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口才训练100天机密课程大揭秘 >

第10部分

口才训练100天机密课程大揭秘-第10部分

小说: 口才训练100天机密课程大揭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 
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 
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 
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 
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 
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 
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 
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 
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 
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 
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 
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 
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927 年7 月,北京清华园。 

……… Page 65………

    仪态万方尽显风采 

    演讲者在与听众见面之前,一定要认真地修饰一下自己的“形象”,这是十分必要的。 

    怎样才能给听众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呢? 

    主要表现在仪表和礼仪两个方面。仪表的概念是比较宽的,这里着重介绍一下服装和面容的修饰。 

    服装是文明的象征。穿着讲究是文明的表现,也是对听众的尊重。同时,服装又是一种信息,可以表 
达出演讲者的身份、情绪和风格。更主要的是,演讲者的服装与演讲内容构成一体,成为演讲者气质、风 
格的外在表现。 

    演讲者服装的标准,并非要求人人西装革履、衣冠楚楚,更主要的是讲究着装的整洁、合身、朴素、 
大方;着装要讲究“适度”,给人以自然得体的印象,不可装饰过度,分散听众的注意力。要记住:演讲者 
登台前最好照一照镜子,或者请别人看一看,有什么不适宜的地方,并及时修正,以免贻笑大方。 

    面部是仪表的中心,和服装一样,也需要修饰一下。男士要刮刮胡子,梳梳头,不然胡子拉碴,头发 
蓬乱,很不雅观;女士可薄施淡妆,给人以精神焕发、整洁一新的感觉。这些都是必要的。 

    总之,演讲者应以堂堂的仪表、潇洒的风度、俊美的容颜,给听众留下美好的印象。这是演讲者有修 
养的表现。 

    礼仪表达了演讲者的精神状态,它将给听众留下最初的印象。是诚挚还是虚伪,是谦虚还是傲慢,听 
众都会从中做出初步的判断,因此,不可忽视。 

    我在这方面是非常重视的,每次出去讲课或者主持各种活动,我都会事先将当天要穿的衣服准备好, 
而且搭配得当。我个人比较偏重红、黑、白三种颜色,但是,把这三种颜色搭配好,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所以,每次都要花费一点时间,仔细琢磨,这件衬衫应该配哪件外套?那条裤子应该搭配哪双鞋?这不仅 
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更是对别人的尊重。 

    如果一出场就给人一种邋遢的感觉,那么,就会让听众从一开始就很反感你,并且会影响到讲课的效 
果。因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不论主持还是讲课,都是从你站到讲台上的那一刻开始的。不等你开 
口,台下的听众首先在心里就会对你的形象先打一个分。如果你的形象很好,那么,他就会很信任你,对 
你的讲话也感兴趣;如果你是一个邋遢的人,那么,他就会持怀疑的态度,认为你没有能力,也就不会认 
真地听你所讲的内容。 

……… Page 66………

    因此,在上台之前,一定要先把自己的形象打理好,同时,注意在台上的礼仪,做到得体、到位。 

                           口才训练五步走 

有位作家说过:“你要给人家一杯水,自己最好有一桶水。千万不要把仅有的一杯水,当作一桶水迎着太 
阳洒去,看上去金光闪烁,实际上水过地皮湿,很快就被蒸发掉了。”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即使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会在不断丰富和更新的知识海洋中感到自己学 
识的贫乏。 

    知识是个无穷的世界,我们的大脑就是知识的蓄水池和存储器。如果我们的大脑“蓄水”和“存储”不够 
的话,我们的讲话就如无源之水。 

    口才是知识的留声机和播放器,如果我们没有知识的积累,这“留声机”和“播放器”也就成了一个空壳, 
不能够源源不断地用知识来丰富我们的语言、开发我们的思路,增强我们讲话的丰富性、科学性、逻辑性、 
思辨性。 

    例如:当你要阐释一个问题或一个观点时,如果你的知识论据不够,不能够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运 
用借题发挥、打比方等有效的方法,你的话题或讲话很难得到听众的认可,达到满意的效果。而这些是要 
靠丰富的积累和储备才能达到的。 

    因此说:知识是基础,是能源;口才是形式,是工具。 

    就像一个人劳动,有体力,没工具,有劲儿使不上;有体力,工具差,事倍功半。但是,如果没体力, 
再好的工具也没有用,因为,他连使用工具的力气都没有,等于白费。 

    所以说,我们应该追求的是体力与工具的完美统一,也就是知识与口才的协调一致。 

    书籍是进步的阶梯 

    书籍,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好书,是前人的知识概括,是经验的总结,是智慧的结晶,是思想的 

……… Page 67………

记录。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不断扩大知识面,才能讲起话来思路泉涌,滔滔不绝。 

    书籍记述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历代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书籍,给我们 
描绘了自然界奇观壮景,千姿百态;书籍指引我们巧渡难关;书籍能安慰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摆脱悲哀与 
痛苦的羁绊,书籍可以使枯燥乏味的岁月化为令人愉快的时光;书籍将各种信念注入我们的脑海,使我们 
的脑海记满崇高欢乐的思想,从而使我们入神忘情。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过:“所有我认识的伟大的领导人,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们都是 
伟大的读书者。”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共同的特征”,绝非偶然现象。因为,不能成为“伟大的读书者”,也 
就成不了用现代知识武装起来的伟人。 

    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准备呢? 

    季羡林先生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都是高材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 
古今贯通的人才。我说,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21 世纪的青年。” 

    一个人要想在讲话的时候“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旁征博引,文思泉涌,内容扎实,见解独 
到,出口成章,语能达情,就要做到季先生提出的“三贯通”,就要使基础知识尽可能宽厚。 

    只有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诸如历史、地理、经济、文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以 
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等兼容并蓄,才能应对各种场面,才能使自己的讲话深入到每一位听众的心中。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这句话很不错,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比没有阳光;智慧里 
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失去了它珍贵的翅膀。有书就有知识,知识是苦根上结出来的甜果,书籍就是那只 
甜果上的骨髓,它是那苦根甜果的囊肉,是开出甜果的源泉。书籍就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只要我们 
博览群书,就可以获得这枚金钥匙。 

我从小就喜欢看书,也看了很多书。这一点,我要感谢我的母亲,因为母亲一辈子在新华书店工作,使我 
能有机会在书的海洋中尽情遨游。后来,我又到市图书馆工作,看了很多外面看不到的书。很多口才训练 
方面的知识,我都是通过阅读各种书籍获得的。比如:在讲话的时候,尤其是专业的演讲、授课中如何运 
用气息、怎样控制音量、音色的美感如何体现、普通话的标准是怎样等等。再加上我在辽宁人民广播电台, 
从事专业节目主持人十年的经历和实践。 

    正是有了这些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我在演讲、主持、培训的过程中,才能做到生动感人,游刃有余。 

    所以,要练就一副好口才,尤其是在讲话中施展自己的魅力,就要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勤学、勤 

……… Page 68………

思,不安于现状,不因循守旧;要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持之以恒地积累知识,才能有渊博的学问和广博 
的见识,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 

    二、第二步—— 自信是口才天平的定盘星 

    “人是会说话的动物。”在生活中,随时都会有让你讲话的时候,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也都希望有展现自 
己、向大家发表观点、看法的机会。但是,有不少人总是带有很强的自卑感、信心不足。 

    其实,信心和胆量是可以通过锻炼培养的。只要你在心中坚信自己“一定行”,那么,就没有不可能战 
胜的恐惧。 

    很多人都是通过多接触社会,多在公共场所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来达到增强自信的目的的。 

    坚定的信心是“开口之门” 

    刘伯奎先生在《青年口才训练系统》中说到,“在口才训练系统中,有两个举足轻重的环节:一为思 
维环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