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家事 作者:卫风 >

第1部分

家事 作者:卫风-第1部分

小说: 家事 作者:卫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网友☆整理制作
。。

**

家事 作者:卫风

内容介绍:

又林本来以为穿越后的生活就这么平淡下去了,结果不但有老小三跑出来破坏她爹娘的感情,还有小小三不停的冒头要搅乱她的姻缘。来就来谁怕谁,又林不信凭她两世为人,还不能把一个男人调教成好丈夫了……

**************************

第一章 夏日的内院
更新时间: 2012423 18:18:38 字数:3159 

烈日炎炎,地上象下了火一样,水磨方砖地本该是凉的,现在也被晒得烫热。几个小丫头沿着墙根跪做一排,垂着头象被霜打的茄子。 
四奶奶扶着丫头的手,从东边儿过来,跪着的丫头里,有两个抬起头来偷偷看了一眼,目光和四奶奶的目光一碰,又赶紧低下头。 

又林跟在四奶奶身后,好奇的看着墙根跪的人。 

七奶奶懒洋洋的端着碗,冰都化了,半碗莲子汤越吃越腻,最后象粘在喉咙里一样咽不下去,她把碗一推,冲喜凤说:“给你吃吧。” 

喜凤受宠若惊,忙把碗端下去。 

四奶奶已经进了屋,站在门边唤了声:“七弟妹?” 

“哟,这会儿这样热,你们娘俩儿怎么来啦。七奶奶站起来,她是个丰腴的年轻妇人,一件翠色薄缎子衣裳绷得紧紧的,她一动,身上的肉就在微微的颤,仿佛那雪白的肉下一刻就要挣破衣裳跃出来一样。 

四奶奶却很瘦,梳着垂帘髻,这样热天,她还在衣裳外面套了件灰紫的坎肩:“听说你身上不舒坦,过来看看你。” 

又林也上前,行了个礼,脆脆的说:“七婶婶好,又林给七婶婶请安。” 

七奶奶笑着说:“好,一看见你这丫头,我哪儿哪儿都好了。”她摸摸又林的头,看一眼这小姑娘,又看看四奶奶,这对娘俩生得可不象,又林生得黑,个子又矮,活象粒晒淌油的豆子。七奶奶想,这姑娘要是照这模样长下去,大了可不好说婆家。不过也未必,都说女大十八变,兴许大一大就好了。 

说起来都是一家子,但不是一房的。七奶奶他们这一房是嫡支,住的老宅子。四奶奶他们早分家出去了,住镇东头。人哪都是这样,远了香,近了臭。七奶奶和几个亲妯娌、小姑都处不好,可是和四奶奶倒是一见如故。不在一个锅里搅饭吃,自然用不着防着算着。 

又林在屋里无聊,七奶奶也有些话当着小姑娘不方便说,就让喜凤领她出去玩。喜凤拿了几个果子,带又林出了门。 

屋里还凉快一些,一出门,热浪呼啦啦迎面扑上来,让人喘不过气。又林咬了一口果子,指着墙根处的几个丫头问:“她们为什么受罚?” 

喜凤说:“早上打碎了东西,都不肯认。” 

同一时间,四奶奶也在问:“外面跪那些丫头是怎么了?” 

七奶奶答:“都才进来没几天,杀一杀她们的性子,有了惧怕,以后才知道老实做事。” 

“天儿热,我看也差不多了,再跪别热出好歹来。” 

七奶奶哼了一声:“你就是爱做好人。” 

“那你就给我个面子,让我做一回吧。” 

七奶奶没点头,却问:“你今天过来做什么呢?总不会是单来看我的吧?” 

四奶奶一笑:“我怎么就不能单来看你了?不过今天倒是真有事。又林也不小了,整天这么闲着也不是回事儿。我听大嫂说家里原来请过女先生,所以想打听打听。结果她却不在,回娘家去了。” 

七奶奶说:“嗳,这事儿你问她,还不如问我呢。” 

四奶奶来了精神:“弟妹你知道?” 

“啧,多新鲜哪。大嫂连杭州府都没去过,平时也不出门,能认得几个人,她原来给大姑娘请的那个,还是我给她找的。刘一秀,刘大姑,听说过吧?她教出来的姑娘,哪有谁不说个好儿的?” 

四奶奶顿时乐了:“哎哟,瞧我这真是提着猪头找不着庙门儿,瞎撞了这么些天,真佛就在身边儿呢。” 

七奶奶得意洋洋,往椅子上一靠:“那是,快给咱上点儿供吧,我心情好了,也给你们家又林找个好的先生。” 

四奶奶正经的说:“那敢情好。这丫头让她爹惯得一点姑娘家的样儿都没有了。你知道我们搬回来头一天,她干什么了?我一眼没瞧见,她爬到后院儿的大树上头去了,他爹居然还在底下拍手叫好儿,我说,你不要笑啊。” 

七奶奶实在忍不住,拿帕子掩着脸,笑了好一会儿才停下:“四哥这个人吧……其实挺好的,又体贴,又顾家。”就是不大老成,多大了还跟个孩子一样, 

四奶奶点了下头:“是啊,可好些时候我开口之前,先想抄起鸡毛掸子先给他一顿,不然的话跟他讲理老是不大能讲通。” 

“行行,那你说说,想找个什么样儿的啊?是想找个有才气的?还是找个教规矩的?” 

四奶奶犹豫了下:“当然要找个教规矩的。现在她和她爹这才气加一起我都吃不消了。不过,那教规矩的……会不会管得太厉害了?” 

七奶奶又想笑,忍住了:“你还说又林是她爹惯坏的?我看你也没少使劲儿啊。这要不厉害,能教得了规矩吗?好言好语哄着,神仙也教不了啊。” 

四奶奶听话听音,轻声问她:“你是身上不舒坦,还是心里又不舒坦了?” 

七奶奶哼一声,把脸撇开了。 

她是个很爱面子的女人。娘家体面,丈夫也体面。可是过日子,谁家也都有不体面的时候,只不过都遮遮掩掩的得过且过。 

七奶奶生过一个女孩儿,两岁的时候发热没了。后来又怀过一次,小产了。成亲七八年了,现在膝下犹虚,无论如何不大说得过去。婆婆的脸一天比一天难看,妯娌姑嫂之间的话越来越难听。 

她看起来心不在焉的样子,把一条帕子在镯子圈儿里拖过来拖过去的:“前天写信回来,说是中秋可能回不来了。” 

四奶奶明白过来,也不提这话,转而说起修房子挖池塘的事儿来,一会儿功夫七奶奶也把这事儿撂下了,两人家长里短的说得好不热闹。 

又林咬了一口井水里冰过的果子,酸甜,冰凉,整个人都舒服得打了个激灵。喜凤怕她热坏了,取了一把扇子来,在一边轻轻替她扇凉。 

幸好穿过来投了个小姐的胎——又林这么想。 

要是投个丫鬟的胎,象墙根边那些小姑娘一样顶着烈日跪着,又林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受下来。 

也许真到了那一步,受不了也得受吧? 

大热的宫斗穿越她是赶不上了,宅斗么——呃,虽然李家是镇上的大姓,半个镇都姓李。可是差不多早早的全都分家另过了。关起门来,自家人口很简单。自家奶奶热衷于吃斋念佛,家务事一概扔给了娘,这婆媳关系好得跟亲母女一样,斗不起来。爹爹也曾经有过一个妾,可是已经去世了,留下一个女孩儿才三岁多点儿——又林对那个妾没有什么印象,家里也没有人提她。 

李又林又咬了一口果子,对喜凤说:“喜凤姐姐也歇会儿吧,别给我扇了。” 

喜凤一笑:“这里热,六姑娘还是到东屋里去歇会儿吧。” 

“这儿有穿堂风,就在这儿吧,屋里太闷了。” 

“也好。”喜凤进屋去拿竹椅让又林坐。跪在墙根下的其中一个小丫头偷偷抬头,盯着李又林手里的果子,那果子熟透了,红得紫,一看就是饱满而甜美的。她焦渴难耐,忍不住的咽口水。 

瞅着喜凤不在跟前,她用可怜巴巴的目光瞅着又林看。 

大概打量着小姑娘心肠软,会同情她。 

又林想,要是喜凤还在跟前,她必定不敢这样。 

她还真没想错,又林的确不喜欢这种惩治奴婢的事情,但是这又不是在自己家里,这是四伯母家的事,自己是上门来做客的,不便说什么。再说,以她对自家老妈的了解,现在时候也差不多了。 

果然七奶奶让人出来传话,几个丫头不用跪了,但是晚饭还是不给吃。 

这么大的岁数,正是长身子的时候,最不经饿。晚饭不给吃,明天早饭还不知有没有着落,这一顿饿,也不比罚跪轻多少。 

四奶奶也从屋里出来了,朝又林召了一下手。又林走过去,七奶奶爱怜地替她擦擦额角的汗:“怎么不进屋里去?外头多热。” 

“屋里闷。” 

又林自己的屋子是按着她的意思改过的,窗子极大。但七奶奶家这里,窗子都小,窗纱又厚密,屋里着实是闷不透风。 

四奶奶是了解自己女儿的癖好的,也不觉得奇怪,问她:“你七婶留咱们用饭呢,你说是留下来用,还是回家去?” 

又林肚里好笑,四奶奶拿这话来问她,摆明是不想留下,推给她,让她给个借口嘛。 

又林于是说:“奶奶不是说了晚上要一起吃饭么?咱们要不回去,奶奶是不是要生气啊?” 

“对对。”四奶奶说:“你看,还是你小人记性好,娘就总忘事。那我去和你七婶说一声,咱们就回去吧。对了,你要请先生的事情,已经有眉目了。” 

又林有点意外:“七婶婶认得女先生?” 

“你七婶没出嫁之前,也是读过书,进过女学的,可不象娘一样。”四奶奶有些感慨。这是她一大遗憾——娘家爹娘守旧,不给女儿读书,可嫁了个丈夫又是个喜欢吟诗弄赋的,四奶奶虽然后来努力的自己识了些字,可是那也识得不多。不能和丈夫夫唱妇随,她想起来就有些不乐。 

“七婶婶明天就写信去替你打听,咱们去和她告个别,你也要记得跟四伯母道谢,她为你的事可要费心了。” 

—————————————————————— 

新书上传,请大家多多支持啊。 



第二章 野蛮的小胖墩儿
更新时间: 2012425 0:23:46 字数:3285 

母女俩是坐骡车来的,拉车的大青骡子性子温顺,走得又稳当,又林坐在车里摇摇晃晃的,时不时掀起一点车帘看外头。 
于江镇是个不大不小的镇子,以前只是个渔村,后来因为邻近杭州府,水路方便,贩运丝绸茶叶的船只每每从这儿经过停靠,所以镇子一年年的繁华兴旺起来。镇子西边都是些老户,房舍有些年头了。镇子东头却都是是新户,象又林家,就是从本家分出来,在镇东起屋另过的。要说底蕴,当然还是镇西要强。但是现在镇东人气渐旺,已经有了要盖过镇西的势头,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路过老刘家糕饼铺子,远远的就能闻见一股桂花芝麻糖香,又林忍不住扯扯四奶奶的袖子,又朝前面指。 

四奶奶笑着说:“馋猫鼻子尖。” 

不过老刘家的糕饼是老字号了,做的确实是好,舍得放糖放油,闻着就比别家的香。甚至还有人从十几里地之外赶过来买呢,又林家的人也都爱吃这个。 

“好,那就称些。”四奶奶要让丫头掏钱,又林已经捏着自己的小荷包,猴子一样灵巧的从车上窜了下去:“我有钱。” 

四奶奶刚想喊她回来,又觉得是在街上,不方便高声。这么耽搁一下,又林已经进了糕饼铺了,四奶奶赶紧打发丫头翠香跟上去。倒不是担心她没钱——又林的小钱箱可是颇有份量哪,主要是怕糕饼铺子里人多,别让人碰着挤着她。 

刘家糕饼铺子里人果然不少,还有半大孩子挤在高高的木柜前头,对着上头的糕饼流口水。又林灵巧的挤了过去,伸手指着:“我要半斤红豆饼,半斤桂花饼,半斤糖酥,半斤糖花生。”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