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多克的隐秘世界:一个人的帝国-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这一次他们大声抗议说“我们不同意这样做”,丝毫不顾及其他人的意见。
管理委员会说他们会解释的,用不了多久,明年春天就会给出答复。
几位家族成员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积极态度,说道:“不用了,谢谢。”看来,他们想要对公司事务施加影响力了。
那天上午听过几个人的演讲之后,参加会议的人中就有人说,肯定不能选那个女的,这一点是铁定的事实。
还有人分析说,如果选择了戈登·克罗维茨来当首席执行官,那么赞尼诺肯定会离开公司;但是如果选择了赞尼诺,戈登·克罗维茨还有可能留下来续任。
就这样,5分钟就拍板了,众人选定赞尼诺。康比德卸任首席执行官的消息将在第2年圣诞假期结束后的1月3日宣布(当时理查德·赞尼诺还不知道自己成了下一任首席执行官,就有人想迫不及待地宣布这一消息了)。尽管康比德会因为没有选中他太太当接班人而心存芥蒂,但是他会在董事长的位置上一直待到道琼斯公司的法定退休年龄。赞尼诺在接手首席执行官的职位之前,会让董事会授予他有权解雇凯伦·豪斯的权利。
在这次人事任免大战中,班氏家族充分体现了自己的话语权。
txt小说上传分享
对峙的家族(1)
快乐的报业家族情况是相同的,而不快乐的报业家族情况也是相同的,最后他们都会出让家族的报纸。
在一定程度上,班氏家族把对道琼斯公司的希望放在了赞尼诺身上。
公司内外,其实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偏见:记者鄙视公司,公司经理鄙视老板,老板一直以来都害怕员工。任命赞尼诺为首席执行官其实是仓促之举。尽管班氏家族现在也想要一个自己能俯视的人。
默多克有预感自己应该能和理查德·赞尼诺相处愉快。其中一个原因是摩根大通的副董事长吉米·李和他这样说过。早在赞尼诺当上道琼斯的首席执行官之前的2005年,吉米·李就想把赞尼诺和默多克两人撮合到一块聚聚,不过道琼斯里一些头脑更冷静的人建议赞尼诺取消这次未得到公司批准的会面。当赞尼诺在萨克斯百货以及丽诗加邦工作的时候,吉米·李就给两家公司提供过银行服务。不过,让吉米·李觉得自己和赞尼诺私交很好的原因是两家都住在康涅狄格州格林威治镇,而且是邻居,两家孩子也在同一所私立学校的曲棍球队打球。
吉米·李之所以认为赞尼诺和默多克两人能和平相处,一方面是因为生意上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觉得两人意气相投。出身富豪家庭的默多克喜欢商场上的硬汉和奋斗者,也许这也和他出生富贵有关吧,他喜欢别人仰视他。在这一点上,赞尼诺同《华尔街日报》的其他人就不太一样,包括康比德在内的很多人都没有把默多克放在眼里。
其实,《华尔街日报》的很多人也看不上赞尼诺。这些人来到《华尔街日报》后,认为有资本可以看不起像赞尼诺这样的奋斗者了。在这一点上,班氏家族成员的态度也是如此,他们从骨子里就看不上生意场,看不上锐意进取的企业家精神。
赞尼诺在纽约的佩斯大学拿到了MBA学位,这座大学里很多学生都是走读生。大家也说不清,如果赞尼诺的MBA学位是在哈佛大学或是沃顿商学院拿的,人们会不会因此而更高看他(赞尼诺在马萨诸塞州的本特利学院拿的理科学士学位,该校算不上是名校,因此也无法让《华尔街日报》的人对他另眼相看)。
尽管商业已经成了塑造公司文化的一个重要驱动要素(甚至有人觉得这是最好、最理想的驱动力),也成了记者写作故事的一个重要素材来源,但是在一些媒体机构里(以《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为首),偏左翼的知识分子还是有些看不起商业因素,甚至抵制。如果商业的利剑战胜、驯服甚至摧毁了其他新闻机构,《华尔街日报》等几家硕果仅存的媒体仍将捍卫着理性、敬业、谦恭、格调、专业、公正和公民责任(康比德自己一直在践行着这些美德)。
但正是因为他们同商业现实的脱节,他们对从商之人的不屑一顾,他们自认为所做的事比做生意更高尚,使得默多克压根看不上他们(正如他们看不上默多克一样),并称他们为“清高的书生”。
其实,真能这样清高的媒体是越来越少了,很少有媒体企业在经营时不考虑投资回报率的(和常理相悖的倒是默多克旗下的几家报纸,还在继续赔本经营)。
想想一个商界人才在经营着道琼斯,感到压力更大的是赞尼诺而非记者们,公司的文化是和他不合拍的。赞尼诺在丽诗加邦这样的时尚品牌公司工作过,他在《华尔街日报》员工的眼里就像一个“爱穿衣打扮的时髦人士”。有人评价他那矫揉造作的露齿大笑难看至极,有人评价他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不折不扣的推销员,有人评价他低俗,像个奶油小生,说他还穿着考究的开司米袜子,修过眉毛,穿着昂贵的西服,他整个人都显得特别肤浅,换而言之就是没有内涵。
对峙的家族(2)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华尔街日报》也开始了它的转型,从一家纯粹的商业刊物(发布证券业的消息)向一家报道内容全面、高端并能获奖的新闻机构转变。在这一转型的过程中,记者们对商业以及商人所关注的利益有了更深的惮虑,尽管他们报道的正是商业内容。当然,抵制这种争权夺利的喧嚣和不道义做法曾经是美国白人新教徒的价值标尺,如果你能这般坚守原则,那么你就是一个家教良好的共和党人,但现在这样为人处世只能说明你是一个家教良好的开明人士,你很像是来自班氏家族而非默多克家族的成员。
这种价值观的分野成了两个家族争夺《华尔街日报》灵魂和平衡点的核心所在。
班氏家族年轻的第四代成员在谈起自己从家族、从生意中慢慢淡出的状态时都有些哀婉。在这个时代,道琼斯的触角、文化理念和利益都远远超过了班氏家族的范畴。除非在正式场合,否则家里人都不太会经常谈起道琼斯公司。一位班氏家族成员在接受我写作本书的采访时说:“我们家族成员并不觉得非在这里工作不可。我们知道自己是这个公司的老板,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可以为这家公司效力……我们也不够优秀,无法替这家公司出力。”就这样,道琼斯和班氏家族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默多克明察秋毫地看到了这种分歧,并相信自己能够利用这种分歧从中获益。
班氏家族与道琼斯公司
1882年,查尔斯·道和埃迪·琼斯创立了道琼斯公司这家财经新闻提供商,尽管这两个创始人相处得并不融洽。道琼斯和克拉伦斯·巴伦在波士顿的新闻公司有业务往来。后来,查尔斯·道离开了道琼斯,埃迪·琼斯去世了。就这样,身高只有一米六五、体重有差不多300斤的克拉伦斯·巴伦在1902年买下了道琼斯。严格来说,买下道琼斯的并不是克拉伦斯·巴伦,因为是他太太杰西·沃尔德伦出的钱,杰西·沃尔德伦经营着一处寄宿公寓,她出资买下道琼斯后由丈夫来打理。道琼斯的股份后来留给了克拉伦斯·巴伦和姐姐的继女简·巴伦。简·巴伦的姐姐玛莎嫁给了马萨诸塞州豪门恩迪科特家族的H·温德尔·恩迪科特,父母觉得用不着给玛莎留什么遗产了,因此巴伦–恩迪科特这一支就从道琼斯的历史中淡去了。
简·巴伦和休·班克罗夫特结婚,休·班克罗夫特是一个来自波士顿的翩翩君子(当然恩迪科特家族成员更像翩翩君子)。和简·巴伦结婚后,休·班克罗夫特就为自己的岳父工作,还要忍受岳父克拉伦斯·巴伦暴躁乖戾的脾气,直到克拉伦斯·巴伦于1928年去世。休·班克罗夫特经营了道琼斯大约5年时间,直到他于1933年自杀。因为业务进展顺利,《纽约时报》都已经把休·班克罗夫特当成了劲敌,但他自己在马萨诸塞州科哈赛特的一处铁匠房内用煤气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在自杀前花了人生最后的几天时间来研读各种毒药。
休·班克罗夫特去世以后,道琼斯的老板就变成了他的太太简·W·W·班克罗夫特和她的孩子们,但是他们几乎没有再踏进过道琼斯的大门。当简·W·W·班克罗夫特任命肯尼思·克莱文·郝格特为道琼斯的总裁时,她对郝格特说的话在道琼斯一直流传了好几年:“我希望你能够替公司的最大利益着想,你和那帮记者、编辑们不要担心我们能否拿到分红。”
对峙的家族(3)
道琼斯源源不断地给班氏家族提供了大量分红,使得班氏家族接下来的四代人以及其他亲戚都过上了贵族般的生活。
为了更好地了解班氏家族和道琼斯的历史,你不妨记住一点,克拉伦斯·巴伦只是比基思·默多克早一辈的人。在20世纪20年代,克拉伦斯·巴伦经过打拼已经融入了美国权力中心,能够和凯文·柯立芝总统在一起吃饭了,基思·默多克也做到了这一点,他当年也能和澳大利亚总理共进晚餐。
从1933年到近期,道琼斯的发展几乎没有什么可以让班氏家族烦心的。1963年,道琼斯上市了,这让班氏家族的家底变得更加殷实了。1986年,道琼斯设置了一种不同表决权股份结构,把公司股东分为有投票权和无投票权两类(这种设置结构并没有给公司带来太多的变化,只不过让班氏家族变得更加富有了)。自从设置了这种班氏家族能对道琼斯“永远”控制权的股权结果后直到现在,班氏家族已经出售了超过60%的公司股份。尽管如此,班氏家族还是掌握着公司的股份,因为这种双版块运作模式,使得所有售出的股份马上就变成了无投票权的股份,班氏家族依然掌握着道琼斯的投票权。
班氏家族2006年任命理查德·赞尼诺为道琼斯首席执行官,从传统和偏激的观点来看,这等于是让公司关门倒闭的做法。人们认为美国东北部的白人清教徒作出了让步和放弃,传统的东北部白人清教徒往往都是共和党人,他们的家庭掌控着东北部最有威望的社会、商业、教育和宗教机构,这些家庭中衣冠楚楚的先生都是《华尔街日报》的拥趸。但是,有人认为这些人放弃了,他们对这样的事态发展已经坐视不管了。
班氏家族成员面带笑容地回忆,他们认为没有什么比美国东北部清教徒贵族家庭更顽固不化的,他们和世界脱节,而且愤世嫉俗。班氏家族的这番回忆让人忍不住发笑。
但即便这一点也不完全准确了。班氏家族的第四代成员已经从原来贵族家庭的子女演变为更加平凡、更不起眼、更加松散、和道琼斯更加疏远的一个群体。
班氏家族库克这一支代表的是简·班克罗夫特·库克3个女儿的后代—斯蒂尔、罗布斯和斯蒂弗森,这几家人都成了美国东北部的自由派人士,迫不及待地加入了消极、颓废的嬉皮士行列。
班氏家族里杰西·班克罗夫特·考克斯的孩子和孙子、孙女代表着考克斯–希尔一支,他们都住在费城和纽约,认为自己是中产阶层,家里的很多人都在工作,但家族里的人觉得他们是容易惹麻烦、容易暴怒和心怀怨气的人。
休·班克罗夫特的后代住在美国西南部和加州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