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战神-第2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去修铁路之所以死亡率高,主要是因为后勤跟不上,加上工程建设方为了尽快完工通车,让工人不停的干活。结果工人又吃不饱,也没有足够的睡眠和医疗,如果环境恶劣一些的地方,那么死亡率自然就很高了。
不过此时********的铁路修建并不是那样的,修建铁路的时候,后勤供应都是很充足的,而且还有医疗单位。后勤能够供应上,主要是有汽车运输队的存在。
林庆喜此时已经登记成为了工人户口,可以享有失业保险福利和养老福利,子女上学也有保障。
收入确实是增加了,不过开销相比农村自然也是增加了。子女要上学,家里要买房子。并没有出现钱多得可以不用干活的现象,不过日子却是好好得多了,解决温饱那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子女可以上学,自己只要继续工作,还可以买一套房子,说不定还能买辆汽车。
现在到处都在建设,根本不怕没活干。而且林庆喜还把儿子送到学校,大儿子已经快中学毕业了,而且成绩很不错,明年就可以考大学了。如果考上个好大学,那么基本上林庆喜一家就可以成为中产阶级了。
这个时代缺乏人才,没有什么人才过剩的问题。所以大学生是非常吃香的,基本上到处都是抢着要的。
‘‘‘‘‘
王海东是个机床制造技工,他是西北最早的一批技工,凭着他的刻苦学习和钻研,上个月成功拿到了八级技工的证书,成为了一名顶级技工,收入顿时暴涨。作为一名精密制造行业的技工,普通精密制造业技工一个月的工资就有五十元,而达到他这种级别的技工,一个月的收入已经上千元了,比学校里的教授收入还要高。
王海东一家成功迈入顶级的中产阶级行列,他在兰州买了一栋别墅,家里还买了两辆家庭汽车,还安装了电话,并使用上了刚出现在市场上的洗衣机、吸尘器等电器。
最近王海东正忙于制造施工机械所需的精密机床,在西北,精密制造业技工从来都有干不完的活,不管经济是繁荣还是萧条。但是经济繁荣时期,制造任务实在是太多了。多到整个西北的精密制造业技工都忙得工作十二三个小时都算是正常的程度。
********的工业体系,基本上都是由他们这些精密制造技工在支撑着,没有他们工业就无法这么先进。
因为少帅沈凝云提出的各种先进公式及制造手法,王海东在吃透后,此时已是世界上顶级技工了,任何一个国家的精密制造业都无法与********相提并论了。此时的英法美这些列强,连狙击步枪的瞄准镜都造不出来。
‘‘‘‘‘
林宗成是江苏省的一名大地主,手上有上万亩土地。此前作为地主,并不是很有钱赚。因为粮价逐年降低,主要是列强输入粮食。再则生产力不够高,又是佃租制度。加之西北农业技术扩散时,各省粮食大幅度增产,导致粮价大跌。
不过好在西北见各省粮食产量大增后迅速减少了西北粮食产量,西北的土地开始增加饲用玉米的种植,以增加肉类产量,从而在各省购入粮食,终于使粮价稳定了下来。
林宗成敏锐的察觉到,传统的佃租制度已无任何前途了。中央已开始出台了佃租限制制度,坐在家里翘着脚收佃租的时代正在远去。
为此林宗成还专门跑到西北去考察,考察后发现,西北已经开始使用机械化种植技术了,这是他第一次看到大型农机生产的场面,当场让他震撼了。
机械化农业下,一名劳动力甚至可以忙完几千亩土地的劳动。这让林宗成意识到,如果跟不上西北农业的发展,必然将会被淘汰。
两条路摆在了他面前,一条路是用土地入股西北的农垦公司,到时候依旧可以坐在家里等分红。不过毕竟是别人在经营,盈亏还是别人说的算,让他感觉不靠谱。因此只剩下第二条路,那就是自己搞农业机械化。
林宗成1914年在西北购买了联合水稻收割机,以及插秧机、耕耘机等农机,同时在西北聘请了一名农业技术人员,开始在江苏发展起了第一个农业机械化水道种植点。为此林宗成砸入了十万元进去。
而原先的那些佃农,则被林宗成遣散了。遣送这些佃农现在也变得非常容易了,因为遣散的佃农可以转为工人户口,就算是失业了也饿不死。何况现在到处都在招工,到哪里随便做做工不比在农村租地种田要强啊?
到了1915年,林宗成的机械化水道种植基地算是搞出来了,在西北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使用了杂交水稻种子,以及化肥。并用农机进行耕作,到了秋收的时候,每亩竟然平均产出高达350公斤。
虽然杂交水稻的最高亩产可以达到700公斤,但是机械化种植并不是精耕细作,所以产量达到350公斤已经很高了。在以前,没有杂交水稻和化肥的情况下,一亩地能产出个200公斤就是逆天的高产了。
350公斤的产量,一亩地的水稻能卖3。5元,一万多亩土地,让他收入达到了3。5万元,刨除几个工人和农机烧的油钱,以及请货车运货的钱,以及种子、肥料的钱,还有3万元的盈利。
这让林宗成大喜过望,只要三年多时间,就可以收回农机的投资了。而三年后,农机则是自己的东西。
而且使用农机种植的土地,三年内是免税的。三年后,税收也不是很高。国家对于农业机械化是极力支持的。
初获成功的林宗成顿时看到了一个发财的路子。立即学着西北农业的模式,自己成立了一家农垦公司。
而且周围的地主看到他的成功后,也纷纷跑来取经,也被林宗成拉来入伙,周围地主出地出钱,一起组建农垦公司,迅速就把土地规模扩大到了十五万亩。
接着林宗成又以农垦公司的资产做抵押,向中联储旗下的********农业银行贷款了800万元。
拿到这笔钱后,林宗成的农垦公司一边购买农机进行农业机械化,一边购入土地。不出几年,林宗成和一群地主组建的农垦公司就发展到了拥有三百多万亩土地的大公司。
因为欧洲爆发大战,首先有大量粮食可以出口。再则********在这种形势下工商业迅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转型为工业人口,而且收入大大的增长,老百姓的购买力变强了,不需要向以前那样节衣缩食,因此对粮食需求量大大提高,产出的粮食根本不愁销路。
林宗成的成功不是个例,在********限制佃租后,大量地主开始转型,有了成功的例子后,各省地主纷纷跟进,对土地进行了农业机械化改革。
大量的民资投入农业改革之后,西北农机基本上是供不应求。不过西北农机制造业的规模也迅猛扩张,1915年全年制造出的大型农机就达到了三十万辆,中小型农机更是高达上百万的规模。
这些农机刚生产出来就被抢购一空,迅速投入到各省的农业生产当中,迅速的提高了整个********的农业生产力。
农业生产力提升,所需的劳动力也减少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了出来,投入工业建设和生产当中去。
农业是工业的基础,此时中联储狂印钞票,如果无法生产出足够的食品,那么也就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所谓足则让,不足则争。任何一个发生严重通货膨胀的国家,粮食都是越来越贵。因为粮食一贵,有粮食的人都屯着想卖个好价格,或者屯着自己吃。结果本来均一均还勉强足够的的粮食,在大家都争的情况下就变得极为短缺了。
就像是买房子一样,价格上涨的时候买的人多。等价格下降了,反而没人买。虽然不完全相同,但也有想通的地方。
只要食品供应充足,就不会通货膨胀。尽管印刷了很多纸币,但毕竟是有硬通货支撑着的。欧洲战争期间,物价虽然上涨,但是战争结束后,这些货币依旧是购买力坚挺的。
在农业的蓬勃发展下,各省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食品供应非常充足,所以没有发生什么严重通货膨胀,略微的膨胀还是有的,但这对经济发展是有好处的。
有了农业的支撑,就可以有更多的人口去发展工业。
工业因为大量的投资建设,以及大量的商品消费疯狂发展,而大量的消费,又拉动了交通、电力等方面的建设。和动力的源头,实际上是货币量增加了,并具备了建设的技术,并且市场处于空白,有大量的消费空间。
只要老百姓手上有了钱,能消费的东西非常多。就像是一张白纸,所以市场可以极度繁荣。
落后有时候是劣势,但在有时候也是优势,没有绝对。
落后的国家,贫穷的人民,一旦国家有了技术,人民通过劳动有了钱,那经济就像是坐火箭一样迅猛上窜。
这一时期的中国,是一个让投资者和工人都感到非常美好的时期。因为********的市场一片空白,投资者几乎是投资什么都赚钱。而作为工人,有做不完的工作,只要肯干活都能赚到钱。
北洋政fu与西北政fu重组后的********,在政治上已基本处于统一状态,各省经济迅猛发展下,中央税收也迅速增长。
在1915年,中央政fu欠下中联储的债务,已上升到了50亿银元,大量的政fu投资在各省动工建设,也拉动了就业。
而中国民族资本财团,在这期间,则卖出了非常多的商品,本土市场随着老百姓有了钱,消费无比繁荣。
商品运输和原材料运输,以及建设材料的运输让全国各条铁路线繁忙无比,各条铁路、公路的盈利超高,这又刺激了民资对铁路和公路的投资。
大批的民资进入铁路和公路建设当中,就连普通工人都大量购买股票进行实业投资,整个********进入一种疯狂建设状态。
就如滚雪球一般,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农业机械化、铁路、公路、电力、水利、工厂被大量建设起来。
在这样的繁荣局势下,各省局势稳定。地方军阀受北洋军愈加强大的军事实力的震慑,在地方上不敢轻举妄动,连税收都已不敢截留。不过这些地方军阀,还是拿到了一部分中央分配的军费,勉强还能过日子。而且投资风潮掀起,这些军阀通过投资一些商业项目也攫取了不少利益。
北洋军在两大政fu重组后,军事装备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支持。军火采购价格,开始与西北国防军同等,大量装备重机枪、轻机枪、冲锋枪和大型火炮,军事实力再一次膨胀。
表面上看上去,和西北国防军的军事装备已无太大的区别了。
但是实际上,也只有西北国防军高层知道,双方差距远着呢!西北国防军还有众多新型军事装备没有列装,同时在各省工业蓬勃发展的时候,军工业一直在西北未向其他省份转移。
西北的军工业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拉动,规模再度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