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记忆-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列房架用檩子和楼扶串联起来后,就构成了一栋房屋的屋架,整个屋架造型呈“合”字型形状,框架组合美观大方,线条流畅,能够给人产生很明显的视觉审美效果。据说,这种木架结构的平底“合”字型房屋,由于柱与瓜、柱与檩、柱头与楼扶之间,瓜与瓜、瓜与檩、瓜儿与楼扶之间,都用榫头和榫槽紧紧地铆接在一起,使得整个屋架柱柱相联、列列相扣,坚实牢固,就是出现地基下陷等地质灾害,最多也只是造成部分楼扶和檩子的榫头被扭断、屋顶部分瓦片滑落到地上被摔碎等较为轻微的损失,根本不会对房屋的整体结构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正是因为如此,建造这种类型的房屋的人家也就比较多一些。在者要寨子现存的老木屋当中,这种类型的房屋占八成以上。
村民王沾灼家现在居住的那栋老木屋,可称得上者要寨子里年代最为古老的第二栋房屋,也是寨子里最典型的吊脚“合”字型木架瓦面房的代表。据说,此屋建于清朝光绪末年,是王沾灼的岳父的岳父成家后建造的。王沾灼的岳父的岳父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田地承包到户以后以九十六岁高龄告终的,因为他老人家年纪大、辈份高,所以几乎满寨人家都尊称他为“老姑爷”。据说,“老姑爷”还不到二十岁就来者要寨子当上门女婿。上门不两年就建造了这栋房子。那时,应该是光绪末年或者宣统初年。如此算来,这栋老木屋也应该有一百年左右的历史了。
这栋房屋建在一个斜坡上,于是就顺着地势,把地基分为前后两级台阶,台阶之间的相差高度约为六七尺。房屋以中柱为界限,每列房架的前半列的元柱和二柱落地点在下一台阶的地基上,后半列的元柱和二柱的落地点在上一台阶的地基上,中柱则立在两级台阶相交的边缘上,只不过垫柱子的底坐却是用石头从下一台阶面上砌垒起来的。就这样,在房屋前半间的元柱与二柱吊脚落地后又形成了一层楼房。前半间楼房与后半间平底房之间,用木板铺平。木板下的地楼,用作关牲口的地方和堆放柴禾的柴草间;木板上方的房间,作为人居住的地方。
这栋老木屋的做工很精精致,院窝里的板壁是用木板装成的,留有木格窗子。大门是两扇用木板做成三节的木门,朝内开,进屋时需要用力向屋里推才能开门。大门外面还安得有两扇仅有人半腰高的耳门。耳门呈弧形,朝外开,进屋时需要手握耳门上端的扶手向外使劲拉才能开门。只有把耳门拉开了,才能推得开大门。屋内的间隔板壁,也都是用木板装成的,由于年代已久,板壁都变成了黑褐色的,看起来就更加显得古老。
类似王沾灼家所居住的这种老木屋,人们称为“吊脚楼”。“吊脚楼”的建造,不但体现了建房者因地制宜的建设思想,也拓展了房屋的楼层,使居住者有更多可利用的空间。但建造房屋地基时工程量相对要大,而且建房所需的木料也相对要多。所以,建造这种类型的房屋的人家并不多。在者要寨子里现存的老木屋当中,属于“吊脚楼”类型的不到百分之二十。
这两栋老木屋代表了者要寨子里“合”字型木架结构房屋的两种不同的内部构建形式,可以从中看出者要寨子过去建造房屋的基本思路和技能。这两栋老木屋,见证了者要寨子近两百年来的沧桑岁月。很多地基上,一栋栋木架茅草房变成了瓦面房,一栋栋木架瓦面房又变成了水泥平房。寨子里的住房条件,正在一天比一天变得更好。
三
曾经,者要寨子的人家建造“合”字型木架结构瓦面房屋时,有很多值得令人记忆的习俗。已经多年未曾回到故乡者要寨子里参加建房活动,不知道有多少人家建造房屋时还遵循和演绎那些古老的习俗?现在想起来,觉得者要寨子里那些建房习俗,确实很值得令人回忆。只不过,已不知道者要寨子里现在还有多少人愿意去回想那些已经渐渐被现代文化所湮没的布依族习俗!
“架马开工”是者要寨子建造房屋必须经历的第一道程序。主人把屋基打好和把建造房屋的木材准备好,就要请“老摩公”来寻找一个可以开工建房的黄道吉日。日子确定以后,就去请担任建房总设计的木匠来,在屋基的正中间摆一张八仙桌,桌上摆一口装满谷子的斗,斗上插一把尺子、三柱香、两支烛,斗前摆一只煮熟的公鸡、一块刀头和两瓶酒、两个酒杯、两双竹筷。做好这些准备,木匠师傅便点燃香烛,在酒杯里斟满酒,跪到桌前焚烧纸钱祭供鲁班先师。祭毕,木匠师傅就喊主人在屋基正堂屋里摆放两张木马,把建造房屋所需的中柱抬一根来放在木马上。把中柱放在木马上的时候,大头要放在右边的木马上,小头要放在左边的木马上,顺序不能颠倒。在木马上摆放好中柱,木匠便在右边的木马下面烧三张纸钱,口中念念有词,都是一些祝福主人家建造房屋平平安安顺顺利利之类的话。烧完纸钱,木匠就拿起斧头在中柱上轻轻地砍几下,并把砍下的那些细小的木屑捡起来用钱纸包好,接着又到左边的木马上面重复着刚才的做法。这项活动结束后,木匠把刚才捡起来用钱纸包好的木屑递给主人,让他拿去放在家神上,让家神知道已经架马开工建新房了。架马开工仪式结束后,木匠师傅就着手对建造房屋的所有柱子、瓜儿、楼扶、穿枋和檩子进行弹墨线和划凿眼、榫头、榫槽。主人也就可以请寨子里懂木工的人来帮忙,按木匠师傅所划的凿眼、榫头的墨线印痕来工作。
“排扇”是者要寨子建造木架结构房子必须经历的第二道程序。主人家请寨子里的人把柱头、瓜儿和楼扶的凿眼、榫头等凿好以后,就在木匠师傅的指挥下,把柱头和瓜儿按规定的位置顺序用穿枋联成一列列房架子。因为每列房架子都成扇形状,所以把排房架子称为“排扇”。一栋房屋一般都有四列房架,也有的人家只立中间两列,也有的人家立六列,这都得视建造房屋的人家的经济状况而定,但立四列的人家居多。“排扇”时,先用菜油把穿枋涂一涂,让穿枋变得润滑一些,以便更好地把穿枋穿进柱头和瓜儿的凿眼里。把穿枋穿进柱头和瓜儿的凿眼时,都要用木锤使劲地敲打才能牢牢地楔入凿眼之中。
“立房”是者要寨子建造木架结构房子必须经历的第三道程序。按照主人的生辰八字推算,确定立房架子的时辰。一般都规定在天亮之前必须把中间两列房架子立起来。立房的头一天晚上,寨子里的人都要到新屋基里玩。吹唢呐,划拳喝酒,蒸糯米饭吃,只等一交天际,主人家便在屋基中间日后要安家神的位置上摆一张方桌,桌上撑一把黑布伞,伞下摆一口斗,斗里装满谷子,谷上插三柱香两支烛,斗边摆一具口衔猪尾巴的猪头和两盘豆腐、两碗白菜、两匹青布、一套梳篦等物品,用以祭供鲁班母子。在此同时,寨子里帮忙的人们,就用绳索拴住房架子的柱子头和瓜儿头,用木头捆绑成一些备用的支架。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时辰一到,大家便一齐努力,把各列房架子立起来。立房的时辰终于到了,那些年老体弱的人,便负责点燃火把照亮,年青力壮者则在房架旁站好,手握绳索,站右边的人拉左边列房架上的套绳,站左边的人拉右边房架上的套绳。木匠师傅站在摆放有供品的方桌前,点香燃烛后边作揖边烧钱纸,口中念念有词,大致意思是恳请鲁班先师保佑主人家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地把房架子立起来。念毕辞令,木匠师傅大喊一声:“起——!”拉绳的人便跟着大声喊道:“起——,起——,起——!”帮忙的人也连忙点燃了一串串鞭炮。一时间,房架子便在人们的吆喝声中、鞭炮声中缓缓地升立起来。一些人连忙扛来预先准备好的木支架撑住正在升立起来的房架子,一些人连忙扛来串联两列房架子所用的楼扶,慢慢地楔入到柱子和瓜儿的凿眼之中,在一阵阵乒乒乓乓的木锤声中,房屋中间的两列房架子就立起来了。随后,大家又一鼓作气,先后把左右两列房架子立了起来,用楼扶把它们跟先立起来的中间两列牢牢地联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上大梁”是者要寨子建造木架结构房子必须经历的第四道程序。“上大梁”又分为送梁、开梁、包梁、点梁、上梁、祭梁和撒梁粑七个环节。俗话说:“女婿建新房,岳父送大梁!”根据主人家确定的上大梁时辰,岳父家便要提前两三个钟头,把大梁送到女婿建造的新房屋里。大梁一般都选用又大又直的梓木树或杉木树。岳父家视距离女婿家的路程的远近,或者在自己的寨子里购买,或者在女婿的寨子里购买,或者在距离女婿的寨子比较近的邻寨购买。把做大梁的树砍倒后,立即各用一匹一丈两尺长或三丈六尺长的红绸子和青布把大梁缠绕起来,捉一只大红公鸡拴在大梁中间,然后就用人抬或用马车拉到女婿家。到达女婿所在的寨子边上,就用木马把大梁接住摆放在路旁,然后就鸣放鞭炮。听到鞭炮声,女婿家就连忙把帮忙的人集中起来,端上烟酒,背上一甑糯米饭,匆匆地赶到寨口,给岳父家送大梁来的客人敬烟敬酒,并给每人舀一碗糯米饭。在岳父家的客人抽烟喝酒吃糯米饭的时候,女婿家寨子里的人,就迅速把大梁抬到刚刚立起来的新房堂屋里,按大头朝右、小头朝左的要求摆放在木马上。
把大梁摆放在堂屋中间后,木匠师傅便手持墨斗、斧头和凿子来砍大梁的榫头。木匠先用墨斗把大梁的梁头、梁腰和梁尾的位置弹划出来,然后才开梁头。主人身穿长衫,在两位上了年纪的老人的搀扶下,面朝大门方向跪在梁头下。木匠师傅用凿子贴着梁头,手举斧头,念道:一开梁头,主家儿孙代代做诸候,千年荣华,万年富贵!主人家,要荣华还是要富贵?主人回答:荣华也要,富贵也要!听了主人的回答,木匠师傅手中的斧头捶到了凿背上。站在主人家身旁的两位老人也连忙把他的后襟欣了起来,接住那几片伴随木匠师傅斧凿声而飞落下来的木渣。接着,木匠师傅又来到大梁中部。主人也跟着跪在大梁腰的中部下面。木匠师傅念道:二开梁腰,主家华堂一朝建成万年牢,宅运红火,人丁兴旺!主人家,你要人丁还是要家道?主人家回答:人丁也要,家道也要。听了主人的回答,木匠师傅手举斧落,木渣便飞落到主人家的后襟里。随后,又来到大梁梁尾。木匠师傅念道:三开梁尾,主家儿孙技艺超群文章华美,人人高中举,辈辈出状元。主人家,想要文官还是要武将?主人回答:文官要,武将也要!木匠师傅随即手举斧落,几片木渣又飞落到了主人的后襟里。
开梁仪式结束后,几个帮忙的人便按木匠师傅用墨线弹划好的印痕,把大梁的榫头砍好。接着,又举行包梁仪式。主人家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一块长一尺两寸的红布、两支毛笔、两碇墨、一个砚台、一本暂新的田字格大字本和一本当年的历书、一把茶叶、一包五谷、一块银元、一串老铜钱、一束三色线。木匠师傅接过这些东西,用一迭纸钱把笔墨纸砚、历书、银元、铜钱及茶叶和五谷包了,安放在大梁的最中间,再用那块长一尺两寸的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