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少包]当雍正穿成包拯 >

第55部分

[少包]当雍正穿成包拯-第55部分

小说: [少包]当雍正穿成包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熙冷哼一声,眼神冷冷的盯着郭槐:“你可还记得二十多年前的李妃?以及她所生下的那只狸猫?”
  
  郭槐心中一颤,顿时浑身发凉。惊愕的盯着稳稳坐在上座之上的康熙,一时之间,竟然不能言语。
  
  郭槐猛地低下头,声音也是极其平稳:“奴婢当然知道。当年李妃娘娘生下了一只妖怪,先帝大怒,便将其幽禁在了千波殿。可惜没过几年,千波殿失火,付之一炬。”
  
  “你错了!”康熙淡言:“千波殿失火没错,可是李妃却没死!”
  
  “什么?”郭槐惊呼一声:“不可能!当时先帝去千波殿时,奴婢也跟着去了。当时千波殿内只有李妃一人,而且千波殿虽然已经成了废区,可是骸骨却仍在。李妃怎么可能又活过来了呢。”
  
  郭槐说完,脑中电光火舌一闪,便忙组织言语道:“皇上,李妃已死,这是先帝说的。您可莫要随便什么人,说自己是李妃便信了呀。皇上,您最是英明,怎么可能被那些贱民给混淆了视听。”
  
  康熙已经懒得再说,给了雍正一个眼神。
  
  雍正会意,接过了康熙的话头。“郭槐啊郭槐,你莫不是真的不见棺材不掉泪吗?”
  
  郭槐对康熙是心存忌讳,对着雍正却是没有。闻言,当即喝斥:“包大人,你贵为朝庭命官,可不要无地放矢啊!只在我面前倒也罢了,可是皇上也在这边。你若是乱说了什么话,查出来之后却与你说的不符……”郭槐冷笑两声:“那你可就是欺君之罪了!”
  
  “放肆!”康熙听出郭槐口中对雍正的威胁之意,很是不悦!自己呵护着的人,岂是一个阉人可以威胁的。“郭槐,你要清楚,朕不一定要知道真相。但是,你若是惹恼了朕,朕也是可以随时斩了你!你不如赌赌看,太后会不会为你一个阉人而与朕撕破脸!”
  
  郭槐脸色煞白,趴在地上连连对着叩头,口中一叠声的呼道:“奴婢不敢!奴婢不敢!”
  
  康熙压着心头的邪火,好半晌,见到郭槐叩头的地界有了血迹之后,方才缓缓开口:“好了,朕信你便是了。现在开始,雍正所言,皆与朕口所出一样,你要有问必答,而且要句句实话!”
  
  “是!”郭槐抬起头,脸色苍白,额头因为叩破了油皮,而流着血:“奴婢一定句句实话。”
  
  康熙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雍正淡淡道:“皇上,不如就请证人出席吧。”
  
  康熙笑道:“便随你的意吧。”
  
  雍正这才得空理会坐在审案的位子上的公孙策:“公孙大人,接下来便麻烦你了!”
  
  “包大人客气了!”公孙策与其微一颌首,然后一拍惊堂木,高喊:“带李氏!”
  
  下面的衙差捕快也齐声高喊:“带李氏!”
  
  不一会儿,李氏便在衙差和范荣华的带领下,来到了大堂之上。李氏现在是以民妇之身上的堂,只要她还未恢复李妃的身份,她便要跪在场的官员们。
  
  “老身李氏/草民范荣华,叩见皇上,八贤王,包大人以及公孙大人。”
  
  “李氏,你便你所告之事的前因后果都说出来。”公孙策。
  
  李氏自无不愿,便将事情一一道来。
  
  郭槐在李氏进了大堂的那一刻便是惊呆了。他以为李妃早就死了,没想到当时却是金蝉脱壳之计。郭槐心中恨恨,早知如此,便应该直接把她杀了之后,再放火的。
  
  李氏说完之后,公孙策又宣了陈林上来说话,八贤王早在此处,只是不用跪着,康熙允其坐在椅子上回话。
  
  郭槐在下面听着,待听到八贤王说道当年被带出来的孩子,其实就是当年皇上之时,不由得心中一震,猛得抬起头来。
  
  与郭槐一样震惊的还有李氏。李氏强自镇定,脸色青白,心中却是说不出的复杂……那个孩子,竟然没死,还成了皇帝……
  
  雍正和公孙策也是看出来了,公孙策只以为李氏是听闻自己的孩子还活着,还成为了皇帝而心中欣喜,这才表现有异。
  
  可是雍正却看出了不同。
  
  李氏的表现,绝不是欣喜。非但不是,而且还有一丝隐隐的惧怕,以及恨意。为什么?自己的儿子还活着,不是应该高兴吗?怎么会恨呢?恨的是谁?又为什么恨?
  
  雍正心中一动,随即看向了康熙。
  
  康熙正正好对上雍正的双眼,回了他一个笑容。画着口形:你且看下去。
  
  雍正的心中疑窦丛生,偏偏面前这个可以解答他疑问的人,不但是父,还是君。于是,便黑沉着脸,不再理会康熙。
  
  康熙心中苦笑:老四真小气,这样便生气了。然后心中一肃:糟糕,待会他知道真相,自己又没有告诉他,他不是又会好几个月也不理我了?
  
  心中便暗自焦急起来。
  
  早知道当时就告诉老四便好了,自己却是想着装神秘。叫你装,看老四以后还理你不理!康熙懊恼不已。
  
  雍正不知道康熙的那些子小心思,只一心看着事态的发展。
  
  公孙策:“郭槐,人证物证皆在,你杀蔻珠,害皇子,还有何话可说?这一切,是你一人所为,还是有人指使。还不从实招来!”
  
  郭槐浑身一颤,知道事情已定,肥硕的身躯流出的汗把衣衫都湿透了。“此事……奴婢认了。当时、当时李玲不过是娘娘身边的一个宫女。娘娘喜欢她的温柔可人,便时时的把她带在身边。谁知道,李玲这个贱人竟然趁着娘娘当时身体不适,竟然勾引了皇上……”
  
  郭槐狠狠的瞪着李氏,却看到李氏脸上的不以为然,心中更恨:“李玲,你说,娘娘难道对你不好吗?你竟然就敢叛主!”
  
  李氏收起心中的惊愕,口中淡淡道:“你莫要胡说。皇上才是天下之主,皇上要我服侍他,难道还我推辞不成?”
  
  “贱人!你还敢狡辩!”郭槐脸色狰狞,还要再骂。
  
  公孙策一拍惊堂木,怒斥:“郭槐,公堂之上休得胡闹!”
  
  郭槐这才消停下来,继续说道:“然后,这贱人又和娘娘同时怀了孕,娘娘虽然没说什么,可是奴婢却是看出了她心中消沉之意。随后,先帝又说,谁先诞下龙子,便、便要让那皇子做这天下之主,而皇子的母亲,便升为皇后。奴婢、奴婢却是再也忍不住了,这才策划了一出狸猫换太子的计谋。”
  
  “哦?如你所言?刘太后却是什么都不知道?一直被你蒙在了鼓里?”公孙策眯着眼睛,心中却是不信的。
  
  “当然!娘娘她千金之躯,怎么可以让这些事情污了她的耳朵!”郭槐冷笑道。
  
  “好!”公孙策也知此事最好不要牵扯上刘太后,只要剪了她身边的这个郭槐,便也是对太后手中的势力一个打击。而且,刘太后也闹出这些事情来的话,对皇室是一桩丑闻。所以,郭槐此言,可谓是正中下怀。
  
  公孙策得了雍正的一个眼神,一拍惊堂木,便要对郭槐叛刑。
  
  却在此时,门口传来太监特有的尖锐的嗓音:“太后驾到!”




67

67、第六十四章 。。。 
 
 
  进来的女人身着红底的大衣裳,上面绣着朵朵祥云,以及用金色丝线绣上去的翱翔于云间的凤凰。
  
  头上梳着结鬟式髻,正中有一金凤含珠,又饰以各种金钗珠宝,珠环玉翠的衬托之下,端得是雍容华贵,富丽堂皇。
  
  身后还跟着八个贴身宫女,及四名小太监,以及侍卫若干。不过,应该开封府的大堂太小,容不下这许多人,所以,只留下了那十二名宫女太监跟随在刘太后的身边之外,其他的侍卫们都是站在大堂之外守卫警戒着。
  
  刘太后不过是四十七、八岁的年纪,与李氏年纪相仿。可是今日一见,却是立分高下。
  
  李氏宫女出身,虽说是贴身宫女,并不用做什么粗活,可是也并没有什么东西好让一介宫女保养自己的。再加上出宫之下,没了供奉,平日里洗衣做饭都要自己来,此时一见,却像是七十来岁的老妪,垂垂老态尽现。
  
  而刘太后,出身高贵,一进宫便被宋真宗封为了妃,在帝王面前很是得宠。宫里人最是捧高踩低的,自然是好的尽够着她用,并没有吃过什么苦。尤其是生了小皇子之后,宋真宗封了她为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更是尽如人意了。
  
  所以,刘太后注重保养,虽然是四十近五十的年纪了,却仍像个三十来岁的女子,风韵尤存。
  
  大堂中的大小官员跪了一地:“微臣叩见皇太后,太后千岁千千岁!”
  
  连着李氏,虽是不甘,也照样领着范荣华跪了下来,给刘太后问安。
  
  刘太后却是没有理会这一地的人,只凤眼一撇,正正的看着跪倒在地的郭槐,冷笑一声:“哀家还想着哀家的奴才跑哪儿去了呢,原来是到皇上这边来了。却不知哀家这奴才犯了什么样的王法,竟然累得皇帝亲自审他。且说于哀家这个做主子的听听,也让哀家好亲自管教一下。”
  
  康熙一听,不慌不忙的站了起来。“原来是母后来了,儿子不知,却是失礼了。您早让人说上一声,也让儿子知道,好亲自去接啊!”
  
  “不必了!”刘太后眯着眼睛,深深的看着只在那边站着,并不上前搀扶自己上座的康熙,心中很是恼怒:“皇帝日理万基,哀家一个老妇人,又算得了什么呢。让皇帝亲自来接,哀家还怕担误了皇帝的事儿呢。”
  
  刘太后说完,便径自走到大堂之上。刘太后带着的宫人连忙从内室端来一张椅子,请了刘太后坐下。
  
  刘太后这才有心情打量起这四周了。
  
  然后,便一眼看到了李氏。刘太后和李氏相处多年,从前,李氏是刘妃信任的心腹,随后,李氏是刘后的心腹大患。因为对着李氏的刻骨恨意,让刘太后怎么可能会认不出她来呢?即使,李氏看起来比她实际的年纪老上许多。
  
  不过,刘太后却也是从来没想到还会见着李氏的。
  
  原来,竟是为了她吗?
  
  刘太后心中冷笑。
  
  想用李氏的事情来扳倒哀家,怕你是没这个能力了。
  
  这时,康熙却是先开口了:“母后,实际上,堂下的那名老妇人是李妃,自称是父皇宫中的李妃。郭槐已经证实了,那李氏便是李妃。甚至于,郭槐还承认了,因着这狗奴才不喜李氏,所以便对着李氏下了杀手。”
  
  字字句句中,却没有一丝是指责刘太后的意思。
  
  刘太后心中惊疑,可是想着康熙是自己养大的,也许,也许并不像自己想的那般,康熙觉得自己对他已经没用了,所以要推翻她的样子。
  
  刘太后毕竟是个女人,即使手握着众人的生杀大权,却还是希望自己的丈夫会爱自己,自己的养子能自己是真心孝顺的。
  
  更何况,康熙说的是为李妃翻了案,却没有一句要把自己牵扯上……
  
  刘太后顿觉心中妥贴,便要再问的详细一些,便听到八贤王开了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