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和尚·博客 >

第2部分

和尚·博客-第2部分

小说: 和尚·博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尚其中的缘由。和尚慢慢地说:“你们这些同学,已经很精进用功了,不用这样的策励也不会偷懒。《灵峰宗论》中多是警策的话,你的性格又属于比较容易提得起来的,所以不是很需要这些策励了。”
  其实,我们之所以对一本书、一个观点相应,是因为它和自己的习气相应。如果这样一直增长它,持续下去,就会使人偏向这一个方面发展。我们自己因为没有经验,看不清我们走的路是通向哪里的,所以一定需要善知识的提醒和指导,否则,很容易一路错下去。
  和尚介绍那位法师看今年刚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的《五世###喇嘛传》,他刚刚看了二十几页,就有很深的感触,所以特地向和尚报告读书心得:“感恩和尚的加持与教授,弟子昨天下午看了五世的自传(只看了二十几页),感触很大(超过了看一至四世的心得)。五世非常坦诚地把自己的所思、所见、所想写出来,既使生活中的小事,也没有隐藏,坦白地写出来,让我感觉到契机的重要性,自己紧缩的心打开许多。同时感觉很惭愧,上次和尚谈到‘你们要多发心承担,多做一些具体的事情,不能整天空谈高深的理论。’我当时没有主动发心,其实还是考虑自己较多,功夫不够,总之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从未为师长着想,师长希望我做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所为都是贪著现世,没有无限生命的概念,忘记了‘佛法的最终是发心’的教授及依师是最胜教授。向您忏悔,发愿承担,我明白自己能活到今天都是师长三宝给的,若不发心,罪过无边!”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点点滴滴,润化内心
原题目:《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2006…12…24(上半部分)
  核心提示
  和尚怕我不熟悉这台电脑的连接方式,亲自给我演示连接方法,怕我记不住,还演示了两遍,又带我学习调节空调的方法,非常细致和耐心。和尚做事的风格就是如此,别人照顾不到的,他会替别人想到。
  14∶00我们到达中国佛教协会和尚的办公室。当时和尚在处理事情,我们就同和尚的司机小刘在外屋谈天。我问他:“您与和尚接触,有什么感受呢?”小刘说:“和学诚法师认识很多年了,最大的感受就是他特别平易近人,没有架子,我们像朋友一样。法师很忙,我有时建议他不要总往龙泉寺跑,这样来回太辛苦,但他放不下龙泉寺的弟子,还是坚持每天回去。学诚法师对自己的弟子也没有师父的架子。这次您二位法师过来,是很好的,他在这边平时没有人打下手,大事小事都要处理,很不方便,有人能来照顾是比较好的。”
  我们的房间被安排在办公室的隔壁,关于起居方面,和尚非常耐心地一点点提醒我们。和尚问我手机有没有带,我以为他要记我的手机号,就赶紧从包里翻出来查号,和尚说不用了。后来想想,其实我们的手机号和尚都知道,他是提醒我们要把手机带在身边,以防耽误事情。我们平时在僧团,不用手机,出门在和尚身边,为了便于工作,就带上常住的手机,但是即使带了,也常常习惯放在包里。来这里以后,和尚让我们平时都开着机,并带在身边。
  和尚说,如果有工作需要,可以用办公室的电脑上网。这里用ADSL上网,和尚怕我不熟悉这台电脑的连接方式,亲自给我演示连接方法,怕我记不住,还演示了两遍。
  和尚还告诉我房间里有一台空调,可以去看看怎样使用暖风。我虽然嘴上答应着,但是心里却觉得无所谓,不用空调大概也可以,长期在僧团里,培养了一种什么都喜欢简单化的习惯。和尚了解我的心情,又亲自带我学习调节空调的方法,非常细致和耐心。和尚做事的风格就是如此,别人照顾不到的,他会替别人想到。
  不知道会在这里住几天,但是只要有一分钟在师父身边学习的机会,就绝对不会让它空过。
  

善巧的教导
原题目:《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2006…11…29
  核心提示
  和尚教导弟子很善巧,因材施教,因根性施教。和尚从来不对他说,你应当怎么做,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告诉他,别人是怎么做的。同样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并且可能比另一种做法来得更有效。
  今天随侍和尚接待客人的是一位净人。这位净人小小年纪,就有很坚固的道心,在僧团中一直很用功地学习佛法,任劳任怨护持常住。他很会思维,每次反省问题都很深刻,并且善于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这也许和年纪轻、在社会上受染污少有关系,能够童贞出家本来就是宿生的善根所致,能承事善知识更是生命中不可多得的因缘福报。
  他常常被安排做清扫丈室、随侍和尚接待客人等能够有机会亲近善知识的工作,所以对于泡茶这件事还是有些经验的,虽然没有学过正规的茶艺茶道,也晓得些起码的流程。不过这些经验,不是凭空来的,也都是来自师长善巧的教授。比如今天早上,和尚在浏览博客的时候,他刚好在旁边,和尚就叫他一起看,和尚指出关于泡茶方法的段落,让他阅读。小净人领会到善知识的用意:希望他通过读这些文字,从别人的经验中学到自己应学的部分。
  事后他说,和尚教导弟子很善巧,因材施教,因根性施教。和尚从来不对他说,你应当怎么做,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告诉他,别人是怎么做的。同样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并且可能比另一种做法来得更有效。
  反省我们自己,常常说话口无遮拦,不加思维。有的时候,我们会认为“为人爽直”就是说话直来直去不转弯,甚至还常常引以为豪地说:“我就是直性子”。可是无形之中,和他人造下违缘,自己还不知道。记得几年前写过一份心得总结,其中在描述一个境界时,用了“感觉自己和他比较相应”这样的话。善知识看到后,提醒我说,这句话看起来略略有些伤人,当时自己还不太理解,想:我和某人相应,说明宿世和他有相近的善缘,关别人什么事呢?后来慢慢反省到,是自己心胸不够宽阔,只能接纳与自己习气相应的人、事。对于其他的人、事,就看成是“和自己无关”。而真正佛菩萨的境界,是于一切有情予乐拔苦,没有一个众生,不在佛菩萨的救度范围内。固然现在自己还没有如理如量的菩提心升起,但是见贤思齐,努力种因,终究会在不断的积累下,成就菩萨智慧花果。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小偷教子
原题目:《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2006…12…22
  核心提示
  和尚23岁当方丈,如此年轻就承担起广大的事业,其所承受的压力,是鲜为人知的。“如果想要等到自己能力够了再去承担,那永远没有这一天。真正的承担靠的是发心,在发心承担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能力。”
  几位外出受戒的法师,前天受戒功德圆满,回到寺里——比丘僧团的队伍又增加了新的力量。今天下午,新受戒法师在寺院各个殿堂礼拜后,到丈室拜见和尚。
  不由得想起了三年前,几位法师随和尚从南方初来北京,还没有找到龙泉寺这个道场,法师们就在城里的柳芳精舍居住。那时,大家对于未来的弘法事业将怎样开展,头脑里完全没有概念。和尚当时在佛教协会的工作非常忙,也不能时常和我们在一起。并且,大家出家的时间不长,也觉得自己在信心和学修方面都还需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下不断增长。面对这样一个开创性的局面,我们对自己能否承担好自利利他的佛法事业,心中模糊不清。
  一天,和尚来到精舍,为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盗贼,希望子承父业,于是天天向自己的儿子传授偷盗的方法。有一天晚上,他带儿子潜入一户人家,摸索到一个箱子,老盗贼把箱子打开,叫儿子到里面去拿东西。结果儿子刚一进到箱子里面,老盗贼就“啪”地把它关上,并且上了锁。他跑到外面大喊:“捉贼啊!”惊动了这家的主人后,就飞快地逃开了。
  且说箱子里的小偷,焦急万分,一边埋怨父亲狠心,一边又要好好地想办法,以求顺利脱险。最后他急中生智,想出在箱子里学老鼠叫的办法。这家人听到箱子里有窸窸窣窣的声音,很奇怪,便打开箱子察看。就在箱子被打开的一刹那,小偷一个箭步蹿出来,吹灭了房间里照明的蜡烛,飞也似地逃走了。
  回到家里见了父亲,小偷气急败坏地质问父亲,为什么要这样置他于死地,老盗贼平静地笑笑,说:“你学到手了,可以出师了。”
  在那样的因缘下,和尚讲这个故事,是什么用意?
  和尚告诉我们:“如果想要等到自己能力够了再去承担,那永远没有这一天。真正的承担靠的是发心,在发心承担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能力。”
  大概可以这样说,故事中的小偷当时并没有承担心,但是那个危险的境界逼迫他不得不绞尽脑汁想办法解决困难。我们也是一样,如果平时的学习生活安稳平静,按部就班,则自己很容易满足,甚至会享受这样的生活,如此,就会怠于发心承担。很多时候,因为自己的习气,我们需要一些特定的境界,或特定的压力,迫使自己发心,促使自己成长。
  和尚说,真正的能力培养,是有一定次第的。首先,要有发心作为基础;其次,需要一定的师友缘作为条件。在这样的环境下,不断承担,不断学习,能力才能慢慢培养起来。
  和尚23岁当方丈,如此年轻就承担起广大的事业,其所承受的压力,是鲜为人知的。近二十年来,和尚示现的风格一直是这样——在发心和承担中不断接受更强猛的境界和更严格的挑战。和尚小的时候,体质也不好,现在能承担这样的事情,最主要的就是靠发心。这个时代,急需这样的人才,边学边做,边做边成长。
  我们想象中的关起门来安静学修,其实只会让自己成长的步伐变得很缓慢,我们应当时时想到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并不失时机地尽我们的力量去回报这个社会。
  常常,我们不是能力不足,而是发心不够。
  

师长面前勿鸵鸟藏头
原题目:《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2006…11…26
  核心提示
  无限生命中最幸运的事,莫过于遇到善知识、遇到师长。我们常常无法驾驭自己的内心而使之陷入烦恼之中,这就需要借助外在的力量对自己的人生方向加以导航。
  9∶00多的时候,和尚到工地视察工作。
  这次和尚和负责基建的法师讨论的是德尘居、锅炉房这一带的整体建设规划,以及山门内外地面砖的铺设、云水堂水暖设备的改进、德尘居二层一些细节部分的装饰等。
  走在和尚后面,听他和负责基建的法师谈论设想,并不能听得很清楚,而且他们谈话中的那些术语,我们也不完全了解,以致于最终没有搞清楚和尚心中的蓝图是什么样的。
  只言片语中,听出和尚是想把德尘居、锅炉房这一带的主体建筑通过修建围墙连接成片,使建筑呈现整体性,以便日后可以作为我们封闭式的活动场所。和尚谈了很多细节上的东西,比如要做什么样的门,用什么材料,门朝哪个方向开,地面用什么砖、怎么铺以及修建好后如何使用等。还请现场工人量出了一些必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