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耳山歌-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本就看不出是假的。花蕾上还有小露水珠。韩香柳用手一摸,也是假的。其他人都没给礼物,山里人实在,订婚没这个讲,他们只讲结婚,结婚肯定上礼,当然结婚礼也不重,使大劲百十块钱。
韩香柳清晰地记得,都快中午了,她突然觉得丢了什么礼节,她想起来了,然后急匆匆地找到宋清宇,说大家都来了,应该,而且必须把蒋学仁蒋支书请来。宋清宇恍然大悟,大家也都恍然大悟。陆峥嵘飞车下山,一会儿就把老蒋托来了。
老蒋板着脸,鼓着眼,一见面就问宋金喜等:“咋整的,咋像结婚似的。”
宋金喜忙说:“该到晌午了,来了这么多人,那咋着也不能少了你呀,热闹热闹。”然后把蒋学仁让到了韩香柳他爹韩老五等贵宾那一桌,好在都是一个村的,没人不熟悉。
宋清宇里里外外忙着敬酒,他先敬蒋学仁。不料,老蒋不受,而且指示他:“去去去,这事儿哪有先敬我的,先敬老五,敬你丈爹丈妈。”于是,宋清宇只好先敬了韩老五和老五婶,然后再敬了蒋学仁,最后来敬兄弟们。
翠屏山酒楼里喜气洋洋,满院沸腾。这场面,这形式,在佛耳峪还是第一回,人人都羡慕。但韩香柳看得出,这羡慕的内涵可是不尽一样的。村里的人只是羡慕这种形式,而有的人却是在心里羡慕她和宋清宇,说到底,他们是在羡慕韩香柳。比如说那个秦勤,虽然也在说,也在笑,可是她的内心世界是完全与众不同的。她可是大学毕业生,有知识,有文化,能写会画,特别是那一手好字,人人叫绝。她还经常参加书法比赛,获奖。她而今也已是二十大几的人,还没个对象,她心里能不急吗?能不想这事吗?韩香柳也知道,秦勤经常去找宋清宇问这问那,虽无露出爱的言行,但却发出了那种好感,那种亲和。今天,她吃起这种酒席,心里肯定别有滋味。还有那个薛倾城,她的眼神里早已流露出对宋清宇的好感,而且这种流露只是那么一闪而过,可是却被韩香柳捕捉到了。就在那一刻,薛倾城又冲着韩香柳笑了,笑得很自然,绝没有做作慌乱的感觉,就跟没那么回事一样。韩香柳照样观察得出,今天薛倾城杯里的酒同样有一股苦味或酸味。韩香柳骄傲,自豪,她找的对象是人人羡慕的白马王子。然而她也常常在心里盘算,比较。比薛倾城,比秦勤,也比村里其他姑娘。她觉得除了自己的模样,身材外,其它方面无优势可言。没学历,只是职业高中,没专业知识,只会种白薯,种玉米……
想到这里,韩香柳眼里转出了泪花,因为她愧对了宋清宇,因为她感觉到宋清宇还时时处处在帮助她,爱护她。今天为她起店名是一件小事,但足可以说明宋清宇对她的心还是热着的。
从翠屏山那边传来了汽车的喇叭声,还有人们的嬉笑声。韩香柳跑到门前向外张望,只见几辆汽车已开到了翠屏山酒楼门前,今天是周六,肯定都是来旅游的。一群举着花伞的红男绿女去了白玉庵。据说,白玉佛现在很有灵气,有求必应。求子的、讨官的、聚财的、驱邪治病的、寻亲的……香火很旺,特别是放长假的时候,那烧香火的人都跪满了院子,把香都烧到天上去了。
从前韩香柳跟老人跟伙伴们没少去白玉庵磕头,可是那时她还小,很朦胧,心中根本没有具体目标。而今她长大了,她也想去求求她老人家,可是,她仍旧很朦胧,她去求子?求财?求婚姻?还是求她老人家保佑她跟宋清宇破镜重圆?
韩香柳回到屋里,叹了一口气,坐在了床上。宋清宇依然在闹腾她的心。她又拿起那张纸,看那一堆好听的店铺的名字。忽然,她又想起了那件让她刻骨铭心的事。
那年,她刚刚生下了小天意,也许是天生的遗传,也许是韩香柳的心情不好,小天意降生一周后,韩香柳仍然没有下奶。为此,满村子的人都跟着愁。宋清宇知道后,特意从鱼塘里打上来鲫鱼让宋清扬送去给她熬汤喝,可是喝了两三天,还是不下一滴奶,活见鬼。后来村子里人说,喝鲫鱼汤不管护儿,要喝鲇鱼汤、嘎鱼汤才行。可是宋清宇的鱼塘里没有鲇鱼和嘎鱼,整个青龙河都很少有。
那天早晨,宋清宇拿着鱼竿和卡钩划着船走了,他去给韩香柳钓鲇鱼和嘎鱼。这两种鱼都是昼伏夜出,生活在芦苇、草丛中或山石下等深水湾处,由于近年来捕捉过度,现已存量很少,无法进行下网等大动作捕捞,只有选择适当的地方用垂钓的方式,或许还能有所收获,幸运的话也许能钓上几条大个的也不足为奇。
宋清宇开始在芦苇塘里钓了一整天,只钓上两条寸把长的小嘎鱼,还不够塞牙缝。他急呀,不停地换鱼食,不停地甩钩,累得腰酸背痛,可是他就是不收竿,两眼仍瞪得跟铜铃似的,直盯着鱼漂。
太阳落下了西面的山岗,星星们露出脸来,翠屏山酒楼亮起了灯火,并又响起音乐和歌声,震动着边城和山谷。
宋清宇仍没有回来。
宋清扬急死了,她找到李松山,用手机呼来陆峥嵘,让他两人划船去找寻宋清宇。
两人风风火火地上了船,宋清扬也拿起手电跳上船。秦勤也闻讯从家赶来,挤上了船。他们划着小船,从芦苇塘里穿来穿去,边划边喊。
那芦苇刚刚长出水面尺把高,可是去年的干苇子还没割,要想找一个人非常困难。他们在苇塘里转了十八个圈,仍没有找到宋清宇的影子。这时,宋清扬喊哥的声音都变味了,哭中带着急,就跟小山羊羔子喊妈似的。
陆峥嵘学了一句:“哥───”哥字以后全是颤音。
秦勤不语,只是偷偷地擦眼泪。陆峥嵘又补了一句,并且还带着一股怨气,他说:“这老娘们儿家家的真是不禁事。”陆峥嵘停一下,立刻意识到自己说走了嘴,并马上更正说:“是姑娘,是姑娘,哈哈哈,我说错了。”然后用右手轻轻地打了自己两个嘴巴,样子十分滑稽。
李松山说宋清宇很有可能到佛耳山山根下去钓了,那里也是鲇鱼、嘎鱼较多的地方。他们把船划下去,果然就在山根下一片长满野草和芦苇的地方找到了宋清宇。这时他还坐在船头上把着鱼竿,就像是个老中医在给病人诊脉那么认真,那么一丝不苟。大家埋怨他,问他为什么不开手机。宋清扬还说他傻,纯粹是个大傻子。
秦勤一声不语,见了宋清宇她不再流泪,反倒笑了,眼里还含着泪花。
李松山问宋清宇钓的鱼在哪儿,宋清宇说在河边的网兜里。李松山提起网兜,数了数,总共四条嘎鱼,两条鲇鱼,最大的还没筷子长。陆峥嵘让他收竿回家。宋清宇说:“再钓一小时就走,现在是钓鲇鱼的最佳时候,它们一整天都没出来了。”宋清宇还告诉他们,那边还下着几排卡钩。陆峥嵘和李松山上岸去起卡钩。李松山用手电照着找到了一个橛子,他伸手摸那鱼线,感觉着是不是有鱼已经上钩。论钓鱼,摸卡钩的线,李松山可是第一行家,比宋清宇精,即使是一个小麦穗上了钩,他都能感觉到。什么样的动作是水冲的,什么样的动作是鱼顿的,是什么鱼,多大个,他都能凭触觉感知到。李松山屏息静气地摸,眼一动不动,脑在快速地转动,分析着河里钩上的一切现象。陆峥嵘等焦急地站在岸上,也都焦急地等着听李松山最后的一句判断语。可是,李松山一连摸了三串卡钩,他都很失望地摇了摇头。
李松山摸了有半小时,没有一条鱼上钩,大家也都感到很泄气。这时,只听扑通一声,河里溅起水花,陆峥嵘他们赶紧用手电筒照,船上没有了宋清宇。
秦勤第一个尖叫了一声:“清宇───”接着,宋清扬也尖叫起来:“哥───快,我哥掉河里了───”
李松山、陆峥嵘啪地扑向河里,游到了船前,这时,宋清宇从水里冒了出来,还笑了笑,说:“哎呀妈,睡着了。”这时秦勤说了一句话:“肯定是一天没吃饭饿的,你看他。”说完秦勤轻轻地捅了一下宋清扬,是嗔怪,又是告状。
宋清扬生气了,怒道:“赶紧收拾,回家,不要命啦。”
船靠上岸,宋清扬立即上来帮他拧衣服上的水。秦勤却站在一旁一动不动,仿佛是一肚子的气。
李松山又去收拾卡钩。宋清宇说:“三哥,别起卡钩了,就那么下着,明天早晨我再来,说不定还兴许碰上个大的。”
李松山仿佛没听见,继续摸,突然他撅起屁股慢慢地拉起了鱼线。大家心里一下子都兴奋起来,上鱼啦。李松山的屁股摇啊,拧啊,大家的心也跟他那么紧张地跳啊,乐啊,突然,李松山一使巧劲儿,一条大鲇鱼晃着头,甩着尾巴就上了岸。虽然不大,李松山说也就一斤多点,可是大家心里十万分高兴,刚才宋清宇掉河的那种紧张晦气一扫而光。李松山又把卡钩上了食,扔到了河里,于是他们披着星斗,愉快地回家去了。
宋清扬和秦勤当夜就给韩香柳熬了鲇鱼汤。
韩香柳知道,宋清宇咬牙切齿地恨过她,可是,他又能这样实实在在地帮助她,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他对她还报有什么希望吗?韩香柳这样想完,然后立刻又否定了自己。她认为那都是不可能的,尽管宋清宇胸襟开阔,可是,再开阔的男人也容不得自己的女人为别的男人生了孩子,而他却平静如初,无动于衷的。宋清宇也绝不例外,话又说回来,即使是宋清宇能做到,她韩香柳也绝不会同意。她也要为宋清宇树起一份尊严。这一辈子,她欠他的太多了,她不能再让他失去人格,让他再在世人面前丢面子,让人骂他是个软盖王八。
韩香柳把宋清宇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第五章
郭有田的家座落在佛耳峪村东南角的长城边上。东面就是青龙河,河的东面就是耳豆峰,万里长城就是从那峰顶上蜿蜒下来的,越过青龙河就是那座瓮城,现在,瓮城已无,只有些影影绰绰的残破基础还留在那里。
郭有田家的房子、院墙和猪圈也都是用长城砖垒起来的,说不定那失去的瓮城就是他的祖上拆毁的,不全是,起码有些是。郭有田家的院子里有一棵安梨树,有碗口那么粗,弯弯的,皮肤上看上去很苍老,但是却长得枝繁叶茂,其实这树并不老,也没有因为主人多年不在家而受到伤害。眼前能够让郭有田心里平静的只有这棵树。他半蹲在那里抽旱烟,旁边有一块山石,可是他并没有坐下,他习惯了这种姿势,仿佛只有这种蹲着的姿势他的大脑才有思维。除此之外,这个院子的一切他都不愿看到,甚至他都不愿走进这个生他养他的家半步。因为目前这里已完全没有了他童年的欢乐和年轻时的幸福,这里有的全部是伤心,苦闷,甚至是耻辱。那时,他家房子就像长城敌楼那么坚固,满院子里全是粮食,是瓜果,是蔬菜,一排排他制备的锹、镐、锄、镰、犁、套、篓、爬犁等等,挂满了屋檐下,样样俱全,家人天天乐得像神仙似的,他走起路也有劲,天天美得就像南极的大企鹅似的那么摇头晃脑。可是现在,那房子的橼子都已烂断,是蒋学仁、贾德正、宋清宇他们给修上的,现在看起来,修葺的痕迹还十分明显。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