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道德经-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石君名奋,姓石。十五岁,做小官吏,侍侯高祖。高祖和他谈话,喜欢他的恭敬。于是高祖召他姐姐来封为美人,让石奋任中涓,把他家迁到长安城里的中戚里。他做官靠积累功劳当上了大中大夫。没有文才学问,但恭敬谨严没人能比。到孝景帝即位。石奋的长子、二子、三子、四子都因为品行善良,孝敬父母,办事谨严,做官做到了二千石。于是景帝说:“石君和四个儿子都是二千石官员,作为臣子的尊贵光宠竟然集中在他一家。”称呼石奋为“万石君”。
孝景帝晚年,万石君回家养老,每年根据定期作为大臣参加朝会。经过皇宫的门楼,万石君一定下车快步走,看见皇帝的车驾,一定俯身按着车前横木表示敬意。他的子孙做小官。回家来进见他,万石君一定穿着朝服来接见,不称呼名字。子孙有错误,不谴责,因此而不坐正座,面对食案而不吃。然后儿子们互相责备,通过长辈的帮助说情,光着上身负荆请罪,改正错误,才答应。皇上时常给他家赏赐食物,他一定跪下叩拜俯伏着吃,好像就在皇上眼前,子孙遵循他的教导,也和他一样。万石君一家凭着孝敬谨严而闻名于各郡各国,即使齐、鲁地方那些儒生的虔诚庄重的行为,都自认为比不上他。
长子石建任郎中令,小儿子石庆任内史。石建有事应该向皇帝说,避开别人,畅所欲言,说的恳切,到了朝廷上进见就好像不会说话一样,因此连皇帝也尊重他。上书奏事,奏章经皇帝阅后发回。石建读它,说:“写错了‘马’字下面脚连尾应该五笔,如今只有四笔,少一笔。皇帝会谴责我,我活不成了。”十分害怕。他的谨慎,即使是别的小事也这样。小儿子石庆喝醉了回家,进入外门没有下车。万石君听说了,不吃饭。石庆害怕,光着上身去请罪,没有许可。全族的人和哥哥石建都去衣露体请罪,万石君责备说:“内史是显贵的人,进入乡里,乡里的长辈都走开回避,而内史坐车中很自在,正是理所当然!”于是让石庆走开。石庆任太仆,为皇帝驾车外出,皇上问驾车的马有几匹,石庆用鞭子一匹一匹地把马数完。举起手说:“六匹马”。石庆在儿子中是最简略随便的了,尚且这般谨慎。他任齐国相,全齐国的人都仰慕石庆家的好品德。不发表什么意见,齐国就感化而很太平,给石庆建立生祠。
太史公说:孔子有句话说“君子言语要迟钝,行动要迅速”,说的大概是万石君吧?因此他的教化不急而成功,不苛刻而安定。这可以说是行为忠厚的君子了。。 最好的txt下载网
飞鸟尽良弓藏
飞鸟尽良弓藏
公元前473年,勾践完成了雪耻复国大业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然而,当勾践登上他人生巅峰的时候,文仲却走到了他人生的尽头。和文仲同为勾践股肱之臣的范蠡曾写了一封信给文仲,信上说:“狡兔尽、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勾践颈项特别长而嘴象鹰嘴,这种人只可共患难不可共享乐,你最好尽快离开他。”让文仲和他一起功成身退,但文仲不以为然。后来,范蠡弃政从商去了,据说还带走了美女西施,飘隐江湖,一世逍遥。而文仲继续在越为官,命为相国。但好景不长,勾践开始猜疑文仲,谗臣也开始大肆讲文仲坏话。所谓“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历史的逻辑总是那么残酷而又真实。公元前472年,勾践召见文仲,勾践说:“九术之策,今用三已破强吴。其六尚在子所,愿幸以余术,为孤前王于地下谋吴之前人。”赐文种一把剑,令其自裁。文仲仰天长叹:“大恩不报,大功不还。其谓斯乎?吾悔不随范蠡之谋,乃为越王所戮。”一代谋臣,伏剑而死。
青山有幸埋忠骨,一抔黄土,掩盖着历史的血腥和虚妄,但在风吹松涛的鸣咽声中,我们无法抹去那些历史上不断重复的暗夜。历史总是胜利者的历史,后人在瞻仰它气势恢弘的前门时,别忘了去看一看它斑驳的后墙,去谛听那些冤魂留给我们的警示和训诫,以史为鉴,才能创造更好的历史。
武安君白起:为将者;生杀大权操于一手;秦赵长平一役;坑杀赵兵40万;何等威风;令赵10年无精壮之兵;闻风丧胆于朝;耐何功高盖主;不谙政事;拒王命而不从,终死于秦相范睢之手。
名将伍子胥 :生于坎坷;长于危难;少年立志;忠肝义胆;一夜白发;苦大仇深;春秋五霸之吴始于其策及经营;而遇主不明;骄兵必败;尽忠于吴王;自刎后挂眼于吴都;视吴为越灭!
一代军事家吴起 :孙子;吴子;名号共响于世;其兵法实乃王道也;鲁,魏,楚国经其变法;走上富国强兵之路;然其变法,削弱了王宫贵戚之权利,楚悼王既没,各王氏宗亲群起而攻之,吴子伏尸于楚王,终死于乱箭,因此遭连坐诛族之贵族者70余人!
赵之名将李牧 :李牧用兵,神出鬼没,多奇兵,早年抗击匈奴,居代郡,守雁门,屡挫匈奴,一役斩首十余万,教胡人10年未敢南窥中原。后抗秦护赵,立战功无数,保弱赵不为强秦所灭,然赵王昏庸多疑,听佞臣郭开之言,疑其反,诛李牧,无多时,赵为王剪灭!
改革强国之变法家商殃 :秦何以为强,变法也,奖励耕战“赏不遗匹夫,刑不避大夫,使天下之利系处于一孔”的基本国策。秦内修明政理以储军国之资,外开疆辟壤与列国争衡。经变法后的虎狼之师与东方列国大小百余战,共计歼灭六国军队一百五十余万。在“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大战场上,冷血的秦人踏着六国之人的尸骨与鲜血走上了统一之路。而变法之创者商殃,也跟吴起一样因为得罪贵戚,而被车裂于市,悲哉!
灭秦兴汉之将韩信 :秦末,四处烽烟四起,秦之统治,岌岌可危,项羽刘邦,逐鹿中原,韩信者,幼年受胯下之辱,励精图志,学兵法,为万人敌,与赵背水一战3万灭其20万!一时所向披靡,后从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袭强楚之不备,及霸王自刎,天下初定,兔死狗烹,陈平,吕后,萧何共谋之,被诛于长乐宫钟室!
七国之乱之平定者周亚夫 :七国之乱,其势盛及一时,汉室江山,岌岌可危,吴楚连军,进兵睢阳,扣关函谷,景帝惊咤,临危授命于周亚夫,周亚夫者,严治军,明军纪,善用兵,领兵平山东四国于弹指,袭粮道,平吴楚乱军,叱咤风云一时,而天下定,景帝疑其功高盖主,削其爵,罪之,亚夫绝食5日,终死于狱中。
一代名将徐达 :结束蒙古对中原的数十年统治;助朱元璋一统天下;平张士诚;诛陈友谅;南征北讨;功勋卓著;与刘伯温;常遇春等共为开国元勋;然朱重八此人疑心重;易反复;开国之将;皆为残害;空哀伴君如伴虎;此恨绵绵无绝期!
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
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笔者字面理解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道的运动规则是正反两个方面对立统一循环往复以致无穷的。道用弱的一面来对待自然,换言之就是顺应而不是改变。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天下万物从“有”中生出,“有”从“无”中生出。
笔者感悟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里的“反”指的是正反两个方面的对立过程,对立的结果就是对立以后形成新的平衡,这个平衡就是统一的过程。“动”指的是变化和发展,变化和发展就会出现“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结果。这里的“弱”是“强硬”的反义词,是低调顺应的意思,在自然面前要体现出柔弱顺应而不是强硬改变。意思是:万事万物的变化发展,都是由于其内部正反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的结果,这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用人力无法改变的。因此,面对自然规律,人类只有顺应而不能改变。
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里的“有”与“无”是认识层面上的,也就是说:我们所揭示开的天下万物的奥妙,是在已经被认知的知识的条件下揭示开的;已经被认知的知识来源于对万物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不断探索发现的结果。
人们认识宇宙就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又从“无”到“有”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和恩格斯的否定之否定原理来自黑格尔的“正…反…合”三阶段论:“正”态事物由于内部矛盾的发展,会过渡到反面,成为“反”阶段,这是第一个否定;由反阶段再过渡到它的反面,是为否定之否定。经过否定之否定后,事物虽然回到“正”态。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连着一个过程的,过程的更替要通过否定来实现。在事物发展的长链条中,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就表现为一个周期。因此说,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否定之否定后的状态,并不是原有的肯定的状态,而是一种更上层楼后的“扬弃”。用列宁的话说:仿佛是旧东西在高级基础上的回复,是“内容的前进、形式的复归”。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而道路却是迂回曲折的。列宁称之为“螺旋式上升”,毛主席称之为“波浪式前进”、“前途光明,道路曲折”。之所以说总趋势是前进的,正是因为否定不是“抛弃”,而是“扬弃”,是在肯定一部分的基础上再发展,是集中了前两个阶段的积极成果后的更加完善。而之所以说发展是曲折的,是因为事物的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斗争推动的。
大鹏与焦冥
大鹏与焦冥
晏子是齐国有名的贤相。晏子很有学问,足智多谋,善于讽喻又敢于直谏,他经常跟齐王一起议论国家大事或谈论学问。
有一天,齐景公和晏子坐在一起聊天。齐景公问晏子说:“天下有极大的东西吗?”晏子回答说:“有哇。大王想要我说给您听吗?”齐景公说:“我想知道天底下最大的生灵是什么?”
晏子说:“在北方的大海上,有个叫大鹏的鸟,它的脚游动在云彩之中,背部高耸入青天,而尾巴则横卧在天边。大鹏在北海中跳跃着啄食,它的头和尾就充塞在天和地之问。它的两个阔大的翅膀一伸展,就无边无际看不到尽头。”
齐景公惊奇地说:“真是不可想象!不可想象!那么,天下有没有极小的生灵呢?”
晏子回答说:“当然有。东海边有一种小虫,它小到可以在蚊子的眼睫毛上筑巢。这种小虫子在巢里一代一代地繁衍生息。它们经常在蚊子的眼皮底下飞来飞去,可是蚊子连丝毫的感觉也没有。”
齐景公说:“太妙了,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新奇的事,那是什么虫子呀?”
晏子说:“我也不知道它确切的名字叫什么,只听说东海边有些渔民称这种虫子为‘焦冥’。”
齐景公十分感慨地说:“世界之大,真是无奇不有啊!”
大鹏和焦冥,是先人们想象中的极大和极小的生灵。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和运动,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