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作文三书 >

第33部分

作文三书-第33部分

小说: 作文三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络绎不绝的归人啊,你们何所闻而去,何所见而来。摩肩接踵的过客啊,你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日光之下无新事,但普天游子皆怀旧,偏爱旧时天气旧时衣引发一丁点儿旧时心情。名川大山见许多,天下胜景还是老家东门外的丘岭,岭上一棵石榴树。树失去了,山在;山失去了,地在;地物改,地形变,大地万古千秋。土在即苗在,苗在即树在。斯土斯地得你亲眼看,亲自用脚踏,亲身翻滚拥抱。过客啊,归人啊,劝君更尽一杯酒,他日再逢,先为我从瞳孔里带一些山水,用衣襟留些尘土。”

  是啊!妙哉!这样具有节奏的、美丽又哀愁的文句,似诗非诗,似文非文,却有着动人心魂的美感与张力,看不出是出自一位年已六十,生长于旧时代,没受过学院训练的人的笔下。王鼎钧更难得可贵的是于耳顺之年犹能写出新鲜活泼、充满文学生命力的文章。“良工式古不违时”,王鼎钧确确实实做到了!

  《昨天的云》与《怒目少年》

  王鼎钧继《左心房漩涡》之后,正式将他前半生的经历,重新整理,以自传体写真的手法,写出他的回忆录,他以时间作为分类,共计四本。第一本《昨天的云》,记录了他幼时至十四岁的所见所闻所学,二十年代中国的变化,在这本书中处处可见。1992年出版此书,王鼎钧自称是“为生平所见的情义立传”。

  第二本《怒目少年》,记录了王鼎钧在抗战八年中的流亡学生生活。他以这本书纪念中国对日抗战五十周年。抗战时期的种种,均被王鼎钧具体而微的描录其中,是一本有血有泪,为历史作见证的好书。1995年出版。

  目前,王鼎钧正着手写第三本,时间为1945年8月秋冬至1949年,国共内战最激烈的时期,他说:“我会有我的看法,绝不会人云亦云。”第四本则打算写1949年后来台的二十年岁月中的人和事。王鼎钧说:“这二十年接触到生平最多最有情有义之士,我不可能不写。”他说:“1978年赴美后,我从未回过台湾,但为了这本书,我要回来,因为,许多相关资料都存在台湾。”

  那么,赴美之后的生活,是否也要写呢?王鼎钧摇摇头,淡淡地说:“我在美国就等于死了!到了美国以后就没有生活了!没什么好写。”

  入于世又出于世

  赴美二十年,王鼎钧虽然从未回过台湾,但他对台湾的点点滴滴,却十足的关心,也毫不陌生;而他对台湾来的文友,不论熟不熟,莫不竭诚相待。今年二月,我赴美探亲,顺道至纽约拜访慕名已久,虽时有通信,却始终无缘一见,人称“鼎公”的王鼎钧。我想看看书中的他与现实生活中的他,可有不同?

  文路无尽誓愿行(3)

  《左心房漩涡》发表于1988年,由尔雅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发行不久即获得台湾金鼎奖,以及《中国时报》文学奖中的散文推荐奖。而细读此书,王鼎钧能获得这些荣誉,可谓实至名归。

  这本书共分四大部:“大气游虹”、“世事恍惚”、“江流石转”、“万木有声”。四大部的每篇内容,主要均是故国之念。王鼎钧透过感性的笔,将他对家乡的刻骨相思,幽而不怨,伤怀却不滥情的表达出来,令每个或年长、或年少的读者,都能感到一股思念大中国的情怀,热滚滚的流动在心房心室中,形成漩涡,越漩越深,难以自拔。

  这本在美国完成的书,与王鼎钧赴美之前发表的《碎琉璃》、《山里山外》,同样写对故乡的永恒、追意与怀念,虽然性质相似,但文体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左心房漩涡》中,他彻底地运用诗的语言,散文的形式,和小说的变化层次,合而为一种独特方式,述说着他个人以及中国人如何在灾难中昂然成长;三十三篇文章,彷若三十三篇美丽又悲哀的史诗,为那个时代留下不朽的见证。下面,节录他在《左心房漩涡》中“看大”这篇散文中的两小段,我们不妨试着感受这样特色散文的冲击力。

  “千金难买回头看。回首是因,回首是缘,回首是曾,回首是未,回首是来处,回首是白云深处。十七岁的时候能睁着眼睛做梦,到七十岁又恢复了这门神功。梦里的狮子温驯如猫。梦里的城墙用蛋糕砌成。梦里的流弹是斜风细雨雨打梨花花近高楼伤客心心随流水先还家。”

  “络绎不绝的归人啊,你们何所闻而去,何所见而来。摩肩接踵的过客啊,你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日光之下无新事,但普天游子皆怀旧,偏爱旧时天气旧时衣引发一丁点儿旧时心情。名川大山见许多,天下胜景还是老家东门外的丘岭,岭上一棵石榴树。树失去了,山在;山失去了,地在;地物改,地形变,大地万古千秋。土在即苗在,苗在即树在。斯土斯地得你亲眼看,亲自用脚踏,亲身翻滚拥抱。过客啊,归人啊,劝君更尽一杯酒,他日再逢,先为我从瞳孔里带一些山水,用衣襟留些尘土。”

  是啊!妙哉!这样具有节奏的、美丽又哀愁的文句,似诗非诗,似文非文,却有着动人心魂的美感与张力,看不出是出自一位年已六十,生长于旧时代,没受过学院训练的人的笔下。王鼎钧更难得可贵的是于耳顺之年犹能写出新鲜活泼、充满文学生命力的文章。“良工式古不违时”,王鼎钧确确实实做到了!

  《昨天的云》与《怒目少年》

  王鼎钧继《左心房漩涡》之后,正式将他前半生的经历,重新整理,以自传体写真的手法,写出他的回忆录,他以时间作为分类,共计四本。第一本《昨天的云》,记录了他幼时至十四岁的所见所闻所学,二十年代中国的变化,在这本书中处处可见。1992年出版此书,王鼎钧自称是“为生平所见的情义立传”。

  第二本《怒目少年》,记录了王鼎钧在抗战八年中的流亡学生生活。他以这本书纪念中国对日抗战五十周年。抗战时期的种种,均被王鼎钧具体而微的描录其中,是一本有血有泪,为历史作见证的好书。1995年出版。

  目前,王鼎钧正着手写第三本,时间为1945年8月秋冬至1949年,国共内战最激烈的时期,他说:“我会有我的看法,绝不会人云亦云。”第四本则打算写1949年后来台的二十年岁月中的人和事。王鼎钧说:“这二十年接触到生平最多最有情有义之士,我不可能不写。”他说:“1978年赴美后,我从未回过台湾,但为了这本书,我要回来,因为,许多相关资料都存在台湾。”

  那么,赴美之后的生活,是否也要写呢?王鼎钧摇摇头,淡淡地说:“我在美国就等于死了!到了美国以后就没有生活了!没什么好写。”

  入于世又出于世

  赴美二十年,王鼎钧虽然从未回过台湾,但他对台湾的点点滴滴,却十足的关心,也毫不陌生;而他对台湾来的文友,不论熟不熟,莫不竭诚相待。今年二月,我赴美探亲,顺道至纽约拜访慕名已久,虽时有通信,却始终无缘一见,人称“鼎公”的王鼎钧。我想看看书中的他与现实生活中的他,可有不同?

  文路无尽誓愿行(4)

  鼎公是个标准的北方汉子,身材较一般中国人高许多,超过一八〇公分吧!站在唐人街南来北往的人群中,有鹤立鸡群之感。直觉上,他不属于美国这个社会。身着黑色棉袄的他,面容温厚,眼神常不自觉飘向远方,似乎陷于一种冥思的境界。他的山东腔国语听起来十分亲切,话不多,但只要出口,必字字中的,有时幽默,有时辛辣,有时又彷若吟诗,不论为何,他的话语似乎都自成一种观念,一种想法,不同凡俗,让人禁不住咀嚼、回味,甚而拍案叫绝。

  在纽约与鼎公见了两次面,电话又相谈甚久,虽是初识,鼎公又年长许多,但他没有让后生晚辈的我感到任何生疏与隔阂。与他相处,年龄绝不是距离。他的内心世界其实很容易进去,就像是他的文章,几乎是赤裸裸的将他的鲜血化成墨水,但是,你虽然感动,虽然喜欢至极,但很难再深入其中,毕竟一个纯粹文人的内心世界,其实是个封闭且自我的世界,虽然他很愿意让大家深入其中。因此,我发觉鼎公其实是一个矛盾至极的人。他一生似乎都在挣扎度日,昨日的我与今日的我,现实与理想。他的文章,乃至他的言谈,看似凝练冷静,但中间却充塞一股勃勃欲发的气。饭桌之中,大家的话题不外乎围绕台湾的政治、名人、文友与社会风气打转,鼎公自有见解,这见解入于世又出于世,在楼宇如云、十丈红尘的纽约市中,鼎公有着大隐的味道。

  《随缘破密》风格迥异

  在返台的飞机上,我仔细看完鼎公最新出版的《随缘破密》一书。看时但觉冷汗直流,心惊胆寒,觉得这本书迥异鼎公寻常风格,他无情地将人心看透,冷酷的将世情点破;看罢,却有忍不住的温馨,鼎公其实还是鼎公,他虽万变,却不离其宗。此书看似无情,却仍有情。鼎公的笔锋锐利尖刻,但悲天悯人的仁人之心,亦无处不见。世情虽恶,人情虽薄,他仍以“乐观”看待。返台后的一次电话中,鼎公对这本书有如下的解说:“我受基督教的影响很大,这本书是模仿圣经的结构,最后一章:”我将如何‘,如启示录一样表达出对罪恶的看法,与对世人的提醒,那就是道德是永远不散的筵席,世事尽管是这么的不如人意,你我仍不可以作恶,如席慕蓉《备战人生》这首诗的最后一句:美德啊!你是我最后的盔甲。“

  鼎公的家庭亦不能不提。我与鼎公会面,中间过程大半通过其夫人王棣华女士的安排。她是广东人,个儿并不高大,一脸的朴素与苦干,从某一个角度来看,她与鼎公似乎是两个世界的人,但两个人其实莫逆于心,相濡以沫。鼎公的生活起居,应该大半由她照顾。她居家闲暇,致力种花养草,不仅是移情养性,更可贴补家用。我曾在握住她的手时,见她羞涩一笑,将手抽回,她说:“太粗了。”这是一双劳动的手,她默默在鼎公的背后,努力地支助鼎公,让鼎公放心于文坛,自在飘逸于文墨之间,使鼎公在空门般的美国,得以尽情追求思想与心灵的自由。而这一切,鼎公均了然于心。夫妻俩患难情深,曾见一次鼎公晚来,王棣华女士因担心而忍不住抱怨几句,鼎公笑呵呵地伸出他修长柔细的双手,轻轻揉握妻子的手,温柔的说:“我知道!我知道!”一切怨气,烟消云散。

  鼎公晚婚,育有二子一女,如今皆以长成。长子目前在比利时的大学做研究工作,女儿毕业于纽约大学医学院,幼子仍在大学就读。家累已轻,他更可放心地为上一代的中国人立传,为近代苦难的中国留史。

  无怨无悔,踽踽独行

  在文学创作的路上,他无怨无悔地踽踽独行。他将写作视为终身的职志。他虽然常慨叹:“现今年轻的读者都不太爱看文学方面的书了!”但他仍然仿佛家四弘誓愿作铭,自勉与勉天下同文,铭说:“文心无语誓愿通,文路无尽誓愿行,文境无上誓愿登,文运无常誓愿兴。”

  在这四句铭文中,我们得见一位纯粹文人的风骨,专业作家的精神,文学的神圣与传承,只有在这样的人的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