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南渡龙蛇录 >

第50部分

南渡龙蛇录-第50部分

小说: 南渡龙蛇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师之礼。给他在京中大起寺观,名为北法寺,取北地来传法之意。这国师连如和尚除佛法精熟而外,武学上的造诣也是极高,一身金刚横练功夫,刀枪不入。一条一丈三尺长,鸡卵粗的铁杖横扫千军。国王曾命御林军总管带二百名军士与做对。那和尚也不使兵刃,擒推格拿,不消半个时辰,便将二百个精壮军丁料倒在地。自此先罗国中将此和尚看作神佛一般。这和尚在寺中收了一些弟子,每日教习些佛法武艺。这些弟子中,有些是江洋大盗出身,有些是市井无赖。国王便问国师,先罗国中,有的是大好儿郎,为何收此等品行皆低劣之人。那国师笑道:“佛门广大,只渡有缘,品行再高,如是无缘,也是难度。而若是有缘,屠夫也可放下屠刀。更何况这些弟子正因为品行不端,才是最急需度却的。”国王闻听此言,虽觉有些怪诞,但细细想来,却也找不出多少无理之处。便也任他去了。其后更命这和尚为御林军总教习,可自行调动宫中禁军。当时朝中有官员对此颇有些不以为然,言道,此僧从北地大金国而来,焉知不是大金国的细作。但国王此时已受了大金国美女的迷,哪里还听得进这些。

    起初,那如意贵妃和连如和尚倒还规矩,但这几年二人渐露拨户,和尚和先罗国王之弟越王交情日密。那越王每日到北法寺和连如和尚密谈,不知说些什么。而老国王自迷恋如意贵妃之后,酒色过多,竟淘空了身子,一发不如从前了。但他神智尚自清醒,渐渐意识到贵妃和那和尚似欲不利于已。而此时贵妃已控制了**中的太监宫女,御林军又听命于连如和尚,如断然免去此和尚总教习之职,收回其禁军调兵之权,只怕引起他的疑心,狗急跳墙起来,反为不美,便隐忍不发,静待良机。



………【040异域异僧】………

    先罗王投鼠忌器,未敢贸然对连如和尚动手,一来怕他在宫中羽翼已成,如打草惊蛇,遭其反咬,反为不美。二来如行动不成,宫中尚有太子皇后,恐遭遇他等毒手。

    机会终于来了,高丽国王发来函书,欲与新罗国海上会盟,以结友好。国王大喜,即刻令太子星夜进宫,屏退左右,恐如意贵妃起疑,向其匆匆交待了情况。原来这国王昔年有一至交好友,武功极高,游历天下,此时正在高丽国,此人号称辽东刀王,一口长刀神出鬼没,其刀法绝技青龙沾骨刀,打遍辽东无敌手。国王便要太子借此机会去高丽,找到此人,将此间情形说明,令其速速南来,共除大敌。但太子这次去辽东,四处打听,竟无此人消息,会盟之后,只得匆匆而归。

    太子道:“这次他们派出这些人,佯装海盗,自是欲置我于死地。然后便乘我国中起乱,便好动手。亏得佛菩萨护佑,派来众位,使小可逃脱难关。但此刻回去,也是凶多吉少,那和尚武功本是极高强,更兼王叔越王与其勾结,禁军在其手中,只怕我是孤掌难鸣。众位不如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随我回国,帮我平此大难。虽不敢说重重有赏之话,污了各位清听,但到时感谢各位,在庙中为各位立长生供奉。”众人听他满口佛语,少林寺宝钟宝盖诸僧倒还罢了,白雪兴杨小乙等早已不耐烦。宝钟回头向罗空山和无风道:“罗老前辈陆少侠,你二位一位是前辈名宿,一位是少年冠军,老朽自作主张,看在如来法号,我们何妨去佛国帮太子一把,这也是护法之举,如能成功,也免了先罗国一劫。”罗空山笑道:“大师也动了好奇之心,无风小兄弟,你看如何?”无风道:“现下中原武林就你二位主持大局,你们说行便可,我哪里还有话说。”

    阿皮太子笑道:“如此敢情是甚好。”回头对身边一名四十来岁的侍卫道:“多初,你快去命水手全速而行,速速回国,越早越好,回去后我重重有赏。”那叫多初的侍卫领命而去,不多时,船上又张起二张大帆,正好顺风顺水,船只似离弦的箭一般向前急行。

    船行了数日,风向却转为逆风,乌力队长令水手落篷下桅,依然全力行进。

    这一日,只听得站在船头看海景的汤天虎欢叫到,快来看,那边好大一个城。众人赶紧聚拢到船头,果然远远便望见一个好大的城邦,城中影影绰绰可以看到高大尖顶的房屋。不多时,船靠入码头,早有人报入宫中,国王大喜,便令总管太监为前导,亲自率众前来迎接,不多时,只见远处尘土飞扬,一百多名锦衣卫士,当先开道,接着是一百名长枪手,又是一百名短刀手,再一百弓箭手,然后是一百名盾牌手,皆列队而来,然后是一对对太监沿路铺红上大红毯子,最后又是一对对宫娥彩女,有的手提花篮有的手托净瓶,一路洒水洒花。中原众豪皆是武林粗人,哪里见过这等排场,都看得娇舌不下,则则称奇。

    无风也是第一次见这等风范,正出神间,只见前边的军兵、太监、彩女如流水般向二边分开,当中让出一条红毯铺就、净水涤尘、洒满鲜花的大道来。大道之上缓缓弛来二匹巨象。众人细看时,只见这二匹巨象浑身雪白、腿如抱柱、耳赛浦扇。身上披满锦绣,象背之上驮着二座如阁子一般的凉棚,前面一座凉棚之中骑坐着一位老者,身材并不高大,头戴一顶金冠,身披明黄色袍子,脸色黑黄消瘦,眼中迷离无神,脸上非喜非怒,看不出什么表情。后面一座凉棚中坐的是一位端庄的女子,头上戴着缀满珠玉的一顶金冠,也穿明黄色的筒裙,只是盘腿坐在象背之上,神色安详,脸带微笑。

    此时太子早有乌力队长陪同下登岸,那二匹巨象在码头边驻足停步,早有数名太监宫女搭起人梯,将国王王后接引了下来,太子抢上几步,双膝跪下,双手合什,道:“父王母后安好。”国王王后令人扶起太子。

    太子向父王母后引见了中原众豪,只是此地人多眼杂,并未提起海上遇袭被救之事。国王和王后见到中原这帮远客,又是从天朝大国来的,自是十分高兴,赶紧命人,打扫馆饴,安排众人先自住下,等回宫后再行接洽。

    早有人牵过另一匹白象,国王王后太子三人登上象背,一起回宫。

    当日夜间,无风和众豪暂宿馆驿之中,晚饭后,众人正在厅中闲话说事,宝钟和尚耳灵,听得屋上有屑屑之声,当下不动声色,斜眼看桌上一面镜子。果见天窗上一个人影一闪,知是有人偷听。便悄悄将手中念珠取下一粒,以金刚指法弹出,那念珠本是铁铸,在金钢指力下,激射而出,穿透屋瓦,只听啊一声叫,随即屋外传来啪一声响,似有什么物事从屋面跌落。

    杨小乙无风等快步抢出,跺开厅门,果见一蒙面黑衣人跌在屋檐下,一手捧脚,歪歪扭扭,正自爬起欲逃,口中兀自哼哼不已,原来刚才那颗铁念珠正打在他的脚踝之上。早有白雪兴一把将其扯住。

    众人将那人押进厅来,时梁君一把扯下他头上黑巾,只见此人,短眉黄脸,皮肤粗糙,不似先罗国本地人氏,倒似个北方的汉子。

    原来连如和尚和如意贵妃连同皇叔已控制了先罗王夫妇,皇叔已带兵驻扎边关,只等大金国起兵,便同时响应,与大金国约,灭宋后岭南地方归先罗国所有,两广一带归幽冥岛主李重关立国。那日也是在他们的挟迫下接回太子,听说太子带来中原一些人,不知什么来头,便派人来监视。

    众人将此人审问清楚,便知连如和尚本是大金国普风国师手下弟子宝海。这次来便是阴谋说动先罗国王,响应大金南侵,大金皇帝许诺,若此次一举灭宋,则将岭南之地划归先罗。先罗老王和大宋本就交好,自是不肯,连如和尚便勾结颇有野心的皇叔。果然皇叔上钩,连如和尚答应助他夺取帝位。

    这次太子出海会盟,连如和尚便胁迫禁军首领,囚禁了先罗王和王后,给他们服用了一种药物,服药之后,这人便如同木偶,任人摆布。故此那天在码头迎接太子归来时,太子和众人虽说觉得有些异样,但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如此之快。

    众人再问此人,现在太子在何处时,此人也不明所以。

    无风和众豪心下甚是疑虑,知太子现下凶多吉少,当下出了馆绎。连夜进宫,果然发现东宫宫门紧闭,门口数十位禁军来回巡视。

    当下闯入宫中,从连如党羽手中救出太子,发觉连如和尚已挟持国王王后前往边关,与皇叔会合。原来大金国皇帝完颜亮不日便要出兵,直薄长江一线。先罗国故此也欲从南进入大宋国境。且先罗国水军已从南海北上,经东海直达长江口采石矶,配合完颜亮渡江。

    罗空山道:“现在时间急迫,以我之见,我等宜分头行事。”

    宝钟道:“罗老有何高见?”

    罗空山道:“以我愚见,宝钟宝盖二位大师会同陆少侠速去少林报信,请少林寺方丈宝幢大师出面主持,速速会集中原各家各派豪杰,聚集京口金山焦山北固山一带待敌。阿皮太子、我和白寨主各位,立赴边关,阻止先罗大军北上。杨寨主速回洞庭、时英雄速回水泊梁山,组织水军,急赴长江口,于长江三矶待命,重防采石矶,其次为城陵矶、燕子矶。”

    无风见罗空山分派调度十分得当,心下自是敬仰,他哪知道这位罗空山实乃世代簪缨之家,其祖上便是隋唐年间赫赫有名的罗成。自小便习兵法,壮年时更在韩世忠军中为将,久历战阵,故此临危不乱,调派恰当。

    当下众人皆说好,便去各处办事。



………【041古刹问茶】………

    古刹问茶

    无风和宝钟宝盖快马北行,上少林找方丈共商大事。不一日便到了嵩山。

    这中岳嵩山,横亘于登封之北,黄准两河之间,实为九州之险,五岳之冠。主峰太室山耸峙于东北,次峰少室山峨踞于西南,两峰之间,便是著名的“轩辕关”,是隋唐东都洛阳通往东南方的必经要冲。少林寺便建寺于少室山之麓。其寺坐北朝南,背倚五乳峰,面对少室山。少室溪自西而东缓缓流过寺前,乃是颍水的源头之一。

    无风和二僧沿山路拾级缓缓攀登而上,见山路两旁古柏森森,石块崖壁之上,皆是历代帝王、文人墨客、武林豪雄所作的诗文题记,对嵩山胜景及少林极尽赞誉之事。宝钟和尚一路介绍,无风心中寻思“武林中都说: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乃是武林中第一大门派,又是禅宗祖庭,少林寺自跋陀祖师开山,达摩祖师创派,向来领袖武林,实为天下武学总源头。而自北魏孝文帝以降,五百年来又不知经过了多少险风恶浪。却能屹立不倒,当真不易,不知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惊人艺业。”复又想道:“少林寺宝幢大师在武林中名声虽显,但皆因其担纲少林,律寺严谨之故,至于武功如何,外间知之甚少,不然为何提到当世高手,人们只说南尊北陀,中原大侠,幽冥岛主”,一路胡思乱想,不知不觉之间,已到了山门之外。

    到了山门外,见只有三五个小和尚正在山门口扫地,一见到宝钟大师,一个小和尚惊叫道:“宝钟师叔,你可回来了,方丈大师已盼你好久了。只说三五日便回,如何去了这许久。”宝钟笑道:“你等且不必多问,方丈师兄可在,等见过了方丈师兄,我有大事要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