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鹿回头 >

第16部分

鹿回头-第16部分

小说: 鹿回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元224年(吴黄武三年),佛门名士支谦与印度僧人维祗难、竺律炎居武昌,共译《法句经》、《太子瑞应本起经》,江南始传佛教。

  公元226年(吴黄武五年),孙权采武昌铜铁作千口剑、万口刀。后出土有孙权之侄铭文弩机、侄孙“孙将军门楼”。朱应、康泰出使南海诸国,朱应著《扶南异物志》,康泰著《吴时外国传》。

  公元238年(吴赤乌元年),传武昌麒麟现。

  公元334年(东晋咸和九年),陶侃卒于樊口。庾亮接任江荆豫益梁雍六州都督,领江荆豫三州刺史镇武昌。世称南楼为庾亮楼。 

  公元307——312年(东晋永嘉年间),葛洪驻足武昌,结庐炼丹,养生修道。葛山、洪港、葛店及神山乡、洪道乡因其得名。有葛山石洞、洗药池、琴床石、葛店斗牛观、白鹿矶等遗迹。 

  公元381年(东晋太元六年),高僧慧远挂锡寒溪,于吴王避暑宫故基建寺,倡“净土宗”。

  公元765年(唐永泰元年),名士裴鶠于小北门外江边建亭,书法家李阳冰以篆书题名“怡亭”并序,裴虬拟铭文,李莒以八分体书铭刻于崖,世称“三绝”。

  公元1078——1085年(宋元丰年间),潘鲠居樊口开酒肆,史称“潘生酒”。诗人潘大临从苏黄游,有“满城风雨近重阳”诗句传世。

  公元1102——1106年(宋崇宁年间),奖劝农桑,武昌人口比唐时倍增。 

  公元1134年(宋绍兴四年),岳飞抗金有功,被封为武昌县开国子,次年晋封为武昌郡开国侯,有岳鄂王庙遗址。 

  公元1162年(宋绍兴三十二年),县令薛季宣建城台、弦歌堂,重修殊亭、寒溪堂,撰《松风阁记》、《武昌土俗编》。

  ……

  凡上所述,不一而足。

  柳扶风本就有意避开江夏四鬼,于是提议绕道而行,从另一条小道去往武昌郡开国侯岳飞的遗庄故园瞻仰。

  此话一出,立即得到骆翩跹的拍手赞同,她也不希望再遇见那四个鬼样人物。

  越人歌素来无所谓,他本就闲散惯了,只要有好酒,有美景,有志同道合之人,何处不是天涯?

  蔺子陵未及表态,斜刺里飞过一个银晃晃的物什,侧身避过,那物什直撞向旁边的一棵榕树,却被他堪堪接住。

  待到众人看时,原来是一支金制朱钗。

  柳扶风四下观瞧,并不见人,心中顿时活动开来:“我四人在此,也未觉察施放之人,可见他之武艺定在我等之上。他在暗,我们在明,又不知是敌是友……”一时想到什么,赶紧叫道:“子陵,小心金钗有毒!”

  蔺子陵已经先一步将那金钗在手上左右察看两下,即发现机关所在,将那金钗上的凤头一按,从里弹出一张小纸片来。小心打开,竟是娟秀蝇头小楷,上书:“岳阳城中线索尽失,为今之计只有改道五柳峰,求问于五柳先生,或可知晓一二。”

  柳扶风看完,很是惊讶:“竟是独花夫人所送?莫不是别人……”

  蔺子陵暗中催动内力,那纸条便在指尖碎为齑粉,低头轻笑道:“是她所赠,柳兄为何还有疑虑?”说着将那金钗举到骆翩跹面前,“可是?”

  骆翩跹先时就一眼看出那是独花夫人夺珠大会时所戴金钗其一,默不作声,且看柳扶风是否认得。听他说不识,心中暗喜——她本就是个小女子,小女子心性,怕柳扶风对那独花夫人上了心。见蔺子陵相问,装作满不在意道:“是她之物。”

  柳扶风见蔺子陵不问别人,单单问她,立时明白了:从来女人对女人,尤其是对另一个光鲜亮丽的女人注目,多对其外表过目不忘。她如此说,定然无差。

  既然如此,也只有取道五柳峰了。

  虽是高价购得的地图,却有不少不详尽之处,几人一面赶路,一面打听,奔五柳峰而来。

  =================这是继续赶路的分割线==================

  黄昏已过,几人才远远地看见山边脚下有一户人家。

  越人歌仔细看了一会儿,苦着脸说道:“怕是这顿要饿肚子了,你瞧那户山中人家的烟囱并未冒烟,不是已经吃过了,便是无米下炊。”

  柳扶风听他如此说,知道说的在理,还是忍不住学着蔺子陵揶揄道:“明日坊间的姑娘怕是要传说,武林公子行迹荒山野岭,路遇山中人家,却因无米饱肚,腹内饥馁无法前行……”

  “好的不学,竟学那饶舌子!”越人歌也笑道。他还不了解他,一人时最是正经,此时多了蔺子陵,他才敢兴风作浪。

  骆翩跹听他们说的热火,也不禁打起帘子张望,一眼瞧见那标识,说道:“那不是五棵柳树嘛!”

  这三人一看,可不是。

  待到近前,却听见声声哀嚎与喝叫。

  “你倒交是不交?”

  “侠士,你误会了,此处并没有你要寻的东西……”

  “莫叫道上人说我欺负老人。老头,我且问你,说是不说!不说,我便打折这哑巴的腿!”

  “啊!啊!呀——”

  越人歌从马上跳下,几步窜前,便看清是一个雷神般的壮汉人物正揪住一个瘦小老头不防,脚下还踩着个身量长大的小伙。那小伙不停地发出“咦咦呀呀”的叫声,想是那壮汉口中所说的哑巴了。

  柳扶风心中不禁叹道:这世上的不平事怎就这么多!

第四章 城郊五棵柳(下)
那壮汉见有生人来,立即警觉起来,手下却是没有放松,压制的这一老一少哀叫不止。

  越人歌将酒壶别进腰间,走上前去:“先别忙打,借问一下,此处可是五柳峰?”

  那壮汉本不欲答话,见着来的这四个人都是衣冠楚楚,俊朗非常,心下也知道是些人物,且听越人歌意思不欲管这闲事,凑合着应道:“正是。”

  “不知那五柳先生又在何处?”越人歌又问道。

  那壮汉立时警觉起来,接口道:“你找他何事?”

  “哦,”越人歌仍是不紧不慢,悠悠道,“正是有些要事寻他,不知这位壮士可否指点一二?”

  不等那壮汉开口,被擒住的老汉赶忙叫道:“我就是那五柳先生,快快援我!”

  壮汉赶紧揪住他,不让他再行言语。

  越人歌可不管这许多,装腔作势继续朝这边打量:“敢问老汉可是那五柳先生?”

  “唔唔……”老汉说不出话来。

  壮汉此时一门心思在那老汉身上,脚下就不免松了力道,被那少年挣脱开来,一头撞入越人歌怀中。越人歌踉踉跄跄连退了数步方才站住。少年赶忙拼命点头,后迅速躲到他身后。

  越人歌仿佛恍然大悟:“这位兄台,想必自幼习读经史子集,这打诳语……”

  当着这许多人面前撒谎,那壮汉仍是面不改色:“我也是方才晓得他是五柳先生。”

  “哦!”越人歌也不拆穿他,继续道,“既然弄清楚了,还烦请这位壮士高抬一手,放了他。”

  “不行!”壮汉立刻拒绝道,“他也是在下要寻的人,岂可拱手让人。”

  “你寻他作甚?”

  “你又寻他作甚?”

  ……

  几番下来,越人歌眯起了眼睛。这壮汉四肢发达,头脑却甚是不笨,滴水不露。索性不与他兜圈子,打开天窗说亮话:“我等四人来这五柳峰,便是要寻五柳先生。既然如此,便看不得别人为难他。这位壮士,不妨咱们划下个道来,看怎么个走法。”

  越人歌这话说得隐晦,是道门里的说法。“怎么个走法”就是询问对方这事情如何解决。

  那壮汉自然也是江湖中人,一听便明白了。看看对方有四人,也不逞强:“莫不是要以多欺少?”

  越人歌笑道:“武林公子没这样的招法——在下一人足矣!”

  壮汉见他年纪轻轻,眉眼之间一股英武之气,知不是耍赖打诨之人,一手将那老汉推在旁边的柳树边。

  柳扶风看着越人歌与他周旋半天,四处留了心,早注意到土墙后一个略显粗重的呼吸,应该是那个受伤的女人,龙女。她在此处,其他三鬼也不会远。又见越人歌提出一人与他对阵,私忖道:可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要在我等招架之时让江夏四鬼偷袭了去。想到此,悄悄目视蔺子陵。

  蔺子陵的目光并未看向土墙,却以袖遮掩,比划出四个指头。

  柳扶风立时明白,江夏四鬼都在。悄然站好阵势,将还无察觉的骆翩跹护在安全之处。

  ************这是江湖就喜欢打打杀杀的分割线*************

  越人歌见他一身粗蛮习气,以为多是凭力气取胜的蛮汉,哪知一交手方知其不好对付。那壮汉虽是膀大腰圆,招式却甚是灵活,踢挡腾挪毫不费力,不时还有奇招。越人歌与他过了几十招,不免大汗淋漓,心中暗叫痛快。许久没有遇见如此对手了,往日虽有柳扶风过招,两人甚是熟络,连功夫路数也是知根知底,全不如此时刺激。

  那壮汉一番对阵下来,心里也是感慨:果然江山辈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换旧人。这小子虽是年轻,功夫却是不俗,招招精准,拿捏得恰到好处。自己多是仗了那一身天生神力的长处,这才对付到如今。虽是如此想,口中却不服输:“小子,再战三百合如何?”

  越人歌一面打,一面将他与柳扶风做个比较:气力比小柳大,出招却不及小柳快;身材过于高大,本是弱势,他却能趋长避短,想来练武时没少下功夫……

  忽听见他问话,不免揶揄他,将方才所受蔺子陵与柳扶风的讥嘲附给他:“三百合不敢当。若是明日坊间的姑娘传说,武林公子与壮汉打斗,竟堪堪打了三百合,岂不是落了人家的口舌,说武林公子这般的不中用……”

  “小子可恶至极!”那壮汉一时恼羞成怒,出招也凌厉了起来,不似方才那般缓和,直取要害。

  越人歌要的就是这点,他的弱处便是——出招若是快了,力道便会削弱。心中暗道计成。粗略地避过一个火候不是很到的拳势,一个“如影随形”绕到他身后,迅速地以手肘为支点,一掌拍将出去。

  未及,只听“哎呀”一声,那壮汉跌跌撞撞前扑几步,好歹站住了,满面通红,一语不发。

  眼见胜负已分,土墙后面的四个人便不再躲躲掩掩,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走了出来。

  越人歌将周身上下略收拾了一下,看着江夏四鬼出现在面前,冷笑道:“不知几位前辈有何贵干?”

  他这番话明显是讥讽江夏四鬼此时妄图坐收渔人之利,哪知刑天一摆手道:“方才在山垄,我等言及往五柳峰中干事,便是要寻五柳先生。”

  “哦?这便巧了,个个都寻五柳先生,莫不是他藏着宝?”越人歌揪过五柳先生,劈头问道,“你做了何事,为何个个寻你?”

  “罪过!罪过!”被称作“五柳先生”的老汉立时辩解起来,“小老儿不过看上这处养老之地,哪有什么花样。”

  不等越人歌说话,刑天道:“这秘笈本就是武林所有,我等若是寻到,一起习练便是。”

  “秘笈?”越人歌顿时明白,闹了半天这些人是来寻武功秘笈的,“我等并非寻什么武功秘笈,只是有事问那五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