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醉游记-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锡若抱着何可乐送来的绿豆汤,心满意足地喝了几大口之后,才晃晃脑袋说道:“没说什么。就问皇上最近怎么不找他去下棋了。”
十四阿哥低下头咂摸了一下,伸手也给自己舀了一碗绿豆汤喝着,一边喝一边慢慢地说道:“既然他说是我额娘让你去请安的,那你就去吧。左右有我兜着呢,不怕四哥他有什么古怪。”
锡若笑嘻嘻地又给十四阿哥捧过来一片冰镇的西瓜,一脸讨好地说道:“那小的就请十四爷多多照应了。以后必定鞍前马后给十四爷效力,绝无半点怨言。”
“去,少我给来这套!”十四阿哥一手接过西瓜,一边笑骂道,“你这嘴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的功夫,别人不知道,我还能不知道?就你那有什么事都写在脸上的性子,你不给爷添乱,爷就阿弥陀佛了,哪里还敢指望你给爷办事儿?”
锡若故意装出一副“很受伤”的表情说道:“我有这么不中用吗?好歹也是皇上钦点、御前行走的蓝翎侍卫!”心里想的却是,伺候完老子伺候儿子,我容易嘛我……
十四阿哥嗤笑了一声,把西瓜吃完以后站起身来说道:“就你那根‘野鸡翎子’,还是留着自己玩儿吧。爷是不指望你保驾护航的了。”
锡若怪叫一声,“你把我看得很扁唷!”就朝十四阿哥扑了上去。
两个人嘻嘻哈哈地打闹了一阵,才一前一后地回到上书房里,继续下午的功课。
棋局
锡若回乾清宫里打了个招呼,自己就真往德妃宫里去了。
一进长春宫,锡若就看见四阿哥坐在院子里的一角等他,连忙走了过去给四阿哥请安。四阿哥放下手里的书本,朝内室的方向扬了扬下巴说道:“先去给娘娘请安。请完了我在后花园的凉亭里等你。”
锡若一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好依言先去给德妃请了安,却没有看见十四阿哥的身影,想是在哪里绊住了。他慢慢地踱进长春宫的后花园,抬眼却看见四阿哥在凉亭里设了一个棋局,大概明白了四阿哥的心思,又见四阿哥摆手示意自己不必多礼,便走过去一撩袍角坐在了四阿哥对面。
四阿哥让锡若执黑先行。锡若想了想,仍旧是照平常的路子,起东五南九放了一子。
四阿哥拈起一颗白子说道:“有古风。”便在东五南十二放了一子。
锡若按着以前和爷爷下棋时的思路,又联想着康熙的棋路,耐着性子一子一子地放了下去,几十着过后便被四阿哥杀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他吐了吐舌头,正想投子认负,四阿哥却伸手把棋盘搅了,说道:“再来。”
锡若无奈,只得又捡起黑棋,换了个地方重新落子。这回他拼劲全力地抵挡,却也过不多时就败下阵来。四阿哥却又一伸手把棋盘搅了,让他再下。
这样你来我往杀了足足七局,四阿哥方才住了手,抬眼看着锡若说道:“你的棋路还不错,可惜攻杀不够凌厉,往往把先机拱手让人。”
锡若擦了一把额头上冒出来的细汗,笑道:“四爷的棋力原本和我不是一个水准,锡若输得心服口服。”
四阿哥淡淡道:“有皇上亲自指点,你的棋艺应该会一日千里。”
锡若听得心里“咯噔”一下,陪笑道:“只怕锡若生性鲁钝,浪费了皇上的指点了。”
四阿哥转过头来,锁住锡若游离的视线说道:“在我面前,你就不必装傻充愣了。我知道你方才已经尽了全力。这样吧,以后你得空就和我弈上几局,我也好看看你有没有辜负皇上的栽培之意。”
锡若心道,惨了惨了,这回教导主任又多了一个,面上却一点也不敢带出来,只得点头称好。四阿哥又同他聊了几句家常,问了一些上书房里的情形,这才挥挥手让锡若自去了。
锡若出了长春宫慢慢地走在宫道上,心里却有些好笑。想不到四阿哥面上冷冷的,对他老子的关注却这么在意。不过他一想起老康家宴上那蔚为壮观的景象,又觉得四阿哥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可惜他不能直接告诉四阿哥,反正到最后皇帝那位子终究要落在你手里,你现在也就不必紧盯着你老爹身边的位置不放啦。
正出神,对面却走来了八、九、十几个阿哥。锡若连忙敛起心神,笑嘻嘻地迎上去打千请安。九阿哥胤禟伸手弹了弹锡若的侍卫帽子,轻笑道:“冷不丁地你倒窜到皇上身边去了,真是好利落的腿脚。”
锡若平常和九阿哥玩笑惯了,也并不在意他的暗讽,反而笑问道:“八爷、九爷、十爷从哪里来?都这时分了,宫门怕是要下钥了。”
十阿哥闻言,抬手用折扇敲了一下锡若的脑袋说道:“才当了几天的侍卫,就学会赶爷们出宫了?”
锡若抱着脑袋皮笑道:“不敢不敢,是怕三位爷误了晚饭的时辰。”
八阿哥瞥了一眼锡若来时的路,问道:“你从长春宫里出来?”
锡若点点头,答道:“好久没去给德妃娘娘请安了,今天下学早,特地过去问候一下,感谢娘娘平日里的照顾。”
九阿哥胤禟却又笑道:“你倒是个有心思的。可我八哥的额娘良妃娘娘,平日里对你关照也不少,你怎么想不起来去请安?”
锡若闻言不禁语塞。好在八阿哥及时唤了一声“九弟”,这才应付了过去。
八阿哥抬头看了眼天色,对锡若说道:“你好久没上我府里来玩了。什么时候不当差了,叫上十四弟一道过来玩玩。”
锡若连忙答应。八阿哥这才带着他那两个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好兄弟去了。锡若在后头看着他们三兄弟的背影,心里却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他原本是打定了主意要随波逐流、谁也不得罪的,却不想还是阴差阳错地搅合进了他们兄弟的纷争当中,他这个本来想要观棋的人却变成了一枚棋子,而且还被放到了老康身前这个最敏感的地带,老天爷真是跟他开了一个大玩笑了。莫非是看他在清朝混吃骗喝过得太逍遥了,这才给他下了这么大一套儿?
“我要投诉系统管理员!”锡若挥舞着拳头,对着天上看不见形状的幕后老板抱怨道,结果天上立刻“轰隆”响了一个炸雷,把他旁边的一棵小树苗劈成了黑炭。锡若看着那块小黑炭咽了口口水,“嘿嘿”干笑着又把手缩了回去。
“纳兰侍卫,纳兰侍卫……”远远地似乎有什么人在喊他。锡若有些狼狈地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发誓再也不跟老天对着干了。被投错区也就算了,回头老天爷一个震怒,把他的ID也给抹了,那他可真是哭都哭不出来了。
锡若竖起耳朵又听了听,确定真的是有人在叫自己,连忙把脑袋从假山石里伸了出来,大喊道:“我在这儿呢!”
乾清宫里的小太监七喜一见到他的脑袋,连忙打着伞跑了过来。这七喜是李德全跟前最得宠的徒孙,今年不过十二岁,锡若见他跟自己取的“八喜”那名字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平日里对他也是另眼相看。
七喜一边把伞撑到锡若头上,一边大声说道:“纳兰侍卫,皇上到处找你呢。赶紧回乾清宫去!”
“啊?那赶快走!”锡若连忙钻到七喜伞下,催着他往前走。走了几步见七喜几乎把伞全倾在了自己这边,身上却已经淋得透湿,便一把抓过七喜手里的伞,又拉了他到伞下来。七喜被他弄得一愣,挣了一下又想跑到伞外头去,却听见锡若低声笑道:“你再这么跟我拉拉扯扯的,只怕天黑也到不了乾清宫了。”
七喜眨巴着眼睛看了锡若几眼,一低头拉了锡若便跑。
到了乾清宫,锡若刚把伞交还给七喜,便听见康熙在身后问道:“你这是到哪里淋了一身湿回来?”
锡若心里一抖,连忙回过身跪了下去说道:“回皇上的话,奴才去德妃娘娘那里请安了,回来的时候刚好赶上这场大雨。”心里却奇怪地想道,难道李德全没跟老康说自己去长春宫了?
“德妃……”康熙意义不明地重复了一下锡若的话,又说道,“她又不是你正经主子,你往她那儿跑做什么?”
锡若愣了一下,咀嚼着康熙话里的意思,小心翼翼地回答道:“奴才是十四阿哥的伴读,托十四爷的福,平日里也受了德妃娘娘不少恩惠赏赐,所以想着也该偶尔去请个安才是。”
康熙哼了一声,重重地说道:“不是四阿哥叫你去下棋的?!”
锡若心里骤然一惊,下一刻连忙顿地叩头道:“皇上圣明,的确是在那里见着了四阿哥,他说奴才近来总得皇上指点,想看看奴才的棋力如何。”心里却想道雍正大大呀,你可别怪我实话实话,实在是你这老爹太厉害了,压根就蒙混不过去。
“胤、禛。”康熙一字一顿地说道。
锡若只觉得心里那十五个水桶来回地打水,真正是七上八下个不停。过了一会却听见康熙朝他说道:“既然是四阿哥找你切磋棋艺,也没什么见不得光的,以后照实回禀就是,不要学那套糊弄人的玩意儿。朕的眼里,不揉沙子!”
锡若猛地打了一个寒颤,也不知是冻的还是吓的,深深地叩了一个头下去,说道:“奴才遵旨……”
老康党
康熙四十二年己巳,康熙帝巡幸塞外。六月份,接连薨了恭亲王常宁和裕亲王福全。康熙皇帝连夜兼程回京,在入秋的七月份看见裕亲王的棺材时,哀恸逾常,竟从苍震门入居景仁宫。
诸王大臣请康熙帝还居乾清宫时,他却以“居便殿乃祗遵成宪也”为由,愣是在景仁宫里住满了五天方才离去,又命令大阿哥胤禔等持服,接下来又是命御史造坟建碑,又是赐谥号命令裕亲王的儿子保泰袭爵。一通折腾下来,已是进了八月了。
锡若在老康同志身前“行走”了也快五个月了,除了个子长高了一截,书又念多了几摞,最大的收获是棋艺精进了不少。
康熙是一个博学多才的君主。不但精通满汉蒙三种文字,经书典籍无所不通,此外还妙解音律,精通茶道,弓马骑射行围打猎那也是样样都拿得出手,甚至还主动学习了西方的算学历法,时不时地还能冒两句英文出来,把锡若吓一跳。
他待在康熙身边的时日越久,就越对这位古代的君王充满了敬意,简直都快成“老康党”的一员了。在完全没有人逼迫的情况下,老康同志却能保持这样旺盛的求知欲,真正是“活到老学到老”,充满意义地度过自己的每一天啊!实在太让人仰慕了!
而康熙似乎对锡若近来的功课进益也颇为满意,时不时地就考校一番,褒奖几句,尤其对他在数学和英文上的飞快进步(实际上只不过是重温中小学时代的旧课而已)赞赏不已,弄得锡若也有些飘飘然起来。只可惜他终究还是没有几分诗情画意,做出来的诗词依旧四不像,画出来的画也就是小学生简笔画的水平,让热情关心大清国下一代教育的老康同志感到遗憾不已。
托老康同志的福,他这个被十四阿哥讥笑为头顶“野鸡翎子”的蓝翎侍卫,在宫里头的路子还是趟得很开的。加上他自幼就在皇宫内苑里厮混,久而久之对这紫禁城竟比对自己在清朝的“家”――明珠府还熟悉些。
中秋这日,老康同志总算是开恩放了锡若回去“一家团圆”。锡若对自己穿越到清朝来掉中的这个家印象并不坏,对满心疼爱自己的觉罗氏更是心生亲近。他能