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攻略-全本无错版-上(共2集)-第2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知道不知道二少爷屋有个叫卢永贵的?”
“知道!”刘太平道,“我们都是从罗家来的。大家常在我面前提起他。说他很厉害,很会赚钱。”
“那你认识他不?”
“不认识!”刘太平老老实实地道,“但我认识永福大哥。他在马房里当差,上次我娘回去,他非要给我娘
套辆车不可。”
“那你娘坐了没有?”
刘太平涨红了脸,支支吾吾半天没说出话来。
刘元瑞家那样能言善语的人,竟然生了个这样实心眼的儿子。
十一娘笑起来让人抓了把糖给他。道“卢永福的哥哥卢永贵回来了。他管着二少爷屋里的生意,又常年在外
行走,我怕他不好好地跟二少爷当差。他在燕京的这些日子你就暂时跟着他,帮着端茶倒水、洗衣浆裳的。
不过他去了什么地方?见了什么人?呆在屋里的时候都干了些什么?要一五一十地来告诉我。你可做得到?
”
“做得到!”刘太平忙点头又困惑地道,“那要是他不让我跟着呢?”
“你就跟他说这是我的意思。”
刘太平连连点头。
十一娘赏了他一把铜钱,让宋妈妈把刘太平送到卢永贵那里去。
琥珀道:“夫人要不要再派个人暗中盯着他?”
“不用!”十一娘道,“我只是要表达我的态度罢了。卢永贵是个聪明人。他想明白了会主动再来见我的!
”
十一娘回院子换了件枣红色绣姜黄色牡丹花的杭绸宽袖夹衫,梳了高髻,戴了南珠发箍,去了太夫人那里。
太夫人换了玄色遍地金葫芦双喜纹杭绸褙子,梳了圆髻,插了碧玉簪,戴了翡翠手镯。
看见十一娘通身只有一个发箍,让杜妈妈把自已的那对南珠手串找出来,“也有你头箍上的珠子那么大,看
着倒像是一套。”
十一娘忙推辞。
太夫人笑道“我现在年轻大了,喜欢闪闪发光的东西。留着也是沉在了箱底,还不如给你。”说着突然想起
来,又吩咐对杜妈妈道:“我记得我还有对南珠耳塞的,你也一并找出来给四夫人。”然后笑眯眯地望着十
一娘,“今天既戴了发簪,再戴同样的耳塞,就显得有点呆板。你留着哪天合适的时候戴。今天只戴了那手
串。”
长辈的一片好意,十一娘不再坚持,笑着向太夫人道了谢。
杜妈妈拿了一个长方型雕红漆匣子过来。打开一看。说的是手串却有一尺来长,可以当项链戴了。
“来我给你戴上。”太夫人把南珠手串一圈圈绕在十一娘的手腕上,绕了大约七、八道,倒像个手箍,佩着
夹衫宽大的衣袖,举手抬足间若隐若现,有一种矜持的华贵。
十一娘很喜欢,再次笑着向太夫人道谢。
太夫人也很高兴,上上下下地打量她,像孩子似的,神色间流露出给布偶换了漂亮衣裳后的满足感。
十一娘搀着太夫人,上了马车。
第299章 添箱 (上)
太夫人问起简师傅来:“……要不,你把她请到我们家里来。
让她带着我们家里针线上的人,我听说,你常常画了衣裳样子让她们做,她们有时候还做不出来。
要是简师傅能来,你也可以省些事。”
十一娘家常的衣饰很简单,但有客人在场的时候,通常会打扮一番,如果到别人家做客……自从她嫁到永平
侯府,还没有穿过一件重复的。
这是她以前的穿衣习惯。
会分正式和非正式的。
非正式,以舒适为主。
正式,却以大方华美为主。
她发现徐府女人的衣服都很多,这才渐渐让自己的这种习惯冒了头。
没想到,还是让太夫人发现了。
十一娘笑道:“燕京比较冷,也不知道简师傅愿不愿意来。
我让人带个信去杭州府吧!”
太夫人笑着点头:“可惜家里子嗣单薄。
要不然,简师傅来了还可以教小姐们女红。”
实际上,请简师傅来燕京的事,十一娘一直放在心里。
倒不是说在杭州府不好,杭州府毕竟是简师傅的家乡,那个时候,人们通常都觉得自己的家乡好,去外地谋
生都是背景离乡。
而且她在那里也固定的生 源,但如果能来燕京镀镀金再回去,身价还会高一些。
之前没有机会,现在太夫人这样说了,她决定从忠勤伯府回来就去请罗振兴帮着带信给简师傅。
太夫人说起前两天十一娘给她做的亵衣:“那牡丹花绣得好,跟真的似的。
还好是穿在里面,要是穿在外人,只怕要被人笑话了!”
“您喜欢就好!”
十一娘笑道,“不过是在衣袖衣摆绣了几朵,哪有被笑话的道理。”
“以后还是让针线上的做吧!”
太夫人道,“太费眼神了。”
“要是忙不过来就不给您做了。”
十一娘道,“这些日还算清闲,就给您做了一件。”
两人说说笑笑去了忠勤伯府。
知道是来给七小姐添箱的,甘家回事处的人一面派了人去通禀甘夫人,一面差婆子恭恭敬敬地将两人迎了进
去。
两家都是侯爵,房子制式都差不多。
倒没有陌生感。
十一娘搀着太夫人去了正厅东边的跨院。
刚走到院门,就看见丫鬟婆子簇拥着甘夫人走了出来。
她穿了件大红遍地金的褙子,秀美的脸上有几份倦意。
远远地就笑着和太夫人打招呼:“您老人家来!”
迎了两人到正房坐下。
“为兰亭的婚事忙的吧!”
太夫人笑望着甘夫人,“你也要注意休息”
甘夫人听了感激地一笑:“主要是我喜欢乱操心。'
寒喧着,有小丫鬟上了茶。
宋妈妈把礼单递给了甘夫人身边的妈妈。
甘夫人说了几句客气 话。
期间来了两拔管事的妈妈为兰亭的婚事请甘夫人示下。
还有小丫鬟进来禀道:“永昌侯夫人来了!”
“这可真是巧!”
太夫人惊喜地道。
“您们两位可真是有缘份。'
甘夫人也笑,起身去迎了黄夫人进来。
和黄夫人一起来的还有黄三奶奶。
众人免不了一阵阔叙,然后起身 去了兰亭那里。
十一娘发现兰亭就住在正屋东边小院里,心里暗暗吃惊。
没想到她住的地方这么小。
而兰亭看见十一娘也不由睁大了眼睛。
十一娘就朝她微微地笑。
兰亭这才回过神来,上前给众人行礼。
大家笑着在厅堂里坐了。
太夫人拉了兰亭的手,黄夫人则说了很多吉祥的话。
兰亭虽然大大方方地听着,脸还是止不住通红。
太夫人看着呵呵笑了起来,道:“好了,好了,我也不惹你恼了,让十一娘留下来陪你说说话,我们去你母
亲房里坐坐去!”
然后和甘夫人等回了甘夫人那里。
甘兰亭就笑着上上下下地打量着十一娘。
“怎么了?'
十一娘也打量自己,怕有什么不安当的地方。
“很漂亮!”
甘兰亭笑道。
十一娘笑着接受了。
说起之前的事:“之前特意送了帖子给我请我参加宴会,可惜我来不了。
心里一直惦着这事呢!”
“哎呀!”
甘兰亭听了不以为意地挥了祥手,“来了也不过是吃吃喝喝的。'
然后拉了她去内室坐,“你难得来一次,我们好好说说话。'
丫鬟们正在整理箱笼。
兰亭谦虚道:“有点乱!”
十一娘忙道:“我那正在盖房子。
比你这里还乱。”
“你们家人那么少还盖房子啊!”
甘兰亭和十一娘在临窗的炕上坐了,“不像我们家。
四代没有分家,都挤在一起住着,想伸个腿都不方便。”
她自我打趣着。
难怪她住的地方这么小! 十一娘笑着从衣袖里掏了个荷包给兰亭:“几颗南珠。
有合适的款式再拿出来打首饰好了!”
兰亭笑着接了,向十一娘道谢。
有小丫鬟上了茶。
兰亭问起十娘来:“……她现在怎样了?”
十一娘道:“我还是上次十姐夫的五七时候见过她。”
然后想了想,把实情告诉了她,“我们小时候就不大亲近,她也不太愿意见到我。”
兰亭认真地点头:“那次春宴的时侯我也瞧出来。
有时候,人是要讲缘份的。”
语气很宽和。
十一娘心里暖暖的,问起曹娥来:“……怎么不见三小姐!”
刚音刚落,门帘子突然一撩,一个穿着茜红色褙子的女子走了进 来。
十一娘定睛一看,原来是曹娥。
她手里捧着几件衣裳,一面走,还一面絮叨:“都要嫁人了,怎么这么不用心。
这几件衣裳都是上好的杭绸,纵是自己不喜欢了,还可以赏给丫鬟们穿……”
抬睑发现十一娘坐在屋里,忙打住了话题,笑 道,“永平侯夫人来了!”
十一娘起身和她打招呼。
一旁坐着的兰亭却“扑哧”
一声笑: “还是喊十一娘吧!你这样,把十一娘都喊老了!”
曹娥听了就板了脸:“你又胡说八道些什么!”
然后面带歉意地向十一娘道歉,“永平侯夫人别放在心上。
我家七妹是这个直来直去的 脾气。”
十一娘很羡慕兰亭和曹娥就是吵架、训斥也透着亲热的味道。
她笑道:“三小姐还是喊我十一娘吧!说起来,我没成亲的时候我们就认识了。”
曹娥听了还有几分犹豫。
兰亭大笑:“你看,人家十一娘也不愿意!”
曹娥就瞪了她一眼,刚喊了一声“十一娘”
,却听到屋外有喧闹声传来。
曹娥脸一沉,吩咐丫鬟:“去看看,是什么人在喧哗。
交给婆子们处置去。”
小丫鬟战战兢兢应声而去。
曹娥忙向十一娘解释:“这几天家里的事多,丫鬟、婆子们不免有些浮躁。”
丫鬟、婆子们也是人,不可能时时做到静谧无声。
曹娥可能是觉得让客人看到这样的情景有些失面子。
十一娘刚要开口解围,那个小丫鬟撩帘而入。
她的脸色有些苍白,进门就着了十一娘一眼,却欲言又止。
十一娘就起身告辞:“……就是想来看看来你。
你出阁的那天我可能要去梁家吃喜酒,不能来送你了。”
曹娥望了那丫鬟一眼,脸色很难看,却强笑着挽留十一娘:“再坐一会吧!”
兰亭却笑道:“你现在是做人家媳妇的了,我们就不留你了。
下次我要是再办宴会,你可一定要到。”
“一定,一定!”
十一娘笑着,由姐妹俩送出了门。
路上遇到两个丫鬟,行色匆匆地往东小院去。
十一娘虽然奇怪,但这毕竟是甘家的家事。
她当没看见,去了甘夫人那里。
黄三奶奶正说着什么,逗得太夫人和黄夫人呵呵直笑,却没有看见甘夫人。
见十一娘折了回来,太夫人笑道:“这么快就说完话了?”
十一娘笑道:“她也忙。
我不好多待。”
太夫人微微颌首。
黄三奶奶则拉了她的手:“这身衣裳可真漂亮。'
太夫人抿了嘴笑,很是得意的样子。
黄夫人就笑道:“还是和年轻的时候一个样。
事事要压人一头才高兴。
自己年纪大了不中用了,就让媳妇出来显摆。”
太夫人和黄夫人十分随意,笑着对十一娘道:“赶明儿你给你黄家三嫂嫂做件衣裳,免得你黄伯母看着你就
眼红。'
“哎呀,”
黄三奶奶笑着扭了扭腰,“就我这水桶,能穿出什么样子来!”
别说是两位夫人,就是屋里服侍的,也都捂了嘴笑。
黄三奶奶还嫌气氛不好似的,幽怨地叹了口气,用一种压低了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