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道德经-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人去集市之前,在家先用一根小绳量好了自己脚的长短尺寸,随手将小绳放在座位上,起身就出门了。
一路上,他紧走慢走,走了一二十里地才来到集市。集市上热闹极了,人群熙熙攘攘,各种各样的小商品摆满了柜台。这个郑国人径直走到鞋铺前,里面有各式各样的鞋子。郑国人让掌柜的拿了几双鞋,他左挑右选,最后选中了一双自己觉得满意的鞋子。他正准备掏出小绳,用事先量好的尺码来比一比新鞋的大小,忽然想起小绳被搁在家里忘记带来。于是他放下鞋子赶紧回家去。他急急忙忙地返回家中,拿了小绳又急急忙忙赶往集市。尽管他快跑慢跑,还是花了差不多两个时辰。等他到了集市,太阳快下山了。集市上的小贩都收了摊,大多数店铺已经关门。他来到鞋铺,鞋铺也打烊(yang)了。他鞋没买成,低头瞧瞧自己脚上,原先那个鞋窟窿现在更大了。他十分沮丧。
有几个人围过来,知道情况后问他:“买鞋时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穿一下,试试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说:“那可不成,量的尺码才可靠,我的脚是不可靠的。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这个郑国人不能说不“勤”也不能说他没有“行”,但是他死板到叫人无法理解的地步。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他们脑海里的“道”与客观现实中的“道”相去甚远,但是,他们却死抱着他们的观点一意孤行,即便是贻笑大方了他们还是不回头。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
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
战国末年,楚国的顷襄王经常听到有人说宋玉的坏话,于是就把宋玉召来,当面问他:“先生恐怕是有一些行为不够检点的地方吧?不然,为什么各个阶层都有人对你不满呢?”
聪明的宋玉一听这话,知道大事不好,灾难就要临头了,赶紧伏在地上,诚惶诚恐地说:“是的,大王说的也许都是事实。但我还是请大王能够宽恕我的罪过,容我把话说完。”
顷襄王答应了宋玉的请求,宋玉就讲了一个故事——在先王的时代,有位歌唱家来到楚国的郢(ying)都,当他开始演唱通俗歌曲《下里》和《巴人》时,有几千人聚在一起随声和唱;接下来他唱起了民谣《阳阿(e)》和《薤(xie)露》,这时能跟着和唱的还有几百人;最后他唱起了高雅歌曲《阳春》和《白雪》,这时还能跟着哼哼的就只剩几十人了;而当这位歌唱家将五音的美妙发挥到了极致,创造出了一种悠扬婉转、令人陶醉的意境时,仍能欣赏和跟唱的就只有几个人了。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呢?它说明歌曲越是高雅深奥,能跟随和唱的人就会越少。
故事讲完之后,宋玉偷眼看了一下顷襄王的神情,只见他若有所思,频频点头。宋玉心里有底了,于是更是放开胆子,高谈阔论起来——所以呀,在鸟类中有凤凰,在鱼类中有大鲲。凤凰振翅高飞,可达九千里云天,那些在篱笆间跳跃的小帜睦锬芟穹锘艘谎捞旄叩卮竽兀看篥锴宄看永ヂ厣浇懦龇ⅲ形缋吹讲澈M宓捻偈ι固簦碛值矫现詈バⅲ切┲换嵩谛∷晾锎蚬龅男■颍āi),又怎么能像大鲲这样探测江阔海深呢!其实,岂止是在鸟类中有凤凰,鱼类中有大鲲,人类中不也有一些特殊的人物吗?他们美好的思想和行为都超出于一般民众之上,那些凡夫俗子们,又怎么可能理解我的所作所为呢?
宋玉的这番辩解,终于使顷襄王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并因此而避免了一时的祸患。但是,宋玉这种自命清高、妄自尊大、孤芳自赏、脱离民众的言行,却是不足为训的。宋玉编造的故事倒是不无道理,而宋玉的所作所为却与老子的“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论断背道而驰。
爱因斯坦对相对论的幽默解释
爱因斯坦对相对论的幽默解释
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大凡做出辉煌成就的科学家,都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人,他们决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直到现在也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理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据说全世界不超过50人)。
有一天一个小伙子直面爱因斯坦:“时间会变短,质量会变轻,你的‘相对论’纯属无稽之谈。”爱因斯坦没有生气,反而请他坐下喝咖啡。
爱因斯坦面带微笑:“我来问你一个问题,如果有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你非常为之心动,你和她在一起约会了两个小时,你会觉得时间长还是短?”
小伙子不假思索的回答:“我会觉得只约会了两分钟。”
爱因斯坦还是面带微笑:“我再来问你,如果有一个老太婆,长相非常不好看,她和你在一起呆了两个小时,你会觉得时间长还是短?”
小伙子还是不假思索的回答:“我会觉得比两天还长。”
爱因斯坦告诉小伙子:“这就是‘相对论’”。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可谓“大道”,所以无法为一般人所理解,当然要被笑话了,“不笑不足以为道。”而爱因斯坦所体现的正如老子所说“明道若昧,进道若退”。。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四十二章:三生万物(一)
第四十二章:三生万物(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笔者字面理解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生一”中的“一”指的是阴阳协调统一的和谐自然。“一生二”指的是认识层面上的概念,人们刚开始认识事物时,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是随着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加深,发现原来所认识的事物中还包含有事物。“二生三”里的“三”指的是“多”的意思,在“一生二”的基础上又认识到更多的事物。“三生万物”的“万物”,指的是当人们的认识已经非常接近自然本质的时候,此时的认识层面上的“万物”和“道”中蕴涵的“万物”才相符合。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万事万物都是由“道”衍生出来的,都存在“阴阳”即“正反”两个方面,他们即相生又相克,即对立又统一,事物就是在这种对立统一中获得平衡和发展的。
笔者感悟
老子这一段是对“认识论”的精辟阐述。所谓“三生万物”的“万物”,指的是当人们的认识已经非常接近自然本质的时候,此时的认识层面上的“万物”和“道”中蕴涵的“万物”才相符合。这个过程可不简单,需要学习前人无数次失败中总结出来知识和经验,发挥人类极大的智慧和创造力,才有可能使人类的认识无限趋近于事物的本质,到了在这种认识层面上的“万物”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真理”。
所谓真理就是对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的生存发展具有特别重大意义和价值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发展具有的必然要求、必然趋势和必然规律,是存在于主流社会运动和社会行为之中的相对抽象事物或元实体,是社会的大脑(有知识爱思考的个人或集体)根据人类生来具有的生存发展意识,在实践的检验中,对所掌握的全部经验知识进行分析处理后提出的,指挥社会机体进行合理的运动和行为,高效率地取得社会发展进步成果的具体意向、意识、思想、观念、主义、法则、路线、方针、政策、制度。
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
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真理和谬误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没有真理,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真理战胜谬误的过程也就是发展自己的过程。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向谬误的转化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其一,真理是具体的,总是适用于一定的条件和一定的范围。如果条件发生了变化或者超出了特定的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其二,真理是一个过程。真理必然要随着客观事物和社会实践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如果人们的认识不能及时地反映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所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或者超越历史发展,就会造成主观和客观由相符变成不相符, 从而使真理转化成谬误。其三,真理是全面的,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如果把其中的某一原理孤立起来,把它加以绝对地夸大,真理也会变成谬误。
在一定条件下谬误向真理的转化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其一,条件和范围发生了变化,谬误可以变为真理。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是谬误的东西,在另外的条件下和范围内则可以转化成真理。其二,失败往往是成功之母,谬误往往是真理的先导。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是通过许多的失误获得的。其三,批判谬误能够发展真理,这也属于谬论转化为真理的一种特殊情形。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中国人把人的肉眼能够看见的,实实在在的物质世界定义为“阴”,把万事万物存在的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必然联系即规律性定义为“阳”或“阳气”,万物的和谐统一,就是有形的世界和无形的规律之间的统一,所谓“充气”就是把二者联系起来的纽带。正如人的肉身躯体为“阴”,人的思想灵魂为“阳”,二者的统一才能构成人的本身,二者缺一不可,否则要么是“死尸”,要么是“鬼魂”。两千多年前老子的这一套认识世界的哲学思想实在是太伟大了。 。 想看书来
牛顿证明了老子的认识论
牛顿证明了老子的认识论
牛顿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他除了在数学、光学、力学等方面做出卓越贡献外,他还花费大量精力进行化学实验。他常常六个星期一直留在实验室里,不分昼夜的工作。他在化学上花费的时间并不少,却几乎没有取得什么显著的成就。为什么同样一个伟大的牛顿,在不同的领域取得的成就竟那么不一样呢?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各个学科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力学和天文学方面,有伽利略、开普勒、胡克、惠更斯等人的努力,牛顿有可能用已经准备好的材料,建立起一座宏伟壮丽的力学大厦。正象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而在化学方面,因为正确的道路还没有开辟出来,牛顿没法走到可以砍伐材料的地方。
1664年,胡克发现彗星靠近太阳时轨道弯曲是因为太阳引力作用的结果;1673年,惠更斯推导出向心力定律;1679年,胡克和哈雷从向心力定律和开普勒第三定律,推导出维持行星运动的万有引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牛顿自己回忆,1666年前后,他在老家居住的时候已经考虑过万有引力的问题。最有名的一个说法是:在假期里,牛顿常常在花园里小坐片刻。有一次,象以往屡次发生的那样,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
一个苹果的偶然落地,却是人类思想史的一个转折点,它使那个坐在花园里的人的头脑开了窍,引起他的沉思:究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