部设在造币厂。”
待刘峙走后,蒋介石又对陈立夫说:“立刻给何应钦发报,命令他扣押一军中所有共产党员,部队进入战备状态。另外命令二十师钱大均,扣押所部共产党员,部队立刻向广州靠拢。所有电报均属十万火急。”
随后蒋介石又打电话叫来欧阳铬和陈肇英,命令他们执行逮捕李之龙的任务。
二十日凌晨,寂静的广州街道,酣睡中的市民们没有发现街道上走过的一队队士兵,士兵在安静而快速的运动,没有人说话,只剩下脚步的沙沙声,这注定是个不眠之夜,当天色大亮姿势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了。
第三十节 中山舰(十二)
夜幕下,文德楼里两个人值班的警卫人员在昏暗的灯光下无聊的闲聊,文德楼警卫对是在廖仲恺遇刺之后成立的,属于内部保卫局管辖,不过从成立以来最大的事情就是上次庄继华硬闯文德楼,长期无事,警卫们难免懈怠没有注意到楼外轻微的脚步声。直到楼门传来怦怦的敲门声。
警卫出门后在路灯的照耀下隐约看见栅栏门外隐隐约约站着几个穿军装的人,领头的还带着大沿帽。
“你们找谁?”
“海军局的,有急事,找李之龙局长。”来人在门外说。
警卫借手电光往外照照,强烈的光线让前面的两人抬手挡在眼前。
“照什么照,我是欧阳铬,快开门。”欧阳铬不耐烦的叫道。
警卫嘟囔道:“这么晚了还来。”
他刚打开门就立刻被两个士兵逼住,欧阳铬和陈肇英带着五六个士兵就往上走,警卫大惊,刚要叫,随即被一双大手捂住嘴
“兄弟,没你的事,我们只是奉命行事,一会就完。”摁住他的士兵低沉的对他说。
随即被堵上嘴押进警卫室,进门后他发现另一个同伴也同样被堵着嘴,双手反绑蹲在墙角,他们的枪也放在桌上,两人互相都从对方眼中看到焦急和羞愧。一会他们听到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传来,接着就是一个愤怒的声音:“欧阳铬,你这是假传命令,我要看校长的手令。”
“欧阳铬,你要对你做的事情负责。”
“李之龙,李大局长。安静点,别打扰人家睡觉,”欧阳铬的声音包含着得意:“没有校长地手令,我怎么敢抓你。”
透过人缝,警卫看见平常很神气的海军局局长李之龙穿着内衣五花大绑的被几个士兵押下楼。
声音渐渐远去,几个士兵解开绑着两人的绳子。也没说什么就走了,两个警卫互相看看,默默的把枪别再腰间。
“你看着点,我去通知陈书记。”
陈延年的办公室里气氛沉闷,所有在家地负责人都被招到这里召开紧急会议。可是从会议开始到现在谁都不知道到底发生什么事,好在电话没断,陈延年向外连打几个电话了解情况,除了知道苏俄顾问团也被包围了,省港罢工纠察队被军队包围外,其他一无所知。
“汪精卫怎么说?”陈延年刚放下电话,邓中夏就着急的问。
“他不知道。”陈延年沉闷的说。
抓捕李之龙,包围文德楼的都是一军二师的部队,其他各处反应都是二师地部队,工人纠察队不愿缴枪。已经与军队对峙起来。
陈延年掐灭手中的香烟,抬头问周恩来:“你回来之前,潮汕的何应钦有没有什么异常举动?”
周恩来是今天下午才回到广州。回来后才知道是要他向蒋介石解释李浩一散发传单的事;周恩来想想后很肯定的说:“没有,一点异常都没有。”
()免费TXT小说下载
见众人怀疑的目光没走恩来又解释道:“如果蒋介石要针对我党。那么必定会先解除蒋先云、金佛庄他们的职务,而且一军中有两个团控制在我党手中”
“蒋介石不会在发动之后再抓他们吗?”黄明诚不认同他的判断。
“这两个团的各级军官都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骨干士兵也倾向我党,除非把他们包围缴械,否则这两个团就是我们的。”周恩来很笃定地说:“可要作这样的事。必然有军队调动。党在我走之前,军队没有调动的迹象。”
“那蒋介石究竟是为什么?包围顾问团。包围文德楼,他想作什么,造反?!”扬匏安想不通,他在政府里面事前也没发现一点这方面地痕迹。
“我们这样不是办法,我看我去见蒋介石,当面问问他,他这么做是为什么?”周恩来站起来说道。
“这样也好。”陈延年表示赞同,当他看看楼外又皱起眉头。“我还是一军政治部主任,他们大慨不会拦我。”周恩来说。
“嗯,小心点。问清楚后打个电话回来就行了。”陈延年说,这是让他在事情没平息前,不要回来,周恩来明白的点点头,他没有看一边地爱妻,头也不回的走了。
“站住!”
周恩来刚出文德楼迎面就是一声呵斥,他稳稳的站在原地,看着对面的军官,那个军官迎上前来,边走边说:“回去,不准出去。”
“我是一军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周恩来冷冷的问:“报上你地姓名和部队番号?”
那个军官闻听立刻立正向他敬礼:“报告周主任,卑职二师四旅十一团xx营xxx连连长黄埔二期王运科。”
“王连长,今天出什么事了?”周恩来换了个口气问道。
“共产党策动海军叛乱,我们奉命平叛。”王运科大声答道。
“叛乱?”得知消息地周恩来大惊,但他知道这肯定是没有的事,共产党要作这样地事情,他这个军委书记不可能不知道。
周恩来的心情变得更加沉重了,他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蒋介石彻底倒向右派了,此时他想起了那个人说的别人拿着刀你至少应该拿根棍子,可现在这根棍子太远了;自己太蠢了怎么会给蒋介石骗了呢,要是因此中共广东区委遭到覆灭……,党的损失……,他不敢再往下想了。
“我要见蒋校长,他现在在哪里?”周恩来心念电转间决定还是先见见蒋介石问清情况。
“校长在造币厂。”王运科答道。
周恩来点点头,心情沉重的上了车,他的几个卫士也随即跟着上车了。
行动开始后,各处顺利得让蒋介石惊讶。中山舰的士兵大部分都在睡觉,陈继承很顺利的就把舰长章桐抓来了,等李之龙也在家里被抓住,指挥部的军官们笑逐颜开,但蒋介石地心却一点一点的往下沉。
不管是准备叛乱还是叛乱未遂,他们不可能没有一点准备;蒋介石开始认识到自己上当了。可他怎么也没想明白问题出在那里,现在他没有退路了,只有继续走下去。
蒋介石心情复杂的接见了周恩来,周恩来神色冷峻见面就质问蒋介石到底发生什么事?为什么要包围文德楼?为什么要缴纠察队的械?为什么要包围苏俄顾问住宅?为什么要逮捕李之龙?他的行为有没有得到军事委员会的批准?
面对周恩来一连串地质问,蒋介石咬牙顶住:“李之龙阴谋策动海军叛乱。逮捕他我的命令,之所以包围文德楼和工人纠察队是为了防止意外。”
“那么苏俄顾问呢?”周恩来沉着脸问。
“没有季嘉山的支持,李之龙敢吗?”提起季嘉山蒋介石气就不打一处来,这三个字他说的咬牙切齿。
“中山舰是怎么调动的,谁下地命令,这很容易查清楚,但蒋校长,你擅自调动军队,包围文中共区委和苏俄顾问驻地,是对总理的三大政策的背叛。现在我代表中共要求你撤销对文德楼和工人纠察队的包围。”有苏俄顾问参与?周恩来不敢确定是否真有此事,他先提出解除包围,给同志们争取撤退的时间。
“事情还没完全弄明白之前。我不能接受这样的要求。”蒋介石表示拒绝。
“中山舰你不是已经接管了吗?”周恩来说道:“李之龙和章桐也被你抓了,为什么还要包围文德楼和工人纠察队?”
“现在还不清楚还有哪些人参与了。等查清楚了,包围自然解除。”蒋介石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了,他现在不敢让步。
周恩来和蒋介石激烈争论时,城外二十师的先头部队在庄继华的率领下经过四个小时的强行军赶到瘦狗岭,到了瘦狗岭。庄继华就把部队交给副团长熊绶云。自己带了一个连进城了。
在赶到造币厂时,周恩来正与蒋介石相持。谁也不肯让步。听到庄继华前来报道,蒋介石稍微一愣,随即让他进来。
()
“报告校长,学生率二十师先头部队二十四团已经赶到瘦狗岭,学生前来请示任务。”进门后庄继华就大声向蒋介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