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途-第7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明:我会小心的!
小刘感觉有点眉目了,两夫妻都在政府机关工作,每月的收入是明显摆在那的,那来的钱盖别墅?那来的钱买二、三十万的车,一家四口吃喝拉撒再一算,最好,能了解到他名下的存折情况,这样一比较,这固定资产、银行存款、每月开支超出正常收入,显然就有问题了。
第一零八三章变通
市县人民政府以邀请函的形式,邀请香港大亨回市县商谈偿还旧债事宜。在香港大亨还没回来之前,李向东组织召开了一个五人组会议。会议先由老钱向大家通报这笔借款的情况,再由黄通报近期代言人追债的过程,并就这事,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他说,根据掌握的情况,香港大亨也知道政府要偿还旧债很困难,所以,希望能用土地抵偿这笔借款。
他说,香港大亨要地干什么?很明显,就是想在市县投资。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大好事。我们既偿还了旧债,又引进了新资,招商引资必将取得新突破!
他说,改革开放以来,城区向东发展以后,城西逐渐成了一块较冷清的地方,我们希望引导香港大亨,当然,他可能也有这个意愿,在城西投资办一座大型商贸中心,这样,整个城区将会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接着黄谈到实际困难,主要问题有两个。
第一,城西原来有两家国营小厂,停产后,资不抵债,一直荒废在那里。本来,政府希望宣布破产,把这个包袱甩给银行,让银行按企业破产法处理,工厂的固定资产都归银行。其实,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就那厂址还值几个钱,但银行不干,认为把厂址拍卖出去,也不抵工厂货款的一半,所以,那笔旧帐一直拖着。
黄说:“如果,我们要把这两个小厂转让给香港大亨,银行肯定会上门来要我们偿还贷款。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是不是从市财政划拨给银行?”
老钱马上说:“这不行。我们正是没有钱偿还给香港大亨,才以地抵债,市财政哪有钱划拨给银行?”
李向东说:“先让黄秘书长把话说完,我们再议论。”
老钱忙向黄道歉,说:“对不起!”
黄笑了笑,表示没关系,继续说,第二,城西那一带的地值是多少?我们在定这个市值的时候,还要考虑到一些实际开支,比如,向国家缴交转让土地使用费,给予搬迁户必要的补偿等。
黄最后说:“主要就是这两大问题吧!”
李向东说:“我们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议,先谈第一个问题。”
老钱坚持自己的观点,说:“这笔交易,我们一分钱也没有进帐。我的意见是,不能从市财政拿出钱替那两个工厂还贷款。”
钟市长说:“即使不全部还清,银行也会追我们还一部分吧?这么好的机会,他们肯定不会放过,不会一点好处也得不到。”
老钱说:“是不是可以考虑地价时,把这部分资金也考虑进去?”
老邝说:“如果地价太高,香港大亨不能接受,煮熟的鸭子也会飞了。”
他很看重这次以地抵债的作法,仅是土地价就不少于一个亿,其他的投资呢?至少也是一项五个亿的大项目。他想,李向东同样也希望能谈成这一项目。但他又非常清楚,钟市长说的是实情,现在,银行都不属地方管了,那些银行行长不是地方政府任命的,根本就不听你指挥。
他说:“必要的时候,从市财政挤一点意思意思也是应该的。”
李向东说:“老钱辛苦一下,尽量与银行协调协调,让他们体谅一下我们,能少划拨尽量少划拨。”
老钱似乎也觉得只能这样的。
黄却说:“我们能不能变通一下,把债务转到其他地方?”
李向东愣了一下,开会前,他跟黄交换过意见,当时,黄也没有提出更好的办法,现在,他倒像有什么好主意了。
老钱却双眼一亮,问:“你怎么看?”
黄笑了笑,说:“开始,我也觉得似乎只有与各银行协调协调这一办法了。听大家这么议论,我想,应该还有更好的办法?”
他说,这些年,机构改革来改革去,那两家小企业都不人要,谁都不想背包袱,就那么不上不下地扔在那里。
他说,现在,我们发一个文,把他们划入国投公司名下,把他们所欠银行的贷款便可以转到国投公司,由国投公司负责偿还,这样,我们又以国投公司的名义,把这两个厂址转让给香港大亨,就名正言顺了。
老钱笑了起来,说:“这办法不错。国投公司会不会替那两家工厂偿还贷款,就看银行的本事了,但他们却没权阻止国投公司转让这两个厂址的使用权。”
老邝说:“这个办法能行。”
钟市长说:“这种偷龙转凤有伎俩,银行一眼就看出我们是特意用来对付他们的。”
黄说:“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老钱说:“我们起早文件是可以把时间往前写一写,至少,银行那边心知肚明,也找不到把柄。”
老邝说:“你真够老奸巨滑的!”
大家“哄”地笑了起来。
老钱说:“要说老奸巨滑,也应该是黄秘书长,这主意是他想出来的,我只是稍稍进行一点补充。”
李向东一锤定音,说:“协调工作还是要做,要向银行说清我们的困难,不要让人家觉得我们把人家当傻瓜耍。”
他说,这事就由老钱负责。
他说,起草文件的事就由黄去办。
至此,第一个问题算是基本解决了,第二个问题研究的时间要长一些,也是最头痛的。大家议着议着,都觉得现在考虑这问题还言之过早,应该先摸摸底,一是香港大亨需要多少地?一是那些搬迁户都有什么要求?李向东把这任务交给了老邝。他说,这也属于招商引资的一部分,你近期的工作重心要向这边转移。
会议结束后,李向东通过电话把这喜讯告诉了大书记。
大书记笑哈哈地说,你个李向东,运气就是那么好,眼看着你没有办法了,不明不白,天上竟掉下个大馅饼。李向东却连叫冤枉,说,这是大馅饼吗?如果前任不欠那香港大亨的旧债,还可以说是大馅饼,手里白白多一个亿,那能办多少事啊!现在,我却是帮人家擦??。大书记说,你你这??擦得好啊!你在临市当市长的时候,帮人家擦了一回,现在回到市县,又帮人家擦了一回。你想想,这说明了什么?看问题要全面一点!
经大书记这一点拨,李向东发现,自己成了一个专门解决遗留问题的高手了,临市五个亿,你解决了,市县这一个亿旧债,你又给解决了。虽然,解决这一个亿,很有运气成份,但你不强调运气,只强调自己如何转变观念,如何化不利为有利,把偿还旧债当成利好,把香港大亨引回市县投资。这可是很值得别人借鉴的一条经验了!李向东笑着说,大书记就是有水平!我也觉得自己有点伟大了。他说,在你手下做事,太有成就感了。
大书记严肃地说:“你可别得意,别只是考虑自己的成就感,只是考虑自己出政绩。还要更多地考虑市县的利益,考虑老百姓的利益。在与香港大亨的谈判中,你可不能一味地迁就,只想着怎么把他引回来,应该争取的利益还是要争取,要对得起市县,对得起老百姓。”
李向东说:“这一点你放心。我这人你还不了解吗?”
大书记说:“此一时,彼一时。人是会转变的,许多人在政绩面前,往往就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
李向东说:“是的,是的。我一定紧记大书记的教诲。”
他打电话给大书记还有一个目的,希望大书记能到市县来见见香港大亨,给他李向东打打气助助威。大书记说,我还是不去了,不要给你太大压力。李向东笑着说,你大驾光临,对我来说是一股无穷的动力,怎么会是压力呢?大书记说,我一露面,人家还不知道,你李向东要势在必得?否则,你怎么向我交代?人家抓住这一点,可能会提出一些无理要求。他说,这事还是低调点好,让人家觉得,这事成不成对你李向东都无所谓,他们反而会降低门坎。
李向东觉得大书记说得非常对,便没再坚持。
第一零八四章全票通过
香港大亨回市县只呆一天就走了。他说,他还有许多事要忙。他只是把他的一个谈判小组留在市县,说是由他们全权代表与市县谈偿还旧债的问题。李向东很清楚他的用意,他是市县人,对市县有感情,带着感情谈这种生意上的事,很难公允,毕竟,生意归生意,人情归人情。那谈判小组都是铁面无私的专业人士,更能从香港大亨的实际利益考虑问题,更能为他争取更多的利益。
李向东也退到了幕后,把谈判的任务交给钟市长。
至此,钟市长、老邝、老钱各有各的任务,分工把关,李向东便坐镇统揽全局,时刻掌握各方面的情况,做好协调工作,如果出现问题,能马上解决的就马上解决,不能解决的,就召开五人组会议共同商量解决。
整个事件进展得非常顺利。本来,以为搬迁户的问题是最麻烦的。老邝组织一班人下去摸底,搬迁户们从各自利益出发,提出了许多问题,有的问题很实在,有得问题很过分,但李向东一出马,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谁又能想到呢?那些搬迁户大多是老岳父那巷子里的住户,李向东在那巷子里的石凳上一坐,大家就喊姑爷书记来了,就里三层外三层把他围住,询问这里要建什么?询问要把他们弄到什么地方?询问怎么给予他们补偿?谈话的口气就像拉家常一样。老邝在一边看得愣了,想自己嗓音都喊哑了,也没能跟这些人说清楚,李向东三言两语就把事说了。
李向东笑着说:“平时,你们总说这边太冷静,也想让这边旺起来,政府真有动作了,你们又要为难政府。”
有人说:“我们不是为难政府,只是这边旺起来,却要我们搬迁,又不关我们的事了。”
李向东说:“我们也考虑到这个问题,在这附近建一两幢商品楼,不愿搬迁的住户,可以把名单报上来,暂时离开,等楼房盖好了,再搬回来。”
他说,我还是希望大家别住在这里,以后这里旺起来,肯定不适合居住,别说白天人来车往的,就是晚上,也有可能吵得没觉好睡。
他说,政府准备在城郊建几幢新房安置大家,我还是希望大家搬去那里。
他说,虽然地方远一点,但每户居住面积都比现在的面积宽十五平米,这也算是给予你们的地价补偿吧!当然,如果想住更宽敞的套间,多出那部分,我们按时价,给予大家八折优惠。
这个条件,对大多数的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特别是那些居住户。然而,一些非居住户,却希望政府能保留他们原来的面积,希望能在这里开商铺。
李向东问:“你现在那地方租出去能拿多少月租?”
他说,如果,你以现有的面积在城郊弄一个套间,稍稍装修一下,自己不住,租出去,怎么也比现在的月租高吧?
有人便说,就是,你那本来就不是商铺,不能因为政府搞建设,带旺了这里,就拿居住的房子要政府按商铺给予你补偿吧?
毕竟,这些是少数,可以个别协商解决。
然而,李向东没想到,老板光却找上门来。他先是提出,以成本价帮政府建那几幢补偿楼,再又提出城区向西发展的要求。
他说,我们一直都没有放弃城区向西发展的构想,一直都在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