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负担的频率高于期望值。
性别与征婚人是否提到自己性格特征相关(
,女性提到自己性格特征的频率高
于期望值。
性别与征婚人是否向对方提出身高要求相关(
,女性征婚者对男方提出身高要求
的频率高于期望值。
)性别与征婚者是否向对方提出教育程度要求相关
,女性对男方提出教育程度要
(
求的频率高于期望值。
性别与征婚者是否提到职业要求相关(
,女性对男方提出职业要求的频率高于期
望值。
计算机分析所显示的结果,表示其数值小到可不计。下同。
)性别与征婚者是否提出户口要求相关(
,男性要求对方是农村女性的频率高于期望值,女性要求对方是农村户口者一例也无,大大低于期望值。性别与征婚者是否提出事业心要求相关(
,女性要求男性事业心强的频率远
远高于期望值。
性别与征婚者是否提出理家能力相关(
,男性要求女性善于操持家务的频率高于
期望值。
与
两项明确勾勒出中国人的性角色期望:男子要有事业心,女子应善持家务。
在卡方检定中发现性别与下列因素无关,因而不能推翻二变量不相关的原假设:性别与征婚人是否提到自己的婚姻状况及经历无关,换言之,在是否介绍自己婚姻状况这一点上男女没有显著差别。性别与征婚人是否提到自己的容貌只有极微弱的相关性,其中女性提到自己容貌的略微高于期望值。一般印象中男性应远比女性更注重对方的容貌,但从国人的征婚广告看,这一差别并不明显。
教育程度
教育程度与征婚者是否介绍自己容貌、家庭状况及负担、性格以及是否提到自己重感情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教育程度还与征婚者是否对对方提出年龄要求、教育程度要求、婚姻状态要求、户口要求以及善持家务的要求相关。
户口户口状态(分城市、农村和军队三种)与征婚人是否介绍
自己的婚姻状况、收入、以及是否提到自己有住房相关。户口状态还与征婚人是否向对方提出居住地区要求、身高要求、教育程度要求、职业要求和户口要求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第三部分
在这一部分,数据分析进入更复杂精细的阶段。在卡方检定中显示出最多相关性的一些变量被选出来作进一步的分析,即使用统计软件所作的对数线性回归分析。
关于征婚者是否介绍自己婚姻状况的分析
在对性别、教育程度、户口与征婚人是否介绍了自身婚姻状况这四个变量的分析中,首先规定:
性别 ( 男 , 女
教育程度 (大学 ,其他
户口状态 (城市 ,其他
)之比
依变量为征婚者未提与提及自身婚姻状况(
是
由于对数线性回归筛选出来的最佳模型
,
按变量产生的时间顺序及本项研究的目的,定未提与提及自身婚姻状况之比为依变量,性别、教育程度和户口状态为自变量。略去与依变量无关的因素(经运算筛除教育程度的影响),只余性别和户口状态的影响,得到:
有关公式参见附录。
上述参数值首先可以解释为自变量对依变量相对于几何平均值的影响。从上述参数看,男性的比值(未提与提及自身婚姻状况之比)是平均值的
倍,即
一旦个案为男性,这一比值就会升高到平均值的
倍;一旦个案为女性,这一比值就会降到平均值的
倍。城市户口的比值为平均值的倍,即一旦个案为城市户口,比值就会升高到平均值的倍;一旦个案为农村户口则降至平均值的
倍。
其次,当我们对自变量的一对取值进行比较时,它对依变量的影响会变得更加明确和显而易见。通过计算得到户口状态对依变量影响中城市户口的比值与农村户口的比值之比为
,也就是说,城市户口的比值是农村户口的比值的倍,即一旦个案为城市户口,其征婚广告中不提自身婚姻
状况的机会是农村户口成员的
倍。
由于性别的影响和性别户口状态的二阶影响比较微弱,故略去不谈。
括号内的数值为从对数还原出来的真数
关于征婚者是否介绍自己收入的分析这一分析仍旧采用性别(
)教育程度(
)户口状态
)三个自变量,依变量是征婚者未提与提及自己收入(
之比。对数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出来的最佳模型是
,
得到的参数值是:
我们仍旧首先看自变量是对依变量与几何平均值相比的影响。从上述参数得到,男性的比值是平均值的
倍,而女性的比值是平均值的
倍;大学教育程度的比值是平均值的
倍,低于大学教育的比值是平均值的
倍;城市户口的比值是平均值的
倍,农村户口的比值是平均值的
倍。
其次我们将自变量的不同取值对依变量的影响一一进行比较,得到性别对依变量的影响中,女性比值是男性比值的倍(,也就是说,女性在征婚广告中不提自己收人的机会是男性的
倍。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的比值之比为
,即城市的征婚者在征婚广告中不提自己收入的机会是农村人的
倍。教育的影响和性别户口的二阶交互影响很微弱,略去不加讨论。
关于征婚者是否对对方提出教育程度要求的分析
)和户口
这一分析中的自变量为性别(
、教育程度(
状态(
,依变量是征婚者未提与提出教育程度要求(
)之
比。对数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出最佳模型为:,
,
所得参数如下:
自变量性别对依变量的影响中,男性的比值是平均值的倍;自变量教育程度对依变量的影响中,大学教育程度的比值是平均值的
倍;自变量户口状态的影响中,城市
倍。
的比值是平均值的
男性与女性的比值之比是
,即男性在征婚广告中不向对方提出教育程度要求的机会是女性的
倍。低于大学教育程度的比值与大学程度比值之比是
,即低于大学程度的征婚者在征婚广告中不对对方提出教育要求的机会是大学以上教育程度征婚者的
倍。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的比值之比是,即农村人在征婚广告中不提教育程度要求的机会是城市征婚者的
倍。
二阶的影响在这一分析中也很强烈。对它的解释是,在同一户口状态中,大学教育程度与低于大学程度的区别对依变量的影响是男女区别对其影响的
倍(
结论
从目前我国征婚广告看,综合了征婚者对自身情况的介绍和对配偶提出的要求,择偶标准中最受重视的因素依次为:
)职业;
)性格;
)年龄;
)身高;
) 教育程度;
)健康。
)容貌;
)婚姻状况与经历;
在社会各类人群的不同属性对择偶标准的影响中,性别的影响仍然存在且相当重要。男性更注重收入和户口状态,女性则更注重性格、身高和教育程度。这种区别可以解释为男性在择偶过程中比较倾向于实际,而女性则较男性更多浪漫情调,因为性格、身高和教育程度这些因素更偏重于人本身,而收入户口一类则关系到实际的家庭生活。一个重要的线索可能对男女间的这种差别做出进一步的解释,即在全部征婚者中,女性的教育程度和职业明显高于男性(性别与教育程度的相关关系
,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性别与职
,也是女性明显
业的相关关系高于男性)。因此,在承认女性本身更加“浪漫”、男性更加“实际”这一外在事实之外,还必须注意到或许是全国女性征婚者的教育程度和职业地位普遍偏高,使女性显得比教育程度、职业地位普遍偏低的男低征婚者更加富于浪漫情调。
从户口状态对择偶标准的影响看,城市征婚者更注重教育程度,而农村征婚者更强调婚姻状况和收入,据此可以得出农村征婚者比城市征婚者更加“实际”的结论。教育程度对择偶标准的影响与台湾林教授的调查结论相似,教育程度高的人对配偶的教育程度要求也高。
如果我们作一个粗略的跨文化比较(即与文献综述一节提到的那些研究相比较)则会发现,为中国人看重而为生活在其他文化中的人所不太看重的择偶标准有年龄、身高和婚姻状况三项。国外有些学者正在对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男性极其看重“年轻”这一现象作研究。“年轻漂亮”常常是形容有吸引力的女性时并列出现的两个主要褒词。中国人在择偶时注重年龄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同样,如第四节提到的对中国人择偶时特别注重身高的现象也有种种可能的解释,有待进一步研究。中国人的注重婚姻状况与经历也是很有特色的现象,无论是在征婚时提出自己从未结过婚还是要求对方没有婚史,无论是在征婚广告中承认自己曾有过结婚经历还是允许对方可以有婚姻经历,对这一条件加以申明这件事本身至少说明人们把配偶是否为初婚看得相当重要。这与传统文化强调从一而终以及一般价值取向强调白头偕老不无关系,隐隐地还可以嗅出“处女膜崇拜”的味道。
其他文化中人看重而中国人不太看重的择偶标准则有宗教、民族、感情(爱情)等几项。中国人的无宗教信仰(或泛神论)和汉族占全人口的
这一事实解释了在宗教和民族标准上的文化差别。至于说到感情问题,那就不是这项研究所能包容的了。是中国人羞于公开表达感情方面的要求,还是中国人就是比其他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中人较少浪漫气质呢?我准备在本书第三篇关于浪漫爱情的专题研究中再去讨论这个问题。
附录:对数线性回归的有关公式在
之自然对数为依变量,自变量称为因子,以
模型中,
等记号表示因子水平:
并以
分别表示各因子对
之主要作用与交互影响:
上述公式系从模型公式推衍而来:
详细推导过程参见福克斯(《线性统计模型及有关方法》一书。
参考书目:
阿尔巴(:《对数线性模型之参数解释》,《社
会学方法与研究》卷,,第 年第 期, 第
页。
伯哈格瓦( :《职业内婚制:印度医科学生
的择偶标准》,《社会科学与医学》,年总期,第页。伯林纳德(《游牧民族的择偶结构》,《人
期,第页。
年总
类生物学》,
詹伯斯()等:《相貌相似:关于择偶过程
中相貌相似因素的研究》,《社会生物学》,
年总期,第页。
⑤科洛斯(《与同类结婚,当代宗教因素在大学生择偶中的重要性》,提交给北中部社会学年会的论文,
年。
科维坦诺维克(《对个人条件的内容分析》,《社会学》,
年总
期,第页。
弗克(《择偶在美国》,《国际行为学者》,
年
总
期,第页。
费德曼)等:《相似性的社会分层》,《质量
与数量》, 年总 期,第 页。
费舍( :《苏联婚姻市场》,普雷格出版社,
年。
福克斯(《线性统计模型及有关方法》,约翰威
利出版社,
年。
格洛弗)等:《择偶过程与婚姻满意度》,
《家庭关系》, 年总 期,第 页。
汉森( ) 等: 《性角色态度与青年的约会择
偶》,《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